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大唐虎贲 >

第288部分

大唐虎贲-第288部分

小说: 大唐虎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与罗士信之间并没有仇恨,只是存着不服不满:他自从武德年间给调入大理寺,一步一步从司法的底层凭借自身的刻苦努力,一点一点的累积自己的能力经验,一点一点的学习研究,脚踏实地的从司法的底层走到刑部侍郎这个职位,离刑部尚书仅仅只是一步之遥。可是罗士信的从天而降,就如一座大山压在他的身上,阻挡了他的去路。

    这人谁不想往高处走,刘德威觉得自己比罗士信更加适合刑部尚书,同他起了争锋之念,想用自己的能干突出罗士信的无能,将他排挤出去。可是到了今时今日,他发现罗士信来刑部不过短短的半年,却已经是上下归心,刑部上下所有的人都治的服服帖帖。不说那些他原本的心腹,即便是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罗士信当任刑部尚书的这大半年里政绩确实出色,上下心服,换做他来也做不到这点。

    看着罗士信尽得刑部人心,还培养了马周、刘燕客一般自己的势力,刘德威已经知道自己败了,接下来就是清理他的时候,一步一步架空他刑部侍郎的权力。但是他想不到罗士信一直没有对他动手,反而任由他全权处理刑部侍郎的事情,他的心腹什么的一个人也没有调动。

    刘德威方才意识到,罗士信根本没有与之内斗的心思意图,没有将他放在心上之余,还用他的能力为刑部办事。

    这次点名任用,刘德威发现他不止收了刑部上下的心,连他自己的心也在不知不觉中给收服了:信服了罗士信确实比他更有资格担任这刑部尚书。

    马周见刘德威已经妥协认服,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于此次罗士信没有将他委以重任,并没有任何的不悦,反而是心悦诚服。

    这人有专长,马周长于政务,精于司法学问,在这方面确实出类拔萃,常人莫及。可这调查凶案现场,断案审案什么的,还是专业人士更要靠得住一些。

    刘燕客的父亲出身刑部,刘德威是从大理寺走出来的,大理寺的责任便是断案审案,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家。

    罗士信领着刘德威、刘燕客来到典客署的时候,大理寺的人已经先一步到了。

    倒不是罗士信他们慢了,大理寺落座于典客署附近,占着先天的优势。

    与罗士信领着刑部侍郎一样,韩仲良这位大理寺卿也领着大理寺少卿以及大理寺的公干人员,亲自到现场了解情况,目的显然,明显是打算亲自率领大理寺的人打一个漂亮的翻身战,将大理寺失去的名望争夺回来。面对罗士信他们一行人的到来,大理寺上下并未阻挡,毫无疑问一个个都是冷着脸,没有什么好脸色。

    韩仲良正在于仵作对话,详细的查问细节情况。

    罗士信并没有凑上去,而是找到了雍州长史杨纂。

    唐初年间并没有设立京兆尹这个负责长安刑事的机构,长安城所在地的行政机构是雍州府,而唐朝以高资格的亲王担任雍州牧,这些亲王主要是挂个名,总大纲而已,也不存在治理州府一事。真正管事的恰恰是雍州长史,这事件一发生,第一个通报的就是雍州长史杨纂,杨纂断定案情严重,便逐步上传。

    在通报的时候,杨纂也不能闲着,应该干的事情,他都干了,问他准错不了。

    “杨长史,你们有什么发现没?”

    杨纂见罗士信亲自询问,不敢马虎,恭敬的作揖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一切都太不可思议了。这典客署戒备深严,尤其是杨彦所在的这个院子。因是长孙大人带来的贵宾,还特别吩咐好生招待,不容出错。典客令特别给了优待,还加强了人手护卫。我特地调查了,当时保护整个院子的兵卒明里暗处多大五十余人,巡逻兵卒也并没有松懈懈怠,可是他们却一点反应也没有,任是让人杀死在了屋子里。”

    罗士信想着院子里的情形,想着自己能不能在面对五十余人的防护中,神不知鬼不觉的杀死一个人……

    刘德威见罗士信没有追问,于是道:“能不能判断是是什么原因死的?”

