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时寒冰利益分析法 >

第2部分

时寒冰利益分析法-第2部分

小说: 时寒冰利益分析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分析股市,大家耳熟能详的办法很多,比如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国内宏观经济形式分析、世界宏观经济分析、政策分析,甚至包括针对自然和社会因素分析(如地震、冰雪灾。社会动荡事件等)。这些分析法都很好,但是对于我国现阶段的股市,缺乏一种分析手段——利益分析法。
    所谓利益分析法,就是从股市相关各角色的利益、利益取向、为利益进行的博弈来分析股市的走向。我不是经济学家,也没有很好的文笔,也没法把和股市相关的所有的利益角色罗列清楚进行逐一分析。我只能用工程上的逻辑推理方法对我能看到、能够理解的一些主要角色的利益进行分析。

(一)边界条件
(1)中国现阶段的股市中,只有股票价格上涨(同样股指也涨呀)了,持有股票者才能挣钱。
(2)几乎所有的股票分红派现很低,远不敌银行存款(16元的中石油每股的分红为0。15元,不足1%,其它的差不多),靠分红获利既不现实也不普遍。
(3)几乎所有的买股票的人、机构都不是来分红的,是来挣差价的。
(4)目前中国的经济不是完全开放的,股市相对独立的。注意是相对!
(5)中国仍然是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

(二)股市参与者
(1)代表实业资本的“大小非”:
       靠实业发财是他们的基础,股市是第二条发财路子!
(2)代表金融资本的机构投资者
     公幕、私募基金,QFII;其它热钱(规模较大的热钱),靠资本赚钱是他们发财的根本甚至是唯一方式。他们必须炒作,在中国股市当然主要靠买卖股票的差价赚钱。
(3)中小投资者
    就是所谓的“散户”。他们多数靠打工或者作买卖(实业)生活,这是基本生存基础,股市是第二条生财之道,理论上投入股市的是闲钱!他们力量小而分散,具有强烈的“羊群”特征。他们在股市赚钱的手段主要是赚取买卖股票的差价,和机构相同。
(4)监管机构。

    ZF的代表,股市中最大的老大。参与股市的目的有:发展社会经济、保证社会稳定与和谐、保证国有资产增值、解决历史国有自产的烂账。挣钱不是第一目的!(当然有一小部分败类代表一些利益集团的利益)

(三)假设
    股票都跌倒1块钱从此不再涨,或者还一直跌下去,甚至到0块钱,期间不许买卖

(四)可能带来的结果
(1)“大小非”:到手的暴利失去了,但是还是保住了本,有的还小有赚头。实业做好了带来的利润还可以保证他们是社会中的富有阶层。
(2)机构投资者:这个行业唯一赚钱的途径没有了,更谈不上会再有利润,所有公司要倒闭、从业者要转行!可以说,饭碗被砸了!
(3)中小投资者:投进股市中赔了的钱再也赚不回来了,对家庭来说损失惨重,对个人来说等于几年的工白打了、几年的买卖白做了,一边骂街一边更加努力工作和努力做生意,争取让生活逐步改善、恢复正常而不至于太惨!

(五)阶段性结论
    股市只跌不涨,最不能忍受的的是机构投资者、其次是中小投资者、再其次是ZF,影响最小的是大小非。

(六)各方对股市涨跌的影响力和意愿
(1)影响力最大的是代表ZF的监管机构,但是最不愿意让股市暴涨暴跌!
(2)大小非和中小投资者只希望股市涨,不希望股市跌。在目前形势下,前者有足够的能力让股市跌,没有能力让股市持续涨!后者(中小投资者)既没有能力让股市跌,也没有能力让股市涨!
(3)机构投资者最不希望一个平稳的股市,他们希望看到的是大幅波动的股市,他们也有让股市大幅波动的实力和能力。(这个行业生存的基础决定了只有股市的大涨大跌才能有他们生存的空间,涨跌的幅度越大,他们生存空间越大,他们越自如,这和他们嘴上宣传什么没有关系,这是由他们的生存方式决定的!)
(4)从中国目前机构投资者的特点看(最典型的、最活跃的机构投资者是股票型基金)他们希望大涨大跌的周期是1年左右。

(七)(五)+(六)推出最终结论——未来中国股市走向判断

   (1)在上次股指高点6124点发生后1年左右(误差2个月左右),股指会达到又一个高点。该高点会明显低于6124点。
   (2)推动股指出现这个高点的主要动力是机构,跟风的是中小投资者;主要破坏力来自“大小非”。监管机构可能会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处于中性位置,是哪种要看情况。而阻止新高超过6124点的主要阻力将是监管机构。
   (3)下一个高点的最终高度取决于机构和大小非的博弈、较量结果。目前来看,监管机构、中小投资者都站在机构一边,没有解禁但是将要解禁的大小非也站在机构一边,已经解禁的大小非在思想上和机构一致,但是行动上是和机构对立的,他们只要行动(兑现已经要到手的暴利)就会对股指高点的高度形成负面作用。
   (4)作为推动股市到达下一个高点主要动力的机构投资者,他们完成目标需要注意的关键因素:
   (a)尽快在机构投资者内部达成共识,形成一致目标,才能团结起来一致行动。这一点很关键。达成共识的根本指标是:大家拿到的、供下一个高点卖出的股票的成本相当。达成这个目标要通过股指震荡实现,震荡幅度大小取决于各方成本差异大小,震荡时间长短取决于达成共识需要多长时间。
   (b)在机构成本达成共识后,要尽量团结中小投资者(散户)和来自ZF方面的力量,让他们觉得股票要涨而且必须涨。这时他们主要的对手是那些有强烈兑现意愿的大小非!
   (c)快到目标高点时,要让中小投资者相信高点还在前方并因此发狂,越发狂越好,而且要让他们“长期持有”,这时机构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将是——价值投资、新高、长期看好、巴菲特。机构这时已经在有计划、有节奏地撤退。
   (d)把握好节奏,高点出现的时间不能太晚,不能耽误机构的年报。太晚了会给机构投资者的从业人员(主要是基金经理)的职业生涯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高不高感觉:
   (1)大小非被打击最狠、打击成功的时候就是机构认为股票该涨的时候,相反就是机构希望股指下跌的时候。
   (2)“价值投资”、“巴菲特”、“长期持有”等词在媒体上出现频率最高的时候,就是新高点要到达的时候。
   (3)类似“平安恶性融资”事件屡现的时候,就是机构“出货”差不多完成的时候。也就是机构投资者需要尽快打压股市为下一轮的敛财做准备!

    一家之言、门外汉之言,愿意接受批评、指正和补充。该理论并不完善,抛砖引玉,不怕扔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