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山河剑影 >

第108部分

山河剑影-第108部分

小说: 山河剑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令――”众将声而出,直奔河岸。

    南军侧营内,瞿能父子与平安商议后,先后引军杀向燕军。

    “逆贼何往?还不下马送死――”平安前军与房宽先锋两军突然遭遇,平安遂大喝一声,飞奔而去,立即大战。

第一百四十七章惊见小子入空门【7】() 
“平安休得猖狂!房宽将取你首级――”燕军先锋房宽叫了一声,也举刀迎上。

    双方战不到十合,平安怒发冲冠,策马冲入房阵,使房宽军马不及立阵,纷纷倒退,顷刻崩溃。

    张玉等见平安来势汹涌,多有惧色,纷纷溃退。

    “平安小儿!想来送死?本藩来也――”燕王见势不妙,立刻大叫一声,亲率精兵两千,策马杀来。

    都督平安一见立刻转身战燕王,突见本阵二将冲出,前来助战。

    “都督无虑!我父子来也――”瞿能父子说着飞出。

    “父王,我等来也――”燕军阵中大叫着,冲出了燕世子朱高煦。

    此时张玉等也杀出阵来,拼命冲击平安兵马。双方数对奋战,直杀得山摇地动,天昏地暗。

    突然,南军阵内,一声梆响,无数硬箭呼呼飞来,并且纷纷逼向燕王坐骑,只是不敢直射燕王本身。燕王坐骑屡被射中,三易坐蹶,终未能脱身。急得燕王左右冲突,无计可施,只得也抽出强驽相对。但是,过了一会儿,燕王箭又射尽,只好又重新拔剑向左右砍杀。在燕王的砍杀下,一群南军头颅血淋犹如瓜滚,另一群南军士卒又乱纷纷接踵而至。燕王长剑已经残缺,坐骑已经困乏难支,适逢一名燕将中箭落马,燕王忙将他从其马上拖出,自己翻身上马,跳出战场,向北逃避。

    “燕王休走!”瞿能见状,大叫一声,遂策马赶来,“瞿能来擒你了――”

    燕王辨不清来人,只听得身后如千军万马滚滚而来。

    “父亲当心有伏――”正当瞿能驱马紧赶之际,其子恐有燕军埋伏忙叫了一声。

    此时,瞿能勒马细看,却见燕王在世子高煦、前军大将徐忠、统领陈享等护拥下又回马转杀过来。恰逢平安率兵冲出,一伸长矛,刺死燕军统领陈享于马下。大将徐忠急来相救,不意也被剑砍三指,大将徐忠痛将伤指剁去,并撕衣包扎,又见南军数万冲来。

    “燕王暂且北去――”世子高煦、大将徐忠等恐燕王有失,忙喊叫着,杀开一条血路,欲从圈中救出燕王。

    “燕王就擒――”瞿能父子又叫着杀来,并连砍燕骑百余人,就是不敢刀劈燕王。

    “我等前来助战――”此时,越侯俞通渊、陆凉卫指挥腾聚见瞿能父子得手,也叫着纵马飞来。

    “老将军不可!”正当瞿能大刀举起直抵燕王、燕王情景危急之际,突然主帅李景隆飞马前来大叫,“陛下有旨,不杀燕王――”

    瞿能父子及俞通渊、腾聚等只得缩手。加上此时北风陡起,猛扑南军,飞沙走石,迷人双目。同时随着营内一声怪响,景隆身后大旗忽折两断。景隆心惧,忙鸣金收兵,却见燕军队中火具万发向这边袭来,火随风起,一刹时南军阵上一片火海,立刻全军大乱。

