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风雷幽明水云闲 >

第237部分

风雷幽明水云闲-第237部分

小说: 风雷幽明水云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层含义里了。因为现在对他来说是非常时期,他不会全部发挥自己的才学,以免过度张扬引起刘瑾等人的注意,反而不美。时移世易,范斯远也学会了审时度势,这让杜玉清觉得既心酸又欣慰。人的成长往往是因为受到挫折打击后的领悟和学习。

    杜玉清好像把话都说完了,看着范斯远好像言有未尽地盯着她,忍不住脸一红说了一句:“你安心考试,一切等你回来再说。”

    “好,那你等着我。”范斯远眼睛一亮,这下满足了。

    “我知道了。”

    “那你等着我。”

    “嗯。”

    “那我走了。”

    “你走吧。”

    范斯远的小厮寿安是个老实人,他这几天没有跟在少爷身边,更不知道少爷被绑架的事情,昨天晚上是奉家里范夫人的命令来给少爷送东西的,结果却发现少爷根本不在杜府,问寿平时他又支支吾吾的什么也不肯说。后来晚上少爷终于回来了,面色青白却精神饱满的,寿安急忙把范母交代的话说给他听,他显然心不在焉的,一直在那里呵呵傻乐。现在寿安又发现了原来不止少爷一个人傻,杜小姐也变傻了。他们俩好啰嗦哦,车轱辘话翻来覆去地说。

    宁夏着急了,天色已经蒙蒙亮了,他们两人怎么还没黏糊完,一转身,面对小姐清冷的目光他不由地打了一个哆嗦,一下醒悟过来:小姐对范公子傻,对其他人可还是一如既往地精明哪。

    “你们路上务必小心,好好地把范公子安全送到。”

    “是。”

    正说着,杜文智一帮兄弟涌了进来,一个个叫道:“嘉善,原来你在这。害得我们好找。”或者和杜玉清打招呼的。清晨宁静的气氛瞬间被打破,三哥杜文锦瓮声瓮气地嚷嚷道:“我说嘉善准在这儿你们还不信。”

    杜文智笑着朝杜玉清眨了眨眼,说:“是,是你料事如神。”然后就把目标对准了范斯远,夸赞他精神饱满这次考试定能正常发挥蟾宫折桂。于是众兄弟你一言我一语地都給范斯远鼓起劲来,还非要一起把他送到考场去给他壮行,范斯远心里暖洋洋的。

    “那我走了啊。”范斯远对杜玉清说,他们两人的目光越过众人在空中交汇。

    “好,一切顺利。”杜玉清说。

    “嗯,你也是。”

    杜文智、杜文胜两人相互看了一眼,眼睛的玩味不言而喻。然后杜文锦不动声色地对杜玉清说:“那三妹妹,我们把嘉善送到考场就回来,待会晨练会迟到一会儿,你帮我们给祖父他们说一下。”杜玉清点头答应了。

    杜文胜走了几步就调皮地回过头来,学着范斯远的样子,冲着杜玉清张嘴发出了无声的告别:“那我走了啊。”走了几步又回头,再一次做出无声的告别:“那我走了啊。”把杜玉清羞得脸色通红,牙根痒痒。作势要追过去,杜文胜拔腿就跑,把杜玉清更是恨得咬牙切齿却是无可奈何。

    “走喽!”范斯远和杜家弟兄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杜玉清一直目送他们远去后才转身去了练武场。

    她向祖父说了二哥他们去送范斯远的事情,杜凌没有说话,只微微颔首表示自己知道了。昨天营救范斯远的事情他都听身边的侍卫回来详细地汇报了,他也觉得范斯远人不错,会读书,脑子灵活,人品也好,最重要的是阿杏能够拿住他,是很理想的孙女婿人选。所以阿杏一请他帮忙出人救范斯远,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希望这次范斯远能够高中,这样不论对他们个人,还是双方的家长都是一件好事。想到这里,不由想起自己的老三,不知他现在身体如何,是否能够经得住那牢里阴冷潮湿的环境,想到这里他心里不由地叹了口气。

    吃过饭,杜玉清来到花厅,义父他们今天要出发去平叛了,待会她要去他府上为他送行。前天正是因为有了义父的帮忙,她才能及时地救出范斯远。昨天回来已经太迟了,她就没有亲自上门致谢,而只是派了宁夏去给义父报信说已经顺利救出了范斯远,让他放心。但在出发前她受范斯远委托还要处理一件事。

