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汉末南国 >

第77部分

汉末南国-第77部分

小说: 汉末南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部落对并入大汉朝是持欢迎态度的,尤其是辰韩,那里的人们都是以前从秦国跑出来的,他们这时候还保持着很多的秦国风俗和方言,面对故国的人民和军队,无论如何,他们都是全体赞成回归中原统治的。(这不是作者杜撰,后汉书记载:辰韩,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适韩国,马韩割东界地与之。其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为徒,有似秦语,故或名之为秦韩。知蚕桑,作缣布。乘驾牛马。嫁娶以礼。行者让路。
辰韩的代表就说:“我们辰韩,是关中人的后代,哪一天不在想着报效天子和大统制的厚恩?那些交州益州的山里野人都成为了大汉编户齐民,我们辰韩人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盼望了多少代人啊,终于盼来了兼并三韩的这一天!”
如同多年以前西南部落并入大汉的做法一样,孙坚分别任命各个部落的首领为地方长官。在边远地区,任命土司,在开发有基础的地区,直接建立郡县。
已经建立了三个郡了,分别是仁川,大邱,釜山。作为出兵的报酬,仁川划归青州版图,大邱划归徐州,当然,实际权力还是属于三韩长官孙坚大人的。釜山作为下一阶段向倭岛进军的基地,属于军管区。
当然也有那么一些顽固分子,比如说三韩义兵,这些人顽固的要求三韩独立,随着郡县的建立,这些人被定性为反贼,官方文件称为“不令鲜人”(就是不服从命令的朝鲜人),由地方组建的郡兵…三韩志愿部队清理。
清理者,并不是肃清整理,而是男的杀光,女人和小孩卖为奴隶。
三韩志愿部队是由当地人组建的,这些人刚刚加入这个团体,与公与私,都是十分的想表现自己的能力,给孙坚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所以他们清理起来特别的狠(伪军都是这个样子),连交州部队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山越老兵都自叹弗如。整片的地方经过这么一次清理,就只留下平静,死人的平静。
孙坚一边为三韩志愿部队的战斗力表示赞叹,一边指挥自己的主力长驱直入,朝着反对声音最大的十几个部落进攻,原本在暗中支持义兵的马韩有十余万户,分为五十四个部落,被他一次征讨,弄得只留下六万户三十个部落。
孙坚一边进军,将反对派赶到深山里去,一边建设,在身后留下要塞和驻军。
归顺的人慢慢的背陆续前来的汉族农民所同化,逃到山里的人,不但要面对进山清缴的汉军,还要面对日益缺少的粮食和流行的疾病,最后,他们留不下一个人讲述他们的故事。
在三韩的所有汉军部队,不论是来自交州扬州还是徐州青州,都使用着交州统一提供的装具和武器,某些人就试图以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将这些军人都演变过来,到了未来的中原决战,一声号令,这些青徐军人就会自动地站到南方的阵营里面来。
讽刺的是徐州的陶谦和青州的孔融并没有发现这一点,或许是他们并不在乎,总之他们觉得三韩低烈度的战事是一个锻炼自己军队的好机会,所以援兵源源不断地开来,直到孙坚自己都觉的够用。
孙坚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好的反贼就是死了的反贼。今天我们杀死的反贼越多,明天我们不得不杀死的反贼就越少!”
