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称霸五代十国 >

第201部分

称霸五代十国-第201部分

小说: 称霸五代十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行密见活捉了孙儒,泣不成声,这场游戏终于结束:杨行密获胜,奖品是用孙儒鲜血喷染成的锦绣前程。杨行密在宣州城中处死孙儒,孙儒听说刘威劝杨行密背城死战,死前长叹:“我临阵决胜,不意今日坠于刘威瓠中。”杨行密杀掉孙儒,将人头送到长安。孙儒部将马殷、刘建锋得知孙儒被杀,聚众号哭长拜,率军西去。

    在杨行密创业的过程,孙儒是杨行密遇到的最难逾越的一道坎,杨行密几次差点被孙儒灭掉。不过孙儒眼光短浅,象孙儒这样的人,只能在乱世中做几年草头王,真正能成大事的,还得算上杨行密这样有战略长远打算的人物。孙儒一死,淮南一带尽数入归杨行密。杨行密要想做大事,就不能窝在宣州,扬州虽然残破,但扬州的战略价值却远非宣州可比。杨行密留田頵守宣州,自率大队人马北上扬州城。扬州屡遭兵祸,尤其是孙儒的破坏,百姓伤亡惨重。杨行密一到,立刻放粮赈民,减免赋税,免遭兵劫的百姓方才有口安生饭吃。

    不过杨行密最近手头比较紧,想问老百姓“借”点钱花花,当然杨行密不会白“借”,准备用盐茶等生活必备物资交换。掌书记高勖劝道:“淮南兵祸不已,百姓困苦,也没有多少钱。我们手头有茶盐等物,可以和周边郡县交易,不比强行”借”淮南百姓的强?何况我们要在扬州长期呆下去。”杨行密大悟,便如高勖所言照办。

    孙儒死后,留给杨行密一支多由河南人组成的数万军队,杨行密在这些中人挑出五千精壮汉子,另设一营安置,待遇比其他军队高出一截。杨行密命他们尽披黑甲黑袍,号为“黑云都”(不知道杨行密的黑云都遇上李嗣源的横冲都会如何?绝对精彩,可惜无缘),由自己绝对控制。同时又将盱眙和曲溪的军队并为一军,起名“黄头军”,交由心腹李神福统领。

    杨行密在淮南崛起,朝廷自然也要顺水推舟,在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八月间,让杨行密以宰相身份(同平章政事)为淮南节度使,也就是“使相”,和朱温是同一个级别。杨行密和三国的孙权一样,在自己的地头上做老大,同时又承认朝廷的统治地位。唐朝虽然名存实在,但毕竟还有些威望,杨行密也不会傻到学袁术那样。

    得到扬州后,杨行密才算真正有了自己的战略根据地,和孙儒打了几年,确实比较疲惫。杨行密利用这个相对和平时期开始在淮南进行政权组织建设,政治说复杂也复杂,也简单也简单:长袖善舞,收买人心。杨行密知道乱世中最可靠的是军心,先收买军心,杨行密经常下基层单位,和将士们打成一片。

    要想牢牢抓住军权,首先要控制中高级军官和控制基层军事单位。前者保证军令的畅通,后者保证中高级军官如果叛变,军权不至于丧失。最底层的人都听自己的,还怕中高级军官闹出什么事来?杨行密虽然赏赐将士的东西不算丰厚,但杨行密本人也厉行节俭,吃喝用度都比较节约,也让人抓不到把柄。

    对于因为躲避战乱而逃难的百姓,杨行密派人四处招抚,杨行密给予妥善的安排,保证人人有地种,有饭吃。淮南经济渐渐有了起色,归附者越来越多,杨行密的腰包大鼓。

第一百五十二章 匹夫之力() 
第一百五十二章匹夫之力

    杨行密这时的地盘并不算大,杨行密首先拿当初把老巢庐州献给孙儒的蔡俦开刀,蔡俦在孙儒死后无家可归,想投靠朱温。朱温此时还不便和杨行密翻脸,予以严拒。蔡俦无法,便和据守舒州(今安徽舒城)的倪章互为犄角。杨行密对庐州念念不忘,景福元年(892年)十一月,派李神福将“黄头军”去收复庐州。

    李神福攻到城下,蔡俦不战,杨行密命田頵出兵宣州,自己带着“黑云都”来到庐州。原孙儒手下的偏将张颢越城来降,杨行密久闻张颢好勇斗狠,甚是喜爱,安排在亲军中任头领。城中的蔡俦知道杨行密的能耐,破城之后难逃一死,索性自杀了。

