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追魂一笑 >

第182部分

追魂一笑-第182部分

小说: 追魂一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浩星潇启的眼中闪过一道精芒,淡淡地道:“最近左相确是多有异动,但还不足以搅动起多大的风浪。朕所担心的,却是济王!”

    “济王?”

    浩星明睿有些吃惊地看着皇上,“济王已被皇兄圈禁多日,难道竟仍是不思悔改、贼心不死吗?”

    “朕刚刚接到密报,此刻京城之中已有严氏府兵开始作乱。此番他们是想趁朕不在京中之机,拥立济王,谋权篡位!”

    “这——,这帮乱臣贼子!”

    浩星明睿嘴上虽然在喝骂,脸上却禁不住露出了几分惊惶之色,“那皇兄您——,臣弟可以为皇兄您做些什么?”

    浩星潇启见这假王爷见机得如此之快,不由大感满意,竟是对他露出了一个和煦的笑容,道:“朕打算赐你兵符,去庆州调兵来援。”

    浩星明睿听了,接连眨巴了几下眼睛,有些不解地问道:“庆州距此路途遥远,皇兄为何不调正驻扎东郊的禁军,来剿灭京城中的叛贼呢?”

    “你以为济王单凭着几千严氏府兵就敢谋反吗?”浩星潇启不禁冷哼了一声,“他其实早已与东平侯严继武勾结,此刻十万东海军距离东郊的禁军,应是已不过百里之遥!”

    浩星明睿顿时被吓得一哆嗦,却竭力控制着颤抖的声音道:“是臣弟愚钝!皇兄运筹帷幄,又哪里有臣弟……多嘴的份儿!臣弟这便遵照皇兄谕旨,去……庆州调兵。”

    见到他这副难以掩藏的慌张模样,浩星潇启不由微微一笑,道:“你且无需害怕,这一切皆已在朕的掌控之中。待庆州大军一到,定会将那些乱臣贼子扫灭一空!”

    浩星明睿忙躬身应了,同时伸过双手,从皇上手中接过了兵符。

    浩星潇启又极是郑重地嘱咐道:“切记,你此次去庆州调兵,必要做得十分隐秘,不可说与其他人知晓。以免被敌方的探子查知,坏了朕的一番谋划!”

    浩星明睿忙又连连称是,便出去聚齐那些随他前来的侍卫,匆匆出发了。

    待浩星明睿一离开,浩星潇启的脸上便不由泛起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那些跟随这位假王爷李进前去调兵的大内侍卫,早都已奉了他这位皇帝陛下的密旨,将视情况而定,寻机解决掉这位所谓的定亲王。

    若是在他们到达庆州之前,便收到飞鸽传去的指令。那么他们就会立即动手,将定亲王秘密处死,然后将其伪装成是遇袭身亡的假象。至于袭击定亲王的凶手,大可说成是济王的人。

    若是在去庆州的这一路上没有收到任何消息,那么一到庆州,那些大内侍卫就会将定亲王立即拿下。罪名便是,定亲王欲用假兵符调动庆州军,犯上作乱。

    随后,这位意图谋逆的定亲王便会被押解入京,严加审讯之后,交待出所有参与这次谋反的同伙……

    一想到又一个心腹之患将要被除去,浩星潇启的心中不由感到了一阵畅快得意。

    经过此事之后,那些能够威胁到自己皇权帝位的祸患便会全部被解决掉,而自己大可高枕无忧了。

    带着这股子得意之情,他这位心神俱皆放松下来的皇帝陛下,便在龙椅上开始打起了瞌睡。

    谁知他的一个瞌睡还未打完,便被一阵突然的嘈杂声所惊扰。

    他有些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一看,只见朱墨正急匆匆地大步走进殿来。

    这位侍卫统领来到他的面前,竟是连礼都未来得及见,便沉声道:“陛下,大事不好,皇陵已被包围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 死守待援() 
听到朱墨这句语声急促的禀报,浩星潇启不由眨了眨眼睛,犹未完全清醒过来,只是随口问道:“可是禁军吗?”

    朱墨却是被皇帝陛下这句没头没尾的话给说愣了,“禁军?陛下您何时调禁军过来了?”

    浩星潇启也不禁一愣,“不是禁军,那又是哪里来的人马?”

