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14-本草乘雅半偈 >

第2部分

014-本草乘雅半偈-第2部分

小说: 014-本草乘雅半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贤孙,当以鸿术名世。后得先生,果有倍年之觉。受业于洁古老人,即尽得其学。祖洁古 
珍珠囊,而增以义例、向导、活法,着为此书。中亦间有补遗,如所采通脱木一种,是已。 
尝嗟世人不辨脉证,溷同治病,着辨惑论。其遗稿实多,皆门人集成,不无出入。惟脾胃一 
论,谓其以一脏具五脏体,一气备五气用,发人未发,真千古之卓见也。 
本草衍义补遗,乃朱震亨所着。震亨元末人,字彦修,世称为丹溪先生。云震亨,尝从 
罗太无学医,而此书则因寇氏之衍义而推衍之者也。几二百种,亦多所发明。但时泥旧说, 
而又以诸药分发五行,恐不无牵强之失。今采红曲一种。 
本草会编出祁门汪机手。机,字省之,嘉靖时人。惩王氏本草不收草木形状,乃削去上 
中下三品,以类相从。菜、谷通为草部,果品通为木部,合诸家序例,共二十卷。故有会编 
之名。其撮约似乎简便,而混同反难捡阅。荠在菜部中最为微品,而取以为冠,何其陋也。 
掩去诸家,更觉零碎,臆度疑似,殊无实见。仅有数条可录,取虫白蜡一种。 
嘉靖末年,祁门陈嘉谟撰本草蒙筌,其部次一宗王氏集要,每品具气味、产采、治疗、 
方法,创成对偶,以便诵记,间附己意,颇有发明,便于儿读,故名蒙筌。秋石一种,亦属 
新增,取之。 
本草纲目者,乃明楚府奉祠敕封文林郎李时珍之所撰也。珍,字东璧,蕲州人。其书搜 
罗百代,访采四方,分五十二卷,列一十六部,部各分类,类凡六十,标名为纲,列事为目, 
增 
本经药品,惟本经及别录得依三品,且不敢紊次,自别录而下∶为草、为木、为果、为 
谷、为虫豸,不无后先者,以各自成帙故耳。 
从来本草命名虽殊,而各有增人,故损益之权,非一手一足之所能操也。损操损益者, 
岂有 
历代本草,几四十家,除食经及本经不论外,今所录者,只一百四十三种,合之农经,仍是 
三百六十五种。上契周天,下备人用,亦既优然有余矣。 
x丁亥中秋卢之颐子繇甫识x 

第一帙
紫芝
内容:(本经上品) 
希世异种服食致仙上品上生与天合化。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 

第一帙
青芝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酸平,无毒。 
【主治】主明目,补肝气,安精魂,仁恕。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第一帙
赤芝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第一帙
黄芝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心腹五邪,益脾气,安神,忠信和乐。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第一帙
白芝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主咳逆上气,益肺气,通利口鼻,强志意,勇悍,安魄。久服轻身不老, 
延年神仙。 

