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斩邪 >

第106部分

斩邪-第106部分

小说: 斩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面对着摆满饭桌的佳肴,闻着扑鼻而来的饭菜香味,就是提不起半点食欲。过了一会,终于勉强执拿筷子,伸出去夹一块鸡肉,放进嘴里。

    咀嚼得仔细,可食之无味,仿佛在吃着一块木头。

    轰隆!

    屋外的天空,本来只是下雨,此刻突兀炸响一个雷,非常突然。

    元哥舒心头一震,猛地失手,手中碗筷掉落在地,“砰”的一下砸烂了,散落满地的白米饭。

    “公子请息怒!”

    旁边伺候着的奴婢以为元哥舒又要发无名火了,心慌意乱,赶紧跪倒在地,磕头哀求。

    元哥舒浑然不觉,在雷声炸响的瞬间,他耳朵里只有雷声袅袅,再容不下其他动静。

    片刻之后,他终于醒过神来,一个箭步冲出去,沿着路径往外面狂奔,双手挥舞,口中大喊:“回来,快回来!”

    看起来,像是要追逐某些离他而去的东西。可在他前面,什么都没有。

    这一幕,被府中许多人看见了,不禁呆若木鸡,他们可从没有看到少将军如此失态过。

    “啪!”

    前面猛地转出一队人,领首者正是刺史大人元文昌,一巴掌就扇到儿子脸上:“混账,你在做什么?”

    其如岩石般坚定的脸容掠起怒气。

    元哥舒被打,如梦初醒,看见父亲,竟忍不住嚎啕大哭。

    元文昌瞥他一眼,一拂衣袖:“哥舒,你太让我失望了。”说罢,率领一众贴身侍卫,掉头离去,再不回头看儿子一眼。(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八章:作壁上观,护法国师() 
风雨下着,许珺全身都湿透,见陈三郎依然紧闭双目,面色颇不好看,真是心焦无比。突然间,她听到一阵鼻鼾声,赫然来自陈三郎,不由得呆住。

    俯身下去仔细倾听,可不是陈三郎在打呼噜吗?

    许珺只觉得好气又好笑,悬着的心总算能放一放——这家伙能安然睡着,起码证明已经度过了最为艰难的那道坎。抬头望天,见风雨虽然越来越大,但那惊心动魄的雷电却慢慢停歇住。

    吐一口气,背起陈三郎,不用多久就找到一家客栈。迈步进去,抛出一锭银子:“掌柜,一间上房;还有,马上熬一碗姜汤,要浓。”

    掌柜瞄了一眼:“姑娘,你们衣服都湿透了,滴着水……”

    啪!

    又是一锭银子砸下来。

    掌柜顿时眉开眼笑,麻利地应道:“晓得。”

    立刻吩咐小二带她上楼安置。

    等小二出去后,许珺看了落汤鸡般的陈三郎一眼,一皱眉,略一犹豫,就开始动手,将他剥得只剩下条短裤,然后扔到被窝中,捂得严实。想了想,还是觉得不踏实,干脆拿出贴身的那块暖玉,挂在陈三郎脖子上。

    这暖玉,上面红晕荡漾,如同水波,却能散发出温煦的暖意,极为舒服。

    这可是千金难买的宝物,拿出去,哪怕不少权贵都会为之动心。

    此玉许珺从小就佩戴于身上,许念娘说,它是许珺母亲留下来的唯一之物,对她而言,纪念的意义还要大于宝物本身的价值。

    做妥这些,许珺就地盘膝,运转功夫。约莫半刻钟后,浑身有灼热的气息缭绕不散,直接将湿透的衣服蒸得干爽。

    敲门声响,店小二送姜汤上来了。

    拿了姜汤,许珺坐在床边,用小勺喂陈三郎喝。由于陈三郎酣睡正沉,得先捏开嘴才能喂进去。

    捏着他的脸颊,莫名想起刚才剥衣时候所看见的身体:没想到这男人斯斯文文,还挺有肌肉的……

    想到这,脸上不禁有些烧,娇羞无限,倾国倾城。只可惜无人瞧见,白白辜负如斯动人情态。

    不,有人……

    许珺又勺了一匙汤喂过去,猛地看见一对明亮的眸子正盯着自己,目灼灼似贼,她吓了一跳:

    “你什么时候醒过来的?”

