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最秦 >

第34部分

最秦-第34部分

小说: 最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实,这名声却暂时不宜公开。此圣旨放在参赞府,留作证据,也算朕对朱家的一个交代。”

    “臣不敢!”朱家听说皇帝要给他交代,连忙跪下。他转变角色很快,竟然立刻从刚刚口口声声‘小人’一下就改成了‘臣’。

    胡亥任由朱家跪下,这次没再让他起来,而是严肃的说道:“刚刚那道加封的圣旨,朕要蒙恬写出来,是告诉你,朕赐给你朱家的初始爵位。现在朕给你一个任务,完成的好,将来就是封个关内侯、彻候也不是不可能。”

    朱家知道皇帝不会平白无故的加封自己,这其中一定另有隐情。至于关内侯、彻候他想都不敢想,那可是大秦最高等级的两个封爵,就是丞相太尉,也不一定能得到一个候封。

    “朕,给你个口谕。现在你好好的给朕做生意,贩卖私盐。这些私盐你要捡上好的供给匈奴和东胡。你赚的钱越多,朕给的赏赐越丰厚。你若能垄断了这些外族的私盐供给,朕就真的给你个彻候爵位。”胡亥说话间中气十足。

    朱家磕头,说道:“臣必不负皇上所托,只是不知皇上有什么安排?”他知道胡亥不仅仅是为了垄断匈奴的私盐供给,一定还有其他目的。

    赞许的点了点头,胡亥接着说道:“你安排几个人,最好能得到匈奴头曼单于和东胡王的信任。让头曼单于小心他的儿子冒顿,此人很有野心。”

    “皇上也知道冒顿?”朱家眼神一亮道。

    胡亥点了点头,从朱家的反应来看,他也知道冒顿,甚至见过此人。

    “实不相瞒,臣曾经游历月氏,那时候就结识了还在月氏做质子的冒顿。此人城府深,手段狠,是草原上的一匹孤狼!”朱家解释道。

    胡亥负手在身后,叹息一声道:“现在这匹孤狼已经逃回了自己的狼群,就要挑衅狼王的权威喽。你的任务就是尽量提醒头曼单于,这个冒顿是有野心之人。明白?”

    朱家点了点头,虽然为什么二世皇帝这样安排他不清楚,但既然选择了效忠朝廷,效忠皇上,对于他的命令,就是无条件执行。

    对朱家的反应,胡亥感到非常满意。这个江湖老手于世情太过熟悉,沟通起来一点就透,不需要浪费口舌。

    “今后你们贩卖的盐全部换成上好的官盐,由治粟内史负责供给。至于你们私运的劣等私盐,还是教给朝廷,提纯成官盐。”

    “这些私盐既然是朝廷出的,依照行商的惯例,你要给朝廷一点本钱。朕看这样,所卖盐款,朝廷拿个七成的大头,余下三成你自己分配。朕不过问。”

    朱家此时还有什么好说的,这皇帝简直就是给他送钱的财神爷。什么都不用干,只等治粟内史提供官盐,自己倒手卖给匈奴和东胡就坐享三成的利润。除了‘诺诺’连声,朱家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还有……”胡亥接着说道:“你那里的江湖人士虽然多,但人多口杂,不好管理。朕看你还是跟陈甲挑一些精明的甲士,扮作盐贩子和他们交易。至于怎么把朕的这些心腹甲士安排到头曼单于和东胡王身边,那就是你的事儿了。能办好不?”

    “若办不好这些事儿,臣的脑袋就装在这个盒子,让人给陛下送过来。”朱家指着身边装着头颅的盒子发誓道。

    胡亥笑了笑,说道:“杀人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你已经是公大夫的爵位,不能总打打杀杀。朕不会轻易要你命,留着你的大好头颅,给朕好好办事儿。把私盐贩卖好了,垄断市场,你的封赏还在后头。”

    对于‘技术含量’这种词儿,朱家理解不上去,但眼前这个皇帝谈笑中带着一股赤诚,让他感觉很好。

    朱家也不再那么拘谨,粗狂的脸上堆着笑容说道:“皇上这是赐给臣一场大造化。臣一边赚钱,一边加官进爵。这种美差,定然前无古人。臣不知怎样谢皇上的大恩。请皇上放心,自今而后,朱家就是皇上手中的利剑。斩将杀敌,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

    他前半段说的还有些朝臣味道,到最后‘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则又是一股江湖习气。

