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时寒冰利益分析法 >

第1部分

时寒冰利益分析法-第1部分

小说: 时寒冰利益分析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寒冰:就是把市场里各个利益主体利益诉求,就找出利益诉求是什么,完成自己这种利益诉求的渠道是什么,就是说,它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力量,当各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在追求自己利益的过程中,它这种力量相碰撞,不断碰撞时,就会产生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股市要走的方向。所以很多人认为利益分析法很神奇,其实它只是一种力量的分析和判断。当然这种分析方法也是在摸索过程中,也不是很成熟,现在也在逐渐的完善它,看如何可以更好把握市场,因为我们的这个市场非常难判断,实际上目前来说,很少有好的方法可以准确的把市场方向判断出来,因为是政策市,政策想让它往哪个方向走,它就往哪个方向走,所以很多的分析工具会失灵,再好的方法也会在某一个时间段失灵,比如说4000点到三千多点,我最早就没有看到。

所以我们最需要股市变得可确定,当股市方向可确定时,投资者都认为自己的长期投资带来收益时,这个市场人都不去投机,主要以投资为主,我们这个市场才可能稳定下来。


 

摘录:

我在《中国怎么办》一书中对次贷危机的分析,是从美国住房政策和金融衍生品的演化入手,层层剖析,逐渐找到根源的。我得出的次贷危机后,全球性通货膨胀即将到来的结论,是根据次贷危机的发展和各国救市过程中滥发货币的行动推导出来的。利益分析法,就是从利益着手,追溯各个利益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最有可能采取的行动,找到时间与利益等要素的交叉点、重叠点、平衡点,对于难点和模糊点找到简单的替代因素,而后再推导出趋势。因此,利益分析法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分析系统,它之所以能够推导出基本符合实际发展趋势的结论,也根源于此。利益分析法是跨学科、交叉学科的分析系统,有别于目前局限于个别领域的单一的周期研究,因为,任何一种趋势都不是孤立运行的。利益分析法才更符合实际规律,也更实用,从微观到宏观,都可以推导。 

我前段时间一直在关注住房等民生问题,对股市的关注和研究时间非常少,没有注意到一些细节的变化。倒是一些常读我博客的朋友,用利益分析法分析出了这波调整的到来,并提前空仓。一个始终关注民生问题甚至将之作为毕生事业的人,当看到此次调整给弱者带来的伤害,心中之痛是难以自抑的。我虽然最早使用利益分析法,却常常因为它分析出来的结果的残酷而憎恶。因此,从去年9月、10月开始呼吁空仓,但当没有空仓的弱者被套之时,我仍然呼吁他们保持良好心态,这种良好的心愿影响了我后来的判断。既然利益法是残酷的,何必要为它注入温情?
    
    那么,A股将调整到哪里?
    应该注意到此次下跌与5·30大跌不同的几个重要细节:
    第一个细节:5·30大跌是关门大跌,许多人想出根本出不来。一些人开盘就提前摆上厚厚的卖单,根本不给出逃者机会,只是到5·30后期才可以逃——当然,出逃就是止跌之时。而这次是敞开门大跌,你只要愿意,随时可以逃。而且,成交量比较大,换句话说,一直有人在接盘。只是在收尾的时候,才突然关门。这一点在22日表现得尤其明显,有的跌停板不断打开再合上再打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制造出更恐怖的气氛,迫使散户因承受不了巨大的恐惧而砍仓。正常情况下,散户尤其那些经济生活困难的散户,晚上计算损失的时候,更恐惧损失的放大。这更容易迫使他们在第二天砍仓,而砍仓同样是顺利的,只要愿意砍就一定能砍出来。从利益分析法的角度来看,这种效果正是某些人梦寐以求的。
    第二个细节,如前所述,5·30大跌中,暴跌开始不久有关部门即发出安抚声音。道理很简单,即使上层也不知道底部在哪里,他们担心引发股民的愤怒!同时,他们也不愿意失去这个平台。失去这个平台,还融(熔)谁的资?而这次暴跌,没有谁说话,甚至连中国平安离谱的再融资计划也没有人提出异议。而在之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还在给人带来希望。同时,去年11月初,温家宝总理指出:作为政府,就是要维护一个公平、健康、透明的市场秩序。政府总的目的是让股市保持一个健康稳定的发展状况,不使其大起大落。
    那么,在股市连续下跌过程之,在弱者一片哀嚎之声中,为何是一片近乎冷血的平静?
    这个问题的答案要跟第三个因素结合起来写。
    第三个细节,5·30大跌是散户重仓股票的集体暴跌,而“国家队”重仓股及“国家队”所属股票,则保持坚挺,甚至屡创新高。而这次下跌,则是“国家队”重仓股及“国家队”所属股票带头大幅下跌,而散户钟爱的题材股却反之。这种情况非常反常。因为,这与利益分析法中的利益原则背离。
    但是,如果结合第二个细节来看,答案就变得一目了然,对方知道底线在哪里!并且,对方非常清楚,未来的空间将加倍补偿他们这次领跌的“损失”——在这次从散户手中接受他们用血汗钱换来的廉价筹码之后,“国家队”仍会重新占领高地。到那个时候,有人或许会宣告,财产性收入在增加,但已经与砍仓者无关。 
    退一步说,如果此次股市是牛市的彻底走完,有关部门一定会通过安抚之语提前撇清责任。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做。而是在默认。这是一种近乎残酷的胸有成竹。  
    我不知道如此表述,是否已经非常清楚。但我知道,这次的教训让我认识到,再不能带着哪怕一丝的温情去判断利益,利益分析法是冷血的,除非土壤已经不复存在,否则,任何温情都可能影响到它的判断。利益分析法是对冷血的判断对象有用。其实,我多么希望它彻底没有用的那一天到来!

