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426-素问玄机原病式 >

第5部分

426-素问玄机原病式-第5部分

小说: 426-素问玄机原病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肾之寒热,荣卫之盛衰,犹权衡也,一上则必一下。是故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此平治之道 
也。夫心火本热,虚则寒矣;肾水本寒,虚则热矣,肾水既少,岂能反为寒病耶? 
《经》言∶足少阴肾水虚,则腹满,身重,濡泻,疮疡流水,腰股痛发, 股膝不便,烦冤,足痿 
,清厥,意不乐,大便难,善恐心惕,如人将捕,口苦,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 
心,心痛,黄胆,肠 下血,脊臀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以此见肾虚为病,皆是热证。 
《经》又曰∶“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 
者水脏也,骨热而髓虚,故发骨痿。”注言∶“阳气内伐,谓伐腹中之阴气也;水不胜火,以热舍于肾中也。” 
《经》又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又曰∶“肾热者,色黑齿槁。”凡色黑齿槁之人, 
必身瘦而耳焦也。所以然者,水虚则火实,而热亢极则害,承乃制,故反兼水之黑也;肾水 
衰少,不能润泽,故黑干焦槁也;齿、耳属肾,故甚也。如疮疡热极无液,则肉干焦而色黑也。然则水衰为热明矣,岂 
可反言寒耶! 
故《仙经》以息为六字之气,应于三阴三阳,脏腑之六气。实则行其本化之字泻之,衰则行其胜己之字 
泻之,是为杀其鬼贼也;所谓六字之气者,肝吁,心呵,相火唏,脾呼,肺 ,肾本吹 
也。故吹去肾寒则生热,呵去心热则生寒,故曰∶春不呼,夏不 ,秋不吁,冬不呵。 
四时常有唏,谓三焦无不足;八节不得吹,谓肾状难得实。然以吹验之,吹去肾水寒气, 
则阳热暴甚,而目瞑昏眩,虚为热证明矣,岂可反言肾虚为冷,而以热药养水耶?况水少不 
能胜火,又服热药,宁无损欤! 
《经》言∶“以寒治热。”谓寒养水而泻火;“以热治寒,”谓热助火而耗 
水也。《经》虽或言“以热治热”。谓病气热甚,能与寒药交争,而寒药难下,故反热服,顺其病热。 
热病既消,寒性乃发,则病热除愈。如承气汤寒药,反以热服之类是也。伤寒同法。《经》曰∶“寒因热用”,“热因寒用”, 
亦是治 
热类也。故治病之道,泻实补衰,平而已矣。 
或谓病热火实水虚,反言肾虚为冷,心迷正理,不 
敢用对证寒药,误以食前服其助阳热药,欲令下部水胜,退上焦心火,食后兼服微凉之药, 
而退火热,岂知十益不及一损也,病本热而无寒,又得热药,则病热转甚。食后虽服大寒之 
药,亦难解其势之甚也,况以微凉乎?岂不详热药证中,止言治寒助热,安有养水泻火之言 
哉! 
《经》言∶五脏以平为期。及夫一法,无问五脏生克兴衰,一概言热为实,寒为虚者,通言 
阳气之兴衰也。假令下部寒者,谓下焦火气之虚也,故以热药补之,非助肾水之药尔!由水 
虚不能反为寒也。凡诸疾之所起也,不必脏腑兴衰变动相乘而病,但乘内外诸邪所伤,即成 
病矣。 
大凡治病必求所在,病在上者治其上,病在下者治其下。中外脏腑经络皆然。病气热则除其热,寒则退其寒,六气 
同法。泻实补虚,除邪养正,平则守常,医之道也!岂可见病已热,而反用热药,复言养水而胜心火者,可谓道在迩而 
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深可戒哉! 
