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放啸大汉 >

第123部分

放啸大汉-第123部分

小说: 放啸大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方才那内侍说月例八百钱(俸禄百石,实发八十石),便源自于此。

    不得不说,元帝把心思都用在这上面,也是够可以的——难怪他如此早衰。

    理论上说,后宫所有女人,都是皇帝的准女人,但实际上只有良人以上,才有资格侍奉皇帝。那些什么长使、少使的,职能等同于皇宫女管家,基本得不到皇帝临幸。而到了第十四级,完全等同于使唤丫环了。

    良使只是有官爵中的最低一级,下面还有更多没官爵的,象月荷就是,她的名称为“家人子”,位比斗食,等同于县佐吏,这才是整个皇宫里最低级别的宫女。

    以上知识,身为外戚一员,张放当然得知道。

    “我们都愿受罚!”众宫女齐声请求。

    那边厢,许新已经把内侍训成狗一样,最后一拂袖,内侍抱头鼠蹿。

    “哎……”张放伸手想说什么却已来不及,望着一脸畅快,一步三摇走来的许新,摇摇头,“多好一个替罪羊,让你放走了。”

    许新愕然:“哎呀……”

    “现在好了,这破事归我们直管了。”张放摊摊手,看向许新,“你意下如何?”

    许新满不在乎:“几个灯笼而已,扔了算了,少几个也看不出来。”

    良使急道:“不可!”

    张放点点头:“这个事,尚方署知道,方才那内侍也知晓,难保他不会向上反映……到时我们没事,顶多被少府令训斥两句,但这些宫娥可就遭殃了。”

    良使满怀感激望向这俊逸而善解人意的少年侍中,用力点头:“正是此理。”

    许新挠头道:“那咱们出钱让尚方署那边修葺如何?”

    良使与诸宫女齐声道:“谢两位中使,此事乃我等之责,不敢让两位中使糜费。”

    许新哈哈大笑,指着张放对诸宫女道:“你们可知道他是谁?长安首……”

    “富”字还没出口就被张放截断,淡淡道:“这是尚方署之责,我们不替他人揽过,出钱修葺之事休提。破损的灯笼就不要了,咱们做点新玩意,既能完成任务,又能让陛下龙颜大悦。诸君意下如何?”

    ~~~~~~~~~~~~~~~~~~~~~~~~~~~~~~~~~

    (感谢凤萌、菜猪、冷霜红、凛夕、专打刷子大脸、小胖、lyb2200、龙太子之魂魄)(。)

第二百一十二章 【能 上 天】() 
“少子,你、你究竟要做什么?”

    许新呆呆看着面前厚厚一叠纸,还有一条条削切好的竹肋,完全不懂张放在搞什么名堂。

    那一群宫女也是一样,区别在于,她们讶异的面容上更带着一丝隐隐的惶恐。她们与这俩勋贵少年不一样,时间不等人,如果到晚间灯笼还不能足数挂起,必难逃严惩。

    月荷低声道:“阿姊,这位中使在做什么?难不成要咱们做灯笼?做竹肋还可以,可是用纸怎么糊灯笼啊?”

    如果月荷这话再过几百年说,必被人笑死,因为唐宋以后的灯笼都是纸糊的,但这时的纸张若糊灯笼,必须很厚,层层叠加,这才能禁得住强风吹,但纸糊得厚了,光纸难透,自然昏暗,这样又失去了照明的本意。因此除了打更与城池守戍会用这种质地粗糙的灯笼外,一般富人家都不会用,更别提宫廷里了。

    良使望着那一脸自信的少年,不知怎地,心里竟没有多少动摇。

    “我要给你们示范做一个灯,很简单,你们那么聪明,一看就会。”张放说着便开始动手。

    宫女们得到这美少年的夸奖,一个个心里乐开花,心下安定几分,开始还盯着看怎么做灯,但渐渐的都走了神,全盯着脸看了……

    张放调动记忆,很快扎好竹蔑,然后将一张张“轻罗纸”粘上,不过一刻工夫,就做出了一盏灯——如果是一个来自后世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不是孔明灯么?

    没错,张放做的就是孔明灯。扎孔明灯并不算太难,至少比风筝容易些,尤其张放还有经验。他曾经用手工扎孔明灯讨心仪的女孩子欢心,虽然那是少年时代的事,但记忆犹新。

    孔明灯对竹肋条、纸张、天气都有要求。竹肋条要粗细均匀,纸张要厚薄适中,天气最好是无风。

    张放有的是人手,一声令下,合格的竹肋条在半个时辰内就送到;纸张则选择一些轻薄的,不怕破,反正是一次性消耗品;而今日只有微风,正合适不过。

    这个时代当然还没有孔明灯——连孔明都没出世,哪来的孔明灯?

