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大唐虎贲 >

第314部分

大唐虎贲-第314部分

小说: 大唐虎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人已经潜移默化的将自己视为高句丽人,将大唐兵马视为外敌,人心也是未知之数。

    最为关键的还是兵力问题,杨广暴政使得天下人口锐减四分之三,导致唐朝人口严重不足。这古代人口不足会衍生一序列的问题,经济、粮食等等都会因之下降,军队兵力也不例外。

    罗士信现在手上可用的兵马只有两万,在种种不利的因素面前,唯有抓住那一点点的战机才能扭转乾坤。

    高句丽从本土调兵支援辽东,一路长途跋涉,极为疲累。罗士信又传出虚假消息,诱惑高句丽援兵加快行军速度,增加援兵体力的消耗。而唐军却在原地休息,以逸待劳。

    唐军养精蓄锐。一直将战斗力战斗意志维护巅峰之境,此消彼长。高句丽的战斗力意志力,不可避免的随着体力的消耗而消耗。

    假若让高句丽的援兵多一天的时间休息,兵将得到充份的休息,立稳阵脚,将会是另一个局面。

    但很明显以罗士信对战局战机的把握不会放弃这到手的优势的,得知高句丽停止前进意图休整,毫不犹豫的近乎鲁莽的展开了奔袭强攻。

    他片刻都不给高句丽的援兵休息的机会,强迫他们带着疲乏布阵等待唐军的到来。

    高句丽的军阵确实宏伟,罗士信却知道这是假象。高句丽兵不是铁打的,再强的兵士他们的体力也有一个界限。现在的他们不过是绷着一根筋,凭着一口气撑着,只要他们打断了那根筋,这伙援兵必败。

    罗士信这近乎野蛮的打法,实际上深合兵法之旨。

    这远来疲乏之旅与养精蓄锐之师胶着在一起,胜负情况显而易见。

    只是罗士信的第一波冲刺已经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罗士信身为三军主帅,难得有上阵的机会,此刻再度冲杀在最前线。感受着周边都是敌人:他以杀伐入如武道,一身武技都是在战场上磨练出来的,虽然抵达化境,不需要在经过战场的磨练。可这一回归战场,那种久违的杀伐感觉涌上心头,就如猛虎出笼。全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

    “进者生,退者死。随我杀!”罗士信高呼一声,手中长枪盘旋飞舞。咆哮着催马向前!

    银白色的长枪如若死神的镰刀,击碎了前面数层人潮,将二丈间距的敌人通通斩杀,形成了一个攻击范围内的地域真空,在真空间距之内,但凡进入攻击范围的敌人,必定一击毙命!

    “哈哈!大人发威了,兄弟们跟着大唐朝第一猛将后面,碾死高句丽的杂碎!”莫虎儿是罗士信一手提拔起来的,为人足够的机警,很多时候能够配合罗士信的打法。

    罗士信固有有霸王之勇,力拔山河,但在万人以上的战场中,个人之勇所发挥的余地当真很少,但是只要有兵卒配合,将罗士信打出来威势打出来的成果扩大,将会撼动整个战局。

    罗士信并没有率领他的捷胜军,捷胜军与罗士信配合默契,他们抓得住这种战机,但此次罗士信所领的三千骑兵却没有这个自觉。他们勇则勇矣,在配合上终究要逊色一点。

    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捷胜军有着扭转乾坤的战斗力,罗士信为防万一,还是留着一手的。

    三千骑兵配合不了罗士信,但莫虎儿却有这个自觉,见罗士信神威大展,击破了多层人潮,照成了敌军内部的动荡,毫不犹豫的鼓舞着士气,急不可耐地向阵头杀去。其他兵卒见三军主帅不顾性命,勇悍至此,个个都倍受鼓舞。

    这有了步卒的支持,罗士信率领着中路军层层突进,直接将高句丽的兵卒打的节节败退。

    高句丽大将高突勃站在东面面一处较高的丘陵向战场俯视,将高句丽当前不乐观的形势,尽收眼底。

    这一带已地势较为广阔,地势西低东高,选择此地作战,能够发挥他们站在上风,以高打低以及兵力远胜唐军的两大优势。选择这个地形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想让唐军知难而退,打消他们强攻的念头。他早已得到唐军的消息,见唐军阻挡在他们援兵前往建安的必经要道,想着唐军的目的是阻拦他们支援建安、辽东。怎么也想不到唐军会直接攻杀上来,打的如此坚决,一点也没有犹豫,致使他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原先他还觉得就算他们在体力上会逊色对方,可兵力却稳占优势,又有点点地利优势胜算更大,这一交锋方才发现唐军兵卒的战斗力远远出乎他的意料,尤其是那个如同煞星一般的人物,只是单枪匹马就将他的枪阵搅乱,轻而易举的撕裂摧残他的阵型。

    “他就是罗士信!那个杀害军神的恶魔!”

