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517部分

暗黑大宋-第517部分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得罪了一大群权贵。程昉也在谦让,但谦让得不够,由是得罪了一大群人。先是逼退回洛阳,经王巨推荐,又去了河北。然而这一回却活活逼死了……

    程昉如此,王巨下去还是如此,不要以为镇定府,权贵豪强同样不少,最有名的就是曹太太的曹家。

    弄不好就会闹出天大的风波,最后连自己晚节都不保了。

    所以曾公亮在奏章上说得很含糊,任用将帅,但就没有说那一个将帅了。

    但这件事比较紧急。

    因此用快信通知他在泉州老家的亲人,由他们打听王巨的动静。

    庆州的那不算,那场大捷之下,百姓全部感激之,所以容易治理。泉州的这边才能算数,虽然不象河北有那么多权贵,但也有不少豪强,而且福建路百姓本身就比较剽悍,看看王巨是怎么治理的,百姓与豪强又是怎么评价的。如果做得还是不错,曾公亮就敢推荐了。

    由这头猛虎坐镇河北,辽国就算不畏惧,前来入侵,也未必能讨得了好,那么什么事儿也没有了。

    这事儿就传了出去。

    不是所有人不舍,但在座的人肯定都不舍。

    然而这样有本事的官员,怎么可能放在泉州埋没了?

    温姓老者说话时,便带着一份恭喜,一份惆怅……

    但他们也想错了,王巨才不想离开泉州呢。

    宴罢,大家散去。

    琼娘说道:“官人,这一回真的会离开泉州了。”

    “为何?”

    “介甫公罢相,如今首相乃是韩公,副相乃是吕吉甫,一个与你有庆州之缘,一个与你交情莫浅,再有曾公推荐,官人必然会离开泉州。况且与你同样功劳者,王韶担任枢密副使,章子厚担任三司使,而官人仅是泉州知州,岂不是莫名?”

    “那倒未必,”王巨说道。

    不看年龄,论资历与功劳,最少王巨肯定在章惇与吕惠卿之上,与王韶并齐之。最少比熊本强吧,连熊本都赐了三品朝服,但王巨呢?

    王巨摇了摇头:“不然,章子厚若没有救火之功,岂能得到三司使?”

    这件事很是轰动。

    今年夏后虽落了雨,但总的来说雨水很少,九月更是天干物躁之时。

    三司判官宋迪在三司当值,他身体大约不舒服,让手下替其煮药。不知道怎么搞的,导致失火了。

    而且火势迅速变大,赵顼站在西角楼观看,恨不能自己跳下去救火。

    这是三司的国库,得烧掉多少钱哪?

    三司司库在皇城西边,西边还有军营,一些武将的宅子,如潘美与杨业的家都在这一带,也包括军器监的许多作坊。

    就在大家目瞪口呆之时,章惇召集了工匠与诸官兵,前来救火。

    若不是章惇,还不知最后损失多少。就是这样,也烧掉了一千零八十间房屋,财富与案牍不知损毁之少,将赵顼烧得肉痛了。一怒之下,将三司使元绛,宋迪等人全部贬官,然后以章惇替代了三司使。

    也就是说没有这把火,章惇依然监掌军器监,尽管在王雱提议下,如今军器监比以前的军器监规格高,甚至在木棉司之上。

    至于韩绛,王巨没有得罪韩绛,但在庆州也没有真正让出多少功劳给韩绛,韩绛为什么提携王巨?

    吕惠卿嘛,真不大好说,即便提携王巨,也不会让王巨担心重职的。他马上要独立门户了……如何让王巨威胁他的地位呢?

    然而曾公亮若是铁心推荐,还真的不大好说。

    可曾公亮为什么要推荐自己?

    王巨苦思冥想许久后突然醒悟:“北方哪。”

    河北路能去么?那还不如提前去岭南呢。(未完待续)

第617章 呵呵() 
其实只要想到了,并不难猜。

    但王巨也不傻,当真做宋朝的救火队员?

    妃儿一听立即担心了,说:“官人,最好不要去河北。”

    丈夫是文臣,不是武将,就是武将,在战场上拼死拼活的,还未捞得好处,这是干嘛!

