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称霸五代十国 >

第202部分

称霸五代十国-第202部分

小说: 称霸五代十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辏ü902年)三月,封杨行密为东面诸道行营都统、校检太师、中书令,加封吴王,后来吴国的名称也源于此。

    杨行密即已得志,心情大好,江北是朱温的,江南虽然军阀林立,但要论实力,杨行密自谦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当然也许杭州的钱鏐不太服气,但客观的说,淮南地接南北,南可取浙闽,北可进中原,而吴越偏居东南,发展空间有限。

    上次杨行密听信了假情报,虽然没有夺取浙江,但至少把杭州第一名将顾全武给弄来了,可顾全武对杨行密不怎么感冒,杨行密留他也没用,到了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四月,杨行密把顾全武打发回杭州,并告诉钱镠:“婆留兄弟,顾全武我还给你,做为回报,你得把秦裴毫发无损的送回来。”对钱镠而言,秦裴虽好,终不似顾全武之腹心多年,而且能力上顾全武似乎更出一筹,当然愿意做这买卖,两家皆大欢喜。

    杨行密之所以能以一匹夫之力,十余年间坐定江淮,自身能力是一方面,他手下文武也确实厉害,袁袭就不必说了。象田頵、朱延寿、安仁义等人跟杨行密是白骨堆中杀出来的朋友,感情本来很深。但“同患难易、共富贵难。”杨行密当上吴王之后,开始对田頵等人起了疑心。

    当然,田頵这些人也居功自傲,对杨行密也没大没小,杨行密便想除掉他们,只是一时还没动手。唐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八月,吴越武勇右都指挥使徐绾作乱杭州,并私通田頵,田頵发兵来杭州。并装好人,劝钱鏐东守会稽。杭州是吴越根本,失杭州即失吴越,钱鏐哪里肯依?顾全武劝钱鏐:“事急矣,主公速遣质子送于淮南,让杨行密对付田頵,不然,大事去矣。”钱鏐无奈,只好把儿子钱传璙送到扬州,请杨行密发发慈悲。

    杨行密知道田頵不安分,但没想到居然玩的这么大,田頵要是得了杭州,那还了得。南北朝侯景大言欲入关擒宇文黑獭,高欢欲许之,娄氏曰:“得了黑獭,失一侯景,何益?”欢悟,乃寝景计。杨行密面前的是同样的形势,所以杨行密派人去召田頵:“吴越和你有什么关系?人臣无外交,快点给我回来,不然我就换人守宣州。”

    李神福劝杨行密:“田頵为人奸险,不如早除之,以避后乱。”杨行密不同意:“田頵是淮南功臣,威望很高,而且田頵现在还没有公开造反,除頵容易,但众将会说我卸磨杀驴,见机行事。”杨行密算是给足了田頵面子,虽然杨行密知道田頵不安分,早晚要反,但凡事要讲个证据,田頵现在还算杨行密的人马,所以杨行密也不便先动手。

    田頵打了几回,没得手,也顾虑到杨行密那边,只好撤军,但却逼钱鏐送过儿子过来,说是要招女婿,明摆着要人质。钱鏐虽然舍不得,但形势不容人,幸亏儿子多,只好再牺牲钱传瓘(即后来的吴越文穆王钱元瓘),送给田頵,田頵这才回宣州。

    田頵不是个安分的人,自思跟着杨行密,混的再好,不过是个高级打工仔,不如自己做老板自在,决心和杨行密翻脸。但但为了谨慎起见,田頵想联系河南的朱温做为外应。唐天复三年(公元903年)八月,田頵把寓居宣州的唐末大诗人杜荀鹤请来,对杜荀鹤说:“淮南久失王化,今日我当效节王室,烦请先生去汴梁一趟,联系一下朱温。”,杜荀鹤应命而去。

    关于杜荀鹤,在这里多说几句。杜荀鹤是晚唐为数不多的知名诗人,和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齐名,诗作极有才气,《山中寡妇》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唐末战乱对社会造成的空前灾难,原诗如下:“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枯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提到杜荀鹤,不得不提及另外一个姓杜的,谁呢?就是杜牧。杜荀鹤是杜牧在池州做刺史时和一个当地女子风流过后产下的私生子。杜牧因家中有个“河东狮”,经常踢翻醋坛子,不敢把这个女子带回家,只好任她流落在外,后嫁于长林(今安徽滁州境内)乡正杜筠,生下杜荀鹤。后来南宋名臣周必大写诗讽刺杜牧:“千古风流杜牧之;诗才犹及杜筠儿。向来稍喜唐风集;今悟樊川是父师。”

