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追魂一笑 >

第181部分

追魂一笑-第181部分

小说: 追魂一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庸慢慢喝了一口茶,脸上露出一抹狠毒的笑意,道:“那就让他们都死在里面吧!”

    “是!属下这就下令进攻!”

    “不急,再等一等。你去让他们在这座府邸的四周都堆上柴木,稍后自有用处。”

    “是,属下这就吩咐下去!”

    那名手下退下去之后,郑庸继续品着茶,一双小眼睛中闪着一种疯狂而又得意的光芒。

    确实不急,像这种报仇雪恨的事情,必须慢慢来。

    一定要让对手在彻底品尝过绝望的恐惧之后,再慢慢地将其杀死。这样,他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折磨人的舒爽滋味……

    反正他现在有着大把的时间,可以坐在这里慢慢品茶,同时欣赏寒冰如何像一只困兽一般,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皇上去皇陵守孝,来回一共要五日。

    而在郑庸看来,那位自以为是的皇帝陛下,恐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那老昏君不但将禁军的控制权完全交给了禁军大统领宋青锋,而且居然还听信了那个侍卫统领朱墨的谗言,将留守宫城的五千侍卫亲军的控制权交给了靖远侯宋行野。

    虽然一直没有查到实据,但是以他这位大内总管多年来所养成的敏锐嗅觉,郑庸能够感觉到,这宋氏父子皆是居心叵测,绝不似表面上所表现出来的那般,对皇上忠心耿耿。

    他们与左相父子之间,甚至还有那位真正的定亲王浩星潇宇之间,必是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勾连。

    可惜那老昏君自以为有识人之明,竟然完全看不穿那宋氏父子的野心,而且更是完全听不进他这位大内总管的劝阻,将京城几乎所有的兵权都交给了他们,最终肯定要落得一个被那对父子所坑害的下场!

    明知皇上已经指望不上,郑庸当然要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利用手中还掌握的权力,来完成自己那个最迫切的心愿——报仇雪恨!

    虽然没能劝阻皇上重用宋氏父子,但郑庸还是成功地说动了皇上,允许他不随驾去皇陵,而是偷偷留在城中对付左相父子。

    为此,皇上还特意派了五十名大内侍卫听他调用。

    然而没想到的是,侍卫统领朱墨那混蛋似乎已经察觉到了什么,竟是处处与他这位大内总管作对。

    本来朱墨劝皇上将留守的五千侍卫亲军交给宋行野,便已是让郑庸失去了染指侍卫亲军的机会。

    而更为可恶的是,经朱墨之手调拨给他的那五十名大内侍卫,竟然全部都是早已暗中投靠了他的人。

    如此一来,郑庸若想再私自调用更多的人手,便已是完全不可能。因为在那些剩下的大内侍卫中,几乎已没有所谓的自己人了,自然也就不可能随意听他差遣。

    而仅凭他手中的这五十名大内侍卫,恐怕根本奈何不了左相父子分毫!

    无奈之下,郑庸只好从那些身手还可以的大内密探中,又选了一百人出来,勉强算是凑成了一支战力较强的高手队伍,专门用来对付左相父子。

    岂知,今日只不过才刚一开局,他便先失一招!

    原定在途中劫持冷衣清马车的计划,竟被寒冰从中破坏,而冷衣清也就此不知所终。

    寒冰在驾车逃离相府时虽然被拦下,可随后又在杀了拦截他的十几名大内高手后,逃之夭夭。

    开局失利,郑庸虽然气恼,却并没有因此失了冷静,而是马上又想出了一个诱杀寒冰的计划。

    他准备向当初在武比时帮助过寒冰的那些人下手。

    一是可以稍解自己的心头之恨,二是也可以就此将寒冰给诱出来。

    反正那位皇帝陛下多半是再也回不来了,他这位大内总管也算是混到头儿了。

    此番在替儿子赵展报了大仇之后,他便要就此离开京城,隐姓埋名地度过余生。

    所以他根本无需任何顾忌,自是要用尽一切手段,以达到自己最终的目的——将寒冰以及与他交好的人全部杀光!