    王巨道:“那是当然。”

    如果调到其他地方,王巨真不大好拒绝,但调向河北嘛,那就呵呵了。

    然后等诏书。

    诏书果然来了,但不是授命,而是让王巨进京述职。

    那就述职吧,王巨这一回就没有当作一回事了。这也是心态的问题,本身在成长,再加上前世的思想观念,因此越来越不看重这个所谓的诏书。

    于是王巨慢腾腾地将泉州事务安排好。

    远哪,又不知道朝廷会有什么安排,这一走,恐怕需要很多天才能回来了。然后骑马向京城出发,并且带着琼娘。琼娘在庆州学会骑马的。不过去京城带着一个美娇妾,可见王巨的态度。

    到了京城,王巨态度依然很慢怠。并没有进驿馆,而是直接回到家中,也不算是他的家,是替张贵兄弟俩治的家业。

    兄妹相聚,十分欢喜。

    三牛忽然说道:“大哥,朝廷赐川哥子与张贵同进士出身。”

    “什么时候赐的?”王巨感到古怪。熙宁五年秋闱,也就是王巨到达泉州的时候,三牛中了举子。然而高川与张贵却没有中。

    这也与教育环境有关,王巨在王家寨时,便教导三弟读书,后来王巨拜张载为师,三牛也在边上学习。然后送到了杭州。后来又带到京城,进入国子监就学。

    至于张贵,那则是资质了。尽管他是张载的儿子,资质真的不大好。

    高川是因为这门亲事。才正式发恨的,学得晚。于是三人当中,只有三弟一个得中举子,两人仍是白身。不过因为王巨建议,进士名额少了,结果熙宁六年春闱,王崇在省试上也落榜了。

    但朝廷为什么突然授高川与张贵同进士出身?

    三牛悄声说:“大哥,我想大约是朝廷授张公之官职。张公在横渠拒绝了,于是用此褒奖张公。到于川哥子,多半是为了二姐吧。”

    “不错,三弟,能想到这点,这几年书没有白读。你将高川……也将他父母一道喊来。”

    “好来。”

    王巨这才看着张贵,说道:“张贵,你父亲可知道此事?”

    “刚授不久,我也写信禀报给了父亲。”

    “你是恩师长子,我却一直将你当成兄弟看待。”

    “我知道。”

    “因为这关系到你前途。我虽不便说,然而也要说一说。你父亲一生做人堂堂正正,我希望你也是如此。虽然朝廷赐你进士出身。并且往后去,进士越来越难考,但我还是希望你谢绝朝廷的赏赐。要么做官,这个官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否则你父亲都不会隐居,专心著书与授学了。要么将来的衣食,有我在,你还担心衣食吗?”

    “那就听巨哥子的话。”

    “也不是听我的话,反正你写了信。再看看你父母是怎么想的。”

    “嗯。”张贵听话地点了点头。

    “还不错,两年未见。本质未变。”王巨赞赏以摸了摸他的脑袋。

    一会高川与他父母被三牛带进来。

    王巨让他们坐下,又让二妹沏茶。然后说道:“叔父,叔母,当初我商议这门亲事,并不是为了高川以后能有什么前程。如果那样,我索性于榜下捉一个妹婿了。”

    “哥,你说什么呀。”二妞抗议道。

    “琼娘,你带二妹下去。”

    琼娘将不情不愿的二妞带下去,王巨又说:“非要论般配,举子能般配我的妹妹吗?况且我只有这一个妹妹,从小相倚为命。其实你们都想错了,之所以同意这门亲事,乃是看中了高川为人忠厚,以后不会欺负我二妹。看看一些士大夫,虽然出身不错,然而家中能养着几十名家妓。纵然以后他能位极人臣,我小妹能过上快乐的生活吗?”

    这才是真相。

    非要论般配,不要说举人,就是三甲以下的进士,也未必能般配。

    这是王巨暂时不想上进的,不然就在这几年内,他都能进入两府。但就是不上进,进入两府也早晚的事。宰相的妹妹,选一个二甲进士,难道不妥吗?