    就算到现在国内城依旧流传着来至中原的恶魔,在千军从中将他们高句丽的救世主军神乙支文德杀死的传说……

    高突勃从未与罗士信会过面,也不认识罗士信,但是看着那在战场上来去自如,将一个个英勇的兵士当**鸭砍杀的煞星,罗士信三个字本能的浮现脑海。

    看着那传说中的人物,泛起一股无力的感觉:战打到这一步,已经是实力压制,面对罗士信如此凶狠的冲杀,中军的崩盘只是时间问题。

    此时他面如古柏,看不出丝毫的表情变化,但心中暗自着急。

    这初战已经实力,消耗下去,兵卒体力存在的问题更得体现,双方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最终让唐军击溃。

    这让唐军击溃,接下来的情况,绝非他能够承受起的。

    大唐兵不血刃拿辽水,进兵的速度与进攻的效果,出乎高句丽的意料。高句丽举国上下都没有想到高句丽最擅防守的大将,那个曾经让杨广百万大军吃瘪的宿将渊斌之竟然完全抵不住唐军的来袭,十年精心修建的长城没有取得半点效用,调兵支援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延迟。他率领的这三万五千是近期内能够来得及支援辽东的唯一军队。他若是败了,短期内是不可能再有援兵支援辽东了。

    辽东一但为大唐所得,想要夺回来,谈何容易。

    可是这实力的压制,他真心想不出策略来应对。

    “将军,我已尽力,这实在是抵挡不住!”一名退下来的将官,捂着断了的手臂,血流如注,气喘如牛,在马背上,整个人摇摇欲坠。

    高突勃默然,说话的将官是他麾下的第一猛将叫高全,因为中路吃紧,特地派他压上去稳定局面。高全勇悍初次与唐军接触便斩杀了六名唐骑,暂时稳住了退势。然而他们还未站稳脚跟,罗士信却先一步察觉情况,领兵杀到。只是一个回合,高全的手臂便让罗士信斩断了。高全的亲卫搭上了五十多条性命,才勉强将高全抢回来,保他一条性命。

    高突勃看着悲痛的高全,眼中突然一亮,厉声道:“挡不住,就不挡了。老子今天对上罗士信,认栽。中路给我拖住,能拖延几时就几时。左右两翼全力向前进攻,突破唐军的防线,往建安城跑。老子不信这个邪,我三万五千大军,他全部能够吃得下。能够冲出五千,也是好的。”

    这无计可施之下,高突勃登时火了,破罐子破摔。

    不得不说,这逼不得已的孤注一掷,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唐军的右翼军出现了一丝波动。

    果毅都尉马文举面对高句丽加强了左右翼的攻势,毫不在意的仰头大笑:“不遇劲敌,何以显壮士!将士们,随我杀上去!”

    马文举原是隋将,是隋朝骁果军中将领,胆气武艺皆是不凡,给了高句丽的突围兵一个迎头痛击,直接将一股高句丽兵从中间折断,打成了两股。高句丽上下兵卒受到了特别的指令,分成两波的兵卒没有彼此配合,而是无脑的往前突围。

    在求生**的激发下,这两股给撕裂的高句丽兵罕见的爆发了强大的战斗意志,乱而凶猛。

    这唐军兵力并不占据优势,行军总管张君乂面对这疯狗似地反击,抵挡不住,守不住压力,向后退却,直接将骁勇的马文举卖在了前面,右翼隐隐有了崩盘的危机。(未完待续。。)

    。。。

第二十三章 扭转局面 黄雀在后() 
高突勃自己都没有想到,这必败之局会出现这种意外的变故。比起罗士信率领中路军的强势,唐军右翼竟然如此松懈,大喜之下,赶忙加强了右翼的强攻,将剩余的兵马都往右翼压了过去。

