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风雷幽明水云闲 >

第238部分

风雷幽明水云闲-第238部分

小说: 风雷幽明水云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段时间没来,杜玉清觉得这里快认不得了。很大商铺的门楣都换了,周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大商户。杜玉清听说这里的商铺价格已经是她当初买下价格的三四倍了,一下涨这么多,她知道这不仅是因为“文锦坊”和“燕然居”人气的带动,还得益于她首先对周围环境的改造,现在走在路上,人们不仅在桥下、河边看到繁花似锦,在有些大商铺的门口也能看到几盆娇艳盛开的芍药和月季。除了“文锦坊”和“燕然居”,在这条街上杜玉清其实还有四个铺面,都是她趁着价格还低的时候买的。对这些铺面她一律采取了先修缮改造再出租的方式,而且对租客多有挑剔,非有实力有口碑的商铺不租,哪怕给他们的价格略低于其他人的价格,这让很多人不解。杜玉清这是为了这条街长远的发展,原来她还可以说在门口摆着花卉的商铺多是她的铺子,那花卉是她当时送给租客开张时的礼物,没想到后来其他商铺也有样学样,现在几乎每个商铺门口都摆着花卉了。

    正如孔子所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一样,杜玉清觉得人的行为很容易受他人影响因而盲目跟风。就如一片叶子飘落江河就会不由自主地被裹挟、被带动滚滚向前,能够保持清醒的人总是少数。杜玉清预计这里商铺的价格还会再涨,直到接近内城价格为止。

    杜玉清来到“文锦坊”,这里人来人往人流如织。随着天气转温,文锦坊的名声越来越响,来自江南最时兴的绫罗绸缎,优雅大方的男女款式,得体的裁剪的,精细的做工,不仅吸引了周边富裕人家的关顾,还因为对面的“燕然居”的影响吸引了越来越多官宦人家的到访。女客爱它的含蓄华贵,男客喜欢他的内敛优雅。还有的人喜欢里面伙计殷勤周到,不论客人男女老少都能以善待人。坊间还流传着一个说法,说是这“文锦坊”的东家和李首辅家关系好,连李首辅公子的衣裳都是在这买的。原来有的嫌弃他们家东西贵的人也趋之若鹜了。

    有的人咬咬牙买下一件衣裳后心里跟刀剜似的肉疼,后来却觉得值了,因为他们接受了“文锦坊”伙计的说法:一件衣裳贵不贵是看你能够穿多少回,以及穿出去的效果。如果一件衣裳布料好做工好,你穿个三年还是很喜欢;另一件衣裳虽然便宜,但做工和布料都强差人意,穿上几水你就不愿意穿了。你说前面的衣裳贵还是后面的衣裳贵?而且出门做客,夫人们的眼睛谁不跟明灯似的雪亮啊,你如果穿得太寒酸了,夫人们嘴上虽然不会说,但实际上在心里就对你的实力有了衡量,把你归在了是否可以来往的类型里了。这衣裳就是一个人的门面,你想给人什么样的印象就应该配套相应的衣裳。这也是家庭实力的体现。

    杜玉清下了车,门口便迎上来一位少妇,秀气明丽,富贵体面,看打扮像大户人家当家少奶奶,梳着油光水滑的圆髻,穿着上短下长的襦裙,窄袖背子,袖口及领子都绣着淡雅的乳白色花纹。裙幅为六幅,即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看见杜玉清,她欣喜地叫道:“啊,您来啦。”连忙上前屈身福礼。杜玉清虚扶了一下。此人是杜玉清原来的丫鬟采兰,是现在“衣锦坊”的店前管事。

    “最近好吗?”杜玉清笑咪咪地问道。采兰比她年长,原来对她一直像姐姐一样爱护,杜玉清从她身上学了许多为人处事的东西。

    采兰以为她问的是店里的生意,立刻喜滋滋地回答:“您看,现在生意越来越好了,每天刚到巳时店里面就已经挤满了客人。可是,”她又充满了苦恼地说:“隔壁街上也开了两家成衣铺,衣裳的式样都是学我们的,伙计也是一半都是姑娘家,您说气人不气人?”

