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584部分

明扬天下-第584部分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实际也是变相的抢占道义的制高点。

    在这个时代,孝之一字。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各朝多以孝治国,哪怕是皇帝。也不能挑战孝道。

    天下人对孝子无比的推崇,甚至一个人犯了法,如果他是个孝子,官员也往往也会因为他的孝行而从轻量刑。

    这个时候,秦牧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孝道,有利于进一步赢得官民对自己的支持。

    盛大的祈福过后,秦牧才正式接见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和五世**阿旺罗桑嘉措。以及大慈恩寺的法清禅师及玄机子等二十多名僧道。

    宣政殿里,秦牧高坐丹墀之上,透过遮面的垂毓扫了一眼殿中的佛道两家声望最高的二十多个僧道,最后目光停在七十九岁高龄的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身上。

    罗桑却吉坚赞须眉皆已雪白,秦牧徐徐说道:“佛教作为外来教派,能在中土扎根,在朕看来,主要原因是它适应了传播的需要,很好地结地合了中原文化,才有今日的成就。

    班禅大师应该了解,若不能与中原文化良好的结合,注定难以获得中原官民的接受。更重要的是,佛教是导人向善的,它本身应该是超凡脱俗的;

    如果谁搞政教不分,贪图世俗之利,借神佛之名,行世俗统治之实,朕今天明确地告诉他,你越界了。不管是谁,只要越过了这道红线,等待他的将是最严厉的惩罚。”

    罗桑却吉坚赞的白眉不由得一颤,合什作礼,连宣佛号。

    “班禅大师,朕说这些,并非对藏传佛教有什么成见,但朕身为天子,有自己底线,朕再说一遍,无论是谁,千万不要碰朕的底线。

    朕对藏传佛教有几个要求,一是加强与中原佛教的交流,加强与中原文化的结合,二是坚持导人向善,不要掺杂俗世政治。”

    罗桑却吉坚赞来长安已经多时,大秦天子却一直没有接见他和**,他已经有不好的预感,今日一见面,果然是天威凛冽,让人透体生寒。

    此情此景,他与阿旺罗桑嘉措连忙表态,一定会按照天子说的去做。

    秦牧也不怕他们口是心非,他对吐蕃各部实行抽丁法,极大了削弱了吐蕃各部的实力,即便他们不甘,也不可能再掀起什么大浪。

    何况,黄教在青藏占据主导地位,不过才几年时间,现在秦牧决定对藏传佛教中的五大派一视同仁,不偏不倚。

    五大派中谁要是搞分裂,那也容易对付得多。

    得到罗桑却吉坚赞和阿旺罗桑嘉措的表态之后,秦牧的神色缓和下来,接着说道:“自唐朝之后,先是天方教不断东扩,现在基督教和天主教也不断蚕食,我们传统的佛教和道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挤压。

    在场的都是佛道两家的领袖人物,若是对此漠然置之,将成为各自教派的罪人。正所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藏传佛教要与中原教派加强交流,快加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一同抵御其他教派的蚕食。

    道教作为起源于本土的教派,也要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来,朕以为,道教在不断的没落,其主要原因是过于闭关自守,只注重于自身的修为,而不能很好地与济世的理念结合。

    据朕所知,基督教在传教时,会积极地治病救人,甚至办一些教会学校,教授知识,以这些看得见的善举,很容易便能得到普通百姓的认同。

    道教应该认真反省一下,老子学说,博大精深,庄子之学,也蔚为大观,道教应该多从老子和庄子学说中吸取精华,传播他们的学说。少装神弄鬼,你们再怎么装,其实都只是小道。只在用老子和庄子学说,才是道教的大道。要多做一些造福民众的事。一个受人敬重的人,他的信仰总是更容易得到周边人认同的。”

