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灵玉田缘:调教忠犬夫君 >

第13部分

灵玉田缘:调教忠犬夫君-第13部分

小说: 灵玉田缘:调教忠犬夫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两个伙计都看向这边,以为自己被人看了笑话,脸涨得通红,觉得自己有些失了面子,便上前想要拽景恬。

    这时,一直站在景恬身后侧的陈良突然伸手钳住他的手腕,对着胸口一推,小伙计便后退数步跌坐在地。

    “我是同盛楼郭掌柜介绍过来的,这位小哥儿,还是帮我通传一下你们掌柜的吧!”景恬呼了一口气,对另外一个伙计说道。

    “简直混账!”陈账房见景恬二人一个只有点蘑菇,一个又背了一堆黑乎乎的东西,又执意要见李掌柜,推己及人,更加让他验证了自己的猜测。小伙计被推倒,顿时让危机感十足他恼羞成怒了。他冲着另外两个小伙计吼道:“还不快把这两个捣乱的家伙轰出去!就她那穷酸样!她要是郭掌柜介绍过来的,我还是掌柜的他爹呢!”

    郭大掌柜可是镇子上最大酒楼同盛楼的大掌柜的。而且,镇子上的同盛楼还是县里同盛楼的分号。同盛楼的大东家那可是京城人,在京城周边的几个州,都有同盛楼的分号。郭大掌柜也是县里同盛楼的大掌柜,只是因为他老家是太河乡的,对这里的分号尤其上心,才挂着这里大掌柜的名头,每个月都要亲自过来几天。

    郭掌柜怎么会介绍这样一个小丫头过来!

    一定是她为了见到李掌柜扯得虎皮!

    见陈账房发怒了,又碍着他是李掌柜的远方亲戚,两个小伙计虽然觉得不应该这样对小孩子,还是犹犹豫豫着上前。

    景恬发现那位陈账房吼完,右边墙上的竹帘动了一下,她隐隐约约能看到竹帘后有一个人影。虽然看不到细节,可大致的轮廓还是有的,帘后的人穿的不是伙计或者劳力们常穿的短衫,而是长袍。

    景恬略一思索,便从衣服的交襟里取出自己刚才和郭掌柜签订的契约,单手捏着展开的契约上沿,在陈账房面前晃了晃,“字,陈账房总该认得吧!不知您认不认得郭掌柜的签名和印章呢?”她一字一顿地说着,微微勾起一边唇角,又将契约对向竹帘的方向,说道:“或者,这位竹帘后面的先生,可否认得?”

第32章 得见连记高管() 
连方是商州区域的总管事,作为连家支脉的一员,他混得很好,颇得主家信赖与族人羡慕。此次来太河乡只是来接到此巡视的连家少爷。

    前些年兵荒马乱,这才刚消停了两年,长安附近,怕是只有这山窝里少受波及,山货能多些。

    只是林大人指明了要些新鲜的花样,连家虽还算兴旺,却也只是商户,能否满足上官们的要求,他的心里也很是没底。方才他正在后院中验看近期收来的山货,仿佛听到有个伙计喊了句什么“新奇的山货”,他便前来探看一番。这不,本以为只是与村民起了点儿争执,准备走开的连管事,就这样被唤住了。

    此时再走开显得自己方才在偷听有些心虚似的,于是连方便掀帘走了出来。

    景恬猜得不错,来人果然是穿缎子长衫的。他留着短胡,看起来和善又透着精明。

    一个小伙计见到来人,赶忙弯腰拱手道:“连管事,这位姑娘说是有新鲜的山货,还是同盛楼郭掌柜推荐而来。”

    先前的伙计六子已经从地上爬了起来,见大管事来了,也不再敢吭声。这样的人是敏感而自卑的。平时或许不觉得,见到了似乎境况不如自己的人,他们就会想要表现一种优越感。若是没有抖出威风,便觉得全世界都要嘲笑自己了似的。这样的人,景恬并不想太过理会。

    至于那色厉内荏的陈账房,此时也是有些愤愤地挥下衣袖,向来人一拱手。

    景恬见来了连记的管事,便又露出她甜甜的朴实的笑容,说道:“连大管事,我叫景恬。我家是给郭大掌柜的同盛楼供应山货的,只是酒楼要的蘑菇和木耳量少,他就介绍我来您这儿看看。郭大掌柜说了,连记干货铺子生意做得好,说不定就能多收些我的山货呢!”什么叫说瞎话不带眨巴眼儿的,景恬现在就是了。人家郭大掌柜只是客气一下,建议去乡里的山货铺子看看,她就能说是郭大掌柜介绍来的,而且还以供货商自居。

