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162部分

明扬天下-第162部分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喏!”

    “凌战,你率步兵随后,苏谨,带骑兵随本官先行,快!”

    “大人,让末将去吧”

    “这是军令,再哆嗦一句,斩!”

    在秦牧一声令下,五千骑兵如冲出山口的洪水,向北面狂奔而去,大地被铁蹄震得轰隆作响,滚滚黄尘直嚣天外。刚种下的庄稼也顾不得了,被战马践踏而过,一片狼藉。

    前头一面黑色的秦字大旗在风中狂卷,所有士兵都不停抽打着战马,虽然他们赶了很长的路都很疲惫,但望着这面黑色的大旗,心中就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这就是秦牧坚持自己率军冲阵的原因。

    他在军中如同神一般的存在,士兵对他无比的信任。在这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有他亲自冲阵。疲惫的士兵才能激发出更大的潜能。

    荆门县城北门,大顺军右营右标果毅将军刘体纯也在不断大吼道:“快,冲进去,消灭残敌。方用,你带一万后军立即绕到城南花子山凹布防,阻断秦军增援,没有本将命令,不得后退一步。快去。”

    “是,将军。”

    部将方用应声纵马而去。北门附近人吼马嘶,杀声入云,潮水般的大顺军朝北门直灌而入,地上的尸体、血渍被无数双大脚反复蹂躏。惨不忍睹。

    守将赵坚的顽强大大超乎刘体纯的意料之外,他与左军作战已经多年,自从朱仙镇之后,左军同等兵力之下。不管是攻是守,从来不是大顺军对手,甚至对大顺军患上了一种恐惧症。

    而这次。他整整两万五千大军,而赵坚只有四千人,在城门失守之后,竟然还在顽强的进行巷战,对于以往不堪一击的左军来说,这是难以想象的。

    因为这个意外,让刘体纯不得不分兵作战,处境十分被动。

    荆门的地形象一个葫芦,而花子山凹就是葫芦腰,开阔的地形到此一收,两面是矮山,中间还夹着一个小湖,比较利于布防。

    方用带着一万大军赶到花子山凹,九千步兵层层为阵,右翼一千骑兵集结成形,随时准备反冲;

    防线刚草草布下,南面就传来阵阵闷雷般的轰鸣声,翻腾的黄尘如飓风卷来的云层,黄云越卷越近,轰鸣声越来越响,震耳欲聋,大地轻颤。

    一面黑色的秦字大旗带着狂奔的铁骑,竟是一刻不停,反而不断地加速,一往无前的向方用的防线疾冲而来,那摧山倒海的气势让前面的大顺军嘴唇微颤,握着刀枪的双手关节为之发白。

    “射,快射!”方用大吼着,箭面持火铳的士兵首先开枪,呯呯的枪声被轰隆的马蹄声掩盖住,枪口喷出的硝烟被压飘向北,薰得人两眼冒泪,咳嗽不止。

    狂奔的秦军有二三十骑中弹倒地,战马悲鸣着撞地翻滚不断,但更多的骑兵飞跃而过,如离弦之箭狂冲而来。

    大顺军只够放一枪两箭,秦军铁骑就带着惊天动地的轰隆声,带着遮天蔽日的黄尘狠狠地撞入大顺军前排的枪阵中;

    不少战马被两丈长的大枪刺死,但狂奔的战马带来的巨大惯性却象泰山压顶一般,将前面的枪兵撞得全身骨碎,倒飞出去的尸体及以翻滚的战马将大顺军成片地扫倒。

    秦军铁骑不计伤亡的一重重地往大顺军的枪阵猛烈撞击,一骑倒下,至少可以撞死撞伤十倍的大顺军,两军交接处惨嚎惊天,血喷如潮,惨烈的场面让人惊心动魄,头皮发麻。

    大顺军与明军作战多年,从未碰到如此悍烈的明军,从来没有,包括从辽东调回来绞杀大顺军的关宁铁骑,也从来没有这种以命换命的打法;

    太狠了,不但对敌人狠,对自己也狠,根本不当自己的命当一回事。

    在这种不要命的猛烈冲击之下,秦军付出一百多骑的伤亡之后,迅速冲破大顺军的长枪阵,就象巨浪冲沙堤,这一切来得太快了,快得方用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九千步兵就象雪崩一样全面溃败。

    侥幸的是,此处地形狭窄,秦军的兵力一时展不开,方用亲率右翼的一千骑兵从右边的斜坡反冲,总算稍稍阻挡住秦军的攻势,但大顺军很多步兵未及逃散,被双方的骑兵夹击践踏,死无全尸。