    朱墨这才意识到,皇上此刻还在迷糊着,忙沉声回道:“由于天黑,他们也未打明显的旗号,一时还无法确认究竟是何处来的人马。

    不过臣已派人前去查探,稍时便会有回报。只是对方在距离皇陵数里处扎营,而且所采取的完全是包围之势,足可见其居心险恶,明显是怀有敌意。”

    听朱墨这么一说,浩星潇启总算是完全清醒了过来,随之便生出了几分惧意。

    他有些不知所措地问道:“莫非——,是东海军杀过来了?”

    朱墨却是摇头道:“应该无此可能。不久前微臣还接到宋大统领派人传来的消息,禁军已在翠微山以东一线排兵布阵,既占据了地势之险,同时又完全堵住了东海军的进攻路线。

    而按照东海军这两日的行军速度推算,此刻他们应该距禁军的集结处尚有数十里的路程,断然不可能像这般悄无声息地绕过了禁军,直接摸到了此处。”

    浩星潇启默然点了点头,觉得朱墨说的确实有理,便也就此放下了几许担心。

    可是他转念一想,正如朱墨方才所言,对方既然已摆出包围之势,想必是敌非友。

    虽然他们不是以凶悍著称的东海军,但如果人数众多,自己手中的这五千侍卫亲军的战力再强,难免也会寡不敌众。

    “朱墨,你可是已派人将这一情况传信给了宋青锋?”

    朱墨点头道:“陛下放心,微臣已派人传信宋大统领。只是皇陵四面都已被敌军围住,那几个传信之人想必是要多费一番周折,方能突围出去。”

    “这么说,也许他们都会被敌军截下,不能将消息传出?”浩星潇启的声音中明显地露出了一丝惊惶。

    朱墨肃然道:“确是有此可能。但微臣以为,宋大统领既然知道圣驾已至皇陵,必会时刻关注这边的动静。

    即使我派去传信之人无法将情报传出,宋大统领的人应该也会很快发觉这边的情况有异。而他如若得到消息,定会及时带军前来护驾。”

    浩星潇启一听,面色顿缓,徐徐地点头道:“你说的确是有理。宋青锋为人机敏,定能及时察觉异常,赶来救驾的。”

    这时,有内监来报,朱统领派出侦查敌情的探子回来了。

    浩星潇启忙吩咐让那探子进殿回话。

    那位身材瘦小,面透机敏的探子跪倒行礼之后,便恭声道:“禀陛下,小人已经探查清楚,此刻包围皇陵的人马,是由抚远大将军邢成彪所率领的西路军,至少有八万之众。”

    “西路军?!”

    浩星潇启顿时大惊失色。

    朱墨的脸色也不禁变得异常凝重。

    八万西路军,足以将他的五千侍卫亲军在一日之内吃干抹净。

    他向那探子沉声追问道:“对方可有何发起进攻的迹象?”

    那探子摇了摇头,道:“看情形,这大队人马应是刚经过一番急行军,早已人困马乏。如今他们正忙着安营扎寨,埋锅造饭,确是无任何即刻发起进攻的迹象。”

    朱墨听了,便未再多言,只是挥手示意那名探子退下。

    而他此刻的面色,竟是变得愈加凝重。

    敌军不会马上发动进攻,这绝对不是一个好征兆!

    因为这只能说明一点,对方此举,正是谋而后动。

    他们应是早已定下明确的计划,而此刻,也正在按照这一计划稳步推进。

    这种步步为营,围而后歼的做法,分明就是不欲给己方留下任何一线生机。

    “邢成彪!这个逆贼!”

    浩星潇启突然浑身哆嗦着厉声喝骂起来,“枉朕这些年对他宠信有加,这逆贼竟敢反过来背叛朕!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朱墨自然明白皇上为何会生这么大的气。只因确如皇上所言,这位抚远大将军邢成彪,根本就是他这位皇帝陛下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宠臣。

    当年发生淮王之乱时,南巡中的皇上惊闻噩耗,慌忙在侍卫亲军的护卫下,避到西南重镇昌州。

    当时驻守昌州的就是西路军的一个副都统邢成彪。

    邢成彪一接到皇上亲临的消息,当即便率领昌州的全部将士,出城跪迎圣驾,充分向皇帝陛下表达了自己誓死追随的一片赤胆忠心。

    将圣驾迎入昌州之后,这位邢副都统便终日守护在皇上身边,尽心竭力地让皇上在昌州呆得安稳踏实。

    而在京城的叛乱被平定之后,邢成彪还亲自带兵,护送圣驾返京。

    真可谓是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

    对于邢成彪这样的大忠臣,皇上自然不会忘记。

    不久之后,这位邢副都统便被皇上调入京城的禁军之中。

    虽然仍只是一个副统领,但是与驻扎在昌州那种偏远之地的一个小小副都统相比,则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

