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 >

第29部分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第29部分

小说: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T谕吮局校獾角把嗥锉淖坊鳎勒呷蛴嗳恕;肝卤狈ィ涞玫焦愦笕嗣竦闹С郑墒嵌持渭拍诓咳垂承亩方牵苹当狈ィ院苣殉晒Αd撬健』肝滤篮螅涞芑赋逦芯⒀镌ザ荽淌罚票āU馐鼻扒匾鸦旧贤骋涣吮狈剑远耐踩找嫜现亍;甘显从胧兰掖笞逍皇嫌忻堋;赋逦嘶汉突甘嫌胄皇弦约岸持渭拍诓康拿埽员懔峡够髑扒兀椭鞫獬俗约核嫜镏荽淌芬恢埃糜敫ㄕ男话病K稣蚓┛冢胄话残Γ忧慷郧扒氐姆烙P话参俗橹恢Ч橹醒胫苯又富拥牡昧樱腿闷渲丁⒐懔辏ń窠昭镏荩┫嘈恍心祭醋孕臁①鸲莸那热嘶蚱渥铀铮槌删樱⒔谐て谘细竦难盗罚盼氨备雹佟1备慕涠忌钍苄倥汪扇说某鹕敝啵蛑械钟扒亍⒈N澜系木鲂摹G扒赜诠382年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其疆域“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苞襄阳,北尽沙漠”。②当时只有东晋与它对峙。东晋在前秦皇帝苻坚的眼里③,是不足道的。苻坚于统一北方的次年,就决定调士卒九十余万人南下灭东晋。他还傲慢他说:“投鞭于江,足断其流。”④《晋书·苻坚载记》曰:“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秦军前锋为二十五万人,由苻坚之弟苻融率领,很快攻下寿阳(今安徽寿县)。东晋以谢安之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以谢玄为前锋都督,率北府兵八万人迎击秦军。谢玄军淝水东岸,与西岸的苻融军相对峙。当时,苻坚曾派朱序至晋营,劝说谢石投降。朱序原是晋的梁州刺史,镇守襄阳,在与秦军作战时,城破被俘。他心向东晋,建议谢石曰:“若秦百万之众皆至,则莫可敌也。及其众军未集,宜在速战。若挫其前锋,可以得志。”谢石采纳了这个建议。谢玄遣使和苻融相约,建议秦军自淝水西岸“小退”,晋军愿到淝水西岸决战。苻融企图乘晋军半渡之时,加以邀击,全歼晋军于淝水中,便下令士卒稍退。可是秦军内部民族复杂,氐人很少,十之八、九是汉和其他族人民,他们被胁迫而来,不愿作战;特别是汉人,心向南方。因此,一旦退却,不可复止,以为前方被击败,于是奔逃溃散,自相践踏,死伤遍野。晋军乘势猛攻,秦军大败,苻融被杀,苻坚中流矢,单骑北逃。他在路上“闻风声鹤唳,皆谓晋师之至。”①苻坚逃到洛阳,收集散乱士卒,仅剩十余万人。各族首领乘机反秦自立。两年后(公元385年),苻坚为羌旅首领姚苌(cháng常)所杀。淝水之战后,东晋收复了徐、兖、青、司、豫、梁六州(今河南、山东、陕西等部分地区)。在淝水之战中,前秦所以失败,是由于前秦内部民族复杂,矛盾严重;南侵是不义战争,士卒和人民并不支持;在军事上由于骄傲自满,缺乏周密计划和正确指挥。东晋所以胜利,是由于在强敌压境之时,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有所缓和,所谓“君臣和睦,上下同心。”北府兵有保卫江南、规复中原的思想和要求,将士用命;指挥比较正确。这次战争的胜利,进一步稳定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但东晋亦无力收复中原,于是南北对峙的局面长期延续了下来。
  二、东晋灭亡
  1。东晋的黑暗统治。世族门阀的残酷剥削 东晋的世族亦称士族或门阀,是地主阶级的最上层,其中较著名的,约有数十个大家族。侨姓士族,以王、谢、袁、萧四家为代表。吴姓士族以朱、张、顾、陆四家为代表。王、谢两家又是这八家中的首姓。这些士族在政治上把持军、政大权;在经济上,疯狂地强占土地,残酷地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以谢氏为例,《宋书·谢弘微传》曰:“谢混仍世宰辅,一门两封,田业十余处,僮仆千人。”再以刁氏为例,《晋书·刁逵传》曰:“逵为广州刺史……有田万顷,奴婢千人,余资称是。”他们不仅强占田地,还封山锢泽,“万顷江湖”也会变成他们的私产。