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加拿大通史简编 >

第20部分

加拿大通史简编-第20部分

小说: 加拿大通史简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联邦政府也蒙受巨大的损失,由于加拿大尚未实行所得税,关税是国家唯
一可靠的财源。关税收入因物价下跌而锐减,使得加拿大本来就捉襟见肘的
财政更加困难。1874年,自由党政府的财政部长卡特赖特为防止赤字,采取
了将制造品关税率增加到。。 17。5%的措施。1875年,又开始谋求与美国重新订
立互惠贸易协定。前一条措施杯水车薪,成效甚微,根本无法扭转局面。而
后一项计划则因美国不感兴趣而破产。这些措施的失败并没有促动自由党政
府放弃传统,放弃某种信条,大胆变革旧的关税政策,反而顽固地维护旧的
关税制度。1876年卡特赖特发表关于预算案的决定性演说时宣称:“没有时
间进行实验”。自由党政府这种固步自封的态度引起了普遍的失望和不满。
而麦克唐纳和查尔斯·塔珀等保守党领袖审时度事,以远见卓识提倡关税改
革,积极推动支持保护关税的运动。他们耐心向社会说明,只有实行保护关
税,才能向国家提供足够的收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资金;才能保证私人企
业的稳定发展,并使国家经济多样化;才能创造就业的机会,促进东部工业
和西部农业的贸易交流,为修建铁路创造条件。麦克唐纳及其保守党这种进
取的乐观的纲领,使人们在失望中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此深得人心。结果,
在。。 1878年。。 9月的大选中,保守党取得了压倒多数的胜利,再次上台,麦克唐
纳第二次执政,随之保护关税成为国策。

批准的自治领的关税税率。联邦成立后的头六七年中,关税率有过有限数量
的调整,但没有实质的变动。然而,1873年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给加
拿大经济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传统的低关税制受到严重的挑战。经济萧条
导致产品价格的下跌,加拿大按价抽税又是低关税率,使得美国和英国工商
业主乘机将他们的过剩产品向加拿大倾销,给加拿大经济带来严重的冲击和
破坏,加拿大的工商业者惊呼他们自己的商业禁狩地变成了外国人的“屠宰
市场”,加强贸易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并很快成为政治舆论的中心。加拿
大联邦政府也蒙受巨大的损失,由于加拿大尚未实行所得税,关税是国家唯
一可靠的财源。关税收入因物价下跌而锐减,使得加拿大本来就捉襟见肘的
财政更加困难。1874年,自由党政府的财政部长卡特赖特为防止赤字,采取
了将制造品关税率增加到。。 17。5%的措施。1875年,又开始谋求与美国重新订
立互惠贸易协定。前一条措施杯水车薪,成效甚微,根本无法扭转局面。而
后一项计划则因美国不感兴趣而破产。这些措施的失败并没有促动自由党政
府放弃传统,放弃某种信条,大胆变革旧的关税政策,反而顽固地维护旧的
关税制度。1876年卡特赖特发表关于预算案的决定性演说时宣称:“没有时
间进行实验”。自由党政府这种固步自封的态度引起了普遍的失望和不满。
而麦克唐纳和查尔斯·塔珀等保守党领袖审时度事,以远见卓识提倡关税改
革,积极推动支持保护关税的运动。他们耐心向社会说明,只有实行保护关
税,才能向国家提供足够的收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资金;才能保证私人企
业的稳定发展,并使国家经济多样化;才能创造就业的机会,促进东部工业
和西部农业的贸易交流,为修建铁路创造条件。麦克唐纳及其保守党这种进
取的乐观的纲领,使人们在失望中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此深得人心。结果,
在。。 1878年。。 9月的大选中,保守党取得了压倒多数的胜利,再次上台,麦克唐
纳第二次执政,随之保护关税成为国策。

(1)(2)唐纳德·克赖顿:《加拿大近百年史》,山东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24,27页。
(3)Mason Wade,The French Canadians (Toronto,1969),Vol。 I,。。 p。412。 

