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国家意志 >

第263部分

国家意志-第263部分

小说: 国家意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小时前,美海军的电子战飞机开始实施软杀伤,基本瘫痪了前沿的无线电通信和搜索雷达站,好在C802导弹也并不完全依赖远程搜索雷达,实际上这种导弹也可以根据指挥员对敌近海舰队靠近时间的判断,在其抵近时,进行盲目的扇形攻击。印度船队相当庞大,绵延几十海里,总会几艘掉进导弹制导雷达的搜索范围内;如果考虑到敌舰队的集结地区多半会在瓜达尔以南四十海里的区域内,这种方式就更加具可行性。为此余振东还特别制定了几种对策,其一是利用侦察无人机在高空进行无线电侧向,跟踪近海的印度舰队,以判明其大致的集结地。其次是修好的机动导弹发射车以及雷达车,机动跟踪敌船队,同时防止美军卫星的侦察。最后,若是所有的侦察手段全部失效,在判断的敌人发起登陆的时间和地点(瓜达尔港正南),使用密集发射的方式,将所有导弹以扇形一次性都打出去,如果能打中,一定会在战争史上留下一段奇谈。

    深夜时分,一支岸防导弹车队正在崎岖的海岸公路上行驶。在议论满月照耀下,车队缓缓摸黑前行,指挥官邱容成已经下达了严格管制了车队的照明。不过他也知道这样的措施并不充分,时常飞到头顶的美国飞机并不是唯一的威胁,通风报信的本地人才是更大的隐患。他来到这里快一个月了,眼见了不少被本地人破坏的武器设备和发射阵地,知道后面一定有对手情报人员指点。他在接受破损装备时发现,很多雷达桁架下方的检修口被拆毁,发射机与天线之间的馈线系统被完整破坏,这种老练的破坏,简练到只需要一把螺丝刀就能完成,不像是一伙儿只想拆几个贵金属零件,拿去买钱的草寇的行为。这样破坏表面上微不足道,但是其伤害不亚于将阵地拆一个稀巴烂。敌人损毁的无一不是最要紧的零件。要恢复其作用,就要耗费大量的工时,邱容成差不多就是这么做的,他就带着那么几个人,不断地从另一部破坏更甚的设备上找到一个有用的总成更换到还有救的设备上;一个月下来,竟然慢慢积攒起了一些反击的力量。今天到了真正反击的时刻了,他知道任务艰巨,发射机会只有一两次,雷达开机的时间也许只有几分钟,搜索到目标的机会很可能为零。

    这支庞大的车队由8辆发射车、2辆雷达制导车以及若干电源车、指挥车组成,从构成看远远大于一般的营一级发射单位,算是一支加强型的部队,主要装备都是邱荣成从国内来到这里以后,历尽千辛万苦从丢弃的岸防阵地上收集、拼凑起来来的,由于自检流程严重地省略,能不能全部打出去,他也不知道,毕竟有一些精巧的破坏是肉眼看不出来的。导弹车队后面还随行着一支几百人的巴基斯坦陆军部队,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叛军游击队。

    从各方面汇集的情报汇总来看,敌人的登陆会在黎明时分,如果考虑到今天的满月所带来的大潮因素,这几乎是印度人必然会选择的时机。而美海军咆哮者干扰机的出动也大大频繁起来,较之昨天增加了整三倍,似乎也从侧面反映了形势已经迫在眉睫。邱容成的通讯员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设备,就能知道咆哮者就在附近,最近2个小时,车队与指挥部的所有联络已经完全被阻断了。这种全频段的干扰,不可能在防区外进行,必然就在海岸附近。

    通讯阻断是预料中的事,邱荣成最担心的还不时这些;他最担心的,还是最后时刻雷达的作用也会被这些咆哮者减到最低,这些雷达都属于90年代的普通外贸产品,抗干扰性能如何,他心知肚明。如今车队距离预设的阵地只有一小时的车程,他的心里也在七上八下,他对余振东制定的扇形齐射的计划异常反感,完全不像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应该说出来的话。也许他们炮兵脑子里的战争形态就是毁伤概率,而非绝对的精度;无论如何,这不是导弹部队应该有的态度,导弹部队从来不会认为盲目大的打击,也算是一种“打击”。不过邱容成必须承认,余振东对他说过的话里,至少有一句是对的:如果敌人攻占了港口、并实施了兵力集结,而这些岸防导弹还没有全部发射出去的话,那么它们就是废铁一堆。

    指挥车内的通讯员,一直在一片嘈杂的背景噪音中企图捕捉到一点儿信号,敌舰队应该已经离得很近了,按照指挥部委托指挥的约定,此刻舍姆西的侦察机以及余振东的无人机应该已经拼死起飞,进行侦察了;但是如果通讯不畅,即使找到了海上目标,一切也都是枉然。

    “有消息吗?”他忍不住问道。

    “入夜后就没有恢复过联络。”通讯员说道,“印度人要是躲在这片干扰区里进行偷袭,可真是要命。是不是先用雷达搜索海面,做到心中有数?”