    燕王又趁此机会亲率精兵数千,绕出景隆营后杀来。

    前面高煦又引军复出,将士一齐纵火,顺风冲杀。

    倾刻,瞿能父子及俞通渊、腾聚等都被困在火海之中,悉被烧杀至死。

    平安独力难支,只好匹马逃走。

    南军数万人马立刻转胜为败,兵溃如水,山崩地裂。

    燕王更是麾众奋追穷寇,直到月洋桥下,南军除丢弃器械投降者外,被杀、被溺死者不下二十万人。

    郭英向西逃去,景隆南走德州,抛弃的器械辎重,堆积如山。幸而有魏国公徐辉祖断后,才不至片甲不留。

    数日后,燕王再攻德州,兵未到城下,景隆已闻风逃遁,且丢下了万担军粮。燕军连胜数场,又得大批粮草辎重,军威愈振。

    在德州途中,一队南军人马正急速而来。

    “大人,慢行!前方已闻我军大败――”当时,山东参政铁铉正押着粮响赴向景隆军营,忽听探马报来。

    “调转马头,驰往济南!”山东参政铁铉吃了一惊,遂命兵士改道。

    “参军高巍大人,景隆大军已败,我等定要整军死守济南!”山东参政铁铉哭泣道。

    “参政铁铉大人勿虑!我等世食国之俸禄,定当共誓保城。”参军高巍道。

    说话间,李景隆大队残兵败将已逶迤赶到,驻防在济南城区外。

    接着,燕军尾随而来,李景隆尚有十万大军,也不能抵敌。上下一遍兵荒马乱,仓皇迎战,又被燕军杀败。李景隆竟单骑逃去。这里只留下了铁铉、高巍诸将。

    景隆大军已数场惨败。警讯报到南京,举国震动。建文帝遂召集文武百官计议。

    “前方军情告急,景隆已数场惨败。为今之计如何?”建文帝非常憔虑地说道,“山东济南一线,目今只有铁铉、高巍在挥兵固守。”

    “臣以为今番出师不利,是用人有误!况胜败乃兵家常事,陛下也不必过于忧愁!”兵部尚书齐泰出班奏道。

    “尚书齐泰大人所言差矣!”侍读黄子澄奏道,“景隆之败也非用人有误!乃因天气时令不佳。设若今夏天暖,陛下再遣能将,必可取胜――”

    “老将耿炳文与后生李景隆均已败退,今尚有何人能当重任?”建文帝说道。许久无人回答。

    “微臣早在景隆出师之前就曾奏道:倘若国无能将,不如就此罢兵,与燕王讲和!燕王虽有不忠,但终是孝康帝之手足,陛下之叔,设若重修旧好,也是国家之福。”监察御史韩郁又出班奏道。

    “既然,卿等暂无能将,权依监察御史韩郁之言如何?”良久后,建文帝说道。

    “虽然,今依监察御史韩大人之计,但应为权宜之计,陛下还要细作安排!”侍讲方孝儒先生出班奏道。

    “此言极是――”齐泰、黄子澄同时附和道。

    “朕立即下旨:暂时罢战,遣使与燕王议和,令李景隆星夜还京,一切军务饬左都督盛庸代理。”建文帝说道。

    “既言求和,臣乞陛下暂削我等官职,以慰燕王!”齐泰、黄子澄奏道。

    “朕将下旨,权削二卿之职!”建文帝附和道,“然而国中之事,二卿还得操心!”

    “遵旨――”齐泰、黄子澄齐声应道。

    “为了赏罚分明,陛下在罚景隆之时,也要大奖为国奋勇当先之兵将!”方孝儒先生又出班奏道。

    “朕升铁铉为山东布政使,并帮办军务。平安及瞿能父子等均追封为公侯。”建文帝说道,并转头向方孝儒说,“以上各道旨意概由先生代拟颁发――”

    孝儒得令而行。众臣听罢,遂各自退去。

    济南城外,人山人海,杀声震天。

    燕军正在济南城外筑垒围城。铁铉、高巍在日夜指挥兵将固守。燕兵数日进攻不下。

    “报――”忽然小校策马走到燕王马前禀报,“京旨已到!”

    “啊,已战多时,今确又要下旨?”燕王接过圣旨,撕开看后说道,“少主听信小人之言讨筏我等,其自知国力不支,又要听小人之言麻痹我燕军。哈哈,可笑极矣!本藩既已发难,岂肯中途而罢兵?”

    “已将奸臣们罢免?”朱能问。

    “虽说罢免,然而不过是骗人的伎俩,掩人耳目。我辈岂可上当?”燕王说。

    “朝使如何发落?”张玉轻声问燕王。

    “暂羁于营中,酒肉相待,以观事态发展。”燕王说着,并举起长鞭向攻城的将士叫道,“尔辈加紧进攻――”

    “城守甚固,我辈数日强攻不下。如何是好?”朱能向燕王说。

    “加紧苦攻――”燕王叫道,“铁铉小儿,竟敢如此抗我!想必是自知别无退路,不如召降?”

    朱能等立即向城内铁铉射去降书一封。铁铉在城内接到降书怒不可泄,遂撕毁来书,掷于城下。

    “天下只有反贼降伏,哪有我降反贼之理?”铁铉骂道。

    “铁铉小儿,今不速降,将死无葬身之地!”燕气愤地叫道,回头又向将士们道,“决裂河堤,引水入城――”

    于是,无数兵卒挖开河堤,河水滚滚而来,向济南城中流去,城中顿成泽国,军民浮动。

    “军民不必恐慌,本司自有良策。静等三日,就可破敌!”铁铉忽出此言,言罢铁铉与高巍轻声说,“燕王不正要我投降吗?公请速派员送书到燕营求降!”