 

 

 

本帖转自:gphoxun。blog。hexun/39410364_d。html

 

 



     在谈这个题目之前,先声明一点:查阅了时寒冰博客的文章之后,未看到他对“利益分析法”的直接论述。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个重要的方法论是在写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尚未来得及全面总结;二是目前条件下还不方便讲,而他的性格又是“直来直去的”,讲早了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由我来讲就不一样了,只是一家之言,
“见仁见智”,文责自负罢了。声明之后,书归正传。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时寒冰在十余年的新闻从业生涯中,目睹了许许多多社会之怪现象,饱尝了人生之酸甜苦辣,经过深思熟虑,借鉴了古今中外各家学说之精髓,在与各种强势利益集团代表们的论战中,逐渐找到了一个锐利的武器…“利益分析法”。这个方法论不禁使我联想到当初青年毛泽东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一次演讲,也即后来收入《毛选》的开篇之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时代不同了,但两者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内在联系。
     我以为,“利益分析法”是基于对中国目前社会现状的清醒认识和认真分析而提出的,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三十年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抛弃了以计划经济和平均主义为特点的毛式贫穷社会主义,逐渐引进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然而,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生态环境极度恶化,资源遭到毁灭性的掠夺。在政治层面上,邓的继承者们出于一种恐惧心理(特别是1989年后),拒绝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改革,从而把国家引入歧途。社会分配严重不公,贫富差距超越了警戒线。国家百分之九十的财富被百分之十的极少数人侵吞。而这百分之十的极少数人,从中央到地方,结合成为大大小小的势力强大的政经一体化的既得利益集团。现在的贫富差距,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由于既得利益集团借助畅通无阻、独享的利益诉求渠道,将自身利益无限扩大的必然结果。与此同时,百分之九十的民众,大多数被逼到了最底层,沦为弱势群体。他们就是往昔被称为“国家主人”的工农大众。而夹在既得利益集团和弱势群体之间的就是所谓“中产阶层”。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海外,主要是欧美国家的庞大的资本集团,昂首阔步地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不仅使中国变成了由他们控制的“世界工厂”,而且也影响着中国经济的运行,威胁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安全。而且这些庞大的资本集团在其政府的支持下,越来越咄咄逼人,迫使中国一步步就范。除了上述各种利益集团外,中国还出现了一个已经利益化的知识精英群体。众所周知;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利益整体。毛泽东早就说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也就是说,知识分子不过是兽皮上的毛发而已。随着我国近三十年间各种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知识精英们也随之分化为类型不同的利益群体政治智囊型,经济商务型,洋务型和本土型。中国目前与决策圈接近或被海内外各种既得利益集团所收买的知识精英群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他们混淆了“利益”与“学术”这两大领域完全不相同的游戏规则。利益的游戏规则是不择手段追求利益最大化,社会良心从来就不是利益集团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而学术则以求真为目标,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善与美也自在其中。而中国已经利益化的知识精英群体的问题在于将两套游戏规则混在一起,将一些利益诉求包装为形形色色的“新理论”,对社会起着巨大的误导和欺骗作用。
     这就是目前中国的社会现状。如果还有人把这种社会形态称为社会主义的话,那只能是现代版的天方夜谭了!
     政府,尤其是冠以“人民”二字的政府,本应以公平和公正之原则,扮演市场化所不能扮演的角色,解决市场化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对社会财富进行调节。但中国的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为了“政绩”,不惜以牺牲人的利益来保护资本的利益。结果,应该产业化的没有产业化,应该推向市场的没有真正推向市场(如股市),而应当由政府来承担责任的各种服务如教育,医疗,住房等则被极端地市场化了。 最为可怕的是不受制约的权力和资本的联姻。这也是贪污腐化之风越刮越猛的根本原因。事实证明,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必然产生绝对腐化。而“稳定压倒一切”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反过来讲,政府最怕的就是社会的不稳定,甚至动荡。因此,钱和稳定是决定政府行为的两个重要因素。
     如果我们站在政府的立场,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的利益考虑一下的话,那么我们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最需要的是两件东西。一是钱,二是稳定。事实上,中国的庞大行政开支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这些钱从哪里来?除了税收之外(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他们还需要从别的地方获得支撑。股市和楼市就是政府获得巨大财源的两个重要市场 。
      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超常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资本的原始积累在短短的30年内就基本完了。上述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往往使人眼花缭乱。他们要么互相依存,构成新的、不断变化的利益共同体;要么明争暗斗,进行着生死博弈;要么内外联手,寻找猎物,形成内外勾结的庞大资本集团,企图逐步扩大在中国的地盘,占领一个个制高点。就连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甚至不同部委之间也进行着利益博弈。这些利益的博弈正是中国目前出现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种种社会现象的根源。
     对中国社会现状的清醒认识和判断,正是时寒冰先生提出和运用“利益分析法”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
     时寒冰的“利益分析法”犹如匕首,利剑和照妖镜,在变幻莫测,令人眼花缭乱的股市和楼市,在与各种强势利益集团及其代言人的论战中,虽身为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却愈战愈勇,取得骄人战绩。而在与中国平安这个庞然大物的较量中,更是表现出一个领军人物的风采。本文下节将对此给以评述。(待续)
  人们分析股市,大家耳熟能详的办法很多,比如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国内宏观经济形式分析、世界宏观经济分析、政策分析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