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人一生的99个坏习惯__ >

第7部分

人一生的99个坏习惯__-第7部分

小说: 人一生的99个坏习惯__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原则,细化到你工作生活的每一处。这样,你就会渐渐地形成自己的〃团体网络〃,在你的网络里,相互之间关心帮助,想不一帆风顺都困难!
  相反,如果个人色彩过度浓厚,或过度放任,使人有〃格格不入〃的感觉,认为你浑身长刺,难以接近,冷漠不顾忌他人等,这样你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其实,人际艺术的第一法则是〃融〃字。你要与周围的人及〃组织团体〃融为一体,融洽相处,和乐融融,像关心自己一样关心别人,在你的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建立你自己的〃66档案〃,为你的成功之路创造条件。
  了解并关爱别人,为你的成功之路创造条件吧!
  No。18
  优柔寡断
  许多人经常处于惶惶不可终日之中,他们每天不是担心工作,就是担心家庭,简直是没有一件事不担心的。这样的结果,就是作任何决定,都优柔寡断,不知取舍。
  人生要想有真正的保障,就得每天在各方面有所改进,争取每天都有进步。但是进步并不是完全不需要付出代价,事实上就是因为你犯了错,才有机会去改进,也才有机会获得更多,并拥有更大的保障。
  一个人优柔寡断,实际上是因为他对所拥有的东西太在乎,信心不足,进取心又不强。
  现实生活中,行动的快与慢,是决定成功的关键。快速的行动是对积极心态的实践。如果只有积极的心态而没有积极的行动,那么积极的心态也只能止于心态,不会有任何效果和作为。
  起步稍慢的结果,就是会增加很多遗憾。现实生活中有三种人:一种是潮流者,能引领新生事物的发生;另一种是跟随者,是仿效前者生存;后一种是顽固者,不愿放弃原来的东西,结果只能是空留遗憾。
  两个猎人去打猎,路上遇到了一只大雁,于是两个猎人同时拉弓搭箭,准备射杀大雁。这时猎人甲突然说:〃喂,我们射下来后该怎么吃?是煮了吃,还是蒸了吃?〃猎人乙说:〃当然是煮了吃。〃猎人甲不同意煮,说还是蒸了吃好。
  两个人争来争去,虽然明知彼此建议的优缺点,但就是作不了决定,一直没有达成一致。终于,前面来了一个砍柴的村夫,于是两个人征询村夫的意见,村夫听完说,这个很好办,一半拿来煮,一半拿来蒸,不就可以了。两个猎人感觉这个主意不错,决定就这么办。于是再次拉弓搭箭,可是大雁早已飞走了。
  猎人犯了议而不决、拖沓等待的错误,在如何吃的问题上,花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失去了猎杀大雁的最佳时机。没有了猎杀的过程,当然就没有了怎么吃的结果;没有快速地行动,当然就没有最后的成功。
  这里,快速制订计划是前提,而迅速地行动才是检验计划和实施计划的根本,快速行动应该是一个追求有所收获的人必备的素质。要克服决断依赖症,在需要作出决断的时候,不会无谓地拖延,就要明确行动的重要性,不在计划上耗掉太多的时间。有的时候,优柔寡断的人,往往就是因为将计划的重要性强调得太厉害了,所以迟迟作不了决定。
  管理学大师汤姆·彼得斯说:快速制订计划并迅速行动是一种修养。拿破仑·希尔说:不要等到万事俱备以后才去做,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如果要等所有条件都具备以后才去做,那就只能永远等待下去。
  优柔寡断的人,就像一个贪婪而不自量力的家伙,显得可爱而又愚蠢,可恨而又可怜。他必须要将〃人生就是有得必有失〃的道理,明确到他的具体行动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每一个方面都做到最好。而最明智的方法就是不要优柔寡断,要快速作出决定。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放开优柔寡断的双手,你会收获更多。

  第21节:固执己见(1)