    秦牧紧握着巨阙剑,杀得满身是血,一个敌军的枪头刚刚被牛万山斩断,他的巨阙剑便随后猛斩而过,将那敌军的头颅劈得飞起数尺高,便这是这样他还不解恨,前面一百多骑的惨死,让他痛彻肺腑;

    因为死的半数都是伍长、什长以上的军官,在秦军之中,非悍勇之辈做不了军官,这一战对他这五千骑兵中的很多人来说是首战,而且荆门危在旦夕,秦牧不得以组织起军官冲阵,一是要迅速破阵,二来首战要打出军魂来。

    但一战牺牲这么多军中骨干,还是让秦牧红了双眼,他不断催动着战马,暴喝如雷,巨阙剑劈砍如练,一蓬蓬鲜血溅得他差点睁不开眼睛。

    主帅红了眼,身边的士兵更是个个噙着眼泪,大喊着为前面壮烈牺牲的同袍报仇,马蹄声,呐喊声,杀戮声,令天地为之变色。

    得知方用一万大军被冲溃,刘体纯大惊失色,秦军的悍勇他早有耳闻,只是没想到方用会败得这么快,没有时间供他犹豫了。

    “传令,让城内的大军快撤出来,要快。”刘体仁大声下令之后,自己带着七千人马迅速于城北布阵,他征战多年,秦牧来的是骑兵,不安排阻击就这样撤军的话,两万五千人马必定会全部完蛋,老天爷保佑,现在能保得住多少保多少吧。

    秦牧追着满地溃兵到城北,见刘体纯已经在长岗岭上布好阵,自己全是骑兵,冲上岭去得不偿失,只得下令对岭下的溃兵全力绞杀。

    一切来得太快了,大顺军经此重挫,军心惶惶,刘体纯眼睁睁地看着秦牧的骑兵往来驰骋,反复冲杀,长岗岭下尸横遍地,血流成河,就是不敢挥军下山相救。

    这一战,刘体纯损失近七千大军,退去时只剩下不到一万七千人马左右,这还是因为秦军一路狂奔赶来太过疲惫,无力再追击,才让他有机会带一万多人马撤退。

    而这一战对大顺军来说,绝不止是损失多少人马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秦军的那悍不畏死的打法,让他们想起来就心惊胆战,这些人从今往后,恐怕只要看到那面黑色的大旗,就会吓破胆。

    ********************************

    ps:点击少,订阅少,月票少,坚持着坚持着,这两天突然有些泄气,坐在电脑前一个字也码不出来,用的都是存稿,烦,就象大姨妈来了一样。

    呼,亲们鼓励一下吧,点击,订阅,月票,打赏,让俺重新找回信心

    王杰的《我要想要一个真实的明天》,中间有一段撕心裂肺的呐喊,先跟着喊几声

    (请搜索,更好更新更快!

第238章 追秦牧() 
***

    荆门县南面的东山之上,阳光暗淡,东风轻弱无力,白色的招魂幡低垂不卷,数千将士凝立不动,天地间一片肃穆。(文学网)

    在花子山凹下奋勇当先,壮烈牺牲的将士,包括赵坚手下战死的一千六百人的遗体,正在安葬,看着同袍的遗体掩没在泥土中,想起他们舍生忘死,冲破敌阵的壮举,许多士卒忍不住流下了眼睛来。

    秦牧臂缠白绫,站在三军阵前,神情庄严。他手持着酒杯,大声朗诵着悼词:“是谁浩劫催成,马革分归,虫沙竞化,更摧残瘴雨蛮烟;试回看,越裳殄瘁,汉帜苍茫,这无限国殇,各向天涯遥布奠。

    何处巫阳招得,关山月黑,塞上云昏,尽淹滞忠魂义魄;倘他日,三界轮回,九幽度脱,愿都为壮士,重入沙场忾同仇!”

    秦牧大声念完,撒酒为祭,三军将士随即同声嘶吼起来:“倘他日,三界轮回,九幽度脱,愿都为壮士,重入沙场忾同仇!”

    “倘他日,三界轮回,九幽度脱,愿都为壮士,重入沙场忾同仇!”

    “倘他日,三界轮回,九幽度脱,愿都为壮士,重入沙场忾同仇!”