第一百五十三章 杨行密卒() 
第一百五十三章杨行密卒

    田頵知道杨行密不好对付,密使赴润州(今江苏镇江),联系同样不老实的安仁义:“咱们兄弟联手,掀掉姓杨的,中分淮南,不比跟人屁股后面当哈巴狗儿强?”安仁义早就有这个意思,一言即从。

    而镇守寿州(今安徽寿县)的杨行密妻弟朱延寿早就和田頵勾搭上了,朱延寿曾密告田頵:“大哥真欲做大事,知会弟一声,刀山上得,火海下得。”田頵大喜,等一切准备的差不多时,田頵派两个心腹人化装成做买卖的,北去寿州联络朱延寿,共同起事。可惜这二位爷一看就不象是做买卖的,在半路被淮南牙将尚公乃拿了,搜出密信,速与杨行密处置。

    杨行密早就知道这几个人没个好东西,只是“反状未露”,没有把柄,现在人证物证俱在,是到了动手的时候。杨行密令正在围攻鄂州(今湖北武汉)军阀杜洪的李神福,速转向宣州剿灭田頵,李神福起舟师扬帆东下。

    在谋乱的三人中,田頵立功最着,朱延遇关系最近,但率先打响头炮的却是润州的安仁义。唐天复三年(903年)八月,安仁义南袭常州,常州刺史李遇在城外埋伏好人马,然后在阵上大骂安仁义:“尔受君恩,食君禄,不思报,反欲噬人主,真是犬彘不若!”安仁义久经战阵,度测李遇必然有备,忙撤军北归。果然常州伏兵见伏击不成,杀出来去追安仁义。

    安仁义被追了一阵,既想甩掉李遇,又不想刀兵相见,自损实力,命润州军解甲坐于地上,大吃大喝起来。李遇不敢大意,生怕安仁义有伏笔,回常州自守。安仁义忙了一圈,一个子儿也没弄到,只好回到润州再做打算。淮南军王茂章、李德诚、米志诚部奉杨行密令,进围润州。

    虽然李遇事前防备,袭常州不克,但安仁义既然扯旗造了反,绝了自己后路,就必须攻城掠地,扩大地盘。偷袭常州没得手,难道偷袭别的地方就一定得手?想靠偷袭赢得天下,哪有这等便宜事?为安仁义计,应该强攻常州,然后据润常自守,南通吴越,西连田頵。万一事不成,还可以逃奔钱鏐,这样还能活下一条命。润州在杨行密和李遇之间,进退无路,只能坐在等死。

    安仁义听说米志诚来了,气又上来了,原因米志诚的箭术公认是淮南军中第一号,安仁义也自诩神箭,向来不服米志诚。安仁义在城上一通乱射,加上安仁义平时待将士们不薄,也多愿为安仁义死命守城,王茂章没攻下来。

    三路反贼,杨行密要一个一个收拾,下一个倒霉的是朱延遇。杨行密到底是一世枭雄,奸滑的很,不想和朱延寿力战,如果朱延寿吃打不过,投降朱温,寿州要是落在朱三手里,麻烦可就大了。杨行密想条好计策,在朱延寿来使面前装瞎:“太阳怎么是方的?狗怎么长的五条腿?”然后,“咚”的一声有意撞上柱子上,眼冒金光。

    杨行密将装蒜进行到底,又骗朱夫人:“我眼睛坏了,什么都看不见了,看来我得归隐江湖了。淮南大政,非常人可主之,儿子们都太小,不如把老三(朱延寿)叫过来主政吧。”朱夫人和府中众人都被杨行密给骗住了,朱夫人信以为真,密报朱延寿,毕竟是自己的兄弟,信得过。杨行密见戏演的差不多了,派人去寿州请朱延寿来扬州主持军政。

    朱延寿大喜,也不多想,速至扬州准备“接班”。杨行密在府中接见朱延寿。杨行密在袖中藏了一个铁槌,慢慢靠近朱延寿,朱延寿不知有诈,向杨行密下拜。杨行密见机会来了,抄出铁槌,朝朱延寿头上砸去。朱延寿惨叫一声,倒地挣扎,哀号痛呼,半天才咽气。

    得手之后,杨行密召集府中文武,以槌指延寿尸,继续蒙人:“我眼睛前不久是瞎了,但这是朱延寿给逼瞎的,现在朱三死了,我眼睛又好了,感谢上帝!”众人大惊:杨行密太能耍了,这等心计,谁还敢和他作对?纷纷跪拜。

    安仁义被困在润州,朱延寿给砸死了,接下来杨行密就要对付最难缠的田頵了。唐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九月,田頵发兵北上,攻下升州(今江苏南京),生俘李神福家小。此时李神福已经顺江东进,田頵派人告诉李神福:“兄弟如何不晓事?跟杨行密你能发多大财?不如跟我混,等灭了广陵,江东分半给你,如果不识好歹,我让你断子绝孙!”