第六章麦克唐纳第二次执政

第六章麦克唐纳第二次执政

在。。 1872年的选举中,铁路集团是麦克唐纳政府的坚决支持者。为修建拟
议中的太平洋铁路,D·L·麦克弗森领导的两洋铁路公司和休·艾伦所属的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展开了激烈竞争。1873年。。 7月,蒙特利尔《先驱报》
(Herald)公布了一系列信件与电文,证明麦克唐纳在竞选过程中多次得到太
平洋铁路公司的资助。这一消息摧毁了保守党政府和第一个太平洋铁路公
司。虽然麦克唐纳本人一再为自己辩护,认为接受竞选费用与决定拟议中的
太平洋铁路的修建没有必然联系,他仍不得不于。。 1873年。。 11月宣布辞职。自
由党人亚历山大·麦肯齐在。。 1874年的选举中获胜,执政5年有余,保守党在
议会中的席位降为。。 73席。

自由党与其说是靠自身力量成为执政党,毋宁说是保守党的丑闻帮助了
它。在保守党占绝对优势的魁北克,自由党遭到教会势力的敌视,而在自由
党的中心安大略省,党派内部存在着严重分歧。乔治·布朗辞职之后,麦肯
齐继任该党领袖,但年轻的律师爱德华·布莱克却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在国
家的西北地区,自由党还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在这种情况下,把。。 7个自认为
独立的省份联合起来,不能不说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

有感于前任保守党政府因丑闻而下台的教训,麦肯齐力主建立清正廉
洁、富有效率的政府。自由党人反麦克唐纳之道而行之,不再对其建国计划
持积极态度,认为那些庞大的设想特别是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会使国家陷于危
机之中,从安大略到马尼托巴的铁路建设几乎搁置下来,引起了不列颠哥伦
比亚的强烈不满。但是在东部、东南部水陆交通便利之处,许多短途铁路被
联接起来,在马尼托巴和大湖区之间即有几百英里的线路,而且计划进一步
向南延伸与美国的铁路相连。政府重视东部、东南部的较发达地区,对向西
发展努力有限。1874年,加拿大政府派代表赴美,希望以美国在加拿大近海
的自由捕鱼权换取在木材、钢铁等制造业方面的自由贸易,但没能达成协议。

麦肯齐任内,加拿大建立了最高法院。根据1875年法案,最高法院可以
免于向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上诉,加强了司法的独立性。西北骑警正式成
立,开始在西部地区执行防务,维护治安。自由党政府的立法成就还包括斯
科特法(Scott Act)的颁布,它规定,凡在多数居民支持禁酒的地区禁绝酒类
销售。

麦肯齐当政的。。 5年期间,自由党政府威望日益下降。作为总理的麦肯齐
虽然动机良好,却小心谨慎,动作迟缓,没有制定全面的建国纲领并付诸实
施,而是过份关注由其兼任部长的公共工程部的工作,财政部长理查德·卡
特赖特是自由放任主义的忠实信徒,当麦肯齐上台不久经济危机由美国影响
到加拿大时,自由党人奉行的缩减开支政策及不赞成过分集权的意向,妨碍
了政府采取大胆措施来对付经济危机和人们日益不满的情绪。政府收入多以
收取进口税为主,国库入不敷出,麦肯齐任职之初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赤字
的诺言屡屡落空,处境尴尬,1878年选举临近了。

在这次选举中,已有思想准备的麦肯齐仍为自己的彻底失败感到震惊,
保守党在除新布伦瑞克以外的各省都取得了胜利,自由党在议会中的席位由


原来的 
133席降至 
64席,保守党则据有 
142席。1878年 
9月 
17日,63岁的
麦克唐纳重新执掌政权,成为加拿大总理。


二、加拿大建国纲领成形

二、加拿大建国纲领成形
括 
7
个省及广大的西北地区,领土跨越北美大陆东西,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联
邦建立已逾 
10年,统一国家的概念已逐步深入人心,在 
70年代经济危机的
阴云笼罩全国时,大多数人责怪政治家的无能而没有把罪责归结于联邦本
身。而经济危机恰于麦克唐纳第二次上台之始结束,国家急需复苏,麦克唐
纳已“成竹在胸”,有充分的条件开始实施其规模宏大的建国计划。此后几
年中,加拿大进入了一个经济、政治的民族主义时期。