    “大人要?”高巍问铁铉道。

    只见铁铉笑而未答。高巍点头也笑道:“呵,大人欲行缓兵之计!”

    军民听了此言,虽不知其中懊妙,但也只好等候三天。

    次日,铁铉差人到燕营求降,得燕王允许,并约明日入城,铁铉假意撤离守城兵马,又召集城中百名父老百姓,密授机宜后,再让他们去燕营中去见燕王。燕王听说父老们到来,忙出营巡视。只见百名父老都跪伏在道路旁边。

    “大王恕罪!”父老百姓们满面涕泪道,“奸臣不忠,使大王蒙受辛劳,跋涉到此。大王是高皇帝之子,民等也是高皇帝子民,不敢违大王之命!但民害怕兵战,突见大军压境疑有屠城之举。大王若果真爱民,就请退兵十里,单骑入城,我等当备壶浆欢迎大王――”

    燕王听后大喜,并以好言劝慰令百姓们回城。

    次日,燕王下令退兵,只带了数骑直驱济南城,抵达城下,遂过吊桥,果见城门大开,且有无数父老伏地,夹道欢迎,并有高呼千岁之声。燕王得意洋洋,徐徐进来,才到门首,蓦然发觉城上一块千斤沉重的铁板飞压下来。亏得燕王眼明手快,勒马退了回来,那板却正中马头,马头顿成肉泥。燕王惊落马下,随从忙另送一马,燕王跃上马背,策鞭回来,桥下铁铉的伏兵见燕王要逃,赶紧拆桥,偏偏桥板太牢,一时未能掉,让燕王越桥逃走了。铁铉忙引兵追去,但已来不及了,回城叹息不已。

第一百四十八章惊见小子入空门【8】() 
过了不久,济南城关,炮声震天,燕军大队赶来复仇。铁铉督兵守城,只觉城在炮声中颤抖。燕军攻城甚烈,城垛破裂不及修复,城似不能保。铁铉无法止住燕兵,只好急忙叫人拿来一块神牌,上书“太祖高皇帝之灵”几个大字,将此牌挡在城上。

    燕王在指挥攻城之际,忽见此牌赫然在目,不觉发起愁来:“有此牌在前,我炮岂能再击?”

    正在此时,铁铉又密与盛庸联络,让他引兵由远郊杀来,里应外合,内外夹攻,燕兵果然大败。

    “军师来到――”正当燕王骑虎难下,即将转胜为败之际,朱能上来报道。

    “接迎――”燕王知道衍到来,十分高兴地叫道,并迎上问,“道衍大师有何指教?”

    “王师屯兵攻城日久,师老将殆,故而特来请燕王暂回北平,以图后举!”道衍大师说。

    接着,燕军撤围北去。铁铉与盛庸赶忙率军追来,直到德州,城内燕军知燕王已经北去,也无心恋战,遂弃城逃去。于是铁铉与盛庸收复了德州。

    铁铉与盛庸忙将收复德州的喜讯上表奏报京城,满朝立即振奋。万岁下旨:封盛庸为历城侯,擢铁铉为兵部尚书。接着,又进一步诏封盛庸为平燕将军,总领北筏大军人马。

    于是,铁铉与盛庸令副将军吴杰进军定州,都督吴凯屯兵沧州,遥为犄角,合图北平。

    燕王在北平正同诸将商议进军事,突有探马来报:“铁铉与盛庸已收集兵马三十万,调吴杰进军定州,吴凯屯兵沧州,合图北平来了。”

    此时,道衍和尚一听忙上前走到燕王身边耳语了一番,之后悄然退入屏风后面去了。

    “本藩且不管这些!”燕王向众将道,“仍然出师辽东去矣――”

    “大敌当前,理当合力退敌,大王为何仍出师东去?”张玉不解地问。

    “出师东去,乃舍近求远,实令我等也不解!”朱能道。

    于是,燕王屏退左右,向二人密语道:“虚实虚实,此乃兵书常策。你等不知?沧州主帅都督吴凯乃无谋之人,方才军师已与我密议。我今诈往东去,实即将由东转南,兵指沧州,定可打他个措手不及!沧州得手,其余即可迎刃而解了。”

    张、朱齐声称妙。

    接着兵过通州,趋天津,到塘沽,转而下令军士循河向南,朝沧州进发。

    “大王,莫非走错了道路?”此时将士们不解起来。

    “你等以为我要东去,却错走向了南方?”燕王笑道,“我本欲向东,却夜间梦见南方白气二道,占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