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事如易 >

第150部分

万事如易-第150部分

小说: 万事如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方传来擂鼓声,有十二遍后,余舒就看见前面有役人抱着一摞卷子下发,她不慌不忙地拉开书箱,将纸墨等物摆桌上,不急着磨墨,等到卷子拿到手里,先扫了一遍。

    一共有六道题目,皆用易理之学,用余舒眼光看,这当中四道都是解答题,只要是认真通读了易理诸部,基本都能答出个子丑寅卯,难得是那两道辩证题目,要知道她是个实打实理科生,头疼就是咬文嚼字。

    于是就四周考生大多都开始奋笔疾书时,她却那里捧着卷子发愁。易理一科历年考卷,通常是会出上一道辩证题目,难得遇上今年出了两道,只能说是她运气不好了。

    好余舒心态放端正,借着磨墨时间考虑了一晌,才提笔答卷,并不急躁,就算是有题目答不上来,但务必要将字写工整了。

    这一考就直接过了中午,余舒将能写上都写上了,能掰扯都掰扯了,被风吹得鼻涕一个劲儿往下流,肚子饿咕噜噜直叫,手冻早没了直觉,她才放下笔,抬眼扫一眼前面,见有不少考席都空了,才吸吸鼻水,磨磨蹭蹭地举高了手。

    于是就有考官上前,拿着朱笔她卷头标上记号,卷起来用绳子绑好,示意一名役人带她离场。

    一下天台,余舒就猛地搓起了手掌,一边往手心里呵哈气,一边轻轻跺脚,恨不得现有一盆火让她跳进去,真是冻死个人,难怪这一科考完要隔上三天,要就这么连着考下去,八千个人得有七千个都病倒,还考什么考。

    从西门出了太承司,余舒步子这才轻松起来,三天过后下一科是风水她不打算去,等着再下一科星象,中间能闲个好几日呢。

    哦,对了,差点忘了初三她还要去看毕青和裘彪被砍头。

    大门前有不少人都翘首等着里头考生,有是家眷,有是丫鬟小厮,一见到要等人出来,急忙就上前迎着,帮着拎书箱,递手炉。

    本来余小修和景尘是想要来接送余舒,被她以麻烦为由拒绝了,实则是不想这天寒地冻让他们两个外头等。

    可是这会儿她看着人家出来都有人接,嘘寒问暖声声入耳,她孤家寡人一个,不免就有些羡慕。

    车夫老崔就街头上等她,远远地看到她人影,便冲着她招手,生怕她瞧不见他那么大个子一样,余舒心里一乐,加紧了步子,小跑到马车边上,冲他谢声道:

    “唉,老崔,这寒天里让你等外头,真是对不住。”

    老崔笑着拉起车帘:小没事,姑娘冷了吧,上车坐着。”

    余舒应了声,赶忙爬进避风车厢,顿时被里面暖和气儿激打了个哆嗦,舒坦地呵了一口气,不得不念上一句薛大少爷好来。

    “姑娘饿一上午,要不要先找个地方吃点儿东西再回去?”老崔问道。

    余舒从桌上盘子里捏了一块点心塞进嘴里,囫囵吞了,冲他摆摆手,道:不了,麻烦你送我回家。”

    余舒回到家里,先是倒了盆热水洗了洗冻僵手脸,景尘看她冻得鼻子都红了,就将他屋里那只火炉也搬到她房间,将炭火添足。

    余舒架起锅子,拍了一块老姜丢进去煮着,吸溜着鼻水,对着到厨房找她景尘鼻音道:

    “不行了,我得床上去躺着,景尘你看着灶火啊,等下水煮开就给我倒碗里端进来。”

    说完就一溜小跑进了屋,脱掉鞋子夹袄,抖开被子上了床,盖得严严实实。

    金宝蹲床尾睡觉,被她这番动静弄醒,滴溜溜沿着床边跳到她枕头边,冲着她“唧唧”叫着,一条细长小尾巴轻轻扫着她额头,颇有点撒娇意思,这是饿了。

    “去,我还饿着呢。”余舒一根手指推倒它,把手伸到枕头下面摸了摸,翻出一个荷包,将藏里头黄霜石拿出来,放手心里搓动,没多大会儿,就觉得手掌热乎了。

    她如今知道这小珠子金贵,今天考试都没敢带着,就怕搜身时候来回再不小心弄掉了。

    手里捏着黄霜石,余舒仰面躺床上打量,这弹珠大点黄色小珠子光不溜秋,细看是能见到上头一些天然石纹,区别于玉,她还记得看到纪星璇将它戴手上,是用一条红绳坠着,十分好看。

