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161部分

明扬天下-第161部分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些旧事在,东林党人担心朱由崧继位之后,会找他们算账,于是乎,本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变得诡异莫测起来。

    这时在籍的礼部侍郎、东林党大佬之一的钱谦益动作最快,此君最善于钻营,当初崇祯初立,就是他第一个把崇祯朝的党派之争推上**的,他当初想干掉温体仁,争夺入阁的名额。可惜自己屁股一堆屎擦也擦不干净,反而被温体仁给踢出的朝堂。

    现在,钱大佬觉得机会来了,于是首先联络丁忧中的雷縯祚积极活动,他们第一个找上了匆匆赶到南京的兵部侍郎吕大器。

    要说明的是,吕大器这个兵部侍郎是京师六部的兵部侍郎,而且他身上还兼着江西、湖广、应天(南京)、安庆四个总督职衔,分量无疑是非常重的;

    所以钱谦益第一个便找上他游说:“潞王是穆宗之孙,昭穆不远。贤明可立。当初福恭王觊觎大位,几乎酿成大祸,若立其子,势将修畔三案。视吾辈俎上肉。”

    这话的是对东林党内部人士说的,很真诚,没什么遮掩,不能立福王的理由只有一个。咱们东林党与朱由崧他爹有仇,立朱由崧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因此,不能立福王。

    经钱谦益这么一游说,吕大器和右都御史张慎言,詹事姜曰广等南京朝臣都同意立潞王。

    但现在拥立新皇不是东林党内部的事,以上不能立福王朱由崧的理由也能和东林党内人士说,对外肯定不能这么说,就是对史可法也不能这么说。

    虽然史可法也属于东林党人,但这厮脑子一根筋,这么跟他说的话,恐怕这厮不会合作。

    于是,在钱大佬主持之下,南京城里的东林党人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重新组织材料,经一夜奋战,大家重新编定了不能立福王朱由崧的七大理由:有不孝、虐下、干预有司、不读书、贪、淫、酗酒。

    材料编撰好之后,立即致书驻军浦口的史可法,史可法看了福王七不可立的理由,便也同意了拥立潞王。

    南京衮衮诸公忙着暗箱操作,一时没有动静。

    远在淮安的朱由崧慌了神,作为最热门的侯选人,却没有人来请他发表竞选演说,施政纲领。前来表忠心,搞投机的也寥寥无几。

    这一切都使朱由崧感到情况不妙,别人怎么编排他都好,但朱由松同学绝对不是真的傻瓜,你们不来找我是吧,难不成我就不会主动出击。

    在这方面俺可是有经验的,当初为了提醒崇祯哥哥册封俺,俺一边逃亡,一边考察山川地形,研究军事战略,很快给俺崇祯哥哥上了一道奏疏,建议加强河防,得到崇祯哥哥大加赞赏,随后册封也就下来了。

    这一次,朱由崧同学决定继续主动出击,而且要击中要害。

    第一个攻关目标自然是最近的路振飞总督,但吊死在路总督一棵树上不明智,必须双管不,必须数管齐下才行。

    这时刚好有凤阳监军太监卢九德找上门来表忠心,朱由崧不禁大喜过望,东林党搞暗箱操作是吧,这一招俺也会,咱们各操各的,看谁更会操

    *******************************

    ps: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月票榜一路跌到了200名外,再跌下去,俺也要坠海了。

    最后骂一声,狗娘养的大马,一定隐藏着什么见不得人的真相,他们在暗箱操作,连越南人都不陪他们玩了。

    嗯,骂完继续召唤月票!求支持。

    (请搜索,更好更新更快!

第236章 襄阳之变() 
***

    秦牧大举祭奠崇祯,更在讨贼檄文上疾声大呼什么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抢占道义的制高点,但这些光说不练可不行。(文学网)

    虽然兵部尚书史可法就这么干,不但发布了讨贼檄文,连誓师大会都隆而生之搞过了,结果过江后立即窝在浦口练兵。

    不过秦牧非常清楚,咱们不能和史可法比,人家东林党掌握着舆论导向,人家说这是勤王,那就是勤王,况且人家史尚书好歹过江了,咱们怎么着也得过江吧。

    秦牧本来就有意把总参搬到武昌去,湖广江西的威胁都来自北方,自己带着总参坐镇武昌一线,一来可以安定民心,“天子守国门”嘛!