  No。19
  固执己见
  人们总是习惯于低估自己,结果往往是弄假成真。对此,心理学家罗洛梅总结说:〃许多人觉得,在命运面前,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打破现有的框架需要非凡的勇气,因而许多人最终还是选择了安于现状,这样似乎更舒适些。所以在当今社会,勇敢的反义词已不是怯懦,而是因循守旧。〃
  现实中有很多人极为固执,不肯改变看法,要是遇到了这样不肯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那是一件比较头痛的事情。你必须努力说服他,先是改变原来的错误或者有缺陷的观点,接着就是要让他认可你的看法。很多时候,一个人即便是知道自己的看法不对,也不会立即接受你的看法,他会比较谨慎地考察一番之后,再选择自认为稳妥的方案。
  一个固执己见的人,需要这样改变自己。那就是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忠告:〃要乐于承认事情就是如此。能够接受发生的事实,就是能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也就是说,新的事物既然发生了,我们就应该把它当做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接受,并适应它,否则,我们将会被它毁掉。
  叔本华也说:〃能够顺从,就是你在踏上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们不可能改变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在庆祝美军在北非获胜的那天,查理将军被告知他的侄子在战场上失踪了。后来,他又被告知,他已经死了。查理将军悲伤得无以复加,在此之前,他一直觉得生活很美好。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又用心带大了这个侄子,在他看来,他代表了年轻人美好的一切。查理觉得他以前的努力,正在丰收……可现在,他整个世界都粉碎了,觉得再也没有什么值得他活下去了。他决定放弃工作,离开家乡,把他自己藏在眼泪和悔恨之中。
  〃就在他清理桌子准备辞职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封他已经忘了的信几年前他母亲去世后,这个侄子寄来的信。那信上说:'当然,我们都会怀念她,尤其是你。不过,我知道你会支撑过去的。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你教我的真理,永远都会记得你告诉过我要微笑,要像一个男子汉,承受一切发生的事情。'〃
  〃他把那封信读了一遍又一遍,于是,他一再对自己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没有能力去改变它,不过我能够像他所希望的那样,继续活下去。现在,他的生活比过去更充实、更完整。〃
  这里并不是说,碰到任何挫折时,都应该逆来顺受,那样就成为宿命论者了。相反,不论在哪种情况下,只要还有一点儿挽救的机会,我们就要奋斗。可是常识告诉我们,事情不可避免、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转机时,为了保持理智,我们就不要固执己见,放弃使自己无法生活下去的信念吧。如果我们在极其艰难的人生旅途上,也能承受各种压力和所有颠簸的话,我们就能活得更长久,能享受更顺利的旅程。
  同时,要防止遇到这样的事情:说服一个固执己见的人,放弃他的偏见,接受自己的观点,最好就是使对方立即说〃是〃。开始就让他说〃是〃,使对方忘掉你们争执的焦点,愿意去做你建议他做的事。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亚力森的推销员,他使了很大的劲,才卖了两台发动机给一家大工厂的工程师。他决心要卖给他几百台发动机,因此几天后又去找他,没想到那位工程师说:〃亚力森,你们公司的发动机太不理想了。虽然我需要几百台,但我不打算要你们的。你们的发动机太热了,热得我的手都不能放上去。〃

  第22节:固执己见(2)

  亚力森知道,跟他争辩是不会有好处的,急忙采用另一种策略。他说:〃史密斯先生,我想你说得是对的,发动机太热了,谁都不愿意再买。你要的发动机的热度,不应该超过有关标准,是吗?〃
  〃是的。〃亚力森得到了第一个〃是〃。
  〃电器制造公会的规定是:设计适当的发动机可以比室内温度高出华氏72度,是吗?〃
  〃是的。〃亚力森又得了第二个〃是〃。
  〃那你的厂房有多热呢?〃
  〃大约华氏75度。〃
  〃这么说来,72度加75度一共是147度。把手放在华氏147度的热水塞门下面,想必一定很烫手,是吗?〃
  亚力森得到了第三个〃是〃。紧接着他提议说:〃那么,不把手放在发动机上行吗?〃
  〃嗯,我想你说得不错。〃工程师赞赏地笑起来。他马上把秘书叫来,开了一张价值3。5万美元的订单。
  一本《影响人类的行为》的书说:〃当一个人说'不'时,他所有的人格尊严都已经行动起来,要求把'不'坚持到底。事后他也许会觉得这个'不'说错了,但是他必须考虑到宝贵的自尊心而坚持说下去。〃如果要使你的意见被别人同意,你必须牢牢地记住:使对方立即说〃是〃。永远使对方觉得〃我〃重要!要知道,使〃我〃变成重要人物,是每个人的欲望。它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执,而且它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巧!
  许多人觉得在命运面前,自己微不足道,打破陈规需要非凡的勇气,因而最终还是选择安于现状,实际上勇敢的反义词不是怯懦,而是因循守旧。