    后来,这位惯会表达忠心的邢副统领,还曾有过一次机会,差点儿就坐上了京师禁军大统领的高位。

    但是偏偏此事横生枝节,大内总管郑庸突然插手其间,竟是将那位在军中的资历比邢成彪差上许多的另一位禁军副统领赵展,扶上了大统领之位。

    皇上可能也自觉有亏于这位曾经忠心护驾的邢副统领,便又寻了个机会,将邢成彪晋封为抚远大将军,并把西路军的指挥大权完全交给了他。

    所以,在皇上的心目中,邢成彪应该对他这位皇帝陛下感激涕零,誓死效忠才是。

    如今乍闻邢成彪居然带兵谋反,皇上自然是惊怒交加,暗恨自己识人不明,更恨那邢成彪首鼠两端、辜负圣恩!

    “陛下,邢成彪此番做出围困皇陵之举,应是受了济王的唆使。看来,济王不仅勾结了东平侯,还在暗中收服了邢成彪,这却是令人始料不及!

    如此一来,即使宋大统领的禁军来援,面对八万西路军,恐怕一时也难以将其很快击溃。而若是东平侯再趁机率东海军从背后攻击禁军,后果将不堪设想!”

    虽然明知皇上此时已乱了方寸,朱墨却仍不得不将目前己方的处境向他说清道明,以免这位皇帝陛下在惊惧之下,做出某些不可挽回的决策。

    听了朱墨的这番分析,浩星潇启呆怔了片刻之后,才有些绝望地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解此危局?”

    “微臣以为,为今之计,唯有死守待援。”

第二百九十五章 追悔莫及() 
“死守待援——”

    浩星潇启慢慢重复了一句,对朱墨的这一提议未置可否。

    朱墨进一步解释道:“敌众我寡,包围之势已成。而敌军之所以未马上发动进攻,应该就是怕陛下趁乱突围,同时也是防止禁军从其背后发动突袭。如今对方正严阵以待,此等情形之下,突围几不可能。”

    听朱墨说不能强行突围,浩星潇启倒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黑夜之中趁乱出逃,那将是何等仓皇而又狼狈的一番情景!

    他这位一贯养尊处优的皇帝陛下,根本承受不住那种折腾。恐怕还未等成功突围出去,便要因惊吓而身死在乱军之中。

    可是如果不突围,枯守在这里等待援兵,得救的机会又有多大呢?

    ——这仍是他这位皇帝陛下不得不担心的一个问题。

    “那以你估计,此处究竟能守得了几日?”

    朱墨据实答道:“若是对方全力进攻,五千侍卫亲军,最多可以守上一日。”

    “一日?”

    浩星潇启顿时吓了一跳,“这一日之间,能赶到的救兵,除了京城中宋行野的那五千侍卫亲军,便只剩下宋青锋的禁军。

    此刻宋行野所部正被严氏府兵困在皇宫之内。而若是调禁军来援,正如你方才所言,恐怕会被后方的东海军所乘。那朕还能向何方求援呢?”

    “陛下,臣以为,邢成彪并不会在一开始就采取全面进攻之势。因为他应该十分清楚,如果圣驾遇险,禁军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前来救驾。

    那样一来,他的八万西路军将会被十万禁军从背后包抄,必会伤亡惨重,甚至有全军覆没之危。

    因此对邢成彪而言,最稳妥的做法应该是,先以少数兵力在皇陵这边展开佯攻,诱使禁军来援。

    然后他再突然调转方向,以主力正面迎上禁军,与同时从禁军背后扑上来的东海军一起,将禁军彻底击溃。而一旦解决了禁军——”

    “不错!解决了禁军以后,皇陵这边就此孤立无援,朕便要任由济王那逆子随意处置了!”

    浩星潇启不禁开始咬牙切齿地痛骂起济王来。

    骂了几句,怒火暂消之后,他才又想起让朱墨继续说话。

    “既然就连微臣这种不善用兵之人,都能看出敌军的诡计,宋大统领熟知兵法谋略,自然更不会被对方的诱敌之计所惑。

    只要禁军能够坚守阵地,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