    “但为什么我提出一个举子的要求?第一有一个出身,以后有什么万一不测,也会有一个挡箭牌。就象那个白痴郑侠,如果不是进士出身,他这次必死无疑。”

    郑侠发配管制的地方在汀州,离泉州不远。

    但对这个人,王巨一点也不抱着同情心的,纯粹是一个被洗脑洗坏掉的傻逼。

    “这是其一,然而想中进士很难,但想中举人,只要努力读书,还会很难吗,一次考不中,再考二次,二次考不中,可以考三次。”

    这一说无疑给高家夫妇浇了一盆冷水,本来还想朝廷赐了同进士出身,可以正大光明求亲了。但王巨话外之音,无疑是否认了这个同进士出身。

    高川父亲嘴张了张。

    “叔父,我知道你们想的什么,高川岁数渐渐大了。这正是我下面要说的,其实当年提出这个要求,也是拖一拖,那时二妞还小。可能你们眼中不算小了。但实际那时二妞身体还没有长好。成亲了,就要育子。说了你们未必懂……反正太早结婚,生子会很危险。你们若不相信,可以比较一下,二十几岁生子与十几岁生子,难产的比例。这才是真正的原因,实际有没有这个举子,真的不重要。正好陛下诏我进京述职。就将这件事办了吧。我马上写信,让我妻子与二叔也从泉州赶回来。”

    “啊。”

    “另外一件事,就是这个朝廷赐进士出身。你们也要辞掉。无功不受禄,高川对朝廷有何功劳?凭什么受这个进士出身。若是受之,我反而耻之。”

    “我这就写辞书。”高川说道。

    高川父亲在边上则是老脸一红,高川当然对朝廷没有功劳了。这是沾了王巨的光。但王巨也不怪,高家这时候几乎是平常人家了,凭空得到一个同进士出身,那能不激动?

    王巨又说道:“其实你们也不要因为这门亲事有任何压力,以前我与你们一样,还不如你们呢。那时候我与二叔上山打猎,才能吃上一口肉,那天便会让我们兄妹三人开心万分。就象过元旦节一般。门第,在我眼中真的不重要。”

    但不管王巨怎么劝说,这门亲事结下了,高家多少会有一些压力的。

    高川一家三口走了,王巨回京述职,时间不会长的,得商议怎样操办这门亲事。当然,这亲事终于定落下来让他们开心,不说王巨的地位吧,就说二妞的长相懂事持家。也不是一般京城小娘子能及的。然而怎么操办这门亲事,马上就让他们头痛了。

    不过王巨兄妹三人发生了争执。

    二妹要成亲了,那个保安军的母亲怎么办?二妞说要接她过来。三牛坚决不同意。一姐一弟立即争吵起来,王巨也头痛了。

    正当他抓眉毛时,章惇来拜访了。

    “子厚兄,恭贺高迁。”

    “惭愧惭愧,”章惇摇头道。

    至少与王巨相比起来,他还是很惭愧的,自己所做的不过是一个木棉司,木棉还是王巨发起来的。然后在南方立下一些军功,但与王巨军功相比。又算得上什么。

    “何来惭愧之说,人的命运七分努力。三分运气。子厚兄努力了,运气也好。所以这个三司使当之无愧。”

    王巨说着,让琼娘倒茶。

    “子安,在南方可适应乎?”

    “热啊,”王巨说道。一到夏天,在泉州真的不舒服。王巨忍无可忍,于是偷偷地在家中挖了一个大地窖,然后偷偷地从北方运来一些冰块,放入地窖,然而夏天到来,还没有享受呢,冰就一起融化了。

    “唉,吉甫他……”

    “吉甫兄怎么啦?”

    “他不再是以前的吉甫了。”

    不用章惇说,王巨也知道,于是不作声,但吕惠卿做得太急,反而露出马脚,那便是今年的冬日效祭,吕惠卿善意地提醒赵顼,让赵顼给王安石加一个节度使。

    赵顼盯着吕惠卿看了大半天,问道:“王安石离职不是有罪,为何要赦免复官?”

    这才是关健所在,一旦听从了吕惠卿的建议,王安石是捞到了一个节度使,然而那就定性为罪臣,休想再做宰相了。

    虽说大义灭亲也未必是恶谈,可对方确实犯下重罪,那才灭吧。没有罪,那就要知恩图报,这才是中国式的美德。若连这一点做不到,那么何谈忠君爱国?

    正是这件事,吕惠卿终于走上下坡路。不过现在继续呆在东府里,章惇更不知道赵顼的想法,只是让他隐隐有些不快。因为王巨又加剧了不快,有一天章惇便说,吉甫兄,你进入中书,可以调王子安回来了,吕惠卿却左顾而言他。

    然而章惇也不好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