    这是悼词,也是誓言,是生而为英,死而为灵的军魂在凝结。

    秦牧如此郑重的祭奠,是对死者的告慰,也是对生者的勉励。

    不能让两百慷慨赴死的英烈白死,秦牧要用他们壮烈的牺牲铸成秦军的军魂。

    三军将士在嘶吼声中躹躬三拜,山风渐起,吹得白幡横飞而起,猎猎作响,仿佛牺牲的英魂在空中盘旋,士卒们抹去眼睛,挺起胸膛。握紧拳头,咬紧牙关,向天上的的英魂再行军礼以敬,目光变得无比坚定。

    ***

    赵坚的身上的伤口是秦牧亲自帮他包扎的,对他,秦牧给予高度的礼遇,同时将他手下战死的的一千七百多士卒追认为英烈,用与秦军相同的规格下葬祭奠,这不但赢得了赵坚的心,也赢得了他余下的两千士卒的心。

    “赵将军。你这伤需要好好调养一阵才行,你手下将士伤者也不少,同样需要休整。请赵将军转告大家,先安心把伤养好,其他的本官一定会妥善安排,论功行赏,军饷粮草,伤亡抚恤,本官都会一视同仁。”

    “多谢大人。”

    赵坚只有二十八岁。但看上去就象是四十岁,长得膀大腰圆,一脸虬须,身高足有一米九零。

    霍胜、凌战等人虽然也都是彪形大汉。但和他相比却明显小了一号,就是高大威武的刘猛,也有所不及,这家伙就象座铁塔一般。他的性格和他和外貌一样,直爽粗豪。

    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正是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才使得手下的士兵能在城破后,还能坚持巷战。

    “赵将军不客气,也请赵将军放心,本官言出必行,等赵将军养好伤,本官一定给你补足双倍的士卒。”

    “愿为大人效死。”赵坚一抱拳,牵动了伤口,嘴巴不禁一咧,但强忍着给秦牧行完了军礼。

    秦牧自知以目前的兵力,要反攻襄阳办不到,刘体仁虽然惨败,袁宗第的总兵力仍的四万多,加上襄阳城高墙厚,就算调来武昌的几万大军,要攻下襄阳恐怕也不容易。

    于是秦牧决定采取蚕食的策略,派苏谨率五千骑兵北上,一来接应李九,二来挟大胜之威,对襄阳周边的大顺军进行蚕食,能攻就攻,不能攻就凭借骑兵的机动性打运动战,大顺军总不能全缩在城里不出来。

    再由凌战接防荆门、钟祥。赵坚协防,荆州则交给后续赶到的宁远,做好这些安排之后,秦牧没有在荆门久留,匆匆赶往武昌去了。

    ***

    武昌城里,从庐州赶过来的卢九德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坐立难安,他是凤阳监军,京师失陷,崇祯缢死的消息传来,他就与凤阳总督马士英立即达成了共识,决定力挺福王。

    在淮安与福王暗议之后,他便为此积极奔走,由马士英派人前去游说刘泽清和高杰,他则西奔庐州,游说高杰。之后又一日急奔四百里,飞赴武昌而来。

    秦牧实际控制着江西和荆湖之地,拥兵十多万,虽然他不象高杰、刘泽清这些人一样,动不动就号称拥兵几十万,但他却控制着最大的地盘;

    而且去年他那点人马就能大败张献忠几十万大军,前后又灭了左良玉十多万人马,如此辉煌的战绩令人侧目,要拥立新君,岂能绕开他?

    现在其他人都在为拥立新君的事争执不休,上下其手;

    偏偏秦牧好象忘了拥立新君才是当务之急一般。

    他先是下令湖广、江西大举祭奠崇祯,然后三军缟素兴兵北上讨贼;

    卢九德到武昌扑了个空,听说秦牧正亲率大军在荆门与李自成的叛军血战呢。

    秦牧行军之快,让卢九德为之乍舌,前几天还听说在岳阳,转眼就到荆门了,若不是前方战报不断传来,卢九德还以为马永贞在诳他呢。

    “马将军,秦大人他”

    “卢公公,本将已经说过了,襄阳不但是荆湘门户,也是整个江南的战略要冲,左良玉不顾天下安危,弃守襄阳,使朝廷失去这个战略要冲。秦大人如今正率军反攻,若不能夺回襄阳,拥立谁恐怕都保不住江南半壁,卢公公可记得南宋之亡,就是由襄阳失守开始?”

    “哎呀马将军,如今首要之务是拥立新君,唯有如此才能安抚天下,鼓舞军心士气,有关拥立之事,秦大人他可曾有所表示?”

    “没有,秦大人一心讨贼,为君父报仇雪恨,这拥立之事,自有南京诸公主持其事。”马永贞一推二五六。

    这也不怪他,拥立新君之事,秦牧确实未曾提及过,他也不知道秦牧意向如何,哪里敢乱表态。

    卢九德听了差点没跳起来,“自有南京诸公主持其事。”这句话让他联想到了许多事;

    秦牧未出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