所以或言肾虚而下部冷者,非谓水虚也,所谓“肾有两 
枚”,《经》曰∶“七节之傍,中有小心。”杨上善注《太素》曰∶“人之脊骨有二十一节,从下第七节 
之傍,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小心也。”《难经》言∶“心之原,出于太陵。然太陵穴 
者,属手厥阴包络相火,小心之经也。”《玄珠》言刺太陵穴曰∶“此泻相火小心之原也。”然则 
右肾命门为小心,乃手厥阴相火包络之脏也。《仙经》曰∶“先生右肾则为男,先生左肾则为 
女。”谓男为阳火,女为阴水故也。或言女子左肾为命门者,误也。《难经》止言“右肾为命门 
,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岂相反也。然右肾命门小心,为手厥阴包络之脏,故与手少阳 
三焦合为表里,神脉同出,见手右尺也。二经俱是相火,相行君命,故曰命门尔。故《仙经 
》曰∶“心为君火,肾为相火。”是言右肾属火,而不属水也。是以右肾火气虚,则为病寒也。 
君相虽为二火,论其五行之气,则一于为热也。 
夫五行之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孤阴不长,独阳不成。但有一物,全备五行,递相 
济养,是谓和平。交互克伐,是谓兴衰。变乱失常,灾害由生,是以水少火多,为阳实阴虚 
而病热也。水多火少,为阴实阳虚而病寒也。故俗以热药欲养肾水,胜退心火者,岂不 
误欤! 
至如或因恣欲而即病,或因久而成病者,俗以为元气虚损而病寒者,皆误也。然诸所 
动乱劳伤,乃为阳火之化。神狂气乱,而为病热者多矣。故《经》言∶消瘅热中,及夫热病,阴 
阳变易,房劳之病证也。所以热病未复,及大醉以不禁入房,而为祸甚速者阳热易为暴甚故 
也。夫太乙天真元气,非阴非阳,非寒非热也。是以精中生气,气中生神,神能御其形也。 
由是精为神气之本!形体之充固,则众邪难伤,衰则诸疾易染,何止言元气虚而为寒尔! 
故老人之气衰,多病头目昏眩,耳鸣或聋,上气喘咳,涎唾稠粘,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肢体 
焦痿,筋脉拘倦,中外燥涩,便溺 结,此皆阴虚阳实之热证也。俗悉言老弱为虚冷而 
无热也,纵见热症,虽云少水不胜多火,而反言肾水虚则为寒,此乃举世受误之由也。但须 
临时识其阴阳虚实,则无横夭之冤,慎不可妄以热药养其真气,则真气何由生也。故《西山 
记》曰∶饵之金石,当有速亡之患;《内经》言∶石药发癫狂,热甚之所生也。或欲以温药平 
补者,《经》言∶积温成热,则变生热疾。故药物不可妄服也。 
夫养真气之法,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无令损害,阴阳和平,自有益矣。《仙经》虽有服饵之说,非其人 
不可也。况乎剂于气味平和无毒之物,但以调其气尔! 
真修道者,以内事为功,外事为行,非服饵而望成于道也。故《仙经》又曰∶“服饵不备五味 
四气,而偏食之,久则腑脏偏倾而生其病矣。”然则岂可误服热药,而求其益? 
所谓聋者,由水衰火实,热郁于上,而使听户玄府壅塞,神气不得通泄也,其所验者,《仙经》言双手闭 
耳如鼓音,是谓“鸣天鼓”也。由脉气流行,而闭之于耳,气不得泄,冲鼓耳中,故闻之也。或有 
壅滞,则天鼓微闻。天鼓无闻,则听户玄府闭绝,而耳聋无所闻也。故一法含浸针砂酒,以 
磁石附耳,欲导其气令通泄也。 
或问曰∶聋既为热,或服干蝎、生姜、附子、醇酒之类辛热 
之物,而或愈者,何也?答曰∶欲以开发玄府,而令耳中郁滞通泄也。故《养生方》言∶“药 
中其效,则如闻百攒乐音。”由阳气开冲耳中也。凡治聋者,适其所宜,若热证已退,而聋不 
已者,当以辛热发之。三两服不愈者,则不可久服,恐热极而成他病尔!若聋有热证相兼者 
,宜以退风散热凉药调之,热退结散而愈。然聋甚闭绝,亦为难矣;慎不可攻之过极,反伤 
正气,若非其病,不可服其药,饮食同法。当所宜者过度,则反伤正气,病已则止药,欲求 
不病无损而已矣。 
故《经》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 
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勿令过度,反伤其正。不尽,行复如法。” 
故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无实实,无虚虚,而遗夭殃;无致邪,无失正,绝人长命。帝 
曰∶其久病者,有气从而不康,病去而瘠,奈何?岐伯曰∶昭乎哉,圣人之问也!化不可代, 
时不可违。夫经络以通,气血以从,复其不足,与众齐同,养之和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 
,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乃长,命曰圣王。故《大要》曰∶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 