    二来有利于就近指挥战事,再者武昌离九江比较近,也有利于与九江的协调,或者说有利于控制九江也行。

    不是秦牧信不过蒙轲,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多留个心眼总不会错。

    秦牧北镇武昌,除了总参和总监察部要随同北上外,三位政务辅官诸葛敏、李源、杨慎也必须跟随北上,现在赣南与湖南都比较稳定;江汉平源占领的时间较晚,江西方面也是北部需要加大控制力度,“三内阁”随同北上武昌,也有利于两地的政务处理。

    军队安排方面,长沙留刘猛率一万五千人马驻守。

    秦牧率宁远、苏谨一万五千步骑,对外号称五万,浩浩荡荡地北上“讨贼”。

    这样一来,加上凌战驻守荆州一万人马,马永贞在武昌的三万五千人马,湖广方面驻防长江一线的兵力将达到六万。

    而九江方面,蒙轲同样有三万陆军,五千水师。

    秦牧手下十五万大军。总计就有九万五千压在了长江沿线,只不过现在他水师还不成气候,更多的是充当摆渡和输送后勤供给的角色。

    刘伯全已经派人从沿海物色来二十多个造舰工匠,并组织起本地数百工匠,正在岳州开建战舰,此事已经划归总装备部管理,快的话,大半年应该就能造出一批象样的战舰了。

    北去的船上,秦牧与司马安、何亮等人围在桌边,几个作战参谋将画好势力分布图铺了开来。

    从这张势力分布图可看出。辽西、辽东由满清控制,号称拥兵三十万,但根据情报确认,目前满清只有318个牛录的军事编制,每个牛录实际人数在200人上下,甚至有些不足200人。

    照此算来,满清八旗实际只有不到七万兵力。不过都是精锐。

    加上依附满清的蒙古也按八旗军制共编有120个牛录左右,每个牛录实际人数约为170人,由此合计八旗蒙古总兵力大概在两万到两万五千人之间。

    另外还有汉军八旗。有157个牛录,总人数大概在两万到三万之间。

    这样算来,满清总兵力在十二万左右。

    下来是占据山海关一带的吴三桂,兵力四万左右。同样比较精锐。

    李自成的大顺军目前已经控制了陇右、河西走廊、河套、关中、汉中、山西、山东、河北、以及河南大部分地区。

    南面的界线大至是西起南阳,向东是经信阳、亳州,宿迁划了条不规则的曲线,这条曲线以北基本都已经被大顺军控制。

    李自成号称拥兵百万。但真正可战之兵估计也就三十万左右,并且这三十万可战之兵还很比较分散。

    张献忠则控制了东到巫峡的四川大部分地区,兵力号称有五十万。稍有战力的估计在十五万左右。

    大明南方的残余势力则很复杂,左良玉控制襄阳一带,号称拥兵二十万。

    黄得功控制庐州一带,拥兵十万有余。

    还有逃窜到淮南一带的刘泽清和高杰两部,这两个货色都号称拥兵三十万,但因为他们一路流窜,一路抢掠,一路挟持百姓为兵,具体有多少兵力一时不好确定,但粗步估计应该也有十五万以上。

    还有就是福建的郑芝龙,拥兵大概也在十万之间,大多数为水师。

    除了上述这些势力之外,史可法和路振飞也各有两三万军队,余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何亮沉吟道:“李自成攻陷京师之后,吴三桂的几万人马供给已断,按理,极有可能会归降李自成,李自成当是如虎添翼,只怕会很快兴兵南下。”

    秦牧淡淡一笑道:“世上之事,大多不按道理来,燕云之事,该作的安排,我已让黄连山提前安排,其它的目前咱们鞭长莫及,静观其变即可。”

    司马安接过儿子司马凯奉上来的茶,放在桌边后说道:“南京六部此时怕是忙着拥立新君了,大人真的打算袖手旁观吗?”