保守党重新执政使延宕多年的国家政策得以全面贯彻。麦克唐纳素以注
重实际、不拘泥于理论著称,以其丰富的经历比他同时代的政治家更清楚地
了解到加拿大及加拿大人若想立足于世界,必须在经济和政治上促进国家统
一。麦克唐纳从不认为自己是政治哲学家,但他无愧于国家创建者的称号。

“国家政策”的基本内容从麦克唐纳第一次执政时便开始酝酿。1869
年,当时的财政部长约翰·罗斯即表示必须有一个富有远见、利于加拿大长
期发展的国家政策而不必过多考虑它是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相一致。之
后,由于作为保守党支柱之一的工商业和铁路业的要求,“国家政策”思想
逐步与保护关税联系起来。1878年,麦克唐纳去西部旅行,在写给太平洋铁
路公司总经理乔治·斯蒂芬的信中,谈到了国内保护制造业的情绪正在增长,
并预计工业主义将成为加拿大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 
1873年麦克唐纳政
府因丑闻下台,国家政策在 
1878年选举中才得以作为保守党的竞选纲领公布
于众。

麦克唐纳认为,为了加拿大的前途必须实行国家政策,通过合理调整关
税、发展国家的农业、矿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使许多被迫出外谋生的人
可以留在国内,可以恢复陷于危机中的工业并使之繁荣,以免加拿大成为一
个商品倾销市场,它还会促进发展省际贸易,朝与邻邦互惠关税的方向发展,
最终达成互惠贸易。(1)可以说,麦克唐纳在 
1878年选举中的胜利在很大程
度上归功于这一比较全面、富有吸引力的政策的提出。


三、继续实行保护关税政策

三、继续实行保护关税政策

1873年的经济危机和与美国互惠贸易谈判的失败使政府必须考虑放弃
其“有限制的自由贸易”政策,转而实行保护关税。工商界甚至进一步提出
了“互惠贸易、互惠关税”的口号。有鉴于此,麦肯齐政府任职后期也要试
图提高对进口货物征收的税金以弥补政府巨大的财政赤字,但这一设想因遭
沿海各省反对而搁置。同一时期,安大略、魁北克两省的工业主面对激烈的
竞争,特别是来自美国的产品的大量涌入,希望提高关税保护加拿大的国内
市场。1874年,乔治·布朗与华盛顿的互惠贸易谈判失败之后,征收高关税
回击美国的倾销成为当务之急。在麦克唐纳看来,保护关税不仅可以丰富国
内经济生活,做到自给自足,而且可以增强加拿大对英美两国的独立,减少
依赖性,因此具有双重作用。

麦克唐纳政府的财政部长塞缪尔·利奥那多·蒂利是保护关税政策的坚
定支持者,在 
70年代是否应该保护工商业这一问题可以列为国内最严重的政
治分歧之一的情况下,1879年关税法案的颁布是一个大胆的行动。但是,麦
克唐纳和蒂利都一直声称“从未提议过增加税收”,而只是主张对现有税率
进行一下重新调整,而且,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政府收入大大减少在麦肯齐
任总理时是有目共睹之事,适当调整关税增加国库收入也是无可厚非的(2)。
在加拿大复杂的联邦与地方关系及地方政治中,麦克唐纳政府对其关税政策
采取的这种谨慎与隐晦的态度在当时是很有必要的。恰恰借助于这种政治技
巧,新的关税法在国内得到了很大支持。

实际上,1879年的关税法绝不是简单的税率调整,而是一项全新的政
策。1874年关税法对工业品进口只征收 
15%至 
17。5%的关税,而 
1879年关
税法对工业品征收的关税则提高到 
25%至 
35%。其中对生铁、锅炉、机车和
农业机械征收的税率较低,为 
25%,而成衣、家具的税率最高,对棉、毛、
丝织品和五金制品征收 
30%的关税,其细则规定对新斯科舍的煤、安大略的
石油及农产品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1879年关税虽然具有向美国挑战的意味,但加拿大的关税却从未达到美
国的高关税水平,麦克唐纳更多地考虑了阶级和地区利益,不仅把提高关税
看作增加国家岁入的来源,而且对尽量多的利益集团有所许诺,但工商业的
发展、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还有赖于方便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加拿大
太平洋铁路的修建意义重大。


四、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修筑

四、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修筑

早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