这句话以后被收录进《道可道华夏两千年经典语录》终点书局出版,排在军事类第五名,出版时间如果换算为另一位面,就是西元1872年。
“冬天来临了,寒风凛烈。那些来自温暖南方的交州海兵们尽管穿着厚厚的大衣,还是在这崭新的大汉国土上冻得够呛。他们中间,大多数人还没有见过下雪,这个数十年来最冷的冬天,他们躲在暖和的军营里,看着早已习惯当地气候的三韩志愿兵带着猎犬,兴奋在冬季的山岭和荒野上追捕反叛者:那些反叛者在秋季躲进深山,冬天,他们要么被饥饿驱使着下山投降,要么在山洞和密林里缺衣少食,或葬身兽群,或寂寞死去。”
…    《华夏国家史略》
“越过海洋,对他们国家东边这个不列颠大小的半岛成功地征服,显示了那个国家和那只军队的一些杰出素质,他们的统治者目光远大,才能突出。手段卓越,意志坚定,就算放在罗马人中间,也是一等一的好公民。他们的军队在海陆协同方面和联合兵种作战上,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秘诀。在那个半岛上的成功,给了他们海外行动的最初经验,尽管这种经验还是那么的不完备,尽管他们的表现还是拙劣和笨拙的。但是,他们已经体现出了使他们在未来成功向罗马挑战的种种杰出素质和美德。”
…   《罗马人看华夏》 终点书局汉元2209年出版
“距离,无论是在东方世界还是西方世界,都是所有军事家的头号敌人,这位无情的将领,左右了多少次战争的成败!在希腊世界,波斯的侵略,雅典对叙拉古的远征,都是距离左右的战局。在东方世界,那个强权曾经被游牧蛮族深深地祸害,他们数次进行远征,也是因为距离太远,无功而返!每次这位杰出的将军带领公里和英里这两位副官出现在战争中,所有的指挥官都会不寒而栗!我们一直以为只有我们罗马人才能抵挡住这位距离将军的进攻,现在令人吃惊的是,在我们东面那些帕提亚人的背后,出现了另一个可以对抗距离的强大力量!我们利用地中海和我们的击败了迦太基人的舰队才建立起罗马和平,这个强权则完完全全的控制住了印度那一边的全部海权!元老们:这不是夸张,这是事实,他们的大舰队,已经威胁到罗马在红海的利益了!我们必须在红海建立一支舰队,否则他们的舰队就会开到埃及!我们要建立海军,与他们争夺印度洋海权!如同第一次布匿战争时我们祖先所做的!”
  …    五年以后罗马元老院的一次演说
“但是我们要记住,罗马被这个东方强权击败,并不是由于这个强权的优秀和杰出,并不是由于这个强权拥有多少军队和船只,他们的成功不是因为他们自己…而是我们罗马人的软弱,正是因为长期的罗马和平损害了我们军团的素养,我们才失去了东方疆域!”
…   二十年以后罗马皇帝马可。奥里利乌斯对军团的一次演说
第八十七章 安定海东
    经济颠覆下,大多数三韩部落都以一种欢迎的态度面对大汉的兼并,有的人是心甘情愿,有的是无可奈何,更多的底层人民则是无所谓: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生活才是值得操心的。 
那一年三韩的流行语就是:“咱们也是汉人了!”
冬季,孙坚一直忙于种种事务,第二年春天,他把军队的大本营从仁川迁往处于辰韩中心地区庆州,就是在那一带,到了西历三世纪左右,百济部统一马韩,新罗部统一辰韩。
孙坚将军队主力调到那里,是为了更好的对表面恭顺的辰韩进行威慑,同时征召辰韩兵力进攻北方,即乐浪和辰韩之间那一块空旷的未归化区域。
那一块地区人口众多,他们仗着大山的险阻,长期以来一直骚扰着汉朝乐浪郡边境,对于南边正在进行的兼并三韩,也是相当的反对。
海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终于将舰队开进了这个大半岛东面的乐浪海(日本海),并且特地建造了一批平底船,以便适应那一带海岸的浅滩和暗礁。
孙坚得到这支平底船队的帮助,成功地在反对者被后进行了两栖登陆。然后他带着伍千士兵,沿着山脉的走向前进,来到一条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河流边,在那里遭遇到敌军主力,大约一万人:“野蛮人以为汉军没有桥就无法过河,就粗心大意的在对岸露营。”但是孙坚手下有着很多的山越士兵,他们都是天生的游泳高手。
这些山越士兵组成了一个大支队,过了河流,出其不意的向敌人扑去,几次从侧翼坚决的进攻打垮了敌军。
孙坚很快的撤退了,他不想在荒山野岭里面浪费自己的军队。回来之后,他开始鼓励自己的手下迎娶三韩女性作妻妾,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融和。
然而就在这中间,发生了可怕的事情,马韩的一个大部落首领去世了,他生前已经指定了继承人,但是情况并不如他所愿那样发展。
孙坚下令将他的部落解散,并设立一个县,因此他派出刚刚结束讨伐的军队来执行自己的命令,以保证自己的命令得到贯彻。
在改土归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阻力,这些士兵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火气都很大,于是没有军官的命令,士兵就动手了。这个大部落受到很多军人的劫掠,私人财产也受到很大的损失,很多妇女被强奸。士兵的所作所为,就仿佛就在敌国一样。
马韩的部落是最大也最顺从的部落,如今对这支军队却怒不可遏了。他们纷纷拿起武器,团结在一个汉名叫做金达莱的武士周围。附近的不令鲜人(三韩义兵)几乎都立刻聚集到他的麾下。压在他们心底的仇恨不可遏制的爆发出来。
这金达莱的动作还不限此,当天晚上,头领们云集本部开会,商议下一步计划,这帮牛鬼蛇神平日见了老酋长,那是万分恭敬,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现在却是乌烟瘴气,吸烟的吸烟,吃瓜子的吃瓜子,大声喧哗有之,小声议论有之,金达莱却根本不在意,只是示意大伙儿先静下来。 
效果实在不好,大家还是照旧!这些人开会,除非有一位能让你心服口服的领导,从来是向他拖延的,结果足足拖了半个小时,金达莱终于让大伙儿静下来了,不过下面仍旧有小声议论。 
金达莱背靠着地图,大声说道:“老首长抛下我们走了,可咱们马韩这几万弟兄,几十万民众却还要吃饭,今日请大伙儿,就是商议商议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怎样才能将万恶的汉人赶出去?” 