    由于秦牧提前安排了情报人员,且情报人员通过大顺军占领区时,打的是红娘子的旗号,不受阻碍,京师之变的确切消息要比各方知道得早,若是他想抢拥立之功,自然也可比各位先下手,但秦牧没有这么做,是以司马安有此一问。

    秦牧揉了揉眉头说道:“这个局搅进去太深,对咱们未必有利。”

    司马安想了想,隐隐有些明悟,秦牧不抢这拥立之功,大概是不想背这个包袱,毕竟他迟早是要自立的。

    杨慎说道:“按远近亲疏,福王当为首选,不过南京六部为东林把持,东林与福藩有隙,此事必起风波。”

    司马凯忍不住插了一句:“不管拥立谁,以目前的形势,都少不了大人一份封赏。”

    “放肆!”司马安立即喝斥道,“这里有你说你说话的份吗?”

    司马凯顿时浑身不自在,低头退下。

    秦牧摆摆手说道:“本官料想,咱们就算想置身事外也是不行,应该很快就会有人找上门来”

    秦牧话未说完,先找上门来的不是外人,却是燕高飞,他匆匆进入船舱并报道:“大人,出事了。”

    “快说。”

    “京师失陷的消息传来,左良玉派驻马良关的部将曹炽率所部五千人叛投袁宗第,左军大哗,左良玉尽散财帛安抚,才稍稍稳住军心,然袁宗第却趁机集结重兵猛攻邓州,驻守邓州的常登大败,两万左军尽溃。

    邓州一失,新野的左梦庚和金声桓担心袁宗第抄断后路,匆忙退兵,袁宗第一路紧追不舍,左军逃者不下万人,至古驿镇时,李九将军率五千骑兵绕过红泥坡突袭袁宗第左翼,并派人联络左梦庚、金声桓反攻。大顺军猝不及防,左翼大乱;

    奈何左梦庚、金声桓这两个狗娘养的不但没有引军反攻,反而置李九将军五千人马不顾,趁机脱离逃回襄阳,使我五千人马陷入苦战,损失近四百骑;

    退回襄阳城下时,左良玉以追兵将至为由,竟是闭门不纳,李九只得率军西走牛首山一带,另据咱俩隐伏城中的人员送出消息,有迹象表明,左良玉极有可能弃走襄阳。”

    “该杀!”宁远拍案而起,怒声道,“左良玉这狗娘养的果然靠不住,当初要是信我的抢占襄阳,岂有今日这般被动”

    宁远说到这,发现秦牧神色如常,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一般,不由得连忙收声。

    秦牧的冷静让所有人感到意外,司马安看了他一眼说道:“如果左良玉真要弃走襄阳,只怕咱们是来不及了,还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宁远接着说道:“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大人,左良玉这狗养娘的要是真放弃襄阳沿汉水南下,咱们就灭了这狗养娘的。”

    “他若是真弃守襄阳,南下的可能性不大。”秦牧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同时理了理思绪才接着说道:“传我命令,让岸上大军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荆州,另外,命令苏谨率余下的五千骑即刻北上,能抢占襄阳最好,若事有不第,则接应李九南下。”

    **************(请搜索,更好更新更快!

第237章 血战荆门() 
*****

    荆门东接大洪山,北枕荆山,南面就是平坦富庶的江汉平原,素有荆楚门户之称。文学网

    北面的大军一但越过荆门,就能进入平坦的江汉平原,江汉平原现在大部分为秦牧控制,是他的粮仓之一,自不愿别人染指。

    此刻荆门南面,黄尘滚滚,旌旗猎猎,凌战五千步兵,加上秦牧亲率的五千骑兵,正在向荆门急奔。“快,再快些!”秦牧在大道上往来奔驰,不断地催促着。

    四月初六,左良玉匆匆撤离襄阳,奔东南随州,襄阳被袁宗第占领。

    驻守荆门的左军将领赵坚不愿再跟随左良玉流窜,率手下四千人马倒向秦军。

    袁宗第占领襄阳后,迅速发兵二万五千,南下抢攻荆门这道荆楚门户,赵坚正在苦苦支撑,荆门随时可能被攻破。

    而对秦牧来说,失去荆门的话,荆州将直接暴露在大顺军兵锋之下,这还是其次,要紧的是李九的几千骑兵将会被切断归途。

    因此,荆门必须保住。

    “报,大人,刘体纯攻破北门,赵坚正率残部进行巷战,请大人紧急增援。”

    “立即传信赵坚,我军即刻就到,让他务必支撑住,哪怕是拼光一兵一卒,将来我加倍还他,快去。”

    “喏!”

    “凌战,你率步兵随后,苏谨,带骑兵随本官先行,快!”

    “大人,让末将去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