    杨纂摇了摇头道:“全无头绪,杨彦来至于荆南,昨日刚才抵达长安不久,也没有出过典客署,没有与人结怨,实在想不明白他得罪了谁,是什么原因丧命的。”

    “难道一点有用的情报都没有?”刘德威眉头皱了起来。

    杨纂苦笑道:“除了知道杨彦死于子时过后,丑时三刻之前这段时间,知道要他命的是一把锋利的短刃之外,没有什么有用的消息。凶手就如鬼魅一样,半点头绪都没有。”

    “尸体呢?”罗士信发现换做是他,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入这典客署杀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极有可能让人发现,“我想看看尸体。”

    杨纂道:“尸体已经搬运至偏殿,仵作已经详细的检验过了,写出了报告。我让人拿给尚书大人,若有疑问,也可以当面向仵作询问。”说着他还指着正与韩仲良说话的老仵作道:“这位是长安经验作为丰富的仵作,有着三十余年的经验。”

    罗士信摇头道:“验尸报告什么时候都能看,尸体不一样。先带我去看看杨彦的尸体……”他语气不用质疑。

    杨纂还未说话,另一边的老仵作却跳了起来:“老朽干这行三十三年,验尸数百具,从未出错,你不信我?”

    罗士信坦然笑道:“老人家,我杀过的人是你验过的百倍……杀人……这方面,我更有经验。”(未完待续。。)

    。。。

第四十三章分析与细节() 
罗士信这话一出口,登时将老仵作噎的哑口无言。

    仵作相当于是现代的法医,不过不同于现代法医的吃香。古代古代人思想有些封建,有着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是不愿意不屑去触碰尸体的,认为不吉利。因此检查尸体这个任务一般由贱民或奴隶当任,而且他们后代禁绝参加科举考试。不过作为三十六行之一,仵作就算这个职位底下,其中的状元级别的人物,也有一定的身份。

    老仵作蒋浑就是这样的人,蒋浑生在殓尸送葬、鬻棺屠宰之家,自小就与尸体大交道,毫无疑问的走上了仵作的这条道路。三十年的学习,二十年的经验,蒋浑已经成为仵作这一行顶尖的人物。在他的帮助下,从尸体的细节分析里抓到了许多大小案件的重点,从而帮助雍州府衙、帮助大理寺破获多起案件,从而名气大噪,甚至让李渊都知道了这个小人物。在当时太子李建成的提议下,蒋浑额外获得了一定的待遇,后人给破格录用,特别允许他们参加科举入仕。

    比起一般的仵作,蒋浑凭借他仵作状元的身份,混的还是极为吃香的。

    蒋浑上了年纪,也有点倚老卖老,对于自己的专业非常自信,见罗士信竟敢质疑他的检验结果,面上登时挂不住了。本想让罗士信知道自己在仵作这一行的经验本事以及事迹,却不想让罗士信一句话给堵死了。

    罗士信是何许人物,十三四岁便披甲从军,征战沙场。这凭生首战斩杀敌将,将尸体挂在长枪上耀武扬威的在敌阵炫耀。无人敢靠近一步,勇名盛传。至今十数载征伐。死在他手上的兵卒,至少也不下万计……

    蒋浑一个仵作,连人都没杀过,与罗士信这样的煞星根本没有可比性。

    “所以,你精于验尸,我精于杀人,没有什么好比的。”罗士信笑了笑,没有与一个老人家计较。

    杨纂瞪了蒋浑一眼,热情的领着罗士信走向了偏房。停放蒋浑尸体的地方。

    罗士信来到偏房,偏房的正中央以木板搭了一个临时的木板床,尸体就躺在上面,以白色的麻布盖着。

    罗士信大步走上了前,将麻布掀开,看着杨彦那带着满脸皱纹苍白已经没有血色的尸体,稍微收敛心神,目光落在了那伤口上,这一望过去。神色也忍不住一禀。

    就如他所说的,论验尸他确实比不上仵作中的状元蒋浑,但是论杀人论杀人手段杀人手法,一百个蒋浑都比不上一个罗士信。

    罗士信一身武技。已达化简为繁,随心所欲的境界,对于力道力量的控制可以精确到毫厘。以他的武学修为。不难看出杨彦致命伤口存在的些许问题,心中暗思:“这一刀干净利落。少一分不足以置人于死地,多一分又太多。会因为伤口过大而造成鲜血迸射的情况,力道把握拿捏到极点。一般杀手,远远做不到这一点……对方的实力一定不小。能够割出这一刀的人,应该不是籍籍无名之辈。”