    而在那些与寒冰交好的人中,信武侯之子楚文轩当然是首当其冲。

    郑庸的本意是要将信武侯府中人屠杀净尽,然后再让人把这个消息传播出去。

    寒冰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自然会想到其他那些与他有交情的公子哥儿的府邸也会被波及,而以他的自负,必然不会袖手旁观。

    到时候,郑庸只需把全部人手集中在其中的某一个府邸,守株待兔,便能将赶来救援的寒冰当场袭杀。

    然而令郑庸又一次大为光火的是,楚文轩居然也没有杀成!

    信武侯府的人竟然全被寒冰及时救下,还护送他们去了京兆府躲避。

    不过在失望之余,郑庸还是从中看到了极大的希望。

    寒冰既然出手救了楚文轩,那么他必然还要去救别人。

    那个守株待兔的计划应该依然有效。

    于是,郑庸将最终的目标选在了文山公府。

    他选择这座文山公府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这里比较僻静,距离皇宫也远,不必担心被严氏的乱兵所扰。更不必担心府中所闹出的动静传了出去,招惹到像京兆府尹段朴青那种不长眼的东西,前来多管闲事。

    果然,寒冰中计了!

    听到寒冰已进入文山公府的消息,郑庸仿佛已看到他的展儿在九泉之下含笑的模样。

    他忙传下命令,让方才一直远避在暗处的所有大内高手,立即将整座文山公府团团包围。

    但他并没有急着马上下令进攻。

    因为他此时并不能确定,寒冰下一步将会采取何种行动。

    如果寒冰没有发现自己中计,很可能就会让文山公府的人赶紧撤离。

    这样的话,他就可以将大内高手布置在附近的街口处,只用弩箭便可将所有的人都射成刺猬。

    虽然上一次让寒冰侥幸逃脱,但这一次,他绝对逃不过近百名大内高手的包围圈,必定会被当场射杀。

    这当然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结果,能够干脆利落地将寒冰以及文山公府的人诛杀净尽。

    但是郑庸猜测,以寒冰的奸狡,想必一进文山公府,便会意识到自己中计了。

    不过,这小子应该不会丢下文山公府的人独自逃走,否则的话,他便不会赶来救薛少龙了。

    如今这小子发觉中计,最可能采取的策略就是,以静制动,利用文山公府为掩护,与府中残存的一干人等,继续进行负隅顽抗。

    如此一来,想除去他,恐怕就要多费上一番手脚了。

    但无论这小畜生再做怎样的挣扎,最终也逃不过被挫骨扬灰的下场!

    而且,这也许还给了自己活捉他的机会。

    一想到寒冰被生擒活捉之后,自己用刀将他身上的肉一片片割下,然后再将他那具血肉模糊的残尸,扔进火中烧成灰烬的情景,郑庸那张干枯的瘦脸上不禁露出了一抹嗜血的狞笑……

第二百九十二章 暗夜搏杀() 


第二百九十三章 高枕无忧() 
刚在皇陵的行宫里安顿下来,浩星潇启便接到了密报,严氏府兵已控制了京城各门,并且正在攻打皇宫。

    这位皇帝陛下的脸上不禁微微露出了一丝冷笑。

    护国神柱上的预言果然完全没有错,自己的这位皇长子根本就不是继承大裕江山社稷之选!

    济王浩星明仁不但目光短浅,且还急功近利。

    自己刚一抛给他一个诱饵,他便想也没想地吞了下去。

    如此正好,自己便给足他犯上作乱的时间,让这逆子把手中所有的人马都暴露出来,并自动送到禁军和侍卫亲军的面前,一并被铲除净尽。

    从今以后,大裕便再不会有严氏一族!

    若是郑庸那老奴才办事得力,这一次能将左相父子也一并除掉,令定亲王浩星潇宇失去了爪牙,那么自己的两个心腹大患皆被彻底解决,从此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定亲王——

    真的那个既然已没有威胁,假的这个又该怎么办呢?

