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615部分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615部分

小说: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足以远远抛开,我所见过的蒙山军中,那些衣不蔽体的,只有一只削尖木棍或是农具改造而来的锈刀的乌合之众,或是在胸口上绑块木板,在身上捆扎上皮革或是竹篾片,拿着锅盖和门板,权作防护的大多数炮灰了。

    就连那些穿着半身破烂皮兜,或是只有一件陈旧护胸,头盔都没法配齐;多数只有一杆磨光的矛头,或是一把质地稍好的砍刀、斧头的普通兵卒,也比不过他们。

    甚至连金氏藩那样中流偏下的领有藩兵,也有所不及的,也就是直接对家主负责的少量卫队可比的。

    毕竟,虽然这些地方分藩诸侯,不乏穷奢极欲好纵情享乐之辈,但在本藩的武备投入上,只能说是“钱也不是大风给刮来的”的谨慎和节制。

    少而精的卫队和少量的半脱产藩兵,才是维持日常最多兼的状态。

    而在需要相互攻伐的时候,才会额外征召青壮,在农闲时间简单的操练和打造武装,乃至从海外雇佣一些义从,作为短期的参战。

    而其中藩兵主要是拿来守卫,藩家主要成员所在居城,或是港口、矿山这样可以提供产出的重要据dian,而卫队则是用来保护藩主日常或是战场上的周全。

    而征召来的民壮才是争斗的主力,再加上少量作为突破先手使用的海外义从,构成了新罗藩的诸侯们日常相爱相杀的常态。

    而在这各过程中,就算是因为某个藩家的压榨,而时不时爆发的民变和骚乱,依靠这些少而精的卫士,也可以保护主人或是重要成员,在暂时的劣势之下全身而退,然后寻找外援重新卷土重来。

    除掉诸侯之间纷争所产生的阴谋和暗杀事件,通常大多数冲突和战斗的烈度和上限都不高,很难将有城防依靠的对方,给彻底压制和消灭掉。

    时间拖得稍微就一些,消息泄露开来之后,这也给了外部其他势力介入和插手的机会,而让这些相互牵制和纠缠的诸侯们,不容易将对手一竿子打死,多少稍维持了身为上位者的底限。

    像是突然横空崛起的蒙山军这样,一鼓作气就又要把攻破的藩家,给不分情由的连根拔起一锅端的做法,乃是极少见的事情。

    因此话说回来,虽然他们既有险胜的地利,又有天寒地冻积雪深厚的天时,还有居高临下准备充足,甲械齐备饱食以待的人和。。

    这座山城本身的土木结构,成为了最大的破绽和弱dian。

    虽然早有预防性的针对墙上,用泼水的手段,挂上了白霜和冰层,让人滑不留手的难以攀越,又能坚固防火和加固。

    估计大多数情况下,就算有数倍之兵和悍战之士,估计短时之内也只能望而兴叹。但偏偏他们遇到的是我的淮东军,玩火器尤为擅长的淮东军。

    不但拥有堪称攻坚大杀器的随军火炮,还有相当数量的飞火雷,也就是南朝版的大型康格里夫投射火箭。

    这东西虽然投射距离不算稳定,而且准头也是大概而已,因此在海陆战斗中主要用来攻击,城池军营之类的大型固定目标,但是用来打一座,相对高度其实不算高的小山城之类,却也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携带和架设使用相当方便,将药筒和头部分开后,单人轻装之下就可以背负前行,或者马驮或者车载,都有相应的便利;而抵达阵地之后,任何物品都可以支撑起发射角度和方向里,甚至是一个土坑也行。

    只是长期战斗中,被掩盖在火铳排射和炮击的光彩之下,而在远程压制和战阵掩护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一次,也只是因为沂州的军工第三场批量仿制成功后,考虑到在新罗的地形,可能崎岖山地中的战斗实践需要,而特地从海上随船带了一批出来。

    但没有想到居然在这里开了利市,虽然飞火雷的头壳里容量有限,装的却是提炼过的精火油,只有来源有限而已。

    做好冲击的准备之后,

    几十枚一口气烟尘飞舞的发射出去,哪怕只有一半以上的直接命中率,撞上延迟爆炸的燃烧物,一旦四处溅射的烧起来之后,在火光中惨叫惊呼连连的守军,就顾此失彼的很难在控制住了。