    蔡俦曾经把杨行密的祖坟给刨了底朝天,蔡俦死后,部将劝杨行密也刨了蔡俦祖坟做为报复,杨行密没有同意。其实刨了蔡俦的祖坟也没什么实际意义,反而会让人觉得杨行密“睚呲必报”,没有气量,不划算。回到庐州后,杨行密即命田頵去收歙州(今安徽歙县)、李神福去收舒州。歙州刺史裴枢善守,田頵屡攻不下,便开始围城。裴枢不想打了,给杨行密写信:“放我回长安,歙州君自取之”。杨行密同意,派陶雅代裴枢守歙州,裴枢自去。不久,倪章打不过李神福,弃城逃跑,李神福进入舒州。

    乾宁二年(公元895年),杨行密北上攻濠州(今安徽凤阳),这场战事没什么悬念,很快拿下。值得一提的是,杨行密在濠州遇到一个流浪儿,看到这个小孩长相清秀、眉宇间有股英气,喜欢的不得了,便问:“你是哪里人呀?叫什么名字?你爹娘呢?”这个孩子大哭:“我是徐州人,今年七岁,无名,爹娘早亡,不知葬在何处,只好浪迹江淮,讨口饭吃。”杨行密见他说的可怜,大动恻隐之心,决定收下这个孩子做义子。

    不过杨行密的亲生儿子杨渥却讨厌这个孩子,当然主要是因为忌妒,此儿长相不俗,谁敢说他长大后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真让你猜对了!)?因老爹严察,还不敢造次,只是对杨行密表示不满,其他几个兄弟也都不希望别人来分享他们的父爱和富贵,闹了起来。

    杨行密万不得已,只好舍痛割爱,把这个孩子送给重臣徐温,并对徐温说:“要不是我家渥儿不喜欢,我绝不会把这个孩子送给你的,此儿大后必能成事,你要好好待他。”徐温哪敢不从,当下就收了这个义子,取名徐知诰。后来这个徐知诰废掉吴国皇帝杨溥建立南唐,改名李昪。

    朱温不想让杨行密这么得势,派刘知俊率军南下,在涟水被淮南军张训部打成了光棍,逃回汴梁。杨行密之后如顺水行舟一般,四处掠地,连连得手,占领淮河以南、长江中下游大片地区,并攻下重镇苏州。被朱温形同软禁的唐昭宗李晔拜杨行密为弘农(今河南灵宝)郡王,弘农距淮南千里之外,杨行密根本不可能去弘农当什么王爷,李晔此举不过是希望杨行密能忠于朝廷,千万别跟朱三这个老不要脸的穿一条裤子。

    这时杨行密和朱温的关系已经降至了冰点,起因居然是朱温贪图小便宜,扣留了杨行密派到中原进行茶货贸易的都押衙唐令回,并把唐令回带去的一万多斤茶砖给吞了。杨行密气的大骂:“朱三无耻!”上表把朱温的“累累罪行”公布天下,说是要举淮南大兵讨伐朱温,当然这是吓唬朱三的,但从此杨行密和朱温撕破脸皮。

    乾宁四年(公元897年)正月,朱温攻城郓州,杀掉朱瑄,其弟朱瑾与河东李克用调来帮助朱家兄弟的大将、沙陀人李承嗣率数千骑兵亡命数百里,渡淮投靠杨行密。杨行密军地处淮南,多水师而缺骑兵,这次杨行密凭白得到了河东精骑兵,野战能力大大加强,把杨行密高兴坏了。

    杨行密高兴坏了,朱温却气坏了,想要教训教训杨行密,派大师庞师古出清口(今江苏清江),葛从周出安丰(今安徽霍丘东),随后朱温坐镇宿州,想让杨行密这个未来的“吴先主”变成现实中的“吴后主”。杨行密知道朱温这次不是玩虚的,派小孩舅朱延寿去对付葛从周,朱瑾、张训等对付庞师古。

    庞师古愚蠢至极,把军队扎在淮南下口,找人下棋去了。朱瑾那还客气什么,先是冲进庞师古营中转了一圈,斩获不少。庞师古依旧不为以然,朱瑾放淮河水,汴军死伤无数,淮南军借势追杀,庞师古阵亡,葛从周一路也退了回去,走的时候被朱延遇送了一程,狼狈回去。

    杨行密得意之余,给朱温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庞师古、葛从周没资格和我交朋友,朱三兄弟有兴趣的话,弟愿意和你会会。”朱温气的直骂。杨行密大宴文武,厚赏有功人员,对原河东将领李承嗣等人待之甚厚,沙陀人强悍善斗,杨行密极力拉拢他们。反正这些沙陀人也回不去了,不如为杨行密卖命。

    杨行密最近行事颇为顺手,心情一舒畅,胃口自然大开。杨行密盯上了浙江的钱鏐,虽然钱鏐实力不弱,但杨行密在想:“孙儒如何?不照样被我宰掉,钱鏐再横,能横得过孙儒?”唐光化元年(公元898年)三月,杨行密出兵去取昆山(今江苏昆山),给钱鏐腹背插把刀,领兵的秦裴有点能耐,很快就占领昆山。