    本来这次并没有必要带这个假定亲王一起来皇陵,但浩星潇启思量再三,却仍是命其随驾同行。

    他之所以这么做,主要还是受了郑庸的一番诛心之论的影响。

    郑庸那老奴才成天疑神疑鬼,竟然怀疑宋氏父子意图谋反。

    然而说来说去,他这掌管着能够探听到全天下所有隐秘情报的大内密探之人,居然拿不出任何一条实据,来证明宋氏父子有任何谋反的举动,结果翻来覆去所说的尽是些推测之语。

    浩星潇启虽然觉得郑庸所言纯属无稽,但在他那颗素来多疑善忌的心里,仍是或多或少地生出了些许疑虑。

    因此,他才决定将假王爷李进带来皇陵,以防万一。

    如果那宋氏父子真的如郑庸所言,与左相父子暗中勾结,那么一旦得知相府遭袭,宋行野必然不会袖手旁观。

    而若是有宋行野相护,仅凭郑庸手下的那五十名大内侍卫,肯定奈何不了左相父子。

    那么最终要除去左相父子,还得施用原定的计策,指其与定亲王谋逆。

    到那时,这位假王爷李进的作用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所以这一次决不能将他留在京城,以免其被济王的人捉到,或是干脆被左相父子寻机除去。

    至于说到宋氏父子这次会借手握兵权之机谋反作乱,浩星潇启却是毫不担心的。

    首先,宋行野手中的那五千侍卫亲军,皆是侍卫统领朱墨带出来的精锐心腹。他们这次只是临时听从宋行野的号令,守卫皇宫,决不可能会受到任何人的蛊惑,进而起了背叛他们誓死效忠的皇帝陛下之心。

    另外,宋青锋手中的那十万禁军,实在也算不上是一个威胁。

    宋青锋真正统领禁军才不过两月,根基未稳,想煽动属下跟着他一起谋逆,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再者说,目前这父子二人又皆有各自的对手。

    五千侍卫亲军对上三千严氏府兵,虽说是胜券在握,但不可能毫无折损。正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最终宋行野手中所剩下的兵士,恐怕也就只有半数左右。

    而宋青锋的十万禁军对上东平侯严继武的十万东海军,形势则更是不容乐观。全歼东海军之后,那十万禁军究竟还能剩下多少,实是难说!

    而在他们各自两败俱伤之际,他这位皇帝陛下的手中却还有朱墨所率的五千侍卫亲军。虽然为数不多,但却全都是精兵良将,战力极强。

    正是因为将所有可能出现的变数尽皆考虑清楚,且已有了应对的把握,浩星潇启才会如此放心地来到皇陵,准备坐山观虎斗,静待那些存了叛逆之心的狂悖之徒,各自露出他们的真面目来。

    但若是最终证明,宋氏父子确实忠心不二,成功地替皇上平定了这次叛乱。而且,郑庸也不负圣望,将左相父子也趁乱杀掉。

    那么到了那时,假王爷李进便彻底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却又该如何处置他呢?

    左相父子既已除去,实是再无必要给他们扣上谋逆的罪名,以致让天下人觉得,似乎每一个人都想要造他这位皇帝陛下的反。

    而假王爷李进作为这场未遂阴谋的知情者,却成了心腹之患。

    皱眉细思了片刻,浩星潇启吩咐身旁的内监,去宣定亲王前来见驾。

    浩星明睿这假王爷很快就到了,跪倒见礼之后,便用一种略显紧张的目光看着龙椅上的皇帝陛下。

    浩星潇启自然也猜到这假王爷心中为何不安,不由温声道:“明日祭祀之事你且不必担心,朕自有安排。”

    见皇上如此温言相慰,浩星明睿顿时露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忙躬身道:“谢皇兄!臣弟确是在担心自己不懂祭祀的诸般仪程,怕到时会弄出些什么纰漏。”

    浩星潇启轻“嗯”了一声,便又随口问道:“这次随你前来皇陵的,可都是朕派去负责保护你的那些人?”

    “确是那些人。”

    浩星明睿恭谨地回道:“郑公公一早便已交待过,让臣弟将那些随身保护我的府中侍卫们都带上。只不过到了这里以后,臣弟自是终日呆在皇兄的身边,实在用不到那些人的保护,便将他们都打发去与朱统领的侍卫亲军同住了。”

    浩星潇启微微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朕便是不放心把你独自留在京中,以免让那左相父子趁机加害于你。”

    浩星明睿顿时露出一副恍然之状,不禁感激涕零地道:“臣弟谢过皇兄的一片拳拳维护之心!”

    随即他又似是想到了什么,口中试探着问道:“臣弟见郑公公没有随驾前来,莫非是留在京中监视那左相父子的动向?”

    浩星潇启的眼中闪过一道精芒,淡淡地道:“最近左相确是多有异动,但还不足以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