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山河剑影 >

第111部分

山河剑影-第111部分

小说: 山河剑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王既有大计,我等当齐听号令!”朱能说,并出面调停道,“汉高祖当年,十战九败,也终得天下,今我军还是胜多败少,可不必言退了!”

    众人一时无言。很久后才陆续说道:“愿与燕王――南下。”

    燕王深感忧虑,又恐兵将哗变,只好每夜和衣而眠。

第一百五十一章惊见小子入空门【11】() 
次日深夜,燕王正在帐内用膳,忽报军师道衍到来。

    “军师怎么还未能安歇?来,夜饮一盏!”燕王放下酒杯问道衍,“今日魏国公大军气势非凡,我顾此失彼,将士心中大有不安,军师有妙计送上?”

    “兵不在多在精,更在于主帅之布置。”道衍一面坐下,一面举起杯子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本王这点兵力,如何布置?”燕王问。

    此时道衍正放下杯子,一听燕王的话,忙用手扣住自己的脖子。

    “扣紧南军此处,断了他的粮食,他能再挣扎几时?”道衍上翻着双眼笑说道。

    “请细述其详!”燕王说。

    “目下,南军主力是灵壁何福大军,然而灵壁军多而粮少。臣已探知,魏国公将会被召回京,代替他的无非是朱荣、刘江之流,南军已派骁将平安率领六万兵马,押运粮草,向灵壁何福军营而来。大王不必计较攻城的战果,权撤下主力,分一半,调头到城郊密林深处埋伏,另一半由大王亲率,突破平安军阵,两下分兵合击,劫下南军粮草,南军就会不战而退了!这一初战告捷,我军大振,从此我军将直捣京城,势如破矣!”

    “果然如此,我军无忧了――”燕王一听大笑了起来。

    得知燕军怕战,南军弹冠相庆。消息发到京师,眼前更是一片欢欣鼓舞。

    “前方出捷报,燕军就将北遁。看来前方不必留有重将,而朝中不可无良将,故而可将魏国公等召回京师!”黄子澄等京官向建文帝奏道。

    于是,建文帝一面下诏召还徐辉祖,一面遣朱荣、刘江等代之。

    话说,南军大将徐辉祖率军刚一撤离,何福力孤,燕王立即派轻骑截住南军粮道,何福支持不住,只好退到灵壁,以便就近取得粮草。

    平安率领六万兵马,押运粮草,向灵壁何福军营而来。平安军将到灵壁,不防燕军已事先留下伏兵,突然冲出,杀入中军粮草阵中,平安慌忙迎敌,拼杀半日,不分胜负。燕军又回马反攻,平安只好命弓箭手万箭齐发,才暂时压制了冲上来的燕军。

    平安收拾余众,整顿兵马,继续前进,不意燕王又亲率大军冲来,将平安兵马杀得七零八落。何福在城中得知平安到来,忙率兵出城来接应,两下夹击,终将燕军杀退。

    这时,天色已晚,暮色苍茫,平安军兵带着疲惫之躯,与何福军一同缓缓向灵壁城走去。但是,平安等人刚到城门前,就见密林深处黑压压一团,原来是燕军又回军赶到,千军万马,漫天遍野,直向正面杀来。南军措手不及,本来已是疲劳,所以立马变得一片混乱。

    “平安休走――”突然从燕军阵中杀出一员猛将。

    原来这正是燕世子高炽挥大军接应燕王来了。高炽大军如狼似虎,借着黑林掩护,一齐冲向南军。南军已心胆破碎,纷纷抛弃粮草,疲于奔命,直入灵壁城中,平安、何福勉强抵御,也退入城内。平安、何福此战损失兵马万余,粮草三千车,只好决定次日兵退淮河取粮。

    次日凌晨,平安、何福等依计以炮声为号,全体拔营突围。平安、何福的各军正在待发时,忽闻炮响三声,都以为是自己主将发令,忙冲了出去。开门一看,却见遍地都是燕军,蜂拥而来。南军猝不及防,又抱头鼠窜,自相踩踏,加上燕军砍杀,已是尸体成山,血流成河。副总兵陈晖、侍郎陈性善等三十余将全部死伤,平安、陈晖等三十七员骁将被浮,只有何福单身逃去。

    军情传到南京,建文帝与黄子澄等相对而哭。

    “大事去矣,我万死也不足赎误国之罪――”黄子澄哭道,遂向建文帝奏道,“陛下请速调辽兵十万,与铁铉配合,截击燕军归路。

    “好吧!”建文帝点头,并命道,“方先生拟旨!小林子立即传使进宫,飞报辽东――”