    惹得胡亥和蒙毅忍不住微笑。

    让朱家想办法垄断北方各族的官盐供给,是胡亥对付这些彪悍民族的第一步。

    大致的蓝图他已经在心中描摹的**不离十,剩下的细节执行计划,就是参赞府几人的事儿。

    朱家告退之后,胡亥忽然想到今日淳于庸进谏,让皇帝不要轻易封侯。可自己刚刚又送出一顶七级公大夫的侯爵。若让淳于庸知道,定然再次‘犯颜直谏’。

    一想到‘犯颜直谏’这个词儿,胡亥心中的草泥马再次狂奔。

第63章 定计武信殿() 
金乌西垂之时,蒙恬、李斯和叔孙通在宫外请求觐见皇上。老王贲因为忙了一天,告了个假,回府休息。

    优旃和他们三人几乎脚前脚后的进入武信殿,他手中拿着一叠蔡轴那里刚刚造出来的纸,一脸喜色。

    李斯、蒙恬和叔孙通是第一次看到纸张,立刻围了上去。叔孙通是大儒,对这种方便书写的新东西最感兴趣,一边看一边连连点头赞叹这纸张的妙处。

    等几个人新鲜够了,胡亥才让他们纷纷落座。今天他和蒙毅把朱家收服,算是开始了一个天大的计谋。这个计策应该让参赞府的几个人知道,胡亥还要借助他们的力量。

    在胡亥的授意之下,蒙毅把收服朱家的过程说了一遍。

    这几个朝廷中枢机构的重臣都默不作声,沉思起来。良久还是李斯先开口说道:“皇上是要通过行商的手段控制北地诸族的供盐么?”

    没有盐的摄入,人就会软弱无力。可想要通过这种手段控制匈奴和东胡,似乎不太现实。毕竟盐不是什么金贵物品,想想办法还是能弄到的。

    胡亥点了点头,说道:“朕想让匈奴人对咱们的盐产生依赖。只要在咱们供给的盐中掺杂一点能让他们上瘾的东西,就可以进而控制他们。”

    这个想法有些超越了几人的思想范围,他们互相看了看,揣测不到皇帝的思想。

    胡亥笑了笑说道:“这事儿不急,朱家就算能够垄断北地的盐业,也需要一点时间。叫治粟内史尽早留意一下有什么植物能让人吃了上瘾,欲罢不能的。不要局限于大秦,从西域商人中想想办法。他们那边奇花异草比较多。”

    几个大臣点点头,把这事儿记在心中。

    “匈奴和东胡那边,要安插进大秦的细作。人选还是李斯和蒙恬斟酌。”胡亥说着拿起一卷竹简,摊开放在桌案上,指点着说道:“昔日,朕借着赵成行刺之时,放出了六国后裔。如今已经有所动静。这是奏报,你们看看。”

    几个大臣逐一传阅了一下,都默谋起来。

    “咳咳。”李斯咳嗽了一下说道:“陛下,如今天下形势纷乱复杂,比之七国争雄之日,有过之无不及。这倒是让臣想起了当初,我大秦是如何崛起的。”说完这短短的话,李斯不住的咳嗽起来。

    但这话却如抛砖引玉般,不论是蒙毅、蒙恬还是优旃、叔孙通,都是眼神一亮,不约而同的说道:“连横。”

    李斯低声说道:“连横虽然是老计策,但也是好计。臣听说赵国武臣自立为赵王,之后立刻有魏国、韩国效仿自立,张楚陈涉心中极是不满。更有齐国田澹完全是杀人自立,根本不得人心。如今六国遗老回归本土,对这些假王算是一大助力,同时也是一大掣肘。皇上当初的计策,的确高明,让这些有着资历和一定实力的六国遗老回去,若能连横离间并用,定可让反贼内乱。”

    李斯不愧为有大智慧之人,竟能这么快的明白胡亥的意思,让胡亥惊讶之余又很满意。

    “给朕详细说说。”胡亥身子前倾说道。

    后勤他有优旃、蒙毅,军事他有蒙恬,谋臣暂时也就是李斯和叔孙通。

    历史上灭掉大秦的不是张楚,恰恰相反是大秦灭了张楚之后才被各路诸侯毁灭的。

    所以,胡亥当时就针对各路诸侯,放出了六国遗老,倒没指望他们能做出什么翻天覆地的大事儿,就是想搅乱局面,让天下的势力越分散越好。如今看来,这个法子有些功效,但作用或许没有相像的大。

    李斯招手让身边侍奉的宫人展开了丝质的军用地图,点指这邯郸说道:“张耳、陈余辅佐武臣在邯郸称赵王;周市辅佐魏咎在魏地称魏王;田澹杀了狄县县令,打跑了周市,自称齐王;更可笑的是韩广本是武臣手下,竟也效仿他的主子称起了韩王。”

