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山河剑影 >

第109部分

山河剑影-第109部分

小说: 山河剑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等以为我要东去,却错走向了南方?”燕王笑道,“我本欲向东,却夜间梦见南方白气二道,占卜得知,南征必大吉,因此南来!”

    众人不再言语,燕王却催军夜行三百里,快马加鞭,静静地急往沧州而来,沿途南军侦察兵全被杀死。

    次日天明,燕军神不知,鬼神不觉地突然到达沧州地面。燕王立即召集众将布置军务。

    “城东北隅较为低矮,我令张玉率精兵八千,速占城头,登攀城壁!”燕王道。

    “得令――”张玉应声去了。

    “朱能听令!”燕王又道,“我给你一万兵马,叫你从速飞奔包围城西南两面!”

    “得令――”朱能也应声去了。

    “谭渊!”燕王接着叫道,“令你带五千军马埋伏在城北道路两旁的树林之中,当听北门人马喧哗,铁铉败兵溃来之时,即悉数杀出!”

    谭渊也应声去了。顿时,燕军鼓噪之声大起,炮火连天,众将各引军攻城。

    沧州镇帅吴凯已探知燕军大队开向辽东,所以毫不防备,只是派兵丁四出筏木,修筑城垛,不意燕军突然杀到,兵将不及穿甲,一遍混乱。

    此时,城东北隅,张玉已率数千兵士,如狼似虎,强硬攻城,杀得血肉齐飞,南军卒不及防,纷纷成了刀下之鬼。其它各门也在人喊马叫,危在旦夕。

    沧州主帅都督吴凯料不能守,忙与都督程暹、都指挥俞琪、赵浒、胡原等人商议弃城而去。

    “吴凯休走――”主帅吴凯、都督程暹、都指挥俞琪、赵浒、胡原等人刚率兵开了城门,出走不到一里路,就听见路边飞出一批人马大叫而来。

    “将士们杀开血路南走――”吴凯向部下大声令道,并努力应敌,突斩三位燕将于马下。

    “谭渊在此等候多时!吴凯不要猖狂――”谭渊大叫,“有我等在此,无有你等去路!”

    南军将士见燕军个个凶猛,纷纷逃避,遂成了一群乌合散兵。谭渊等燕军燕将正在左右开杀,南军头如瓜滚,血流成河,伤亡倒地挣扎者,已逾万众。余者大约三千人,见已到绝路,只好跪地缴械投降,却被谭渊军士一刀一个,全部砍死。主帅吴凯、都督程暹、都指挥俞琪、赵浒、胡原等人,见不能再战,也只得束手就缚。谭渊命部下将所有的南军降卒计一万三千人,全部活埋在坑中,只留着主帅吴凯、都督程暹、都指挥俞琪、赵浒、胡原等数人向燕王邀功请赏去了。燕王令人将所有的俘虏和财宝都运往北平。

    德州盛庸大营中。众将情绪激奋。

    “燕王见计遂功就,气焰万丈!如今又率兵南来,已抵我德州城下。如何是好?”盛庸向众将说道。

    “燕王此时正在盛气之上,锋芒毕露,我等当暂且避之以待时机!”众将说道。

    “只能以守为攻,以逸待劳了!”盛庸赞同,“我军权且坚壁不出,看他怎奈我何?”

    数天后,城下燕军一阵阵呐喊。燕军在攻城的同时,分兵到临清、大名、越汶、济宁等处抢夺粮草,四周百姓一遍鬼哭狼嚎。

    “军师又到――”燕王正在奋力攻城之际,又闻军师道衍和尚到来。

    “请――”燕王不悦地说道。遂即道衍和尚慢步走到燕王马前。

    “臣知王已攻城许久,特来请殿下休兵歇息!”道衍和尚说,“殿下出师必克,但难在两日!”

    “两日?本藩这二日并无大难――”燕王自语道,并不以为然,遂令军士继续进攻。

    一日后,盛庸在军营中计议反攻燕军之事。

    “燕兵攻城久久未能下,军心已怠,加上如今四野百姓民不聊生,是我等进攻的时候了!”盛庸告诸将道,遂即拿出两封书信对小校道,“速去联络铁铉、平安二位大人一齐出兵屯东昌――”

    “我辈听令――”众将响应。

    “不过”盛庸沉思了一会后,又说,“主上曾有旨给诸将:我辈不能杀死燕王。望各位遵守!”

    “事到今日,国事危急。将军为何还要如此谨小慎微?”众将问盛庸道。

    “本将也知遵从此旨,难以取胜。然而不遵圣旨,即使得胜,我也于心不安!为人臣子,生命犹不足惜,唯圣命至高无上。我要死遵圣命――望诸位奋斗吧!”