    寿平正直挺挺地跪在厅当中,范斯远被绑架,寿平虽然没有直接责任起码也有间接责任。杜玉清问过范斯远为什么会一个人出门,范斯远告诉她寿平最近做事太懈怠了,他懒得叫他。这让杜玉清很生气,范斯远被绑架时就在杜府门口,但凡他身边有跟着一个人,只要随便叫一下,杜府就会有人出来看一下,范斯远就不那么容易被绑走了。寿平这样的行为往严重里说就是玩忽职守了。这样的人已经不适合留在范斯远身边了。如果在严苛的家庭,他也许就会被打个半死,然后被卖掉。

    寿平也知道自己这次问题大了,自从他知道少爷被绑架后,他寝食难安。所幸少爷平安归来,不然他小命不保了。他面色苍白神情沮丧,不知道等待他的会是什么,看见杜玉清进来,连忙给杜玉清磕了一个头,喃喃地说道:“见过大小姐。”他平时和采薇关系比较好,还打过如果杜小姐和少爷成婚,他就求娶采薇的主意。然而,现在对他来说这已经是妄念了。想到这里,他心里一阵抽痛。昨天少爷平安回来后,他真是又惊又喜,还想找采薇向杜小姐求情来着,后来想想采薇的性格他就打了退堂鼓。以采薇的忠贞性情,不知道这事可能还对他还有一丝情愫和怀念,一旦知道了,肯定会把他骂得狗血淋头,甚至再也不理他了。罢了,罢了,该怎样就怎样吧。所以,他一个晚上都在患得患失的犹豫中夙夜未眠。

    刚才,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的寿安连一句话都没有和他说,连他这样忠厚的人都是这样的态度,他知道自己前景堪忧了。但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他还能怎么办呢?

    寿平跪在地上等着杜玉清发话,头低垂着不敢抬起来。

    杜玉清说:“寿平,我问你,你将来想成为怎么样的人?”

    寿平诧异地抬起头来,不知道杜玉清问的是什么意思。

    杜玉清指了指身边的宁夏说:“像他,将来会是我杜家的栋梁,不仅因为他的能力,更因为他的忠诚,在我家遭逢大难时忠心耿耿,不离不弃。这样的人值得我杜家一辈子对他负责。”宁夏站在一旁没有想到大小姐突然提到他的名字,又给予他这么高的赞誉,立时激动的热泪盈眶,如果现在让他马上为大小姐付出生命的代价他都心甘情愿。他眼含热泪默默地退后两步跪下给杜玉清磕了一个头。杜玉清示意采苓上前虚扶搀起他来。

    寿平面孔煞白,他知道杜玉清这就话的含义。

    “你将来想成为怎么样的人?以你之前的所作所为你以后肯定不能再跟着范公子,我杜家也不会要你这样的人。你说,你怎么办?我们是不是把你给卖了?”

    寿平脸色更是苍白,不住地给杜玉清磕头,说:“杜小姐,请饶了我这一回吧,我以后一定洗心革面好好做事。”一旦被卖出去,他的境遇就会越来越糟糕。一个是名声不好,一个是以后很难遇到像少爷和杜小姐这样通情达理的人,少爷虽然脾气不好,心高气傲的,但一旦摸准他的脾气,他就是一个很好伺候的人,他不知道自己原来为什么会被猪油蒙了心,对少爷那么漫不经心结果惹他生气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寿平悔恨交加,连声求饶,“您别把我卖了,您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杜玉清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寿平慌忙低下头来,嘴里阵阵发苦,话也说不下去了。他想起小时候听老人们说过的一句话:一粥一饭皆有前因,一举一动皆有后果。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为恶得苦,行善得乐。为人要踏实,不能耍小聪明。他当时不以为然,现在才知道这话的道理。

    “但我看你还算有救,可以给你一个最后的机会。”寿平闻言立刻抬起头来,心里燃起了希望。

    “我让你去我的文锦坊做伙计,从最基本的开始时学起,如果你能在那里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我们以后再说。如何你还是想耍小聪明,甚至玩忽职守,那我们就当没有你这个人。”

    寿平眼睛燃起了希望,恨不能诅咒发誓自己会痛改前非,但他哆哆嗦嗦的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语言有时候太苍白了,最后只是虔诚地给杜玉清磕了一个头说:“大小姐,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干。您就看我的表现吧。”