    想到了纪星璇,余舒思维一跃,又跳到了另一件事上——云华易子当年参加大衍试那一份考卷。

    那份卷子被她拿来换回了黄霜石,现纪家手上,同时变向地证明了她猜测,今年大衍试中有一道旧题,就是二十年前那一道三星知兆。

    当时她一心都如何拿回黄霜石上,并未多考虑其他,现回想起来,云华易子对于那一道题目解答,还真是挺有意思。

    行年将有一子呈大运而应祸生。

    这一句话,从字面上看,大约是说有一个承载了大福大祸人将要降生。

    琢磨着这一解答,不禁就让她联想到了景尘,有大福人她不认识,但是她所知当中,再没有什么人比天冲计都星景尘担得上这“应祸生”三字。

    有意思是这一份卷子刚好出二十年之前,这是一道笔试题,所以当年考生并未实际看到这样星象,就不知出这道题目之人,是什么时候瞧见此种星象,若是刚巧就那一年出现了此种星象,那云华易子解答就耐人寻味了。

    这个呈大运而应祸生人,算算年纪,是该二十岁上下,同景尘年岁差不多。

    要不是景尘并不符合那“呈大运”一说,不然她真怀疑这题目上头所预兆那个人,就是他。

    同一道题目,时隔二十年再次出现,不能怪余舒多心,她总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或许另有深意,二十年前,答上这一道题云沐枫成了云华易子,那二十年后再答上这一道题目人,又会逢来怎样前途?

    余舒手指下巴上轻轻划拉着,微微冷笑,出于种种考量,她是不准备去答这一道题了,如此一来,她原本很有把握星象一科,就只能泡汤。

    不过,自己占不到便宜,那纪星璇也别想顺顺利利地考上,关于这一道三星知兆题目,不论是不是她想那样,她都得给它搅黄了。

    真当她是什么善类,会有成人之美吗,嘁。

    第二百一十四章 并非善类

    第二百一十四章 并非善类*

第二百一十五章 看杀头() 
收费章节

    第二百一十五章 看杀头

    古时候,死刑通常是秋冬处刑,而不发生于春夏,是故有秋后处斩一说。

    行刑地点多为人多热闹街市,大庭而广众,一为警醒百姓,二则是借着人多阳盛之气压制死犯阴邪,故行刑时间通是定一天当中太阳高午时。

    腊月初三,余小修出门上学前,余舒将家门钥匙挂他脖子上,又塞了一角银子给他,嘱咐他下午回来外面吃晚饭,她和景尘两个出门要晚些回来。

    余小修懂事,知他们两个要去看杀头,见余舒没有要带上他意思,也没闹着要去,一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地模样出了门。

    余舒趁时间还早,把昨天买来三斤鸡蛋都囫囵煮了,街上茶叶蛋要十五文钱一个,淡没个滋味,她口味略咸,就按着她喜好自己煮,这大冬天放不坏,早上能充早饭吃,饿了就能剥一个。

    锅子火上炖着,余舒洗洗手,到景尘房里给他手上换药,伤口长了一个月,血痂还未完全脱落,拆下纱布就见,四根手指关节上横着一条,掌心横着一条,活像是爬了两只长虫,让余舒看得眉头直打结。

    景尘试着握了握手掌,觉得没什么问题了,就和余舒商量道:不疼也不痒,不必再上药吧?不少字”

    余舒:不往手上抹药也行,那明日起就改成喝汤药好了。”

    景尘乖乖把右手伸给她,比起把药喝到肚子里,还是抹到手上好一些。

    药换好,茶叶蛋煮好,两人整理了一番,余舒包了几个热乎乎茶叶蛋,斜挎着一个小包,锁上门头和景尘出了门。

    自从来了京城,景尘几乎就没有白天出过门,今天要去地方也巧了,正是不久前大雨那天他们两个换回黄霜石去过长春街。

    因此,余舒就没有让他戴那顶特征明显斗笠,是怕纪家人不死心,还暗中找寻他们,反正有她同行,不怕他同别人有什么接触,身上带着黄霜石,余舒特别地踏实。

    “喏,尝尝我做,有没有孙二家铺子卖好吃?”余舒剥好了一个茶叶蛋,先递给景尘,随手将鸡蛋皮丢路旁,不怪她不讲文明,这古时候路边可没有垃圾箱,没有带袖章巡街大姨大妈们,乱丢垃圾随地吐痰都还犯不着罚款。