    杜玉清笑了,打量着店里除了穿着干净白色衣襟蓝布长袍的男伙计,还有一些穿着精致坎肩的俏丽女伙计,她们像蝴蝶一样或轻盈地跑进跑出为客人拿东西,或轻声细语为客人介绍讲解,店里因为她们增加了许多靓丽的色彩和鲜活的生气。身处其间,客人们会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刺激,让人禁不住想买下这些漂亮的衣裳;想像这些年轻的姑娘们一样青春活力,充满朝气。

    “没关系,就让他们学去吧,他们这样对我们未尝不是一种促进。”武功是要在一次次对战中不断提高和精进,经商也是要在竞争中趟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有人的对方就是社会,有社会就会有对战,会有竞争,这是永远避免不了的。不丢不顶,曲中求直是颠覆不破的生存法则。

    正在这时,一个伙计来找采兰求救,有个客人问了她一个关于布料的问题,她回答不了,于是采兰向杜玉清告罪,便去接待那位客人去了。杜玉清在店里走来走去查看,店里不仅增加了许多她没有见过的新款式,在裁剪上也别出心裁,巧妙而匠心独运。她看得出来,即使没有她在,阿眉她们已经把这里经营得很好了,这让她既欣慰又有些怅然若失。这时她看见一件白地撒朱红小碎花的长身褙子,?觉得挺新颖的,正要拿过来看看,前面已经有人抢先拿在了手里。她把衣裳在身前比划了一下,问:“夫君,你看我穿这件好不好看?”

    一个男子浑厚的声音响起,“好看!你穿红色特别好看。”这声音在杜玉清耳边不啻像惊雷一般,她耳鸣心跳,头皮发麻,浑身无力。她想立刻走开,却怎么也迈不开步子,她就那么呆呆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能动。眼睁睁地看着眼前这对夫妇温柔融洽水乳交融,杜玉清心如刀绞。

    程夫人是那种贤良淑德的女子,生活中处处以丈夫为重,她刚好看见对面有件男子的常服很合心意便快步走了过去,程羲和也要跟上去,突然,他仿佛有种感应似的回过头来,他看见了杜玉清,看见了他穿着女装的清弟,他呆住了,然后,他就什么都明白了。

    他们就那么无言以对,彼此相望,这一刻,所有人,所有的声音,所有的存在,都离他们而去,仿佛这喧闹的熙熙攘攘的世间,只有他们这两个人存在,他们之间是那么遥远,永远不可能再进一步;他们之间又是那么的接近,彼此的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抵过千言万语。杜玉清的眼睛湿润了,她的心好痛,她又幸福得想笑。她知道他懂了,这就已经够了。

    “夫君,你看这件罩甲如何,刚好可以穿在你那件蓝色窄袖戎衣的外边。”程曦和一下被夫人拉着回到了现实,他呆呆地回头看了一眼,“嗯,什么?噢,不错。”他再回头时,那个人已经不在那里,他突然感觉他心里缺了一块,失去了他一生最珍贵的东西,不由得大为悲恸。昔人杳杳山水隔,回首已是百年身。

    杜玉清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家中,眼前浮现出一幕幕程羲和与他夫人之间默契关爱的神情,她用这种痛来刺激自己,让自己接受现实。好吧,梦已经醒了,也许用这种方式是最好的了。他有他的良伴了,我也应该去追寻我自己的幸福。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人生无奈,时光无情,唯有在残酷的现实中更努力更旷达,才能活的更安适。

第三百六十三章 放下过去() 
    放下,杜玉清对自己说,缘来而聚,缘去则放,缘起性空。自己内心做不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应该“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程大哥已经有了自己的幸福,有了自己的人生伴侣,自己就不能把心和感情再放在他身上了,这段心意,这段感情必须放下,不论你多么痛苦,事实已经摆在眼前,必须到了和它说再见的时候了。不然对彼此都是一种伤害。人生活在这社会上,从来都不是自由的,出生如此,亲人如此,爱情亦是如此。你只能在你能够选择的范围内做出最好的选择,这就是界限。

    一个人只有看到了界限,并把自己的力量在有限的空间里充分发挥出来,才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才能获得自由。任何事情你得先学习它的规矩,遵守它规矩,最后才突破它的定式获得成功。就好比学习武功,先得和师父学习套路,然后反复练习达到着熟懂劲的地步,最后在着熟和实战中获得领悟,成为高手,甚至开宗立派,然后你的成功模式成为后来的模式。又好比唐诗,它的格律要求是所有文体中最严格的,然而唐人却由此创造出了文化历史上最璀璨的明珠。界限不是束缚,它是你进步的台阶。