    顿时山峡之间烟火滚滚,就连那些冰壳也被附着上去,烧的脆裂流淌开来,又蔓延了更多的地方,

    光是乘乱推到山道朝上轮流炮击,就足以造成加剧其中的伤亡和混乱。

    然后在对方无暇顾及的情况下,轻装的工程兵们,用大片木板在积雪上铺出一条通路来,再用预制好的攀梯,直接通过山道上下交错的叠加处,而木板兼带大排的交替掩护的之下,就轻而易举攀越过诸多险要之处,而迅速逼近了山城。

    等到负责突击的选锋队,也已经冲到了足够投弹的距离,对方勉强反应过来,也已经晚之大矣了。

    期间,惟一的伤亡,就是踩到虚浮的积雪,而失足跌倒滚落下山道的意外而已。而当燃烧的城墙,被挖开崩塌出一个大缺口之后,仅用了比我预期更少的时间,就结束了战斗。

    山城中的守军其实不乏悍勇与敢死之士,并且依托建筑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奋力抵抗,但在临战的经验和韧性上,就比我带来这些身经百战的淮东健儿,差上了许多了。

    至于装备和战术水准上的差异就落后了好几个层次。他们的垂死挣扎,也不过是将唾手可得的胜利,稍稍推阻了一小会而已。

    大半数人都在肉搏的距离前被火铳击杀,余下的小部分被一步步推挤压迫到城墙边上之后,自此相互推搡着滚落下了山崖。

    但是事后打扫战场,不管是堆积起来尸体,还是痛苦挣扎的伤员和少量垂头丧气的俘虏,

    不管质地如何,他们都随身携带一个模糊不清的石刻小像。这个发现,让人稍稍有些意外。

    “他们可是弥勒教的邪祟。。”

    匆匆赶过来浑身冒汗的崔成吉,急忙对我解释道

    “新罗藩历代动乱与民变的主要罪魁祸首之一。。”

    说到这里他以及很有些咬牙切齿的为我详细介绍道。

    弥勒教最早于梁武帝时期创立,因为梁武帝萧衍盲信释门而滥行礼佛之事,而导致各种佛门打着旗号的流觞大兴于世。

    其中就有,米勒教的创始人傅大士,自称“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广弘菩萨行,门下有傅宣德等人。

    此后,假弥勒降世为旗号,发起骚动和变乱的事件就此起彼落,。

    而其中一支,经由张保皋传到新罗之后,就变成底层人民益都广为流行的信仰,只要搓土为香,插草棍三支,口称弥勒出世号,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礼敬。