    说着话,景恬双手捧着与同盛楼的契约,上前了一步,好让对方看清上面的签名和印鉴。

    连方见此,觉得这个小姑娘颇有些意思,胖乎乎的脸上带着微笑,让人看着倒是很喜庆。一时机灵一时憨厚,有些尖锐又有些柔和。他方才已经扫视过了这契约,觉得并不似作伪。

    其实,一般情况下,连记收普通的货物都可以比照成例,由采办的管事根据铺子里的规定收。

    只是刚好连记最近需要收些新鲜的山货,看看倒也无妨。况且小姑娘刚刚提到“木耳”一物,他并没有听过,说不定就是新奇的玩意儿。

    连方思索至此也只是一瞬,他微微一笑,又看了一眼那小伙子身后背的一筐黑乎乎的东西,说道:“如此,二位便随我来吧!”他向刚刚第一个冲他拱手汇报的小伙计扬了一下手,那小伙计便向后堂小跑而去。

    景恬猜,大约是去向掌柜的通报了吧!毕竟,同盛楼的郭大掌柜应该还是有点面子的。

    果然,柜台右边的门是通往后堂的,掀开门帘,是一个穿堂屋。景恬三人刚刚穿过,就听身后铺子里一声重重的哼声和东西落地的声音。连管事侧头皱了皱眉,却未做理会。毕竟这太河乡的铺子由李掌柜管着,他作为商州总管事,无须越俎代庖,向李掌柜的只会声便够了。

    穿过屋子,就到了第二进院子。小伙计已从后院的正堂屋里出来,向连管事禀告并请人进屋。

    这排屋子坐北朝南,一共五大间,分别是正堂屋左右两侧的东西正房并两个耳房。景恬跟着连大管事进屋,看到屋中正北面的摆放着一个条案,跪坐着一个身穿宝蓝色曲裾的男人。这人大约三十来岁,面白如玉,头发用一个玉色的小冠束起,看气质,倒像是个读书人。他左侧下首的桌案前,站着一个年长些的男人,穿一身深青色交领直裾,留着长度大约垂至锁骨处的山羊胡。

    站着的男人见连管事进屋,便上前拱手道:“连大管事。”

    连管事虚扶起来,向主位望了一眼,似是招呼,随后答道:“李掌柜。”景恬二人本事安静地跟在连管事身后,连管事简短介绍了二人后,景恬二人便向他们行礼问好,并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名字。或许一般都是男人出面谈事,李掌柜扭头看向陈良,问道:“听说郭大掌柜介绍你们过来的?”显然,这两个人满是补丁的衣裳实在让人

    “李掌柜,您好!我们家给郭掌柜的同盛楼定期送山货,因为他老人家那里需要的货量小,便介绍我们到您这里看看。我们家的山货都是新鲜的,是滋阴补气的山珍呢!”景恬上前一步,微笑着回答李掌柜的话。

    李掌柜看回话的是个小姑娘,略有一些诧异,他又看了陈良一眼,见他没有什么反应,便又回头看了主位上的男人一眼,待那人轻点了一下头,李掌柜才回过头来,对景恬说:“拿过来看看吧!都有什么?”

    景恬从陈良手里拿过装蘑菇的筐子,上前走到主位桌案前的空地处。她将筐子放在自己的左侧,一样一样的将用大树叶子托着的鲜蘑菇取了出来。一边取她还一边介绍着,“这是平菇、这是花菇、这是松口蘑、这是茅草菇、这个呢是茶树菇、这是羊肚菇,最后的这种叫鸡腿菇。这都是今天一早踩来的新鲜蘑菇,这些是样品,您若是看好了,我再给您送货。呵呵!今天的货带的少,都留给郭大掌柜了。”景恬专门把郭掌柜认识的四种蘑菇,放在前面展示了。

    李掌柜看着景恬一一展示,微微点头,到最后三种的时候,却是皱起了眉毛。待景恬说完,站起身子,他便问道:“这前面四种我都认得,可后面的三种,却是不认得了。”说完,他又扭脸看向连管事,见他也笑着摇了摇头,便又看向主客位上的男人。

第33章 鲜木耳的去毒之法() 
只见他嘴唇微勾,却是没有回答李掌柜的话,而是对着景恬说道:“小姑娘,这可不是茶树菇!茶树菇多生长在茶树根部,你这第五种蘑菇,叫真姬。”