,待其来复,此之谓也。” 
x(呕涌溢食不下)x 
呕涌、溢食不下∶火气炎上,胃膈热甚,则传化失常也。 
x(目 不明)x 
目 不明,目赤肿痛,翳膜 疡,皆为热也;及目瞑,俗谓之眼黑,亦为热也,然平白 
目无所见者,热气郁之甚也。或言目 为肝肾虚冷者,误也。是以妄谓肝主于目,肾主瞳子 
,故妄言目 为虚而冷也。然肾水冬阴也,虚则当热。肝木春阳也,虚则当凉。肾阴肝阳 
,岂能同虚而为冷者欤?或通言肝肾之中阴实阳虚,而无由目 也。俗妄谓肝肾之气衰少, 
而不能至于目也。不知《经》言热甚目瞑眼黑也。岂由寒尔?又如仲景言。“伤寒病,热极则不识人 
,”乃目盲也。《正理》曰∶“由热甚怫郁于目,而致之然也。” 
然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气液之孔 
窍也,一名气门,谓泄气之门也。一名腠理者,谓气液出行之腠道纹理也;一名鬼神门者, 
谓幽冥之门也;一名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 
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夫气者,形之主,神之母,三才之本,万物之元,道 
之变也。故元阳子解《清静经》曰∶大道无形,非气不足以长养万物,由是气化则物生,气 
变则物易,气甚即物壮,气弱即物衰,气正即物和,气乱即物病,气绝即物死。《经》曰∶“出入 
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人之眼、耳、 
鼻、舌、身、意、神识, 
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者,不能为用也。若目无所见,耳无所闻,鼻 
不闻臭,舌不知味,筋痿骨痹,齿腐,毛发堕落,皮肤不仁,肠不能渗泄者,悉由热气怫郁 
,玄府闭密而致,气液、血脉、荣卫、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随郁结微甚,而察病之 
轻重也。 
故知热郁于目,无所见也。故目微昏者,至近则转难辨物,由目之玄府闭小也,隔缣视物之象也。或视如蝇翼者, 
玄府有所闭合者也。或目昏而见黑花者,由热气甚,而发之于目,亢则害承乃制,而反出其 
泣,气液昧之,以其至近,故虽视而亦见如黑花也,及冲风泣而目暗者,由热甚而水化制之 
也。故《经》言∶“厥则目无所见。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气并于上,则火烛光也 
;阴气并于下则足寒,足寒则胀也。夫一水不胜五火,故目 盲,是以冲风泣下而不止。夫 
风之中于目也,阳气内守于睛,是火气燔目,故见风泣下。” 
x(暴注)x 
暴注,卒泻∶君火义同。 
x( )x 
∶惕跳动也。火主动,故夏热则脉洪大而长, 之象也。况脉者,心火 
之所养也。 
x(暴病暴死)x 
暴病暴死∶火性疾速故也。斯由平日衣服饮食,安处动止,精魂神志,性情好恶 ,不 
循其宜而失其常,久则气变兴衰而为病也。或心火暴甚,而肾水衰弱,不能制之,热气怫郁 
,心神昏冒,则筋骨不用,卒倒而无所知,是为僵仆也。 
甚则水化制火,热盛而生涎,至极则死。微则发过如故,至微者,但眩瞑而已,俗云暗风,由火甚制金不能平木, 
故风木自甚也。 
或风热甚而筋惕螈 ,僵仆,口出涎沫,俗云风痫病也。欲知病有兼风者,阴阳变化之 
道也。故阴阳相搏,刚柔相摩,五行相错,六气相荡,变而为病,则无穷矣。大法我子能制 
鬼贼,则己当自实。而与子同为病者,不必皆然,由乎六气阴阳同异不等故也。 
故经曰风热火同阳也,寒燥湿同阴也。又燥湿小异也,然燥金虽属秋阴而异于寒湿,故 
反同其风热也;故火热胜,金衰而风生,则风能胜湿,热能耗液而反燥。阳实阴虚,则风热 
胜于水湿为燥也。 
凡人风病,多因热甚,而风燥者,为其兼化,以热为其主也。俗云风者, 
言末而忘其本也。所以中风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也。亦非外中于风尔,由 
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 
用,而卒倒无所知也。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由五志过极 
,皆为热甚故也! 
若微则但僵仆,气血流通,筋脉不挛,缓者发过如故。或热气太盛,郁结 
壅滞,气血不能宣通,阴气暴绝,则阳气后竭而死。俗谓中,不过尔。 
或即不死而偏枯者,由经络左右双行,而热甚郁结,气血不得宣通,郁极乃发。若一侧得通,则痞者痹而瘫痪也 
。其人已有怫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