    “不行。一旦开机必然会立即招致干扰,甚至是硬打击,开机时间很宝贵,也许只有几个周期,所以必须留到最后,现在还没有开始涨潮,还是等一等。”

    “要是他们现在就已经发起登陆了呢?用轻型船只直接攻击港口?”

    “沉住气。余振东判断在黎明时分,我看也差不多。你看,”他透过从指挥车窗户指了指,“瓜达尔港那边还很安静,我预计攻击前,那里的间谍会先闹一闹的。”

    车队缓缓驶入预设的阵地,按照预定的计划,8辆导弹车按照间隔20的扇形排列开,一辆雷达车行驶到了扇形阵地的后方,另一辆行驶到附近的制高点上。这里实际上没有永备工事,只是海岸公路旁的一片平整的山地,好在这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对于雷达搜索而言倒是占一些便宜。

    邱容成走下指挥车,在秋风中慢慢走到悬崖边上,下面连绵几十公里的海滩上已经有人点起了好不少篝火,这些篝火或近或远,忽明忽暗,就像是一条透亮走廊一样。显然,这是这一带的内奸为印度海军所做的导航标志。

    “看上去他们马上就会在全海岸展开小股部队的试探性登陆,我怕跟着我们的巴基斯坦部队会不战而溃。”一名副手感叹道。

    “你也应该看到好的一面,这说明美军的无差别干扰,对他们同样也起作用。”邱容成竟然还有兴致能找到一些干扰带来的优点。

    “是不是进行发射前准备,把雷达车调平?”

    “先不急,等等再说。”

    邱容成很清楚,过早进行发射前准备会使得处于阵地核心位置雷达车丧失紧急机动能力,万一有状况可能跑都跑不了,尽管他有2辆雷达车,但是他还得等一等。

372对抗与底线() 
天空中,宋宁带领着赵琳驾驶另一架歼10战斗机,告诉飞向海上。美军的强电子干扰正铺天盖地地笼罩这一带,虽然无法干扰到战斗机上的雷达,但是对通信仍然有极大的阻碍。他的编队没有携带反舰导弹,只负责第一轮的侦察,尽快找到印度登陆舰队的大致位置,然后由上级来决定是否进行打击。飞豹部队已经在机场待命,随时可以进行超地空抵近袭击。

    编队出动前,地面人员已经分析了本轮电子干扰的特性,并进行了几次针对性对抗,发现咆哮者无论在干扰功率还是欺骗能力上都要高出印度干扰机一个数量级,具备破坏通用数据链,以及武器指令专用数据链的可能性,所以利用空对舰导弹进行超远距离的攻击并不可靠。

    2架歼10战机一靠近海边,语音通讯以及通用数据链都变得不稳定起来,雷达可以发现一架美制战机正在不远处沿海岸大摇大摆地飞过,而强大的辐射源就来源于它;每当它靠近一些,语音通信就会相应受损,数据链也会出现问题;现在看起来,除非预警机抵近到失去安全意义的距离上,否则通讯能力很难抵消这个狗东西发出的强大功率。

    “队长,真该把他打下来。”赵林通过甚高频通讯说道。

    “我也想,不过不行。”宋宁回答道。这是升空前,国内下达的死命令——不能击落任何一架美机。

    这一带的美国海、空军,拥有超过200架的战机(包括阿富汗的空军F16中队),而中国在这里只有区区30多架战机,用来抵挡印度空军尚不足够,显然不能再招惹他们了。

    显示器上,一前一后两个闪烁的三角形在低空出现了一阵,目标识别为2架超级大黄蜂战机。然后目标就停滞不动了。显然预警机已经看到了什么,但是随后的目标信息,被美干扰机巨大的噪音淹没造成数据链丢帧。

    “真他妈该死。他们可能绕道我们后面。”