    钱鏐见杨行密如此胡来,大恼:“瞧不起人怎么着?不给你点颜色看看,真以为钱爷是个孬包!”钱鏐派浙中名将顾全武告诉秦裴做人要讲点规矩。顾全武部驰至昆山,先把秦裴困在城中,敲掉了杨行密的援军。顾全武觉得秦裴是个小虾米,不如吃苏州这条大鱼过瘾,唐光化元年(公元898年)九月,改攻苏州。钱鏐随后发水师进抵苏州城下,钱鏐一方面考虑苏州不易攻取,二方面考虑夺苏州这样的大功不能白白让给顾全武,自己做主子的,得有点战绩,好夸服群下。

    苏州的战略意义对淮南和浙江来说都是得之则强、失之则弱,杨行密忙派李简、蒋勋率兵驰援苏州。而杨行密的苏州刺史台蒙困守苏州,粮草渐渐吃尽,情急之下,只好做了回江湖好汉,弃城破围而逃,吴越军进入苏州。李简听说苏州已经丢了,犯不着前去送死,只好回去。

    苏州虽然拿下,但昆山还在杨行密手中,昆山地处苏杭之间,留下这根刺,钱鏐觉得不舒服,返军再攻昆山。秦裴死守,让老弱兵巡城,壮军执弓弩射吴越军,一万多吴越军拿昆山孤城没有办法。顾全武写信给秦裴,劝:“兄弟识点时务吧,只要投降,后半生富贵包在我身上。”没多久,秦裴的“降书”就到了,顾全武大喜,把众将都叫过来,一起欣赏这封降书。

    顾全武打开一看,哪里是什么降书,而是一卷佛经。顾全武曾经做过和尚,众人一看,暗中窃笑。顾全武在弟兄们面前折了面子,脸色白里透红,与众不同,气的脸都紫了。顾全武发水灌城,昆山城被冲坏。这会秦裴真顶不住了,只好出降。

    钱鏐得知拿下秦裴,大喜,钱鏐觉得秦裴能撑到现在,手下至少也有千把个弟兄,就准备了够一千多人吃喝的宴席,款待新归附的弟兄。等秦裴等人来到钱鏐面前,钱鏐大惊:“怎么只有几十个人?”自己手下一万多人,竟然还是靠发水才打败几十个人,此事传出来,江湖人岂不笑他钱鏐无能?骂秦裴:“我师万人,汝不足百人,胆敢拒我雄师,你哪来的胆子?”秦裴叹道:“淮南待我弥厚,不忍背之。今天降是因为实在打不过了,并非心服。”

    秦裴明显是不给钱鏐面子,要换是董昌之类的狗雄,早就一刀废了秦裴。钱鏐到底是个乱世枭雄,有容人气量,秦裴是条汉子,这样的人不能杀,可以给自己手下做做榜样:“做人当做秦裴!”顾全武做的也不错,怜惜秦裴孤忠,怕钱鏐一怒之下杀掉秦裴,忙来求情。钱鏐大喜,厚待秦裴而不问。

    有得必有失,有喜必有怒,正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杨行密恨透了钱鏐,准备想机会报复。到了唐天复元年(公元901年)八月,江湖传言:“钱鏐为盗贼所杀!”杨行密耳朵长,听到了,大喜:“活该!天予不取,必受其咎!钱婆留一死,杭州就是我的了。”杨行密热火烧心,也不去察察事情真伪,派步军都指挥使李神福等将兵取杭州。

    李神福确实很会用兵,他在青山(在今浙江临安境内)埋伏好人马,然后派人散播谣言,说李神福畏战欲逃。顾全武大喜,率军来追,结果在青山被李神福迎头痛击,斩杀浙军五千多人,活捉顾全武。

    李神福督军趋进临安,杭州大惊恐,城中鸡飞狗跳,乱成一团。钱鏐率军死守,李神福虽然有本事,但奈何不了钱鏐。李神福感觉从守城的情况来看,城中主帅必然懂兵法,善将兵,估计钱鏐还活着,不然还有谁会如此从容?李神福知道钱鏐是何等人物,这等人根本惹不起,干脆送过顺水人情,撤吧。钱鏐也不敢和淮南军玩真的,屈一时,伸一世。出钱塞饱了李神福,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李神福撤回淮南。

    杨行密的威名已经传遍天下,江湖之中多传其智勇。手控淮南诸州,临江而窥中原,和三国时孙权差不多,便是朱温,也得惧杨行密三分。李晔为了进一步拉拢杨行密,在天复二年(公元902年)三月,封杨行密为东面诸道行营都统、校检太师、中书令,加封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