    景尘接过去尝了,吃完才评价道:有些咸。”

    “咸了?”余舒又剥了一个咬一口,偷偷皱眉,果然是咸了,明知是她多放了两勺盐,却还厚着脸皮嘴硬道:茶叶蛋本来就是要咸才好吃。”

    “哦。”景尘从来不和余舒争辩,基本上她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俩人没有搭车,走路经过了秋桂坊,余舒领着景尘进了巷子里她常买衣裳一家布店,柜台上布匹堆里挑拣了半天,后相中一个颜色,上头比划比划,只让掌柜剪下一小块,景尘站她身旁,静静打量铺子里摆设,并不说话。

    掌柜认得她是熟客,见她要这么小一块布料,就和气地说要送给她,余舒没有推让,顺势还讨了一根细针。

    两人出了布店,余舒扭头问景尘,“你怎么不问我要这么一小块布做什么用?”

    景尘于是就问道:做什么用?”

    “不告诉你。”

    “”景尘时常被她戏弄,习惯了就慢慢发现,越同她计较她越有精神,好是不与她计较。

    余舒见他并不追问,就没了意思,悻悻地摸了摸鼻子,主动伸手比划道:我打算缝个小口袋,将黄霜石缝进去,做个护身符带身上,免得再弄丢了。”

    “嗯,”景尘点头,“这样好。”

    两人一路作伴,从城南走到了乾元街,还没到正午,余舒路上吃了仨咸鸡蛋,早就口渴,于是和景尘找了一家酒楼,上二楼挑了窗口坐着,只点了一个甜冬瓜汤,一碟醋泡花生。

    刑场就搭街口处,人来人往地方,余舒拉开窗子朝外头望了望,对景尘道:瞧见没,就是那头搭起来台子,咱们坐这里看就行,不必下去同人挤。”

    话说完不多久,楼下街道便有一队官兵押送着囚车经过,七八辆囚车里面,关全都是死刑犯,一个个蓬头垢面,两手镣铐,半死不活地垂着脑袋。

    “恶人,杀人犯,砸他、砸他们”

    不知谁带了个头,街道两旁百姓突然就激动了起来,手里头什么烂菜叶子,臭箩筐,一个劲儿地往囚车上丢,砸犯人满头满脸,狼狈无处躲,官差们并不阻拦,只有人靠太近时,才会出声喝斥。

    余舒找了半天,才认准了裘彪和毕青哪辆车上,忙指给景尘看,一面小声道:看,那里,前头那个一脸胡子是裘彪,后面那个满头臭鸡蛋毕青。”

    这是自从船上逃生后,时隔三个月,景尘再见到此二人,原本仇怨已淡,但一想到那晚家门前对余舒行凶杀手,不禁就锁起眉头,是觉得他们死有余辜了。

    犯人被一一押到刑台上,街口百姓越聚越多,酒楼里也有不少看热闹,都围到了窗前。

    午时一到,擂鼓三遍,几名膀大腰圆侩子手便扛着刀上前,抽掉犯人背后决死牌,高举起了手中刃凶无数砍头刀,只等着一声令下。

    余舒两眼睁地老大,就怕待会儿害怕会忍不住闭眼,想到将要见血腥场面,手心里也紧张地出了汗,其实她胆子并不大,尤其怕死,不光怕自己死,也怕见别人死。

    她前头活了几十年,两世为人,一直都是个有仇不报不心甘死性,然而将人报复致死,这确是头一回。

    一了百了,除了解气,心里头总还有那么一点儿发憷,这是人性,真没这点儿发憷,那就是真正冷血无情了。

    景尘看她这个样子,嘴唇动动,想说什么,然而那头刑台上坐镇刑官,已抛下火签——

    “午时到,行刑”

    刀起刀落之间,余舒视线突然一暗,她屏住呼吸,想要拨开挡她面前手掌,然而手抬到一半,又落了回去,街上有片刻宁静,紧接着就是一片嗡嗡声传进耳朵里,她嗓子眼干巴巴地,吸了口气,问景尘:

    “砍掉了吗?”不跳字。

    景尘一手挡她面前,望着远处刑台上一地血腥:嗯。”

    余舒沉默过后,拉下景尘手,没多往街上瞧一眼,转身坐回位子,拍着桌子叫来小二:

    “打一壶酒,再上一盘肺片,越辣越好。”

    酒菜上来,余舒先夹一嘴调拌红汪汪牛舌,再嘬一口酒,够辣够呛,热气涌上脑门,顿时舒坦了,抬头见景尘正不眨眼地看着她,脸上分明有些担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