  第23节:包容度小

  No。20
  包容度小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独生子女早已经是常见的现象了。也许是因为承受了太多的关注,这些独生子女长大之后的生活态度、处理事情的方式、与人相处的原则等,都进入到了社会学家研究的视野。
  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个人主义的盛行,也可以说是个人中心主义。过团体生活时,这些锋芒毕露的个人主义者,明显就表现出〃小家子气〃,或者说是气度太小。在他们的眼中,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是势不两立的,原因就是他们只看到了自己的一面,却无法看到享受团体利益的优越性。
  根据心理学家安德鲁·都布林的说法,成为团体中的一分子,有很多益处,其中重要的几项是:
  有助于解决问题。我们常听到两个广泛而有意义的名词,其实就是指与团体成员融合为一体的最高境界。其一是综效,主要是指用团体的群策群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效果。其二是相乘效果,当然最适用于〃一加一等于三〃或是〃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的说法。个人的能力终究有限,因此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唯我独尊。
  安全感。生涯初期属于探索阶段,在探索中学习经验、知识与技能,当你感到资源不足时,团体能提供学习机会以及发展空间。直到生涯中期以后,你认为有足够经验、能力与资源时,才可能自立门户或自行创业,即使如此,在团体中的安全感仍大于〃单打独斗〃。
  满足心理需求。在团体中可以得到归属感、亲和力、自尊心以及自我实现等心理需求。归属感及亲和力,是由于工作场所已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社交、联谊中心,你受到挫折时,会有人安慰你,甚至为你打抱不平;你得到奖赏时,很多人敬佩你、祝福你。这些心理上的需求,就在团体的喝彩中得到了满足,并具有激励性。
  由此看来,〃融〃于团体是绝对需要的。〃融〃与〃合〃可以统一起来,但它们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合〃是指与他人的合作与团结方面的技巧,是实际上的行为或做法。而〃融〃则是指一种意识上的观念看法,就是指导自己加入他人,或者自己接受他人的一种认识。我们可以从这样三个方面,看看缺乏包容度、极度个人主义的人,会怎样以及应该怎样:
  对别人表示兴趣。看看周围,〃自扫门前雪〃的现象最为普遍,个人主义者,对别人的工作、问题、挫折等,毫不关心。他们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值得关注的。试试运用下面的语句吧,它会让你收获更多。你的工作进行得还好吧?你愿意和我们分享你工作上的趣事吗?有没有头疼的问题?是否需要协助?这只是偶尔的关心,而且说出这些话来也并不难,但你所能得到的回馈却是相当可观的。
  做个好听众。我们常看到不少人,随时都在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当别人提出话题时,便转头就走。其实仔细聆听他人,代表我们专心、认真、细心、想把事做好,重视别人的劳动成果;而且在工作以外或休闲中多听,还能吸收很多不同的资讯。我们最大的缺点,就是只选择我们爱听的、想听的,但却排斥或忽略他人的宝贵经验。
  承认别人的价值成就。他有什么了不起?(是否自己了不起呢?)那种小事,谁都可以做。(你为什么不做呢?)他是他,我不是他!(难道他的优点你不以为然吗?)拒绝承认别人的成就,实际上是一种阻碍自己进步的想法,不仅对自己无益,而且还会制造与别人之间的隔阂。
  包容度太小的人,很容易出现上面所列举的陋习。这种人不要说享受与人融洽相处的乐趣,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