    陈三郎摸了摸下巴:“应该是从你喂第一口姜汤的时候。”

    说着,挣扎坐起来,被子滑落,露出光溜溜的膀子,就夸张地失声惊呼:“我怎么没穿衣服,你对我做了什么?你可得对我负责哦。”

    许珺一听,柳眉倒竖:“好个得了便宜还卖乖的陈三郎!”

    几乎忍不住就要施展出许氏飞脚,要将他踢下床去,不过转念一想,却噗嗤一笑。

    这一笑,之前所有的担忧焦虑全部烟消云散。

    这一笑,她感到如春天般的快乐!

    ……

    “这一天,可真是有些漫长啊……”

    昆仑观中,后院种着七株桃花,一个道士正在一株桃花下站着,手中折了一枝把玩。

    已是傍晚时分,因为下雨天的缘故,天气阴沉,显得晦暗,望得远些,就瞧不分明了。

    忘机真人的目光仿佛能穿透阴沉,看到高高在上的天空景象。

    此刻,他眼皮一瞌,掩住了眸子的精光,叹息一声:“天时果然不可逆,道友执著又如何,只落得毕生作为尽然付之东流,真是值得?”

    言语中,甚为惋惜。

    “只是那子,究竟是甚么来头,竟能扛过此劫?想起来,本道与他,还有一番纠缠……”

    在山神庙发生的事,陈三郎破掉他剪纸成人的术法,事后根据刺客回报,再通过一番调查,忘机真人已然摸到陈三郎底细,只是按兵不动,另有筹谋。

    他迈步走出桃树下,返回观中。整个过程,没有穿戴雨具,但身上一滴水都不沾。

    临近门口处,蓦然又站定,回过头来看。

    他所站的地方位置不高,可眼眸转动之际,仿佛把整个长安都收于眼底之下,洞悉了然。

    长安藏龙卧虎,先前正阳道长作法,岂能瞒天过海?只是那些或明或暗的人,都因为各种各样的立场理由而选择坐视不理,袖手旁观,并不干涉。可以理解的是,正阳道长要对付的目标对象太过于渺小,渺小得让诸人没有出手的兴趣。

    然而当结果揭晓,不知又会引起怎样的波澜?

    特别是……

    忘机真人视线落在内城方向,落在紫禁城那边。

    “嘿,他的神情此刻一定非常精彩吧。”

    嘴角绽开一抹笑意,再不停留,举步入内。

    两扇木门徐徐关闭,把黑夜关在了门外。

    ……

    内城,紫禁城。

    这是天下最为核心的地带,这是只属于天子的地方,这是内城之城。

    紫禁城殿宇华贵,金碧辉煌,而且建筑得极为坚固,堪称固若金汤——就算长安被攻破,但要打下这座紫禁城,还得耗费许多兵力时间才行。

    此时,城中已落闸关闭,任何人不得出入。正常状态下,夜间的紫禁城,真正的男人就只有当今圣上,其他的人要么是宫女,要么是嫔妃皇后,要么就是太监。

    而护卫兵甲尽数陈列于外墙,不得入内半步。

    至于皇子成年后,也会搬离紫禁城,住在内城的府邸中。

    但今天例外,紫禁城内的一座塔上,赫然坐着一个僧人。他身材不高,但很是圆胖,挺着个大肚子,配衬上一张红光满面的圆脸。看上去,仿佛是弥勒佛转世。

    晚风吹拂起他身上鲜红的格子袈裟,猎猎作响,很是鲜明醒目。

    “为什么会这样?”

    嘴里呢喃道。

    这句话要是被旁人听到,定然会吃惊,因为在许多人心目中,他如同佛陀,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这样的人物,不应该出现疑惑的情况。而或说即使有,也不会轻易流露出来。

    “看来扬州那边出了漏子呀……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吟诵着佛号,僧人起身下塔,如同走在自家禅院般行走在紫禁城中。

    在这里,他竟是自由的。

    因为他就是当今护法国师:净往大师!(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九章:殿试临近,病魔缠身() 
今天,日出东方,晴。

    已是四月,四月的长安日渐温煦。

    距离会试放榜已经过去一段时日,关于会试话题的谈论开始降温,因为再过几天,就是殿试举行之日了。

    殿试,由当今圣上亲自主持,然后御笔点名,圈定三甲进士,让一众贡士享受无上荣光。

    殿试之上,只考时务策问,不论其他。贡士们自黎明时入紫禁城保和殿,历经点名、散卷、赞拜等礼节程序,登殿入席就坐。然后颁发策题,只考一道。但题目往往极长,多达百字,甚至几百字,主要为询问时事,让贡士们依事发表见解,写成文章答卷。

