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金手指 >

第369部分

大宋金手指-第369部分

小说: 大宋金手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那欧罗巴比东胜洲还要远么?”

    一个部下对欧罗巴好奇心非常重,在他旁边问道。

    “差不离吧,只不过一个在西面一个在东面。”霍重城有些拿捏不准,随口答道。

    大宋百姓,如今虽然是睁眼看世界了,可那种天朝上国的自豪却始终洋溢在他们心中。他们也有这个资格自豪,虽然这些年来翻译的外邦书籍证明了,在欧罗巴、天竺、波期还有大食都曾经有过光辉照人的智者,但现在的事实证明,唯有大宋才是胜利者。既然大宋现在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富庶的国家,那么大宋的文明与价值观当然才是最正确的——在这一点上,大宋百姓倒是体现了某种属于全人类的共性来,那便是单纯以结果去判断原因是否正确,而不去多考虑那些客观因素,就象赵与莒穿越来的那个时空,所谓西方价值观至上,不就是因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国是西方国家么,那些夸夸其谈称赞正是因为这种价值观使得西方强大的黄皮白心的香蕉们,对于西方价值观在三百年间的演化是只字不提的,在他们看来,仿佛从希腊时代西方价值观就是如些伟大、光辉、正确了。

    正是因为这种天朝上国的自豪感,使得大宋百姓更多地专注于自己国内,对于国内又出现了什么新技术、又修了一条新铁路、又发现一座新矿山,他们都津津乐道,可对于大宋经济圈之外的地方,他们的思维中就是野蛮人居住的莽林荒野而已。

    “听说方知行那厮要高升,去欧罗巴为督管,不知是真是假……那么远又那么落后的地方,天子为何要派人去盯着?”那人又嘀咕了声。

    “少说废话,多干实事!”霍重城瞪着眼,喝了一句,那人被吓得缩着脖子小跑离开了。

    霍重城当然知道天子的目的,随着西征舰队的归来,大宋与欧罗巴之间,已经不再存在什么阻碍,那么大宋的船将满截着各种工业品,将欧罗巴人那些可怜的矿产资源、农产品、贵金属源源不断地换过来。既然将成为大宋的市场,那么就有大宋的利益存在,既然有大宋的利益存在,那么大宋朝廷就必须存在!

    这是一个强大国家才有的气魄,凡有其国利益存在之处,必有其国力量存在。缩着脖子韬光养晦,作为一时之策尚可,作为万世之策则不亚于反剑自宫的自残招术。

    力量有多种,西征舰队是其中之一,而方知行代表的密谍机关也是其中之一,有些舰队、大炮、火枪不好出面完成的任务,由密谍机关去完成,反而更为方便。

    他正思忖的时候,突然听到了钟声,然后远处火车站方向,鞭炮声响了起来。霍重城精神一振:献俘的队伍到了。

    “上帝,哦,上帝!”

    亨利丝毫没有把自己当作俘虏,身为欧洲贵族,被人俘虏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更何况是被一个近乎无敌的对手俘虏。当他出了火车站,看到眼前这座光芒四射的城市时,他完全不象是一个三十多岁、当了二十多年国王的君主,相反,他象个孩子一样,除了发出“上帝”和“哦”的两个简单单词外,再无一句有意义的言辞。

    这座壮观的城市,仅仅出现在他面前的人物,就比他的国家都城里全部人口要多,亨利甚至怀疑,这条长街两侧的人,是不是比他整个国家的人都要多。

    这些人身上穿的都是华美的丝绸、布料,衣着古朴得体,他们中有男有女,每个人都面色白净,比起欧洲任何一个贵族都要显得高贵。亨利毫不怀疑,他们都是贵族,虽然他觉得这个国家贵族似乎太多了一些。

    事实上这些都只是来看热闹的临安百姓罢了。

    亨利如此,他的大敌人,比他年轻七岁今年三十还不到的路易也好不到哪儿去,当然,和他们两人为伴的还有比亨利小一岁的海梅,这人更为不堪,连口水都流了出来。

    英格兰国王亨利三世,法兰西国王路易九世,阿拉贡国王海梅一世,这三位西欧最主要的君主,连同他们的十余位封臣,一起成了大宋这次献俘太庙的对象。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矛盾,但当他们面对着大宋西征舰队这支庞大的力量时,不得不选择联合,再加上圣殿骑士团等等武力,组成了一支由六千骑士、三万步兵的大军,与宋人的海军陆战队进行了一场大战,大战的结果就是使得他们成了俘虏。