    玄机子和在场的几个道教宗师级人物,被秦牧说得神色微窘,道教在装神弄鬼方面,确实是最泛滥的,各种行为已经落于下流。

    那些骗人的江湖术士,虽然能骗得人钱财,但格局难免被人看低,纵观世界上各大教派,总体上都是比较大气的,而这正是道教所缺少的。

    道教本来有两位神级人物,老子和庄子,两人的学说实不差于孔子和孟子的,但道教自身却逐渐舍弃、背离了两位先哲,落于下流,这实在道家的悲哀。

    这是一场很奇特的会见,以往的皇帝见佛道两家的高僧真人,都是谈经讲道的多。秦牧却根本不谈那些,只是大谈佛道两家应该如何定位自己,以及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这些话,在场的高僧和老道还不能不认真对待,因为他是皇帝,历朝的旧事已一再表明,皇帝倾向于哪家,哪家必然兴盛,如果皇帝对佛道哪家不满,那他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我大秦的锐士,开拓了不少疆土,而且今后还会不断的开拓,这些地方,现在有不少是信奉天方教或者基督教的,朕希望诸位高僧和道长,能看到这一点,跟着我大秦将士的脚步,把那些地方的百姓的信仰改变过来。”

    法清神师等人经过反复榷商,对此早有预案。秦牧说完,他立即出来表态,要派人到南洋去传播佛法。

    秦牧淡淡一笑说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

    ps:诚求月票,求推荐票,这几天冷啊,熬到半夜真心不容易,兄弟姐妹们给点鼓励吧!

    (。。)

第885章 帝王效应() 
首;发;地;址;小;说;

    ***

    因为要对藏传佛教中的五大派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这次会面,秦牧并没有给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和五世**阿旺罗桑嘉措赐任何尊号。

    在得到接见的佛道两家二十多个高僧和真人中,只有玄机子得赐了一个“羽灵仙师”的尊号,这个尊号还是秦牧临时杜撰的,主要是为了赏赐他万里西行的功劳。

    虽然他未必有多少功劳,但苦劳总是有的。

    正所谓千金买马骨,秦牧就是要树起玄机子这个先例,告诉佛道两家,只有配合朝廷做出贡献的人,才有可能得到御赐尊号。

    其他人还没什么,罗桑却吉坚赞和阿旺罗桑嘉措远道而来,不但一无所获,而且皇帝还当着大家的面,给予了他们最严厉的警告,二人已经不光是失望那么简单了,心中危机感愈发浓烈。

    这个时候,秦牧却突然说自己对藏传颇为感觉兴趣,希望班禅与**两位大师随御驾前往南京,为自己讲讲藏传佛教经义。

    二人一听,顿时由忧转喜,哪里还会推辞,一口答应了下来。

    只是他们哪里知道,秦牧根本没不是想听什么禅,只不过是不想他们这么快回青藏而已。

    会见过后,秦牧给这些人赐宴,赐宴的地点很特别,并不是在咸阳宫里,而是在平康妨一座新落成的,集酒楼、客栈、娱乐等设施于一体的建筑中。

    秦牧带着文武大臣,以及二十多个高僧、道长来到平康坊,但见五栋高楼拔地而起,中间的主楼高达七层,拱卫在四然的附楼高五层,顶层有天桥与中间的主楼相通。

    五栋楼全是钢筋水泥结构,窗户全部是大块的玻璃窗,望过去十分明亮通透。

    每层楼都有很大的阳台及花架。花架上各色花卉飘香,让几栋楼看上去就象是五个巨大的花篮。

    顶层是传统的飞檐斗拱,绿色的琉璃瓦面反射着阳光,美轮美奂。

    各楼之间的空地上,都铺上了大砖,建了花坛,植梅兰竹菊,还有假山池阁。

    走过的的长安市民,无不驻足惊叹,关中其它州县的百姓。甚至专程赶来看新奇。

    崔世宏穿着一身崭新的圆领袍子,笑容可掬地候在楼下,大门上的匾额还用红布遮挡着,门前铺着红色的地毯。

    沿着地毯两边站着两排店小二,有男有女,穿着统一的制服,男的帅气,女的漂亮,又是一奇观。另外还有厨子、乐伎等等。共计百人之多。

    “东家,东家,圣驾到平康坊了。”一个小二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来,脸上难掩兴奋之色。

    “快。快奏乐,大家打起精神来,圣驾到了,大家万不可出一点差错。”