    考完之后,有八名考官负责交叉审阅,并附上审核成绩,最后选出成绩最佳的十卷呈交给圣上。

    一甲进士三名,便会出自这十卷文章中。

    当然,也不排除圣上对这十卷文章不甚满意,要求重新筛选的情况。只是这般情况比较少见,反正在夏禹王朝的历史上,从未曾出现过。

    殿试只考一天,早上入场,日暮散场,晚上评卷出成绩——在当天,圣上是不会露脸的。

    第二天,圣上才会出现在殿上,当场看过贡士们的仪容形态,并就此定下一甲前三名次。

    从这个角度上看,殿试颇有选秀的意味。

    选秀主要看两个方面,第一是书法:要求答卷必须用正体,即所谓“馆阁体”。字体要“方正”、“光圆”、“乌黑”、“体大”等。如果字写不好,不符合要求,那即使文章写得再出色,分数也会大减。

    第二看人。

    五官要端正,身体要修长,可以斯文,但不该表现得孱弱。长相有缺陷、或者骨瘦如柴的那些,注定入不得圣眼。

    要知道“状元”、“榜眼”、“探花”等一甲前三进士,代表着王朝脸面,外观寒碜见不得人,有失体统,却难以入选。

    “以貌取人”,却也无可厚非。

    三甲进士名次划定后,出金榜昭告天下。进士们则插花骑马,游长安街,尽享荣誉。

    又有圣上赐宴,在皇家园林中举行,名为“琼林宴”。

    诸如种种,当真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真实写照。贫寒士子登天梯,鲤鱼跃龙门,青云直上。

    叶藕桐出身书香世家,在扬州,也算一方门第。当从快马捷报中听到自己的名字,他的兴奋激动之情,绝不比贫寒士子少分毫。

    这一次考会试,全国举子云集,其中不乏各路才子。是以他对会元的期望并不高,只想着能考中即可。

    果不其然,当会试放榜,他的名字出现在第七十八名。

    这个名次不算高,也不算低。

    其实贡士排名几无意义,哪怕是最末的第三百名,也是一名“准进士”了。当上到殿试,圣上点名次,才是最终的排定。而这个排定,与会试名次关系不大。

    即使是会元,在殿试上也未必有加分。

    故而“连中三元”的分量当中,状元第一,解元第二,会元只能排第三,不无道理。

    不过话说回来,第一始终是第一,终究会是让人瞩目的那一个。

    放榜当天,叶藕桐守在内城客栈外,守到最后结果揭晓,会元:陈原,陈道远。

    对于这个结果,他颇感惊喜,实在没有想到陈三郎能连中两元。而作为扬州人,其自是与有荣焉,面上有光。

    问题在于,这一天,作为会元的陈三郎一直没有现身。

    这简直让叶藕桐有一种抓狂的感觉,恨不得立刻找到陈三郎,把口水唾沫喷他一脸——如此关键重要的时刻,主角岂能不出场?

    会试放榜后,尘埃落定,考中的欢天喜地,并能继续留在内城客栈中,一直住到殿试完结。

    至于考过殿试,定下名次后,进士们当然是衣锦还乡的了。

    进士都是官身,马上便安排好职务。实职也好,清流也罢;留京也好,外放也罢,反正都有去向,不像举人那般蹉跎。不过在此之前,皇恩浩荡,都会恩准他们回去几个月,然后再上任。

    富贵不还乡,如同锦衣夜行。况且家中亲人个个望眼欲穿,怎能舍弃不顾?

    而会试落榜的,只能收拾包袱,黯然离开内城了。

    这几天来,客栈住客开始减少。考子之间,占据主流旋律的为十里长亭送别友朋,一时间,不知又作出多少首关于“离别”的诗词来。

    叶藕桐就送别了好几拨朋友,他交际广阔,不仅与扬州本地的举子有交往,别的州郡也有为数不少的一批,通过以文会友的方式结识,当性情相投,便把酒言欢,结下交情。

    不过在那么多的友朋当中,叶藕桐最想见到的,却是陈三郎。好几天来,他通过各种方式打听,始终没有听到陈三郎的消息,这让他感到诧异之余,同时很担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