第一帙
黑芝
内容:(本经上品) 
盘绕层台,寄生于土者,此草芝;凡芝也,不足数耳。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主癃,利水道,益肾气,通九窍,聪察。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核】曰∶出五岳名山者贵,尝以六月生,应六月之卦以表德也。神农经云∶山川云雨, 
四时五行阴阳之精,以生五色神芝,为圣王休祥。瑞命礼云∶王者仁慈,则芝草生。论 
衡云∶芝生于土,土气和则芝草生,不假种识,随处寄生,随缘现相。先人云∶灵异无根, 
如优昙一现,若盘绕层台,寄生于土者,此其尝也。本经惟标六芝,然其色相奇异,不可不 
识,存录以广见闻。菌芝,生深山大木之上,渊泉之侧,五色无尝,或如宫室龙虎,车马飞 
鸟之形。木威喜芝,生千年茯苓上,上生小木,状似莲花,夜视有光,持之甚滑,烧之不焦。 
飞节芝,生千岁松树上,皮中有脂,形状如飞。木渠芝,寄生大木,如莲花,九茎一丛,味 
甘且辛。黄柏芝,生千年黄柏根下,下有细根如缕。建木芝,其皮如缨,其实如鸾。 成芝, 
赤色有光,扣其枝叶,作金石音。樊桃芝,其木如笼,其花如丹,其实如翠鸟。千岁芝,生 
枯木下,根如人形跌坐,刻之有血,涂人两足,能行水上,亦可隐形。以上皆木芝也。独摇 
芝,有风不动,无风自摇,一茎直上,中空外赤,贴茎杪之半,生细小尖叶,稍头成穗,作 
花灰白,结子十二枚,至秋不落,却透虚入茎中,还筒而下,根大如斗,更有游子十二枚, 
相为环绕。牛角芝,生虎寿山,及吴凌,状似葱,特出如角,色青翠,长三四尺。龙仙芝, 
宛如升龙相负之形。紫珠芝,叶黄实赤,状似紫李色。白符芝,大雪而花,季冬而实。朱草 
芝,其茎如针,九曲三叶,叶有实也。五德芝,状似楼殿,五色具备,方茎紫色,以上皆草 
芝也。玉暗芝,生有玉之山,状如鸟兽,色无尝彩,多似山水苍玉,亦如鲜明水晶。七孔九 
光芝,生临水石崖间,状如盘盎,有茎有叶,叶有七孔,夜视有光,食之七孔洞彻。石蜜芝, 
生少室石户中。桂芝,生石穴,似桂,乃石也,其色光明。石脑芝,石中黄,亦石芝类也。 
石芝,石象,生于海隅及石山岛屿之涯。肉芝,其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俱有,乃生物也 
,赤如珊瑚,白如截肪,黄如紫金,黑如重漆,青如翠羽,光明洞彻,俨若坚冰,大者重十 
多斤。千岁燕、千岁蝙蝠、千岁龟、万岁蟾蜍、山中小人,皆肉芝类也。凤凰芝,生名山金 
玉间。燕胎芝,形如紫葵,紫色如燕状。黑云芝,生山谷之阴,黑盖赤理,茎黑味咸。又有 
五色龙芝、五方神芝、甘露芝、青云芝、云气芝、白虎芝、车马芝、太乙芝,名状不一,皆 
服食仙去者也。抱璞子云∶欲求芝草,当入名山,必以三月、九月,乃山开出神药之月也。 
忌山 日,用天辅时,出三奇吉门。到山须六阴之日,明堂之时。带灵宝符,牵白犬,抱 
白鸡,包白盐一斗,及开山符檄,着大石上。入山执吴唐草一把,山神喜,芝乃得见。禹步 
往采,以旺相专和、支干上下相生之日,刻以骨刀,阴干为末,服有神异。若人不致精久斋, 
行秽德薄,又不晓入山之术,虽得其图,鬼神不与,终不可得。郭璞云∶一岁三华,瑞草也 
。昔四皓采芝,群仙服食者也。智者大师云∶服食石药,但可平疾,服食芝草,并可得仙。 
陶隐居云∶凡得芝草,正尔食之,无余节度,故皆不云服法也。 
(天有五气,御五方,而生五岳,此指神芝所生缘。山川云雨,四时五行阴阳之精,此 
指神芝能生因,则神芝不惟为五芝首,且独为五岳主矣。故欲尽神芝希有功德,须从生成能 
所中,看得广大圆满。) 
先人云∶芝草为仙家服食,药之上品上生者也。从山石水木之灵气,郁蒸所结,亦草亦 
木,亦石亦土,而非草非木,非石非土,与菌杨 别。要在名山大川,古木仙境中得者,服 
之自然灵妙。李濒湖以为可食,溷置菜部,是何异高隐灌园耶。予从固陵山中,获小黄芝, 
细咀微咽,顷之喉间凉润如云,盘绕五内,信是气钟;非灌溉滋生之比,灵异无根,如优昙 
一现,宜特尊诸首。 
又云∶神农为民疾,遍尝草木,以起夭扎。芝则可以养性移情,进之于德,如仁慈忠信, 
和乐勇悍,非草木所能滋益也。感天地氤氲之和,属精神,不属形质,故主治如此耳。 
【 】曰∶阴阳合和,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霁云彻则芝生。气味凉润,体相旋 
绕,不假种识,以无成有,故益五藏。有中之无,藏形为有,藏神为无也。如神芝具五色味, 
则五藏咸入。紫芝赤黑相间,则交通心肾,偏得一色一味,则各从其类矣。与滋培有形者别 
异。澄彻性灵,久而得仙,设非烟霞静隐之流,外息诸缘,内心无喘,不堪僭服耳。 
(雨霁云彻,阴阳必清必净矣。不与阴阳蒸郁,而作杨菌者反乎。) 