他的一个手下第一个站起来说:“还能怎么办?按金大哥说的办便是……” 
马韩处在百济的位置,是四战之地,只能向外进攻,借机席卷三韩,若是坐守只能眼看着失败,金达莱早有联合韩军向外扩张的计划,只是汉军兼并三韩打乱了他的计划。 
不过老酋长还是拟定了作战计划,如果他不死的话,下个月就带领兵出征了,至于他的目标,恐怕会出乎所有的意料之外。
大邱是三韩重镇,马韩只要稍有攻击行动,就会受到孙坚的攻击,辰韩更有数万之众,而目前辰韩是站在汉军一边的。 
可金达莱却毫无惧意,他早有准备,大邱的汉军都被调到前线剿匪了,一时半会回不来。 
只要他率部南下,早有联络的当地义士必会群起响应,而当地常驻的卫戍部队不过几百人而已,马韩数万大军若不能一战而胜,他怎么有脸去见三韩的勇士。 
至于孙坚的攻击,他金达莱也是胸有成竹,汉军是天下第一强兵不假,可是他也有一万义兵弟兄尚未动用,何况他早有妙手,辰韩这帮人拆台绝对在行。 
至于下一步的行动,金达莱早有北上仁川作战的计划,仁川周边的殖民地都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有不少好东西,似乎也该换一换主人了,当地驻军都是新兵,不经战阵,战力颇弱,而且他在仁川布有内应,自然有十足把握。 
只要他拿下三韩大半,再加上已有地盘,自然是可以进退自如,而且还把汉军截为南北两段,到时候联合起辰韩对抗孙坚,且看那时之韩国到底属于何人? 
金达莱的这个计划,事实上风险很大,但是多年之后孙坚还是佩服他的魄力,至于成功的把握,按孙坚的说法:“当有六成以上……” 
只是一个头领马上把这个计划给否定了:“不成!仁川方面经营多年,守卫坚固,我们没有一战而胜的把握!何况只要我们一动手,大邱方面就立即会向我们进攻,马韩中心地区肯定失守,马韩是我们的根本,决不可有失!” 
他这一说,大伙儿本来对攻打仁川就没有多少信心,当即决心不再坚持攻仁川,非但如此,接着大伙儿可以选择的方向就只有两个方向,辰韩是自家弟兄,弁韩也是直系地盘,于是有人大呼:“专打大邱……” 
马韩人最喜欢无理由之反对,当即有人大叫:“打釜山!” 
会议室立即炸窝了,为了打大邱还是釜山的问题,大伙儿吵翻了,大伙儿都有着自己的想法。 
金达莱大声叫道:“不要吵了!”只是大家仍在大吵大闹,也没出个结论,最后大家干脆举起中指,亲切地慰问对方的家人。 
金达莱后来也卷了进去,开骂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他把剑往桌上一砸,大声道:“停!” 
十株香后,大伙儿终于停下来了,金达莱大声说道:“我决定了,全军打大邱!”
好!这实在好主意了,下面的人一齐赞个不停,最后大家一起黑了金达莱一把:“就数您的部队的战斗力最强,兵力最多,所以我们攻大邱城,而打援的重任非得要金总司令来亲自担当不可……只等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