    崔世宏不免有些紧张。不自觉地搓起了手。

    早准备好的乐伎立即奏起悠扬欢快的乐曲。很快便看到两排皇宫禁卫骑着黑色的高头大马,撑着黄伞开道而来。

    附近街道上的百姓围了一层又一层,对崔世宏甭提有多羡慕了。

    崔世宏自己却是紧张得额头直冒汗。心中既欣喜又忐忑,整个人象是飘在半空下不来,那种感觉外人如何能了解。

    待到御辇进入视线,他连忙带着众人跪迎,连头也不敢抬,当年天子,在民间威望之高,无与伦比,象崔世宏这们的商人,第一迎接圣驾,自是诚惶诚恐。

    秦牧来此赐宴,另有用意,他倒是很随和,下了御辇便让众人平身,然后亲手为这几栋装饰得美轮美奂的建筑揭匾。

    大红的绸缎落下,匾上“摘星楼”三个字龙飞凤舞,气势不凡。

    秦牧在阵阵喜庆的鞭炮声中,带着文武百官,以及佛道两家的高僧及道长进入主楼,大堂中罗幔轻拂,桌明几净,大片的玻璃窗让大堂一片敞亮,给人一种十分明快的感觉。

    “陛下,楼上请!”崔世宏小心翼翼地躬身在前头引路。

    楼梯上也全铺着红着的地毯,秦牧与众臣一层一层的登楼,一层一层地观看。

    待到顶楼时,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望出去,长安街市尽收眼底,沿街古朴的瓦面掩映在绿树红花之间,街上香车宝马穿梭,行人如蚁,叫卖声声,一派繁华景象。

    清澈的曲江两岸,垂柳依依,随风轻拂,大慈寺里的大雁塔巍峨耸立,一阵悠扬的钟声随风传来,令人心境明净。向南遥望,甚至可以看青黛色的终南山,缥缈于天际,峰峦起伏如涛。

    这一派风光尽收眼底,让人不禁惊叹,在这顶楼之上,颇有几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且不说秦牧是如何在摘星楼上如何大宴群臣,他此举在长安城的街头巷尾一时间成了百姓热议的话题。

    “崔世宏真是不得了啊。”

    “是啊,是啊,连天子都来了。”

    “也不知道他家前世积了什么德,这下可真是蓬荜生辉啊。”

    “李员外,那可不是蓬荜,这摘星楼着实是好,我要是有钱,也修一栋这样的房子。”

    “谁不想啊,可不是谁都修得起的。”

    “那倒未必,我听现在朝廷又开了几个铁矿,冶铁技术在不断改进,这钢铁的价格在一天一天的降呢,说不定再过一两年,咱们也修得起了。”

    “这倒是,我还听说如果是建一两层的小楼,不用打立柱也行。如果钢材的价格再降一降,打楼面的成本就和用木梁盖瓦差不多了。”

    “其实就是成本多一点也值得,我听说这叫什么混凝土的楼面,坚固异常,住个一百年也不用担心漏雨。不象这瓦面,时不时就得翻修。”

    “谁说不是,我家附近野猫子多,前几天才让王二上房翻修,现在屋顶又漏雨了。”

    附近的酒楼上,一群人围坐到一起,一边喝酒,一边闲聊,话题全是有关于混凝土建筑的,这一聊开,酒楼上谁都来插上一句,场面甭提多热闹了。

    “这混凝土最大的好处,你们都不知道。”

    “王老板,你快说说。”

    “我听说陛下要推广这钢筋水泥建筑,主要还是为大伙好,以前呀,大伙的房子都是用木头修的,一但走水,一次就毁掉半座城。这种钢筋水泥建筑不容易过火,建成之后,便不用担心别家走水,自己家受池鱼之殃了,反正呀,再也不用担心一次被焚毁半座城的事情发生了。”

    “喔,这倒也是,这混凝土的房子,确实不象木材建的容易过火。”

    “还有呢,你们没听说吗?”

    “李掌柜的,你还听说什么了。”

    “我听说啊,谁家要是放弃用木材建房,改用这钢铁混凝土,只要到官府去报备,就能得到一定的补助呢。”

    “李掌柜你别诳大伙,天下那有这样的好事,你建房子,官府给你补助钱,嘿嘿,几千年没有过的事,嘿嘿,不信,不信。”

    “钱员外,别忘了现在是大秦的天下,以前你听说过谁家生了孩子,官员不但出粮帮你养着,还分你十亩土地吗?”

    “呃这”

    “钱员外没话说了吧,咱们呀,赶上了好时光了,当今天子,那时千古未见的圣贤君主,天子自己节衣缩食,把内库的钱全拿来办蒙学,近十万穷人家的孩子可以免费读书,这事以前有过吗?”

    “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