    杜玉清不置可否,她留下寿平一个原因是看他本质不算太坏,就是巧言令色又爱抖机灵耍小聪明,这样的人利用好了未必不是可造之才。另外一个,是她看出来他和采薇之间的感情,她是看在采薇的面子上,再给他一次机会。

第三百六十二章 咫尺天涯() 
    杜玉清到了杨府时,义父他们已经整装待发了,杜玉清第一次见到身穿盔甲的义父不由得一愣,真是人要衣裳,佛要金装。原来就脸色上无须显得十分年轻的义父如今穿上这厚重硬挺的甲胄更显得威风凛凛。

    见到杜玉清来杨应宁只来得及匆匆忙忙说了几句话,便在一群侍卫和属下的簇拥下出发去了西门,拜杜玉清所赐,原来准备三天后才出发的他们必须在今天出发,而且还要在西城门进行隆重的告别仪式。义父虽然没有说,但杜玉清看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这是没日没夜地加急战备的后遗症。杜玉清心里充满了内疚。她让老梁驾着马车跟在队伍后面,她想为义父送行尽尽心意。

    送行仪式充满了繁文缛节,朝廷这里来送行的是由首辅李宾之率领的众多官员,杨应宁率领部将举着旗帜,在一阵阵金鼓声中排着队列而来,围观的百姓顿时欢呼雀跃掌声雷动。一般的百姓很多时候都是被隔绝在事实之外,他们大都容易被表面的热闹打动,用朴素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感。重头戏是祭祀礼,所有人屏声静气听着礼部官员文绉绉地吟诵了一大篇的赋文,祈求天地神灵保佑这次出征胜利,众人跪拜行礼,礼部官员把酒撒向天、地和人群,众人再跪拜行礼,祭祀才算结束。

    杜玉清注意到在义父身边时有一个人和他并身而立,看他的衣着显然是位太监,他差不多四十多岁,身材高大,目光锐利,脸上又总是保持着似笑非笑的表情。见到他,杜玉清就看出此人的不简单。她略微想了想就明白了他是谁了。他就是这次的监军,和刘瑾、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一起被称为“八虎”的张永。他们八人在皇帝还是东宫时就开始伺候太子,到皇帝登基后更是格外受到信任和宠幸,因而势力庞大。

    为了救父亲,杜玉清暗中调查过这八虎的情况,其中除了刘瑾,最让她感兴趣的就是这张永了。不仅因为他深受皇帝信任,在皇帝登基伊始就受命督管十二团营兼总神机营,还在宫内掌管乾清宫、御用监诸事,兼提督尚膳、尚衣、司设、内官诸监,整容、礼仪、甜食诸房及豹房、浣衣局、混堂司、南海子事,等等一堆的官职,是兼职最多的内臣,比刘瑾还多。皇帝因为宠信张永,还赐给他蟒衣、玉带,准许他在宫中骑马、乘轿。更重要的是,他与刘瑾素有嫌隙,刘瑾曾经打算将其罢黜发往南京,于是就在皇帝面前告了张永的状,张永气愤不过竟然当场动手痛殴了刘瑾,两人更是结下了仇怨。听到此事,杜玉清就觉得张永此人不简单,他不仅敢作敢为,而且在他看似鲁莽的行为下实质有着很深的心机和谋略,不然,八虎之中不会只有他能和刘瑾分庭抗礼。还有一点,这个人虽然是八虎之一,名声不好。但杜玉清看他脸上多少有些正气,在行为上也是进退有度。他虽然是监军,对义父这个总督官却客客气气,没有表现出倨傲的神态,反而显得有些彬彬有礼,这颠覆了一般人对太监不良印象。

    杜玉清觉得这个人值得深入交往,说不定以后还能发挥出很大的作用。就在她陷入沉思时,咚咚咚咚,士兵在奏乐声中排着队列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百官依次作揖送别,人群久久才散去。

    看到队伍走远了,杜玉清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她不知道到义父这次平叛的胜算会如何,大哥又为什么会提早出发,这些军事上的事情是禁忌,她不敢问,也不会问。因而对这两位亲人充满的担忧。她既然出来了就不想马上回去,想起寿平今天开始会去衣锦坊做伙计,她刚好也好久没有去了,就吩咐老梁驾车过去看看。

    下马垱在“文锦坊”和“燕然居”生意兴隆的带动下,人气可谓越来越旺,因为人群的拥挤,杜玉清他们的马车只能缓慢地行进。有段时间没来,杜玉清觉得这里快认不得了。很大商铺的门楣都换了,周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大商户。杜玉清听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