    事实上,这也是被邓肯•波罗逼到这一步的,当初邓肯被任命为西征舰队都督的时候,非议之声一直不绝,邓肯自己也是心知肚明,而且他在威尼斯为商人的时候,没少嫉妒过这些贵族们坐享其成的生活,因此到了欧洲后,他对于这些贵族的逼迫可以说不遗余力,只怕随船的某人在回大宋后打他的小报告。

    当三位国王被推到赵与莒面前的时候,他们已经被自己所见震憾得双股战战,根本无法保持平时的镇定。不等卫士们催促,他们便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甚至试图去新吻赵与莒靴尖的尘土。

    穿着近卫军军装的赵与莒,正值人生中最好的时刻,青春期的英姿勃发尚能在他的身上找到影子,而中年男子的成熟稳重又让他有着一种不动如山的厚实感,他几乎是积极进取与谨慎踏实的完美结合。

    在三位欧罗巴的国王看来,这个男子,比起教宗更接近上帝,或许他才是神在大地上的使者,是上帝最宠爱的儿子,否则他如何能统治这个伊甸园一般的国度?

    他们嘀嘀咕咕的恭维话语被通译翻译成了宋话,赵与莒听完之后莞尔一笑。

    “朕与你们的上帝并无干系,若说有某位神祗创造了我华夏子民,那位神祗的名字叫做女娲,若说有某位神祗创造了这个世界,那位神祗的名字叫做盘古。”

    “一切凡人当世称圣称神者,便为邪教,一切凡人称先知称神使者,便为伪教。”

    “朕听闻欧罗巴诸国混斗不休,相互征战,民生凋零,上天有好生之德,朕心实是不安,故此,朕已令我大宋海军,组织第二只西征舰队,准备再次远征欧罗巴,为诸国之间维持和平,尔等三位君王,可愿意向朕效忠,为朕之前驱?”

    三位欧洲国王听得通译翻译之后,不禁面面相觑。

    “这不符合传统……”法王路易嘟囔道。

    “记住,今后这世上只有一种传统,那就是大宋的传统,只有一种秩序,那就是大宋的秩序。”赵与莒冷冷地说了一句。

    (修改加入:继续为新书拉票当中……各位读者加油!)

    注1:历史上山中老人确实是迫于蒙古人的压力而投降,但仍然被灭族。

    注2:欧洲的这三位君主的资料来自于百度。

第408章 三六五、时代() 
炎黄十五年,欧罗巴三王被献俘临安,大宋的史书中记载,三人为天子圣王之姿所慑,见而俯拜,山呼舞蹈曰:真吾主也。

    两年之后,一支由大小六十艘舰船、一万五千名海军和陆战兵组成的庞大舰队,护送着百艘商船,开始第二次舰队西征。三位欧罗巴的君王,此时已经能用不流利的汉语相互说话,他们也乐于用汉语交流,这一年来大宋对他们的洗脑著有成效,让许多大宋官员望而生畏的“学习班”,毕竟不是白开的。

    欧罗巴三君王回到各自国家,在大宋西洋舰队的帮助下,迅速夺回了权力,与大宋的贸易,让他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财富,而这财富又被他们利用起来,组成第七次十字军东征,这次东征的目标,是埃及与西奈半岛区域。在大宋的大炮与火枪帮助下,炎黄十九年,埃及与西奈半岛正式被三王占领。

    紧接着,便是来自大宋的技术指导来进行勘测——一条被命名为“甘英”的运河正在筹划之中,来自大食、波斯、东欧的苦力,被源源不断地送到工地上,为了生存与衣食而苦苦挣扎。

    这些苦力其中三分之二是来自大食与波斯,蒙古人凭借他们狡诈的战术和与大宋周旋多年的坚韧,摧毁了这两块区域的大多数国家,最终在被欧罗巴人称为小亚细亚的半岛上,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他们所经之处,女人和小孩被掠走,而男子全部成了运河苦力。

    对于大宋百姓来说,这些遥远地方发生的事情,只是在报纸上作为外国的稀奇事儿出现。他们只是听说,那位入籍的大食商人杰肯斯凯招募了一批富商,将“甘英”运河吹嘘得天花乱坠,投入巨额的资金,获得了这条还在计划中的运河控制权。