    张放相信,当夜幕降临,夜空中一盏盏袅袅升起的孔明灯,那效果,绝对比呆板的灯笼强百倍。

    “大功告成!”

    当张放宣布完成后,包括许新在内,所有宫女都呆住了——这盏帽子似的“灯笼”,未免也太粗糙了吧?而且又高又长,与圆肚灯笼完全两种样啊。

    许新撮着牙花子:“我说少子,你这灯笼未免也太……太那个了吧?”

    张放斜了他一眼:“我这可不是一般的灯笼。”

    许新一脸嫌弃:“怎么不一般?它能跑还是能跳?”

    宫女们无不掩口,良使也为之菀尔,虽然她不识这两位中使是谁,但觉得他俩平易近人,很有趣,与一般贵介公子都不同。

    “跑和跳算什么。”张放水平伸出手掌,徐徐升举,一字一顿,“它能上天!”

    张放不理会许新那像看疯子一样的眼神,转向诸宫女,宫女们被那双电眼一扫,莫名害怕,无不垂首退后。只有良使静立不动,目光平静——不过,那比平常快得多的眨眼动作出卖了她的内心。

    张放笑笑,向良使一点:“就是你了,能帮个忙吗?”

    良使按照张放的指点,双臂平伸,轻轻托起孔明灯。张放站在她的身侧,距离仅隔一拳。良使身段高挑,如同后世模特,张放也算高个,但两人并排,居然一般高矮。

    张放手持火镰,手臂从良使侧后环绕而过,探入孔明灯底部,将蜡烛点燃,然后伸出一只手帮良使固定并保持孔明灯平稳。

    “我数一二三,我们一起松手。”因为距离近,张放说话时的气息喷到良使耳边。

    良使轻轻点头,耳根微红。

    “一二三,升空!”

    随着张放一声高呼,孔明灯冉冉升起,随着微风飘向湖心。

    目睹这一幕的所有人全张大嘴巴,完全忘了礼仪。

    当孔明灯升到最高,并越飘越远时,张放轻轻在良使耳边说了一句话,然后退开,手腕一动,将孔明灯拽了回来——张放在灯下支架处还系了一根细绳,象风筝一样控制孔明灯的距离,飘远了就得拉回来。毕竟这里不是野外,而是皇家园林,如果让这盏灯四下乱飘,难保不会引起禁卫注意,说不定就要惹麻烦。退一万步说,就算禁卫没注意到,也是个火灾隐患不是?这种能预见的危险,还是不要随便的好。

    “少子!”

    许新一声大叫,把一个个曲项向天的宫女惊醒过来。

    “少子,给我做一个能上天的灯笼!”许新兴奋得手舞足蹈,“我要拿回府放给阿母、阿姊,还有小妹看!”

    张放笑道:“你自己亲手做一个岂不更好?很容易的,我教你。”再转头望向诸宫女,“还有你们,要不要学做?”

    这还用说,诸宫女们拚命点头。

    于是,沧池湖畔,顿时变成了手工作坊。不到一个时辰,就制做出了十几个孔明灯,就连手脚笨拙的许新都制成了一盏。而良使与两个手指灵巧的宫女更是制做了两到三盏。

    张放告诉宫女们还可以在纸上刷上红漆,增添喜气,并与许新分别写下两幅大字,叮嘱宫女们到时贴在灯上。

    一切做完之后,远处传来鼙鼓声,已是未时二刻。

    正牵着细绳放灯玩得不亦乐乎的许新一下跳起来,上前扯住张放衣袖:“少子,快走,还有半个时辰朝贺就开始了!”

    宫女们正专注地制灯,没想到两个少年说走就走,一下就没影了。

    宫女们放下手里的活,面面相觑,眼里满满失落。

    良使低声自语:“少子,这是他的名还是字呢?”

    耳边传来月荷悄声问:“方才那公子阿姊耳边说了句什么话?”

    “没有,你看花眼了。”良使白了她一眼,这一刻的妩媚,连月荷都为之一呆。

    ~~~~~~~~~~~~~~~~~~~~~~~~~~~~~~~~~

    (感谢风萌、菜猪、泪水已轮回、冷霜红、风微、紫电☆青霜)

第二百一十三章 【太子寿仪】() 
“愿陛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愿太后、皇后千秋万岁,长生无极!”