第一帙
人参
内容:(本经上品) 
三桠五叶,背阳面阴,欲来求我, 树相寻。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 
延年。 
【核】曰∶人参,一名人 、人衔、人微、黄参、地精、土精、神草、海腴,皱面还丹, 
摇光星所散也。运斗枢云∶人君废山渎之利,则摇光不明,人参不生。生上党,及百济、高 
丽。多于深山,背阳向阴,及 漆树下。下有人参,则上有紫气。春生苗,四五相对,一茎 
直上,三桠五叶,四月作花紫色,细小如粟。秋后结子,或七八枚,如大豆,生青熟红,秋 
冬采根,坚实堪用,如人形者有神。出上党者,形长黄白,状似防风,坚润而甘。百济者, 
形细坚白,气味稍薄。高丽者,形大虚软,气味更薄,唯以体实有心,味甘微苦,多余味者 
最胜。收纳新器中密封,可经年不坏,频见风日则易蛀。生用 咀,熟用隔纸焙之,或醇酒 
润透。忌铁器、咸卤,用童便润制者谬矣。恶皂荚;反藜芦;畏五灵脂;为茯苓马蔺之使。 
先人云∶ 赞天地,奠安神理,精腴在握,还丹可期,形山之秘宝,帝王之仁泽也。又云∶ 
人参功力,安定精神魂魄意志,于仓忙纷乱之际,转危为安。定亡为存,如武有七德,一禁 
暴,二戢乱,三保大,四定功,五安民,六和众,七丰财。又云∶生处背阳向阴,当入五藏 
,以类相从也。人身卫气,日行于阳道则寤,夜入于五藏则寐。则凡病剧张惶,不能假寐者 
,人参入口,便得安寝,此即入藏养阴,安精神,定魂魄之外征矣。 
缪仲淳先生云∶神农曰微寒;隐居曰微温;微寒则近于温;微温则近于寒;以言乎天, 
则得生生升发之气;以言乎地,则得清阳至和之精。上应瑶光状类人形,故能回阳气于垂绝, 
却 
【 】曰∶参, 也。设作生训,未尽本旨。盖三才并立,方成世谛。故天资万物之始, 
地资万物之生,人则参天两地,禀万物之灵,人参虽质依于草,而克肖乎人,是具足三才, 
乃精英之气,融结所成也。色白属金,气寒喜阴,属水,花色纯紫,及生处上有紫气属火, 
三桠属木,味甘五叶属土,五行周备,是补五脏,而奠安神舍,则邪僻自除,窍穴明彻,济 
弱扶倾,运用枢纽者也。顾彼命名之义,功德作用可知。 
(参天两地,则人为天地枢纽,天地为人躯壳矣。无躯壳,则种性无依∶无枢纽,则世 
界不立。彼此交互,不相舍离,而此种性,能生诸缘。和合六尘,应现根身之相,即以根身 
为亲相分,器界为疏相分。有器界,便有败坏;有根身,便有疾疚。有疾疚,便有药石,而 
药石又分优劣醇暴。及得气味之全与偏者,人参 天两地,沦结所成,功德真无量矣。) 

第一帙
甘草
内容:(本经上品) 
合腑脏为中,内筋骨,外肌肉为四。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金疮 ,解毒。久服轻身延 
年。 
【核】曰∶甘草,一名 草、灵通、国老、美草。 
出陕西河东州郡,及汶山诸夷处。春生苗,高五六尺,叶如槐,七月开花,紫赤如奈冬, 
结实作角如毕豆,根长三四尺,粗细不定,皮亦赤,上有横梁,梁下皆细根也。以坚实断理 
者佳,轻虚纵理,细韧者不堪用。凡使去头尾,及赤皮,切作三寸长,劈为六七片,入瓷器 
中,好酒浸蒸,从巳至午,取出曝干,锉细入药。苦参、干漆为之使。恶远志。反大戟、芫 
花、甘遂、海藻。忌猪肉。 
先人云∶甘具生成,路通能所,草从柔化,和协众情。又云∶和具四义,一合,二纯, 
三分明,四接续,甘草四德备焉。又云∶青苗紫花,白毛槐叶,咸出于黄中通理之 ,土具 
四行,不言而喻矣。又云∶土贯四旁,通身该治,是以土生万物,而为万物所归。 
【 】曰∶尚书云∶土爰稼穑,稼穑作甘,言土以能生为性,而所生草木,唯稼穑最得 
土气之和,即拈以征土性,及土味耳。有云∶土位乎中。又云∶土贯四旁。难者曰∶设标竿 
于中,东观则西,南观成北,中亦难定,予谓中当竖论,四当横论。内经云∶地何凭乎,大 
气举之也。固知上下唯气,而土独居其中,四即在中之土,横贯四旁,离四无中。统言之也, 
甘草色味性情,含章土德,为五味之长,故治居中之腑脏。为邪所薄,而寒热外见,与在内 
之筋骨,在外之肌肉,悉以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