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魏臣子 >

第204部分

曹魏臣子-第204部分

小说: 曹魏臣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得,亦无须告诉阿父,汝自知即可。”

    的确,这种答案,不管陈修未来能不能懂,都是不能说出口的。

    说出口了,就是变成第二个崔琰。

    或者是比崔琰更惨。毕竟魏王曹『操』现在的暴虐,是针对崔琰一个人,而不是整个崔氏。

    “诺。”

    陈修也变得严肃,很正式的起身给陈恒行礼,“孩儿谨记阿父之言。”

    摆了摆手,让陈修不必行繁文缛节,陈恒继续用很严肃的表情,“嗯。修儿,阿父今夜再让汝去思二疑,亦是最后二疑。汝有三年的时间,去寻找答案。”

    三年的时间?

    是什么答案,需要那么久的时间?

    陈修先是睁大了眼睛,马上的,又反应了过来,重重的点下脑袋。

    “诺。请阿父赐问。”

    几乎是一字一顿的,陈恒在陈修的耳畔,轻轻谓之:“淮阴侯韩信,为何被夷三族邪?王莽,初贤名朝野皆仰慕,被誉为‘周公再世’,为何篡汉后天下皆讨之邪?”

    说完,不等陈修反应,便自顾离去。

    他也无需再多说了。

    因为他将己吾陈家的期待,世之狡狐势力圈子的未来,都放在了这两个问题里。

    陈修若是能将这两个问题的本质,都弄明白了,也就会懂得了,自己的未来人生道路,该怎么走。

    三日后,崔琰之事,落下帷幕。

    魏王曹孟德令曰:“琰虽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人,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瞋。”

    以此为由,赐死崔琰。

    而这件事的后续,并没有就此尘埃落定。

    不光是世人为崔琰的冤屈不平,更是一些有心人,都有了些想法。

    比如对陈恒而言,比如对司马懿而言。这两个人,都从这件事中,看到了一个契机。打压彼此的契机。

    对于深谙权谋的才智之人来说,任何事情,都要尝试着因势导利,让其变成往着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

第三八一章、鹰视狼顾狡狐叹() 
身处于一言决他人生死的高位,言行决断都需谨慎。

    自古贤明的人主,都是如此。魏王曹孟德,『性』格虽然很矛盾,然而在世人的眼里,他同样是贤明的人主。

    因此,他赐死崔琰的决策,就会让人去细细品味,背后的意义。

    比如说,魏世子的争论让他有些羞怒了;比如说,支持曹丕的人,愿意为曹丕摇旗呐喊的人,太多了!

    多得让他觉得,他自己好像不是魏王一样!

    是的,曹丕当丞相之副太多年了,又兼是年纪最长的儿子。在春秋礼法中,在立嫡立长的惯例中,他得到支持也不意外。

    但他曹孟德,还没死呢!

    为何那么多魏国的重臣,都去跟在曹丕的身后,都为他请命?

    难道是,都这么盼着他曹孟德,早点故去吗?!

    权势无父子。

    哪怕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都有弄出了个戾太子的事例。同样雄才大略的魏王,便让崔琰含冤而死。

    给所有魏国的官僚们,来个杀鸡儆猴!

    让天下人都知道,谁才是魏国之主!而且进一步的,他将把态度表明得更清晰了:紧随崔琰之后,是『毛』玠。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官职是尚书仆『射』。

    是曹魏阵营的元从系,最早给曹老大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人之一。以清廉公亮著称,官声与才能都是曹营中的佼佼者。

    曹『操』把『毛』玠逮捕下狱,明面上的理由,是有人告发了『毛』玠。

    说他在见到“黥面反者,其妻子没为官奴婢”,曰“使天不雨者盖此也”,用言语来讥讽魏王的政令。实际上的理由,却是『毛』玠因为崔琰之死心中很不快,而且同样是鼎力支持曹丕为魏世子的大臣。

    虽然很快的,魏国重臣桓阶、和洽进言营救,但『毛』玠依然是被废黜为白身,回家没多久就郁郁而终。

    此举也让整个曹魏阵营臣子们,都明白了一个意思。

    魏王曹孟德,对魏世子的人选,依然是倾向于曹植的。而曹丕的羽翼太过于丰满了,必须要剪去一些!

    为此不惜抛弃数十年的情分,举起屠刀!