    于是这种门槛极低,可以提供有限精神上的慰藉和寄托,很容易就成为挣扎在乱世之中,民不聊生的底层大众,籍以依赖和寻求的对象。

    因此,虽然一只被各家藩主为首上层查禁打压,在本地土户为主的下等人和驱奴、贱民和野人中,却是依旧屡禁不绝。

    当年的贼酋张保皋,就曾经建立赤山法华院为传道中心,而在下层民众散布弥勒教的思想,而成为自己的助力。

    张保皋之子弓裔,更是以当代米勒化身,而蛊惑人心而高举起叛旗。

    却未想到在这里可以遇到潜藏的信众。难道那些所谓的蒙山军背后,还有这种地下宗教结社的背景么。

    这就有些麻烦了,我不由看向了那些,正在山城废墟上忙碌的藩兵和本地夫役们。

    面向贫苦大众而教义模糊的地下宗教,虽然最初总是打着良善无害或是劝人向善的旗号,却总是很容易成为野心家聚众散播阴谋,和扭曲为自己私欲服务的土壤。

    如果再加上新罗本地的多种民族因素,外来和本地藩主们的新旧土客矛盾,那就更加的麻烦了,就不知道其中有多少眼线或是潜在的同情分子。

    一不小心踩进一个烂泥塘里的可能性,以及反过来影响我淮东治下的可能性,我就愈加的烦恼起来。

第666章 出援11() 
似乎是这种偏门的底下信仰,在朝不保夕的乱世之中,格外拥有社会底层的号召和吸引力。

    无独有偶,岭外的江南诸道,也在大云光明教的作乱中,焦头烂额而自顾无暇呢。

    不过,历史上的诸多事实证明,所谓批判的武器,终究敌不过武器的批判么

    这些地下宗教结社的渗透和破坏力,固然不可小觑,但是在政权的建设上,就无疑是一团污烂了。因此,最后总是把事情变的更糟糕,而被时代所抛弃。

    虽然淮东以及初步建立起,受到政权主导而比较健康的民间信仰,军队中也有相应的思想输灌和初步成型的理论建设。但是,相应的防慎杜微还是需要的。

    毕竟,很多潜在的初信徒,都是在建立对方悲惨遭遇的同情心上,开始了解和发展起来的。

    就像是后世那个,在国外自称温和派绝大多数多,却满世界弄得名声浪迹的和平教信徒一般,最初也是很多网络小清新、精粉外国人和公知们,吹捧和推崇的对象。

    然后,拷问俘虏的结果,也出来了。

    “你是说,那些头目把他们召集起来,自然有人给他们分发武器和装备。。”

    我皱着眉头听取,直属混成营正将穆隆的汇报。

    “还有人在山中组建营地,秘密训练挑选出来的精壮。。”

    “最终受命于一个最高大罗法主之召?。。啸聚成军?”

    这件事情的幕后背景,看起来越来越复杂了。按照崔永吉的说法,新罗藩历史上的那些米勒教徒,一直潜伏社会底层发展,始终是上不得台面的货色。

    因此,哪怕因外藩主的压迫而屡有生事,也只是小打小闹被轻易镇压的对象。但是一旦得到足够的武装和其他资源的支持,那就性质完全不一样了。

    而扶持他们的这些装备和物资,也断然不会是凭空变出来的。这也意味着很可能有一个颇具实力的外部势力,已经很早就介入了新罗,而开始有所策划了。

    米勒教本身要有这种能耐和资源,也不用长期潜隐地下而形同过街老鼠一般的。因此,应该有一个拥有众多资源和财力物力的外部势力与之配合,甚至是从中扶持和引导,才能形成这种规模和成效的。

    而这一系列事情看起来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而新罗其他地方上居然还几乎无所察觉。这就意味着另一个可能性和危险,这些分藩的中上层之中,一直有人暗通声气,甚至不乏有人为之遮掩和包庇的手段。

    这样我在新罗藩要面对的敌人,就不止是那些看起来战斗力乏善可陈,仓促而聚的乌合之众;还有早已布局的不明幕后黑手,以及新罗某些地方势力,作为潜在的对立面了。

    “把这些消息一字不漏的传回去,让罗津港和海阳方面提高戒备”

    “谨防奸细和刺探。。”

    “另外让他们马上拿出一个章程来。。”

    “关于全罗道南的七家分藩,联合自保同盟的逐项事宜。。”

    然后,把这座山城重修起来,我们也可以考虑回师了。有这么一处险要据点在,多少可以阻碍一下对方势力的反扑。

    我可没有继续深入据说已经全境沦陷江原道,去淌这趟浑水的打算了。既没有足够的利益驱使,也没有足够大额好处预期。

    正所谓有多少力气做多少事情,以现有的军力乘热打铁,打着清剿蒙山贼残余的旗号,把全罗道好好清理一遍,为下一步的打算铺路和布局,巩固现有的格局,就已经是行动力上的极限了。

    而不是像大多数yy小说一样,自信凭借一只孤军深入大开无双,把新罗藩全境都刷上一遍,然后还能无需考虑后勤和情报的制约,最终全身而退,或者干脆王八之气四射的把所过之处,无不变成俯首帖耳的衷心臣下。

    。。。。。。

    而在全罗道首府,硕果仅存的全州城中,驻留的兵营里。

    来自富、盛两家大藩所当主,也在各自部曲戒备森严的守护当中,私下商量着什么。

    新罗藩,最早又称行东海道,一度隶属于安东大都护府。在分藩上依然沿用新罗王室的旧制,而分为一京两府十三道;各道下辖以治所称府,望要之地称州、余皆为郡。在郡州府下又分为大小城邑、市镇,也是当初大唐国中分封的最基本单位。,

    而地处中南沿海的全罗道,虽然是外藩之国的分道,但大小十六个郡制加起来,至少也有大唐国中,七八个偏远下州的面积和规模。

    作为全罗道的首府全州,自然也有着比同大唐国中的例制,从各色职能的官府署衙仓房寺社学馆行会街市,到兵营,匠造坊、武库、巡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