    未央殿前,红毯延绵,群臣逾千,跪拜朝贺,声震九霄。

    汉代拜礼与蒙元后的跪拜完全不同,无论天子诸臣都是跪坐,彼此见礼,从礼仪上说,双方都是平等的。而且大多数时候都是跪(坐)而不拜,只是在祝寿、登基、岁首大典等特殊时刻,才行拜礼。

    朝仪的贺辞没有太多花样,基本就是以上两句,群臣都是念熟了的,好处是不用怎么排练就能统一口径,连张放这样初次参加的,也能跟得上节奏。

    天子、太后及皇后齐展袖虚托:“诸君请起。”

    近身内侍齐声扩音:“诸君请起。”

    “谢陛下、太后、皇后。”

    所谓“请起”当然不是要群臣站起,而是由拜变坐,改成正常坐姿罢了。

    元帝不是每年都搞这么大排场寿诞的,一般情况下,他只召请太后、皇后,皇子、公主及诸妃嫔,并赐宴亲近外威显贵及内朝官,规模不过百余人。但今岁不同,适逢元帝四十大寿,礼官奏请大贺,并大赦天下。元帝也感觉身体大不如前,对寿元倍加珍惜,便从善如流。

    随后,由中书令石显宣读天子明诏。内容无非是敬谢上苍眷顾,五帝神明,祖宗庇护,天下承平之类的官样套路文。之后是群臣上贺表,自是不免歌功颂德。

    张放也上了一份贺表,由府中门客捉刀,他写不来这玩意,也不爱写。

    一番折腾下来,天色近晚。

    朝贺之后,众臣在引礼官的引导下,前往玉堂殿,天子会在那处举行宴会,赐宴百官。这种吃吃喝喝的事,当然不能在庄严肃穆的议政殿堂举行。

    玉堂殿也属未央宫诸殿之一,在未央前殿右侧,每逢重大节日,天子赐食,多在此处。

    张放坐在靠近殿门左侧前排位置,排序中上,算是不错了。像许况、许新、于恬、史家兄弟、金家兄弟这些同是外戚勋贵子弟,因尚无爵禄,座次还远不及他。

    张放左右看看,都不认识,倒是席右上首那个一脸绕腮胡的壮年向自己笑眯眯拱手,自报家门:“某乃韩宝,字君安。足下如此少年风采,想必定是富平侯了。”

    张放扬扬眉,原来许家长女嫁的人就是他啊。嗯,倒也颇有气概,虽然年纪大了点,想必那许靡也会满意吧。

    张放当下含笑见礼。两人虽没见过面,但张放的辩识度很高——如此年少、帅气、佩紫绶、还坐在这列侯专席上,整个长安勋贵阶层找不出第二个。

    这龙思侯韩宝,也是勋贵之后,其父便是前任大司马车骑将军韩增。韩宝年近三旬,比张放大了十来岁,与其父张临同辈,两人基本不是一个圈子的人,所以张放此前并不熟识此人。

    言谈之下,倒是证实了许新所言,韩宝的确在下月娶许靡。确切的说,是继弦。韩宝的原配,去年病逝了,这才继娶许氏长女。韩宝自然少不了一番邀请,张放表示必定到场庆贺。

    谈笑片刻,大殿隐隐传来一阵骚动,二人停止说话,细细一听,原来到了群臣献礼环节。

    汉朝皇帝寿诞没有收重礼的习惯,先帝孝宣皇帝,少识人间疾苦,登基后崇尚节简,而元帝也深受影响,认为礼轻情义重。所以百官贺仪,只是形式,送什么都可以,而且不具名。

    百官献礼,只走形式,封而不宣。只有皇子、公主、皇孙所献之礼,才会当场展示并念祷辞,便如民间做寿,子孙为长者拜寿一般。

    这种天伦之乐原本也很正常,但凡事一沾上宫廷,再正常的事也变得不正常了。在这种展示中,皇子献礼变得十分重要。皇帝能从中感受到哪位皇子更称自己心意;皇子变着法子讨父皇欢心,以获取应有不应有的利益;而群臣则通常能从皇帝对礼物的满意与否,窥测到皇帝对皇子的态度,以调整站队。

    一份寿礼,大有玄机。

    元帝宠爱济阳王众所周知,而众人又是由何而知的呢?元帝许多夸奖济阳王的话,都是在后宫或对近臣所说,虽有流传,但难以求证,想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听到皇帝的表态,这次献礼祝寿就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