    众人默然。于是,在东昌城中,南军正在加紧备战。

    “今日杀牛宰羊,大犒三军,誓师厉众,背城列阵――”盛庸说道,并令守城将士道,“你等多排火器毒驽,专等燕军接近――”

    正在此时,燕军乘胜回师城下,一阵鼓噪,拼命杀入,无奈南军火器飞奔,万箭齐发,直让燕军鬼哭狼嚎起来,立时死伤过半。

    燕王见此,纷外暴燥,竟亲率精骑,直入南军阵中。盛庸见燕王孤军深入,故意兵分两翼,一任燕王杀入,等燕王冲到中坚时,立即令兵包围,并绕至数匝。燕王已感中计,慌忙夺路。无奈盛庸军阵好似铜墙铁壁,他左奔右突,前驰后走,不能冲出。

    “勇士手下留情――”见杀燕王的机会已到,一将突然拉开长弓,正欲用毒箭射死燕王,不料盛庸大叫,“万岁不允杀燕王!”

    此将无奈收起了弓箭。

    这时,燕将朱能、周长等已望见燕王被困,形势危急,急率数骑驰骋来救,朱能突入围中,奋力死战,方杀开了一条血路,护着燕王冲出重围去了。

    “我来也――”张玉不知燕王已出,慌忙叫了一声也奋勇而入,冲向盛庸阵中来救燕王。不意盛庸军一支箭来,正中张玉面门,张玉遂被射毙于马下。

    此时盛庸大军还在追击燕王,无数刀剑直逼,却无人敢先下手斩燕王。南军略退以毒箭射击,又怕伤了燕王,而燕王却能挥举大刀,左砍右剁,连杀无数兵士。等到南军齐上,将要擒住燕王时,忽然见燕世子朱高煦等引兵来到,一举杀回南军。燕王终于扬长而去。

    燕王奔回北平,检阅将士,发现业已损折三万余人,且有张玉等大将战殁。

    “痛哉!本藩虽失千军万马也不足惜。奈何折我上将张玉――”燕王哭道,并向众将道,“我今休战矣!诸位各奔前程吧。”

    众将也哭。

    “不可!”道衍突然走进来进言道,“臣上次说大王出师必胜,只是难在‘两日’,这‘两日’即‘昌’,今大王已在东昌失败过了,而后将百战百胜了!今为何反不进军?”

    “军师之言甚妙!”燕王听从了道衍之说,遂收拾残卒,准备来日大战。

第一百四十九章惊见小子入空门【9】() 
东昌大捷消息传到京师,举国欢呼。

    “重新启用国之重臣齐泰、黄子澄二位老先生,让二者官复原职!免除李景隆败兵之罪!”建文帝高兴异常,连续下旨,“举国上下,即日祭告太庙。”

    “陛下,不可!”御史大夫练子宁、宗人府吏宋征、御史叶希贤出班奏道,“齐、黄二位可官复原职,然而李景隆失律丧师,且有二心,应当处死,以谢宗社,以励将士!”

    “臣等也以为李景隆失律丧师,罪不容恕。”齐泰、黄子澄也出班奏道。

    建文帝默然不语。

    建文三年春三月,北平燕王府。

    “本藩谨从军师之言,今欲再次出兵南下,诸位尚有何妙策献来?”燕王向众人道,“此番进军之前,我要祭奠张玉等烈士英灵――”