    建文帝飞饬总兵杨文,急调辽兵进抵直沽。不料又被燕将宋贵杀败,辽兵遂败,杨文被擒,无一卒南下到济南。

    建文四年五月,燕军长驱直入,拿下泗州,守将周景初投降。

    “我‘清君侧’之军历经四年,天助我今已兵达祖籍,安民已毕,就要往谒祖陵。诸位有何高见?”燕王兴味盎然,坐在营中,笑问众将。

    “此喜讯当先告于家乡父老!”朱能等说道。

    “此言极是!”燕王道。

    于是,燕王亲着素服,带着世子和众将前往祖陵墓地。陵园四周百姓父老,闻讯纷纷前来叩见。燕王多赐以酒肉,亲加慰劳。父老乡亲,个个兴高采烈,拜谢而去。

    “我军当急渡淮水,以临应天府。”燕王道,“怎奈盛庸已领兵马数万,战舰数千,陈兵淮南,严阵以待,欲阻我南下,如何是好?”

    “殿下可先派员去淮安,送书给驸马梅殷,请他借道让我等前去淮南进香。”邱福说。

    “此言有理!”燕王说罢,即差人前往淮安。

    不一日,快马报道:“驸马梅殷不肯借道,且大叫燕王不遵先命,是不孝之辈!”

    “本藩此次进军,本是为少主清除奸臣。天命所归,何人敢挡?”燕王听罢大怒,“识时务者为俊杰。驸马梅殷若不早见机归顺,则悔之晚了――”

    燕王说罢,遂作书令将速送到驸马梅殷营中。驸马梅殷见书也勃然大怒,并割去了来使的耳鼻。

    “本想杀了你这叛卒,暂且留下你的口,叫你回报殿下,必须知道君臣大义!”驸马梅殷怒然说道。

    燕使没命地跑回燕营禀报。

    “如今如何处之?”燕王闻罢也无可奈何。

    “我等何不取道凤阳?”高炽、朱能问道。

    “此言正合我意!”燕王说道,“且派人察看凤阳军情如可!”

    “末将已派人察访,见凤阳知府徐安已拆除了浮桥,烧去了船只。我等过淮的交通几呼断绝!”邱福上前说道。

    “唉!凤阳缺少了楼橹,淮安粮草丰足,此二地都不易快速拿下,我等不如乘胜直趋扬州,占仪真,这样一来,淮安、凤阳自然震动。待我挥兵大江之上,京师孤危,必然发生内变。此乃是万利速战之策――”燕王大声地向诸将说道。

    众将欣然叫绝。

    “然而――目下如何渡过淮河?”邱福略有顾虑地说。

    “这”燕王摸着前额,踌躇了一会后,突然叫道,“我有一计,可能破敌!”

    众将遂纷纷上前听令。

    “令朱能率轻骑二千,沿淮河北岸西行二十里觅船,快速渡河,绕到南军营垒的南边杀进!”燕王令道。

    “邱福也率轻骑二千,沿淮河北岸东行二十里觅船,快速渡河,绕到南军营垒的南边杀进!”燕王又令道。

    二将得令,各引军去了。

    “其余兵将随我留守本营,轮流击鼓高呼以疑敌军。同时,准备过河的一切器具――”燕王接着说道。

    众将分头去后,燕王遂号令其余将士,扑向淮岸,舣船扬筏,张旗鸣鼓,作出即将强渡的架势。南军在对岸见此情景,十分紧张,严加设防,全军力量,都用在岸上,专等燕军渡河,以便在中流拼杀。却见燕军鼓噪半日,仍未有过河的行动。于是,防备之心渐渐松懈,并回营歇息去了。

    忽然,大营后方叫声骤起,无数燕军杀出,人乱马嘶,吓得南军魂不附体。主帅盛庸一直将大军列向河北,怎么也未能料到,燕军竟敢绕道南来,疑是由天而降,慌忙出帐上马迎敌,不意群马惊跃,又把他掀下,幸而有随从救起,赶紧掖登小船,仓皇逃去。这边南军群龙无首,自然大乱。后方朱能、邱福等先来的燕军又汹涌杀来,南军阵脚已乱。这时,前方抵御燕王渡淮河的大军也立即溃散开来,于是,燕王趁机大举扬帆渡河,不一会,燕军大队人马,势如排山倒海,向淮南压来。

    于是,燕王扫清南军,缴获了大批军需器械和船只,拿下了盱眙,攻陷了扬州,杀死都指挥崇刚和巡按御史王彬,占领高邮、通泰、仪征等城,最后进军高资港。此时,燕军兵将已逾四十万,战舰已过六千艘,旗鼓动天遮日。