    一个人能够拿得起放得下,在繁复的社会中才能实现最大的自在。因为放下而有了空间,尤其是心灵的空间。老子说:“虚其心,实其腹”。是说应该让人吃饱饭,但不能让人想得太多了。如果头脑装了太多的东西,变成实的了,空间就有限,很多东西就会被挤走。如同一个杯子,当它空空如也的时候,什么都可以装进去,但一旦被装满,变成实的时候,什么都接纳不了,这就是虚实之道。所以,一个人虚怀若谷的时候,他就能成其大,因为他的谦虚内敛为他腾出了空间,有了容量让他能够接纳,他就能无所不包,更不要说别人会喜欢他亲近他了。而一个自我膨胀的人,他的内心被自我填满的时候,就没有余地接纳外物,所以很多事情都会视而不见,更无法自我审视和进步。

    放下,放下!放下过去,着眼未来;放下羁绊,获得自由。抛弃旧有重新开始,去面对新的人,新的感情。

    好吧,为了向过去告别,向故人告别,它需要一个仪式。杜玉清用布擦拭了一下久已不弹的瑶琴,焚香静心了一会,便轻轻地挑抹起琴弦来。

    走到门口的阿眉骤然停下了脚步,她刚才听采兰说姐姐来了“衣锦坊”不知怎么转身就不见了,阿眉有些紧张,不知道姐姐出了什么状况,范斯远被绑架后姐姐就不让她出门了,所以她是知道这件事的。她的第一反应是姐姐会不会也被绑架了,然而她马上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姐姐有武功,又是在店里失踪的,如果是被动而为怎么着都会闹出些动静来。所以唯一的可能是姐姐遇到了什么人自己离开的。然而她就是坐立不安,索性提早回来看看会不会有什么事。

    门里传了淙淙的琴声,曲调缓慢沉稳,委婉缠绵,意境中有空山幽谷的宁静,又有哀婉惆怅的忧思,情深意重绵绵不绝。阿眉不由地听得痴了,站在院中,无法迈步。凭着琴声她知道姐姐遇上感情上的烦恼了。

    这首曲子名为《忆故人》又名《山中思故人》,相传为东汉蔡邕所作,意在思念故人。

    宋朝时王诜有忆故人词,宋徽宗喜其词意,犹以不丰容宛转为恨,遂令大晟(徽宗所置音乐研究创作机关)别撰腔,周邦彦增损其词,填词谱曲,以一个痴情女子的心情抒写对故人的回忆和怀念。深情缱绻,哀婉凄切,感人至深,在闺房和勾栏红楼都甚为流行。

    芳脸轻匀,黛眉巧画宫妆浅。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转。早是萦心可惯,向尊前、频频顾盼。几回相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

    烛影摇红,夜阑饮散**短。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俗语说:女子伤春,男子悲秋。阿眉理解姐姐在春天里的感怀,自己前一阵子无所事事时不也容易多愁善感吗?不过,到第二遍的时候,阿眉感觉姐姐的琴声渐渐脱离了缠绵悱恻,变得昂扬向上了,尤其是最后更是旷达深远,颇有些“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意境。阿眉放心了,她转身回到了自己的院子,到她洗漱后沉沉睡去,梦中却奇怪地一直漂浮着那首《忆故人》的旋律,魂牵梦绕一般久久不去,让睡梦中的她怅然若失,牵肠挂肚。

    杜玉清弹完琴走出了屋子,走到了花园里,经过了老郑父子的打理,这里已是繁花似锦,芳香馥郁,尤其是在黑夜中更是清香四溢。杜玉清停下脚步仰望夜空,那苍穹浩渺,星光璀璨,是那么幽深美丽又那么遥远。她心里忽然冒出一句话来:仰望星空,能让我们追逐耀眼的明星,知道人生的方向;脚踩大地,才能踏实地朝着目标一步步前进。它们缺一不可,构成了我们内心立体的世界。

    杜玉清突然有所领悟,在架上拿起一柄木剑就在院子里舞动起来。只见她神态肃穆,凝神静气,目光坚定,唰地挥动剑梢,一股凛然的威势恍若扬起的风,从她身体向四周扩散开来,惊起树上的叶子片片飘落,她的身影就在这漫天飞扬的落叶中穿梭飞腾,逶迤曼妙。

    金雁横空!

    白虹贯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