    罗士信再次勘查了伤口,方才从杨纂手中接过蒋浑的验尸报告。

    蒋浑这个仵作状元也名副其实,验尸报告写的极为详细:根据尸体的僵硬程度,跟着尸体的斑纹,根据尸体倒下的方向,推断出了杨彦是什么时候死的,在什么地方,尸体有无移动,都分析的清清楚楚。让罗士信这个外行都看的懂,很有道理的感觉。

    将验尸报告交给了刘德威、刘燕客,待他们尽皆过目之后,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他们,并且强调道:“如果我是杀手,要我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割出这一刀都不容易。对方却做到了,一定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物。”说着又问了一句:“你们怎么看?”

    刘德威沉吟道:“不好说,不过仇杀可以去掉。杨彦只是百姓,寻常的不能再寻常的百姓。若得罪了如此了得的仇家,他不可能活到现在。”

    刘燕客道:“这典客署守备深严,杨彦在典客署被杀我觉得有两个原因。其一、就如大人说的那样,这个杀手对于自己的能力很是自信,拥有非常的实力;其次,他们没有时间拖延,因为第二天也就是今天他要入朝面圣,要在他入朝面圣之前,将他杀死。”

    罗士信吃重道:“你是说有人不想让杨彦面圣,将冶炼技术传出去?”

    刘燕客慎重道:“可能性很大,杨彦一个寻常百姓。在老家,日子虽苦,却也活得好好的。因为这个原因来到长安,在长安莫名死去,也只有可能因为这个原因而死。”说着他压低了声线,显然防着隔墙有耳。

    罗士信心中一动,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还有背后的那点点不寻常。因为李世民登基,前来朝见的异国民族数不胜数,他们大多有安置在典客署。杨彦因为冶炼技术被杀,很有可能是他们所为。他们不想唐朝得到这最新的技术,暗中派遣刺客将杨彦击杀,并非没有这个可能。

    罗士信眼中闪过厉色,一定要将刺客杀手揪出来,这种存心危害大唐王朝的敌人,绝对不能姑息。

    来到凶杀案的现场,罗士信还未走进屋子里,耳中却听一人道:“我觉得这是一起劫杀案,而且也只有熟人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只有熟人才能够在无声无息中将死者杀死。”

    罗士信听了与刘德威、刘燕客不同的见解,看了两人一眼,笑道:“我们也去听听……”

    这来到屋里,却见韩仲良与一群大理寺的人在在一旁感兴趣的瞧着,而一个二十出头的少年正在屋子里指手画脚,口若悬河的说着,眼中泛着光,唾沫横飞,言语中充满了自信。

    “为什么这么说?”罗士信也没理会大理寺的,而是瞧着那个少年郎好奇的问道。

    少年郎显然是不知道罗士信的身份,不过也看出了他是个大人物,作揖道:“回这位大人,杨彦是荆南人氏,因受圣人召见,一路长途跋涉来到长安。根据我的打听,杨彦家中有一个卧病在床的老父亲。他为人重孝,不愿意耽搁时间,一路催着赶路走的很急。这千里跋涉,走的有急,以道理而言必然非常疲惫。可是案发之时,他却在子时过后这个夜深人静的点没有入睡,定有缘由。是会客,还是什么犹未可知。”说着他一直房间桌子道:“杨彦是坐着死在地上的,根据他死前的模样可以很明确的得知是让人从背后割了脖子,而且毫不防备。想要秘密做到这点,不可能。就算凶手本领再高,也做不到。”少年郎语气肯定,说的很自信。

    “原因?”罗士信有些失望,果然是小屁孩没见过世面,不知天高地厚,不知天下奇人如何。

    “影子!”少年郎斩钉截铁的道:“这里是休息室,并非书房。这里的桌子是给人乔装打扮用的,这桌子上的铜镜便可证明。”

    罗士信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经过李世民的特别要求,杨彦受到的是三品官的待遇。住所有待客厅、有书房、有睡觉的房间,每个房间的布置摆设都根据实际应用来的。

    少年郎续道:“因为这里是卧房,烛台在床前左右,桌子上反而没有。”

    罗士信听到这里,瞬间明白少年郎的心思,怀疑起了自己最初的判断。

    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