    “燕王此举甚合人心天意!”众将说。

    言罢,燕王吩咐上下人等,准备各种供奉的器具礼品。自己走出大殿,来到万人校场上,亲将战袍脱下,焚赐于英灵。将士家属,无不感激涕淋。

    “我等此次南下,必须获胜!”朱能、邱福等数十员大将振臂高叫。

    “打到南京,不负燕王厚望――”军民大呼。

    于是,燕王大军十万,浩浩荡荡向南开来。

    兵到保定,燕王设帐与诸将计议。

    “定州地靠中原,一旦拿下,可动西方。末将以为应往定州!”邱福进言道。

    “德州乃肥沃之地,交通要道,且经多次征战,彼军人心不稳,宜先攻德州!”燕王说道。

    “南军盛庸已出兵夹河!”探子来报。

    “我等移兵东去,直取德州――”燕王说道,并挥军直抵城下。

    此时日已西沉,燕王亲领三骑前往侦察,只见盛庸军陈列坚固,多处路口大有严阵以待之势。

    盛庸军看到燕王到来,立即前来追击。

    燕王手拉大弓,一连射死五兵,其余溃退营中。

    接着,燕王率众万余来战盛庸军。盛庸军以盾相挡,燕军矢剑皆不能入。

    “以长矛破之!”燕王大叫。

    于是,千矛齐出,盛庸军阵立刻大乱。

    “盛庸小儿,我来破你!”燕将谭渊挥戈直驱盛庸军营中,部将董中峰也挺身而出。

    “我来战你――”谭渊等刚到盛庸军中,迎面碰到南军一位勇将冲来。

    “来将何人,敢与我接战?”谭渊道。

    “我乃盛庸麾下的都指挥庄得!”庄得说着,忙举枪来刺。

    二将战不到数合,庄得就拨转马头回阵。谭渊急速争功,忙策马追赶,不意忽见庄得回马一枪,正中其喉,谭渊立死马下,董中峰前来相救,又被一刀两段,斩于地上。

    燕军惊见本阵连失谭渊、董中峰二将,人人恐惧,随即败退。庄得乘胜追击,杀得燕军人仰马翻,纷纷溃退。燕王且战且走,到一里之外处,碰上朱能率铁骑前来救援。

    “朱能率铁骑前面阻敌!”燕王令道,“其余大军随我绕向敌后,夹击南军――”

    燕王说罢已去盛庸军背后,突然拼杀过来。南军只是一意前冲,不防后方大军杀来,一时不知所措,,阵脚大乱,纷纷溃退。

    燕王破了盛庸军阵,与朱能、张武等合兵一处,汹涌而来,恼怒得指挥庄得、骁将楚智、张能等拼命砍杀。燕王见这三将都是有勇无谋之辈,忙令弓箭手围而射之。于是,燕军万箭齐发,庄得身中数箭,死于非命。张能手拿皂旗,往来冲突,一会儿也浑身是箭,死于非命。张能死后仍手执皂旗不放,燕军个个畏惧,不敢近身。楚智手持双刀左右砍杀燕军数十人,将到围边,不意被一支暗箭射中右臂,毒箭发作,痛不可支,坠于马下,被燕军活捉了。楚智醒后仍大骂燕王不止,遂遭燕王军前杀害。

    接着,双方仍在拼杀,至夜死者已过万人,燕军也伤亡过半。

    燕王因又折大将谭渊等数人,心中悲愤,遂带十余骑,直抵盛庸军阵门前安睡。天明已见四周都是盛庸军,部将催燕王速去,燕王却谈笑自若,毫不畏缩。

    “少主有旨,南军岂敢杀我!”燕王道。

    “大王洪福――”众将笑道。

    直到天明,燕王方才整顿军马,从容穿过盛庸军阵而去。盛庸阵中诸将相顾愕然,不敢发出一箭,无可奈何。

    次日,双方再次对阵,燕军列阵东北,盛庸军阵列西南,苦战一日,互有伤亡,直到傍晚,双方正人困马乏之际,突然天起东北大风,飞沙走石,伸手不见五指,盛庸军阵,一片砂尘,士卒不能向前。

    “风神又来助阵。南军必然大败――”此时燕王举旗大叫。

    “我等冲锋――”朱能等也随燕王一起,摇旗呐喊,冲入盛庸军阵。

    盛庸正打算收兵,不意突受燕军如此杀来,立足不稳,竟不战而溃。燕军群起齐追,直达滹沱河边,被逼入水者不计其数。盛庸只好军退德州。

    南京明皇宫内。

    “启禀陛下,沈嫔等已趁回家省亲之机,化装打扮,逃奔燕王去了!”大内太监进来报道。

    “去吧!一个嫔妃,让她去吧!”建文帝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说,“怪朕当年认错了人。”

    “燕王逆反,致使今日战事不断,悔当年不听众卿忠言!朕七尺男儿,竟不及爱嫔翠红!”建文帝又想起了宫嫔翠红。

    “临淮人王翠红真乃女中丈夫矣!”方孝儒感慨道,“其二十得幸,才艺容貌过人。早知燕王萌生异志,陛下听信了后宫沈嫔等的馋言,误罚了烈女,实在可惜。”

    “朕自觉愧疚――”建文帝痛道。

    “事已至此,陛下也不必再三悲叹。”方孝儒劝道。

    “启禀陛下!”突然小林子进来报道,“前方盛庸来使已到――”

    “速宣――”一听前方有战报,建文帝慌忙叫宣。

    接着,来使跪礼后,俱陈前方败局。建文帝更加痛苦。

    “悲怀未了,警信复来。如今之计奈何?”建文帝抬头问孝儒,“宣监察御史韩郁罢?”

    “陛下要与燕王议和?”孝儒问,“陛下,倘若燕王不允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