    宋宁进入巴基斯坦作战已经数月,领教过印度干扰机在区域外或者随队的干扰,通常那样的干扰对地面雷达有一些作用,但是对作战飞机间的通讯用处不大,对于数据链的干扰就更谈不上了。他估摸着,美国人躲在暗处观察这场战争时日已久,对中国数据链也早已有了一些心得,从他们今天漏出来的贱招看,至少是掌握了数据链的跳频范围,所以才能集中能量施加了宽带阻塞式干扰;得益于其吊舱功率,这种干扰显得十分有效,也许这还未必是他们掌握的全部手段。

    “队长。2架大黄蜂,刚刚越过3点钟,5公里左右,可能想包抄我们。”

    宋宁被迫放弃侦察,转向搜索美机,毕竟一转眼他们就可能会欺近到6点钟。这是避免美机占据有利位置的唯一办法,当然代价是被迫放弃了对海搜索。

    果然飞机掉过头来,立即目视到2架敌机正在偷偷包抄。该拿他们怎么办?也许萨米会有办法,但是宋宁实在没辙,既不能交战,也不能掉头不管。从敌机的地空偷袭动作看,似乎来者不善,与不久前美机袭击巴空军时的情况颇为类似,偷偷占据优势位置,突然就开火。

    2架大黄蜂眼见偷袭失败,转而强势转弯,试图靠机动能力强占有利位置,这期间双方都克制着没有迎头开火。超级大黄蜂的盘旋能力低于歼10,高度也吃着亏,渐渐落到下风。宋宁向预警机请求了几次开火,都没有得到回复。此时已经是早上4点,海滩水位正在迅猛上升中,如不出意外,印度舰队已经在大约30公里外集结完毕,其先头攻击的舰船,也应该已经出发多时了。

    舍姆西出动的几波次侦察飞机都遇到了与宋宁类似的情况,美国海军战斗机采取一对一的紧迫跟踪,迫使所有飞机放弃预先布置的侦察方案,除了宋宁仍然在山区与敌机饶有兴致地追逐外,大部分巴基斯坦新手驾驶JF17战机,大都被美国飞机直接吓退。余振东派出的无人机倒是不惧怕美机盯梢,美机也没有真的设施硬打击。但是这些无人机在咆哮者的淫威下,也无法通过无线电侧向方式,测量到了敌人舰队的位置;甚至有2架无侦察机,因为脱离指挥方舱太远,数据链完全失效最后坠海。实际上,就算余振东能够测量到目标群的位置,也无法将该情报立即通知岸舰导弹部队,他与邱容成之间的联络早就中断了,根本就不知道邱容成的位置,而沿海岸所有永备工事内的人员早都逃光了,电话线路也早就被有计划地破坏殆尽了。

    现在,在这一片区域内,唯一不受制于咆哮者的武器,尽然只有几枚谈不少有多先进的C802了;这些导弹它们不依靠数据链,也不完全依赖跟踪雷达指示目标;它们发射后不管,它们不受外界干扰。

    邱容成气定神闲坐在指挥车的顶上,直紧盯着漆黑一片的瓜达尔港。他躲在瓜达尔港十里开外不是没有道理的,他预见到自己会成为失去外部情报来源的睁眼瞎,也预见到登陆前敌人的第五纵队会在城内捣乱,对于他来说,城里要是打起来,好歹也算是登陆前的预警,对于他掌握宝贵的开机机会有一定的作用。几个小时以来,他一直提心吊胆地等待着美机对他的阵地发起攻击,不过攻击一直没有降临。美国航母战斗群只将舍姆西的攻击机当做主要的威胁,并没有把地面上的岸舰导弹部队放在眼里,甚至没有对沿岸公路地带展开侦察。事实上,他们依据错误的情报来源,已经判定这一带的海岸设施已经全部被破坏了。

    早上4点30分,瓜达尔方向燃起大火,随即传来飘渺的枪声。一直坐在车顶打坐的邱容成,立即举起望远镜。他去过瓜达尔港两次,知道那交火的地点是警察局大楼,目前有一支负责最后爆破工作的工程兵部队驻扎在那里,显然是印度海军登陆行动前必须铲除的关键。

    “太好了,雷达车调平,启动电源车。”

    邱容成终于下达了命令,之前他一直让雷达车处于行军状态,就是准备在敌人空军或者游击队偷袭时,好让这些车辆优先逃跑。不过这样的顾虑显然多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