    所以呢,狡狐陈恒和司马懿,都看到了其中的机会。

    既然曹丕的羽翼要被剪去,那么,为什么不是剪去自己最不希望看到的人呢?

    反正,陈恒与司马懿,如今都是曹丕的羽翼!

    刚好,有魏王曹孟德这把无比锋利的、无人能挡的刀!

    对吧!

    就这样,邺城在即将离开的建安二十一年末,又迎来了两起官僚、士人们议论纷纷的事。

    其一,是针对陈恒的。

    这只狡狐,被人们强加了个“兔死狐悲”的戏码。

    流言说,狡狐在同郡人『毛』玠郁郁病故后,暗地里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大江东去终不还,人生岂能百般如昔日?”

    直指狡狐如今的处境,可信相当的高。

    本来嘛,陈恒身经百战,不避矢石,立下赫赫之功,却被征调回来邺城当摆设。看到同样勤勉付出一辈子的『毛』玠郁郁亡故,发出两句感慨和怨言,也是人之常情不是?

    反正许多和狡狐『尿』不到一个壶里的颍川士人、眼红狡狐这些年赫赫之功的官僚们,都传得有鼻子有眼的,都在添油加醋,就像自己亲耳听到的一样。

    而其二,则是针对司马懿的。

    他不是被『毛』玠所牵连,而被人强加给崔琰哀怜了。

    因为崔琰与他的长兄司马朗相善,来往较多。崔琰第一次见到司马懿的时候,就给司马朗说过:“子之弟,聪哲明允,刚断英跱,殆非子之所及也。”

    就是说司马朗比不上司马懿的意思。对此,司马朗是不服气的,但是崔琰自始至终都坚持这个观点。

    所以呢,司马懿被人流言是这样的:“虎目虬髯已去,鹰视狼顾何人识邪?”

    嗯,虎目虬髯,是崔琰的相貌特征;鹰视狼顾嘛,整个邺城就司马懿一个人,眼睛盯着前方的时候,眼角的余光还能看着两旁,有着跟狼一样的视线。

    好嘛,看起来,好像对司马懿来说,没什么杀伤力。

    毕竟伤感赏识自己的人亡故嘛,没有什么奇怪的。相反,还是这个时代士人的义理之一。

    比如魏王曹孟德,当年还是雒阳的一只小虾米,无人赏识。而故大汉太尉乔玄见到了,谓曰:“今天下将『乱』,安生民者其在君乎”。就让曹老大记了一辈子,无论身居何等高位,每次经过乔玄的坟墓,都必然去凄怆的祭祀一番。

    但是呢,自从王莽篡汉、光武帝刘秀中兴后,谶纬之学就大行其道。

    其中有个说法:天生异相之人,必然天赋异禀!

    比如造字的圣人仓颉、三皇五帝之一的舜、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西楚霸王项羽,史书里都是记载着“重瞳”。

    司马懿虽然没有重瞳,但狼顾之相,也很了不起了。

    也能让引起,正『操』心着后代之事的曹老大,无限关注了。

    狡狐陈恒,在听到自己的流言蜚语之后,当即就叹了口气。哪怕他自负才智过人,也对此无解。

    流言这种东西,真不真实,并不重要。

    而是在于,人们愿意不愿意去相信。

    刚好,陈恒觉得,魏王曹孟德,肯定是愿意相信的。

    因为在人们的劣根『性』中,如果做了什么对不住或者是损伤他人的事情后,就会习惯的去认为那个人会心存怨恨。

    而且曹老大正好缺个很好的借口,将狡狐陈恒给雪藏起来;正好在找各种理由,将拥护曹丕的重臣给打压下去。

    当然了,陈恒不用担心自己会和崔琰一样,被赐死。

    不是因为这些年的功劳,而是因为他外舅是夏侯渊,因为丁夫人是魏王后。有这两个人说两句好话求个情,曹老大不会杀了他。

    但是呢,和『毛』玠一样被废黜为白身,应该避免不了了。

    也就是说,钟繇、卫凯、司马懿等政敌的期待,不日可期也!不过呢,他们如今可没有心情庆贺。

    至少司马懿就没有。

    他独自坐在府中,昂头看着无一颗星星的夜空,就着漫天的风雪,长叹不已。

    以他的聪达大略,当然能想到,关于自己的流言是出自于谁之手。但是他弄不明白的是,这只狡狐怎么就盯上了自己呢?