    景恬听了这人的话,略略有点尴尬。糟糕!居然真有人认得,这当然不是茶树菇啦!牛背岭又不产茶叶,而且这名字都是她刚刚忽悠郭掌柜时临时瞎说的。可她这时,也没有慌张,而是扬起笑脸,向对方拱了拱手,坦诚地说道:“多些先生指教,以后记得了!这叫真姬菇。请问,是真假的真,姬妾的姬吗?”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自卑也不自负,认真做自己的事情,坦诚地对待他人,很少因脸面上的事情,失了自己的情绪。

    主位上的男人看到景恬的反应,微微勾起的嘴角终于弯成了一个微笑,点头道:“正是。”说完便向连管事和李掌柜二人点点头,不再言语。看来,这主客位上坐着的男人很有可能是连记的高管或者股东,比连管事级别还高(呃,这是职业病么)

    李掌柜与连管事对视一眼之后,也点点头。对景恬说道:“这些蘑菇我们铺子都能收。平菇可以送些新鲜的,我们自己厨房留用,其余的品种,你得制成干蘑菇送来。”

    见连记肯收自己的蘑菇,景恬很高兴,她没有急着谈蘑菇的价格,而是冲身后的陈良招了一下手,又把装野生黑木耳的筐子拿到身边来,对各人说道:“这位先生,看来您这真真是见多识广呢!怪不得郭大掌柜推荐我来连记送货呢!各位再看看这个,这可是被称为‘素中之荤’的山珍,可以补气止血,润肺益胃,舒筋活络。”景恬兴致勃勃地又介绍起木耳来,一边说还一边偷偷打量着主位上那人的神色。

    那人看到木耳时只是眸中闪过一抹淡淡的疑惑,很快就恢复其温和淡定的表情,景恬猜测,这人很有可能是认识木耳的,但比较少见,所以他有一点惊讶。幸好这回她没有说出名称,不然很有可能会和这个世界的叫法有些出入。可李掌柜却没有打算放过她,一手指着景恬捧出来的一叶子黑木耳,疑惑地问道:“这叫什么?”

    景恬用余光扫了主客位上的人一眼,见他丝毫没有开口的意思,反而兴致勃勃地看向景恬。景恬也不怯场,便笑着说道:“这山珍生于树木,看着像是树上长了耳朵,我就管它叫木耳了。不知这位先生觉得这个名字可好?”说完,景恬笑容更深了些,只是看着主客位上的男人。

    这人见景恬的样子,似是想到了什么,也微微一笑说道:“嗯,不错,这形状确实像耳朵。”说完,他见李掌柜一脸疑惑的望着自己,便顿了顿又说道:“此物确为山珍,形如蛾蝶玉立,故名木蛾,只是在下却是不知,这竟然是树上长出来的东西。先前燕州的铺子里送过一些,据说来自极东极北之地,很是罕见。陈太陈大夫看过,此物性甘平,可益气不饥,轻身强志,镇静止痛。”这人一番话,倒是把景恬说懵了,木耳很是罕见吗?不会吧!

    他顿了一下,想到了什么,轻轻叹了口气,又接着说道:“只是后来再寻到的木蛾,却是有毒之物”连管事听了,似乎想起了什么,也跟着叹气。那时,他还帮着少爷在商州的山里寻过这木蛾,兴冲冲地收了一大堆,用水滋润着生怕坏了新鲜,谁知竟是有毒之物

    哦!原来是这样,景恬猛然想到自己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鲜木耳是有毒的。这一点在前世是常识,政府部门也常常发通告,告诉民众不可以食用未经处理的野生鲜木耳。因为鲜木耳中含有一种叫做卟啉的物质,轻微的卟啉中毒会导致皮肤溃烂,呕吐等症状,后期则会发展为紫血症,怕见阳光,严重贫血,身体虚弱,全身皮肤变成紫色,其周身的不适要靠饮用鲜血才能缓解。有一种说法认为,古时候的吸血鬼很有可能就是卟啉病的患者。

    景恬心中暗暗自责,自己急于采摘木耳赚钱,竟然把这一点忘记了。若非这位先生提到,提醒了自己,砸了自己的信誉不说,还可能会害人。真是利令智昏,还是蝇头小利。

    自己的这一筐鲜木耳已经带来了,到底是再想办法带回去,还是将去毒之法告诉面前的人呢?景恬一时有些犹豫。若是只有自己知晓这去毒之法,那么就可以垄断至少是区域内垄断木耳的供应。可是木耳的药用价值很高,自己能供应的毕竟是少数,若是将去毒之法传出去,就可以惠及更多人。

    心思轮转,却不过瞬息之间,景恬深吸一口气,打破了这短暂的安静。“先生既然知晓木耳的好处,自然也愿意收购喽?”

    主客位上的人正沉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