    李神福大怒:“杨王手创江东,神福委身于王,自当效死以全臣节,纵九族夷灭,亦不敢有违臣节。今日唯一死,以报杨王厚恩。”斩杀来使,大举直进。田頵见李神福如此不中抬举,自然愤怒,派部将王檀、汪建督水师在吉阳矶(今安徽安庆长江南岸)横江阻拦李神福。汪建心狠手辣,把李神福之子李承鼎绑在舰前,吓唬李神福。李神福真是忠义无二,让人朝敌舰上猛射:“绝不是以亲子而误王事!”

    李神福设计诈败,逆江而上,王檀等人没大脑,真以为李神福被吓着了,率舰来攻。李神福此招譬如开弓,弓弦拉的越满,箭射的越远。见几个傻子快到近前了,下令顺江猛攻,并纵火器射向敌舰。宣州水师大败,溺死烧死无数,李神福乘势大攻,全歼宣州军,汪建等仓皇窜去。

    田頵闻败,自起大军,沿江逆流而上,来会会李神福。李神福和田頵都是杨行密手下一等一的大将,知根知底,没敢小瞧田頵。遣使求救杨行密,杨行密调台蒙发步兵援应李神福,并让围攻润州的王茂章同去,毕竟田頵的威胁要远大于安仁义。

    田頵腹背受敌,只好留郭行頵、王檀、汪建水步军驻守芜湖,防备李神福,自将大军来会台蒙。唐天复三年(公元903年)十月,两军阵于广德(今安徽广德),台蒙趁田頵立军未稳,纵兵前战,大胜一场。然后两军复战于黄池(今安徽马鞍山附近),台蒙知道田頵求胜心切,先伏下兵马,然后在阵前阳败而走。田頵不管不顾,纵马直追,结果被台蒙吃了个饱,丢掉死伤弟兄,奔回宣州死守,台蒙紧追着包围了宣州。

    经过几场大败,田頵在军中的威望丧失贻尽,田頵还想把王檀等人召回宣州,再作死战。芜湖兵马虽然南下,但因淮南军防备森严,过不了,王檀等人一合计:“田頵快要倒了架子,还是识点好歹吧。解甲投降台蒙,江南岸一带尽皆台蒙。

    这时候的田頵犹欲作困兽之斗,唐天复三年(公元903年)十二月,田頵尽出精锐数百人,和台蒙决战。台蒙知道这是田頵死前的最后挣扎,退兵数百步,待田頵军准备过濠沟之际,大呼将士杀贼,淮南军大进,宣州军那点人不够台蒙塞牙缝的,几被全歼。田頵抱着最后一丝生机,想逃奔朱温,以自己的能力,混个大镇节度是没问题。。

    可惜宣州距淮南边界数百里,上哪跑?被淮南军追上,乱刀砍死。割下人头,送给杨行密,台蒙随后就守在宣州,做观察使。田頵这路一灭,李神福就赶往鄂州再去找杜洪谈话。而杨行密收到田頵的人头,感叹良多:“吾与君共起来江淮,数十年来,亲若兄弟,奈何有今日事?”说到动情处,泪下数行。“罪不及妻孥”才是明主所为,杨行密赦免了田頵老娘殷夫人,反正田頵已死,一个老太太能有什么作为?不如养起来,还能捞个“仁义”的美名。

    说到“仁义”,杨行密自然想到还被困在润州的安仁义,这厮吃打不吃围,王茂章在台蒙进围宣州后再回到润州城下,屡攻不下城。而此时奉命取鄂州的李神福得了场大病,只好回到扬州,不久病死,杨行密痛哭一场,改派舒州团练使刘存去鄂州主持军务。李神福是淮南名将,智勇忠义,是杨行密的绝对亲信,当然有时贪了点,拿过钱鏐的银子。杨行密刚哭完李神福,又不得不再哭台蒙,台蒙一死,宣州无人,杨行密只好派长子杨渥去接替台蒙。

    现在杨行密可一直打到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正月,润州固若金汤,纹丝不动。杨行密渐渐失去了耐心,派人进城劝安仁义:“虽然你背叛了我,但我能得淮南而称王,你是出了大力的,我心中有数。只要你开城出降,我保证,绝不杀你,还让你当大官。当然喽,兵权是不能给你的,做个富家翁吧。”安仁义觉得这笔买卖不划算,但又想这样下去,难免一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