官僚地主的田庄别墅,布满于建康附近和东南诸郡。广大农民失掉土地和其他生产条件,贫困破产,沦为地主的佃客、部曲或奴仆。一家地主竟占有佃客、奴仆数百、数千乃至上万。政治黑暗 士族出身的官僚多安于逸乐,沉湎于酒色;尚“清谈”,自鸣清高。他们甚至把“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①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规范。简文帝司马昱(yù玉)未当皇帝之前,以善谈“玄”著名;但却连稻子也不认识,问别人“是何草”②。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为官,“蓬首散带,不综府事”。他任骑兵参军,车骑将军桓冲问:“卿署何曹?”他答:“似是马曹。”又问:“管几马?”他答:“不知马,何由知数?”又问:“马比死多少?”他答:“未知生,焉知死?”③官僚、贵族贪污成风。他们连国家储备的军粮也大量偷盗,朝廷却不敢追究。如荆州刺史庾翼曰,“往年偷石头仓米一百万斛,皆是豪将辈,而直打杀仓督监以塞责。”④在这样一个腐朽反动的集团的统治之下,赋税、徭役有增无已。孝武帝太元元年(公元376年),废除了度田收租制,改为百姓不论有无土地或土地多少,每口人一律纳税米三斛,以后又增至五斛。这样不税田而税人的制度对于田连阡陌的大地主非常有利,但对于无田少土的广大劳动人民则十分有害。东晋的徭役之重,名目之多,达到惊人的地步。范宁在上疏皇帝时说:“今之劳扰,殆无三日休停,至有残形、剪发,要求复除。生儿不复举养,鳏寡不敢妻娶。”①统治集团割据混战 淝水之战以后,东晋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安帝隆安元年(397年),兖青二州刺史、皇舅王恭联合荆州刺史殷仲堪起兵,反对皇族、宰辅司马道子。第二年,广州刺史桓玄、雍州刺史杨佺期也起兵响应,联合进攻建康。不久,王恭败死,桓玄又火并了殷仲堪和杨佺期,控制了长江中、上游的广大地区,成为一个独立王国,与东晋的朝廷对立。这时,长江下游的江北地区也脱离东晋朝廷的控制,成为独立王国。朝廷所能控制的地区,不过是东南八郡②而已。东南八郡是侨姓和吴姓士族集中的地区,农民的痛苦已很深重。这时又惨遭内战的破坏,东晋王朝的全部负担几乎都压到这八郡劳动人民的头上,所以这里的劳动人民的痛苦日益加重,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2。东晋末农民战争。内战刚结束,司马道子之子司马元显掌朝政,想建立自己的军队,就强征东南八郡的“免奴为客”的农民至建康当兵,称为“乐属”。官府在征发“乐属”时,又侵扰勒索其它农民,“东土嚣然,人不堪命,天下苦之矣。”①于是爆发了农民大起义。孙恩起义 孙恩,琅邪人,世代信奉五斗米道。他的叔父孙泰是著名的道教首领,曾任东晋王朝的太守等官。后因密谋起兵,被司马道子诛杀。孙恩逃到海岛上,聚合了一百余人,准备起事报仇。在司马元显征发“乐属”时,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抗。孙恩乘机率众登陆,攻破上虞(今属浙江),杀县令。又破会稽郡治山阴,杀内史王凝之(王羲之子),声威大振。东南八郡的广大农民纷起响应,“旬日之中,众数十万。”京师建康附近各县的农民也起义响应,“朝廷震惧,内外戒严。”②这时,孙恩自称征东将军,率领起义群众,与东晋王朝展开了斗争。许多官僚和士族被杀掉,不少官府和地主庄园被焚毁。东晋王朝征调卫将军谢琰(谢安子)和辅国将军刘牢之,率领北府兵前往镇压。起义军在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之后,转移到海岛上,当时有众二十万人。隆安四年(公元400年)五月,起义军第二次登陆,攻破余姚(今属浙江)、上虞,进至邢浦(今绍兴),击杀谢琰,使东晋朝廷大为震恐,连忙征调了几个将军前来截击,孙恩又率众回到海上。第二年五月,孙恩第三次率领起义军登陆,进攻沪渎(今上海市),杀吴国内史袁山松。六月,又率十万众由长江直抵京口,进逼京师建康。可是在建康附近遇到大风,行进困难,就转而北上郁洲(今江苏连云港市东),为北府兵将领刘裕击败,孙恩又南浮海上。元兴元年(402年),起义军第四次登陆,在临海(今属浙江)为晋军击败,孙恩投海而死,部众仅剩数千人,由他的妹夫卢循率领,继续战斗。