    燕军大队人马已临大江北岸,南朝举国震动惊恐,建文帝正与群臣计议。

    “今燕军已临江畔,我朝危急!”建文帝泣道,并向御史大夫练子宁、侍郎黄观、修撰王叔英等说,“朕令三位临危受命,分道到各州府征兵,以防京城遭燕军袭击。”

    “臣等前往――”御史大夫练子宁、侍郎黄观、修撰王叔英等应声去了。

    “目下,各镇守将见朝廷临危,都观望不前,甚至还有在暗中以钱贿赂,有意归燕之叛徒!”方孝儒叹道。

    “陛下,请看!”黄子澄说着,拿出一叠奏章向建文帝说,“朝中六卿大臣,纷纷上奏,力图向外逃避!”

第一百五十二章惊见小子入空门【12】() 
“是的!这些我都知道。只是这买卖?”陈宣说。

    “百两黄金,外加一个水军总督的乌纱帽!”参将刘相说。

    “啊!小人领命――”陈宣一听,兴奋地说着,并起身走到参将刘相面前作起揖来。

    “将军不必大礼。请附耳上来,听在下将燕王及邱福将军的计划向你告知”刘相说。

    陈宣忙推开茶杯,上前与左都督徐增寿、邱福参将刘相密谋起来。

    在六圩阵前,南军兵部侍郎陈植见兵士有畏首畏尾之态,急忙慷慨誓师,痛哭流涕。无奈人心将散,兵士不敢趋前,陈植只好亲自率领着数千兵卒在与上万燕军努力拼斗。正在相持不下时,突然南军都督佥事陈宣竟在邱福的劝说下,引领着水师人马和船舶投燕军去了。陈植见部下动摇,已频临溃败的边沿,十分紧张地摔开了满头白发。

    在六圩水军港湾中,南军聚留着数千艘备用的战船。

    燕世子高煦正带着数千兵马在欲血奋战,与南军争夺港口,抢掠战船,以便渡江。

    港口守备是陈植部下骁将金都督。这里战火纷飞,杀声动地,金都督满身血汗,正在港口炮台上挥军喊叫着。燕军多次冲锋,南军失去了前港数百艘战舰,但始终未能拿下后湾主要的港口。

    “将军!”正在此时,军师道衍上来告世子高煦道,“此港倘若强攻,恐伤亡太重,不如以计取之!”

    “军师有何良策?”高煦急切地问。

    “贫僧曾闻朝廷兵部侍郎陈植部将金都督仍是一员勇士,且有至忠至孝的性格,其母现住在六圩镇上,我等何不以其母来要挟他?”军师道衍道。

    “如何为之?”高煦问。

    “贫僧又闻,燕军大将邱福长相酷似兵部侍郎陈植,今陈植尚在江渚上游督军,刚到六圩,又去了瓜州,何不趁陈植未到,速令燕军大将邱福冒充陈植,将陈植部将金都督的老母擒来,逼迫金都督交出港口?”

    “此计甚好!”高煦一听大叫道。遂吩咐部下,依计而行。

    港口上,两军仍在奋战。虽然高煦的军力越来越大,但燕军仍不能再前进一步。正在此时,金都督抬头,突然望见化装成兵部侍郎陈植的邱福率兵赶来,正觉疑惑。

    “侍郎大人有何军令?”金都督向假陈植喊道。

    “金都督,你好不经心!为何失了前港数百战舰?”假侍郎向金都督怒道,“还不快速下台受罚?“

    “末将无能,此罪请大人权且记下。然而今日形势危急,湾内尚有数千战船要保,恕我不能马上离开炮台!”金都督答道。

    “胆大的金都督,你要违抗军令?本侍郎即将拘你母为质!”假侍郎邱福进一步向金都督怒道,并且高举着一颗人头向金都督叫道。

    金都督又大吃一惊,惊恐疑惑,久久未语。假侍郎邱福见金都督未及答话,忙将人头交给小校。

    “难道金都督不认识此头?”小校将人头摔上炮台。

    金都督愕然一看,立刻大哭。遂即狂吼着,引兵弃台而下。

    “末将为朝廷欲血奋战,九死一生,亦不足惜。朝廷为何如此负末将?”金都督哭道。

    金都督连喊带叫,当他下到炮台门边时,只见假侍郎已不知去向,燕军却如潮水般涌向港口。一刹时,六圩港被燕军全部占据了。

    “兵士们,我等投燕王去吧!”金都督无限悲愤,又见走投无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