    大宋百姓更关注的还是自己的小日子。炎黄十五年是个转折之年,在这一年后,对于天子革新政策的反对之声完全消失了,无论是朝堂中枢的官制改革,还是对于海外的拓地殖民,整个大宋象是一座精密的机器,轰隆隆地按照计划运转,每一步都走得井然有序。

    炎黄十九年五月某日,正值赵与莒亲政二十年之时,临安。

    临安城到处都是绿树,御街两边的商铺,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到处都洋溢着一种节日的喜庆气息。朝天门前的广场上,更是彩旗招展,数以百计的彩色大气球,飘在空中不停地招摇。

    萧伯朗抬头看着这些气球,心里便有些欢喜,他始终记得,当初天子就是用能带人飞上天的孔明灯,将他招徕到身侧的。三十余年转瞬而过,天子由一个十岁的孩童,已经成长成为四十岁的皇帝,而他也已经年近花甲。

    “时间过得可真快……”他心中暗想。

    “萧尚书,这边这边!”一个叫他的声音让他收回遐思,叫他的是区八马,在区八马身边,敖萨洋脸上也尽是欢喜。炎黄十五年之后,大宋的研究中枢便从流求搬到了临安,敖萨洋与区八马也因此随之迁到临安来。在这二人身边,是一大群足有三十多位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男子,不少人都戴着眼镜。

    “你们来得倒早啊。”萧伯朗笑着行了过去。这些人他都认识,都是如今大宋皇家研究院的精英,其中便有深得他赏识的学生。

    “不早了,李大炮他们早到了,不过李大炮如今有些尴尬,那些当初的部下,级别都比他要高了——哈哈。”区八马指着另一边道。

    那一边全是军人,一半是近卫军系统的,另一半是禁军系统的。萧伯朗凝神看去,李邺、李云睿、秦大石、李一挝、李锐、林夕、于竹、王启年、罗安琼、陈冠群、宋思乙……当真是将星闪耀,想到这些人大多数都是郁樟山庄中的义学少年,萧伯朗便不禁莞尔。

    当初汉高祖成事,一县之中聚集无数贤才将种,而今大宋天子袖中人物,岂弱于汉高?

    在军人对面,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坐着的是在临安随侍的藩王与被征服的那些前国君们。金主完颜守绪如今更是胖得不成样子了,他倒是心宽,每日便是饮酒作乐。至于高丽王、大理王,两人神情也早不象当年初来时那么惶然,相互还在谈笑。在他们身边的那群人,应是蒙胡一脉,铁木真的女儿、儿媳,还有他的孙子,在当初绞死铁木真的广场上,神情多少有些不自然。最外围的,是吐蕃诸部王公,炎黄十六年五月,一直不服王化的吐蕃诸部,终于顶不住压力,主动内附,这也使得大宋边疆上最后一处还有零星战事的地方也平静下来。也正是在这一年,大宋海军军费的开支开始超过了陆军,江南制造局、马尾造船厂、北方制造局和流求制造局,四大造船长几乎是昼夜不停地施工,如今大宋水军实力,更是远胜往昔了。

    将军们的右边是文人集团,他们的人数最多,但也来得最晚,现在还只坐满了一半。萧伯朗放眼望去,白发苍苍的真德秀已经在座,魏了翁炎黄十六年积劳成疾不幸病故,真德秀继任了外朝丞相之职,但内阁总理大学士一职,却为耶律楚材所据——用天子的话说,是为了避免真德秀如魏了翁一般积劳成疾。耶律楚材还没到,他估计要与天子同时来,在真德秀身边的是曾为他幕僚的谢岳,真德秀入朝后谢岳继任了汴梁留后之职,这几年做得风声水起。谢岳边上是李仕民,还有炎黄十八年才步入仕途的陈安平等人。

    “可惜了,赵曼卿不能来,短时间内,他尚得不到特赦。”萧伯朗心中想。

    与真德秀在一处的,还有陈任、陈子诚、孟希声、司马重、虞玄等人,这都是郁樟山庄系的文臣,他们现在也都主持一方政务,身居高位,威望日盛。见着萧伯朗向这边望来,纷纷拱手示意,萧伯朗点了点头,算是还礼。

    “秋爽呢,怎么没看到那厮?”有人在他耳边忽然道。

    说话的是区八马,他与秋爽向来有交情,但也多年未见,原本以为可以借着此次重要时候一会的。

    “应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