卢循领导的农民战争 卢循,涿(今河北涿州市)人,士族出身。元兴二年,他率军泛海南到番禺(今广东广州),俘东晋广州刺史吴隐之,卢循自称平南将军,以他姐夫徐道覆为始兴(今韶关南)太守,建立农民革命政权。在这时,卢循曾遣使向东晋皇帝进贡,并接受了东晋皇帝给予他征虏将军、广州刺史等封号,这表明卢循的革命态度并不坚决。安帝义熙六年(410年),东晋派刘裕北伐南燕。徐道覆催促卢循乘机北上。当时,起义军有众十余万人,分为两路:一路由卢循率领,从番禺出发,沿湘江北上,进攻长沙;一路由徐道覆率领,从始兴出发,沿赣江北上,直取豫章(今江西南昌)。大军所至,“诸郡守相皆委任奔走”。至长江,两路大军会师东下,“戎卒十万,舳(zhú逐)舻千计。”①大败东晋卫将军、北府名将刘毅于桑落洲(今江西九江江心),乘胜顺流而下,直抵建康城外。这时,刘裕已灭南燕,率军南归,进驻京口。卢循对于刘裕很惧怕,下令南撤。在路上,多次作战失利,后来只剩下几千人。义熙七年三月,卢循退至广州,此时番禺已为晋军所占。卢循连攻不下,又西南进攻交州(治龙编,今越南境内),战败投水而死。徐道覆退至始兴,二月间,与晋军作战,英勇牺牲了。这次大起义共战斗了十二年,至此失败。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前后共有数十万人参加,战斗了十二年之久,几乎扫荡了东晋的全境。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可是由于起义军的英勇战斗,给予以士族为核心的封建统治集团和地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有着伟大的历史功绩。主要有如下三方面:一、基本上摧毁了东晋王朝的反动统治——东晋王朝是腐朽反动的西晋王朝在南方的继续。这次大起义诛杀了东晋许多重要将领和官吏,摧毁了许多东晋设在各地的统治机构,消灭了东晋王朝的大批军队,打乱了这个王朝的统治秩序,基本上摧毁了这个王朝赖以存在的基础,使东晋王朝从此名存实亡。二、沉重打击了反动的士族地主——起义军主要打击的是整个地主阶级,但遭受打击最沉重的却是地主阶级的上层,即士族。王、谢两大家族被起义军杀掉的著名人物,有王凝之、谢琰、谢肇、谢峻、谢邈(miǎo秒)、谢冲、谢明慧等,有的全家被杀掉。经过这次打击,以王、谢为首的士族势力一蹶不振。他们在政治上逐渐失去了垄断的地位;在军事上,在谢琰被杀以后,北府兵落入寒族地主的代表人物刘牢之和刘裕等的手中①。士族从此走向没落。三、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次起义给予东南八郡的士族地主以沉重打击,不仅有利于改变这一地区的政治状况,也对这一地区的土地占有关系、阶级关系有所调整。有些土地回到劳动人民手中,有些佃客、“乐属”、奴婢、士兵的身份得到改善,或获得解放。这些身份得到改善或获得解放的劳动人民,多数成为自耕农或小手工业者,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对于当时长期遭受破坏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3。刘裕代晋。刘裕,字德舆,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后南徙丹徒(今镇江东南)。幼年家贫,及长,在北府兵中任将领,为镇压孙恩、卢循起义军的主力。在东晋统治集团中,是寒族地主的主要代表人物。灭南燕、后秦 南燕是鲜卑贵族慕容氏建立的国家,在今山东和河南东部,以广固(今山东益都)为都城,屡次南侵,东晋的北边很不安宁。义熙五年(409年),刘裕亲率大军北伐,水陆并进,连破燕军。次年二月,就灭掉南燕。后秦是羌族贵族建立的国家,在今陕西、甘肃和河南西部,以长安为都城。桓玄、谯纵叛乱,都得到后秦的支持。义熙十二年(416年),后秦的统治集团发生争权斗争,刘裕乘机出兵两路,于次年八月攻破长安,灭掉后秦。刘裕伐南燕时,“河北居民荷戈负粮至者,日有千数。”①伐后秦时,军粮不继,“百姓竞送义粟”,使晋军“军食复振”②。可见这两次出兵都得到北方汉族人民的欢迎和支援。整顿政治、经济 刘裕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