    针对他的政敌,是钟繇为首好吗?!

第三八二章、上辞表追服母丧()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

    这一年,冀州邺城刚开春,就让人们觉得不是个好年头。

    不光是因为肆虐无数天的风雪,更是因为魏王曹孟德的沉默。在针对世之狡狐陈恒、鹰视狼顾司马懿的流言都沸沸扬扬一个多月了,竟然还在沉默着。

    完全没有当初处理崔琰、『毛』玠的果敢迅速。

    也让这种诡异与压抑,蔓延到了每一个人的心中:魏王曹孟德,这是要等谣言止于智者乎?亦或者将要大兴牢狱,来个十鼠同『穴』邪?

    没人能猜得懂;也没有人敢猜得懂。

    夏侯荣,这位神童近期在魏·右将军府内住下了,理由是和陈家嫡长子陈修一起读书。他阿母丁氏和大兄夏侯衡的决定。

    用他的身份,代表夏侯氏的态度,冀望让魏王曹孟德对狡狐陈恒能高举轻放。

    狡狐对此只是笑了笑,不做任何回谢之举。有些东西,记在心里就好了,流于表面,反而让人觉得虚伪。

    所以呢,在夏侯荣入住了十数天后,他便抽空说了句:“春暖花开后,某将举家归陈留己吾,汝想去姊夫乡里看看否?”

    夏侯荣当即就愣了下,扔下了句此事要回去征求生母丁氏的同意,就急匆匆的往家中赶去。以他的聪颖,不难听出姊夫陈恒的意思:狡狐将要辞去官职,归乡里隐居了。

    的确,陈恒已经作出了决定。

    主动辞归。

    一方面,是魏王曹孟德的态度慢慢明朗了;另一方面,是这场风波里他不败而败。

    陈恒能想到魏王曹『操』一直迟迟未追究的原因。

    不外乎是,在衡量得失而已。

    崔琰、『毛』玠名望太隆,他们冤屈而亡故,让朝野都惋惜不已。

    虽然没有人再说出口,然而曹老大自己心中有数。

    他更知道的是,若是再继续以流言蜚语的诽谤罪名,将陈恒和司马懿都打下牢狱,那么他魏王的声望和当初的董卓一样,残暴!

    说不定大汉朝各地,童谣就满天飞。就如同黔首百姓咒骂董卓的“千日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一样。

    但是呢,出于减除曹丕过于丰满羽翼的考虑,他不可能放弃师出有名的、如此好的机会。

    是世之狡狐呢,还是鹰视狼顾呢?

    曹老大犹豫不决。

    不过呢,很快,他就不需要纠结了。因为时间,帮他做出了答案。

    司马朗,亡故了。

    司马朗,字伯达,是河内温县名门司马氏的长子。

    年少便有名声闻达于世,在曹『操』成为司空、袁绍未亡之时,便成为了司空府的属官,等于更看好曹『操』的人之一。

    出仕后,更是历任各地,从县令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先后担任丞相主簿、兖州刺史。所在皆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去岁在兖州等地,流行起了病疫,司马朗以刺史身份亲自去视察,派送医『药』,因此染病,刚故去。

    其长兄为国而亡,就直接打压其弟,这种薄凉寡恩,任何一个上位者都不会做出来。

    曹老大当然也如此。

    所以呢,陈恒不由感慨了一番,司马仲达的命好。

    尤其是前几天,曹丕趁着开春的日常拜访来往,让人给他送来了一些物品,其中有不少名贵『药』材。

    其中,又以“当归”这味『药』材居多!

    顾名思义,陈恒哪能不知道曹丕想说什么。不外乎是,如今他手中无兵权,对夺嫡的帮助比不上司马懿了,便想让他主动请辞。

    反正魏王肯定是要打压的。

    还不如,扔出最无价值的人选,为了保住更有价值的人。

    权争嘛,取舍嘛,曹丕觉得自己做得挺对的。反正大家的最终目的,是拥护他成为世子;他成了世子后,也会报答大家的鼎力支持。

    为了共同目标,狡狐受点委屈又怎么了?再说了,之前又不是没有受过!一事不劳二主了嘛,以后补偿下就好了嘛。。。。

    好吧,曹丕做得没错,深谙上位者的权谋。

    所以呢,狡狐陈恒,就变成了“天时地利人和”皆无的困境。

    不过呢,他没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