    震天的战鼓也不知第几次被擂响,高句丽新的突围攻势再次开始。

    飘扬的旌旗下,唐军右翼情况尽在大后方刘仁轨的眼中:这兵形如水,战局之事千变万化,临阵的诸般随机应变,绝不是任何一人能够轻易掌控的。

    罗士信对于战术打法极有自信,却也不敢放言百战不殆。

    此次为了先一步锁定战局,身为勇战派的他一开始便存着亲自率兵破阵的心思。然而身在局中,对于战局的把握便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为此罗士信将刘仁轨也带了来,让他坐镇大后方,以应对战场上千变万化的未知局面。

    刘仁轨在战争开打的时候,一直留意着左右翼的情况:虽说罗士信率领的中军压力最大,但是罗士信在野战上的能力天赋毋庸置疑。在罗士信麾下干了多年,对于他的野战水平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也果然如他想象的一样,在他的率领下高句丽的中路大军从一开始就给压着打,几无还手之力。若不是对方的兵卒数量将近是唐军的两倍,凭借人数勉强坚持,早便溃败了。

    中军毫无压力,左右两翼自是他注意的方向。

    尤其是高句丽改变战术打法,放弃中路兵马强攻左右翼之后,更是时刻注意两翼动向。

    左翼李道宗表现的毫不亚于罗士信。他十八岁就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对于自己这位屡立战功的堂兄弟。李世民不止一次赞他有贲、育之勇。所谓贲、育,乃是古代最为有名的猛士孟贲、夏育。也足见李道宗这位在历史上为小说扭曲的人物是如何的了得。

    在战场上的他根本瞧不出半点身娇肉贵的郡王爷。就如一头率领着狼群的狼王,率领着群狼冲杀在战场第一线。

    高句丽的右翼军马,完全奈何不得李道宗率领的大唐左翼军。

    左翼没有大问题,关键就在右翼。

    右翼的马文举、张君乂并非罗士信、李道宗这类战功彪炳的大将,不过也是沙场宿将,凭借多年功绩累积,做到了今日这个位子,能力还是有的。

    马文举便凭借着一腔热血,给高句丽一个漂亮的迎头痛击。可随之张君乂的表现却大失所望。非但没有抓住战机,将马文举打出来的优势扩大,反而因自身的怯战,受不住压力给高句丽的左翼军打的节节后退,动摇了整个右翼军的阵势。

    唐军右翼的危局在第一时间便让刘仁轨察觉,没有任何犹豫,刘仁轨对身侧的席君买道:“右翼情况危机,校尉立刻领捷胜军前去支援,务必要稳住右翼。不能功亏一篑!”

    席君买迟疑道:“可是?”

    刘仁轨斩钉截铁的道:“没有什么可是不是的,我这里还有奎托斯将军呢,快去!”

    席君买往后方看了看,又敲了敲唐军右翼的情况。一咬牙道:“先生保重!”一声唿哨,五百捷胜军轰然而动……

    这支名望仅次于李世民玄甲军的强兵,仿若一个整体。区区五百之数,冲锋起来却有一种千军万马的气势。直向右翼冲去。

    “奎将军,你立刻领十名刀斧手。做督战队,前去右翼后方。喝令右翼兵卒不许再退,不从者,立斩不赦。”刘仁轨沉着脸,冷静有序的下达了第二个命令。

    就如当初罗士信许诺的一般,罗士信并没有让奎托斯在边境发展。奎托斯与苏定方、刘仁轨、莫虎儿这些人不同,后几人有着自身的潜能潜力,就算离开他的庇佑也能成就一番事业。将他们束缚在自己的麾下,反而限制了他们的崛起。罗士信提拔他们发掘他们并非只是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工具,更不会耽误他们自己的前途。奎托斯因早年悲惨的经历,自身存着严重的不稳定因素,需要有人关照。将他调到身旁,可以随时照应。以罗士信在唐朝的身份以及他与平阳的关系,将奎托斯调入右卫军也是一句话的事情。

    此次出征,席君买的捷胜军编入出征的行列,奎托斯这员勇悍的虎将也不例外。

    此战罗士信没有安排奎托斯出战,而是赋予了奎托斯保护刘仁轨的艰巨任务。

    不过在任命的时候,罗士信多加了一句,让奎托斯听从刘仁轨的安排。奎托斯在心底一直将罗士信视为全新的主人,对之言听计从,刘仁轨怎么安排他就怎么去做了。

    督战队是古来便有的一种建制,尤其是乱世。乱世兵卒大多都是强行招募而来的,上下兵卒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