    狠狠的咳嗽了几声,李斯指着地图说道:“陛下,臣所说几人,都是曾是陈涉手下,如今纷纷自立为王,说明陈涉内部并不团结。此等形势,正适合我们用连横离间之计,远交近攻。”

    李斯所言和胡亥心中所想不谋而合。对于历史,他此刻更是了解。武臣对陈涉的命令并不服从,甚至按兵不动,有坐山观虎斗的态势。此人虽有野心,但眼界太窄。或可利用此人牵制几方诸侯。

    见胡亥不做声,李斯继续分析道:“臣所知,齐王田澹是杀县吏自立。曾和陈涉手下的周市对战,才在狄县站稳了脚跟。韩广原是武臣手下,却也自立为王,对此武臣并不满意。这些矛盾虽然为形势所迫被他们刻意压下,但只要我们派出使者,用重利**这些反王,一定会有奇效。”

    蒙毅此刻也插言道:“陛下放出的六国遗老都回到了故地,和这些反王沆瀣一气。这些反王借重遗老遗少的名望,遗老遗少借重反王的势力。这种合作关系,必然矛盾重重。只要对手内部混乱,对我们来说就是好事儿。”

    优旃道:“我们要做的就是激化他们的矛盾,让他们互相戒备,给我们消灭陈涉争取时间?”

    蒙恬一拍大腿,大声说道:“陈涉不过跳梁小丑,臣听闻有人打着楚国项燕的旗号造反,恐怕真正的危机还在后面。”

    叔孙通赞同的点点头说道:“陛下,陈涉可以灭,但这些自立的小国却还可以利用一下。一旦灭了陈涉,陛下只管大肆封赏跟大秦连横的诸侯,封王封候不过是陛下一句话的事儿。到那时候,如果再有叛乱,这些尝到甜头的小国定然会因为陛下的重赏而前赴后继。就算他们不肯为陛下出力,也必然互相戒备,不能坦诚相待。”

    胡亥笑道:“朕若再胡乱封赏,恐怕淳于庸这个御史又会‘犯颜直谏’打朕的脸啊!”

    几个臣子被皇帝的诙谐逗得笑了起来,末了李斯说道:“淳于庸耿直,今日劝谏是公忠体国。对这些阴谋阳谋,他是分得清的。”

    胡亥看着李斯笑道:“淳于庸在丞相身边,你要多多引导。朝廷之中,耿直之人不多。”

    顿了一下,胡亥说道:“参赞府几人之中,只有李斯久居朝堂,对众臣贤愚掌握最清。选何人去各国游说就由你李斯全权负责。后勤保障这一块优旃辅助蒙毅,若是忙不过来朕就调冯去疾过来帮忙。”

    优旃忙躬身施礼笑道:“这样最好,后勤油水很多,臣也怕自管不住手脚。有冯去疾丞相前来,咱们几人正好可以互相督促。”他弄臣出身,这话虽然说得滑稽,但听在众人耳中却是这个理。

    胡亥点点头,望着蒙恬脸上略带歉意的说道:“蒙老将军,恐怕你还要陪朕劳苦一番。我们去章邯的大营,亲征陈涉。”

    蒙恬躬身施礼道:“陛下,你尚且不自惜贵体,臣这贱骨头又算得了什么?”李斯的带动下,蒙恬竟也涌起了万丈豪情。想他当年一扫六国如烹小菜,如今竟然被陈涉这个农民出身的家伙兵临咸阳。

    这不是侮辱,是在打脸。打他蒙恬的脸,打所有大秦将帅世家的脸。作为名将世家,蒙恬可以对大秦皇帝心中有所不满,但他不能容许大秦在外人手中覆灭。这是一个名将的尊严。

    王贲老迈之身,毅然出山,也正是心中有这样一份骄傲。

第64章 厉兵秣马() 
这些都是名将世家的骄傲,是他们的追求。在那个有梦想的年代,名将游侠都有自己最崇高的人生价值观。

    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好多名将都是宁死不屈。这是他们的气节,也是他们存在的价值。人都有自己的守候,名将是人,也一样有自己的守候。名将的守候就是国家!

    胡亥沉默了一下说道:“朕曾经糊涂的时候被赵高摆弄,曾征集五万天下善于弓弩骑射之人驻守咸阳。此次虽然给章邯三万人,还有两万,明日通知下去,三日后随朕亲征。”

    参赞府的几个重臣听了大吃一惊。他们知道胡亥是要亲征,但没想到会来的如此之快。

    胡亥则扯过军用地图,指着荣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