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放啸大汉 >

第124部分

放啸大汉-第124部分

小说: 放啸大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帝宠爱济阳王众所周知,而众人又是由何而知的呢?元帝许多夸奖济阳王的话,都是在后宫或对近臣所说,虽有流传,但难以求证,想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听到皇帝的表态,这次献礼祝寿就是一个极好机会。

    百官争相献仪时,张放也趁机窜了一下位置,目光一扫,正与太子刘骜对上。刘骜向他点点头,伸出两根手指,打出一个“v”字手势——这是张放与他约定好的动作,打出这手势就表明一切照计划进行。刘骜当然不明其意,他以为是“两样东西都准备好了”的意思,还对张放定的这个手势表示赞赏。

    张放颔首,目光转到刘骜下首的济阳王刘康身上,但见这长身玉立的皇子嘴角上扬,俊秀的面庞上充满自信的笑容。很显然,他认为自己的机会又来了。

    “如果你还玩去年那一套的话,那就对不住了。”张放心下微叹。说实话,他本意不想渗和进这种夺嫡之战,但人在朝局,身不由已,必须站边。有时候,骑墙比站错边更不可取。

    张放觉得,自己的出现,还不足以影响历史走向,下一任皇帝,多半还是刘骜,自己站在必胜一方。既然如此,他就要尽可能多表现,为刘骜出谋划策,从元帝那里多拿点印象分。这样在刘骜登基以后,他才有用武之地。

    尽管历史上的富平少侯极尽皇帝恩宠,但说到底也不过一弄臣,连权臣都算不上。手上更无实权,被太后一句话就摁下去难以翻身。张放既然取而代之,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命运。他要向未来的皇帝展现他的能力,同时对未来的太后也是一种警告。

    群臣献仪毕,接下来就是戏肉:皇子、公主献礼了。

    皇子、公主献仪祝寿,这是表孝心。对于极重孝礼的大汉朝而言,自然分外重视,与郡臣献仪完全不同。

    首先献仪的,自然是太子。

    刘骜出列,躬身。

    元帝目光带笑;珠帘之后的太后含笑,而皇后的笑容略带紧张,用力抓紧裙裾。

    百官禁声,一齐望向太子。

    济阳王刘康依然带着淡淡笑意。

    左侧耳室里,静静安坐的傅昭仪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下一刻,所有人都听以太子刘骜的朗朗奏报:“儿臣寿仪,时辰未到。”

    ~~~~~~~~~~~~~~~~~~~~~~~~~~~

    (感谢凤萌、菜猪,谢谢所有打赏投票的朋友!)(。)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碗长寿面】() 
太子刘骜这话令整个清凉殿安静了足足十息。

    随后,响起天子的询问声:“哦,时辰未到,那何时才到啊?”

    所有人都听得出来,天子淡淡的语气中隐含的不满。

    刘骜心里打了个突,他有点后悔,不该照搬张少子的主意,但势成骑虎,他只能硬着头皮道:“当在赐宴之时。”

    刘骜这个回答,又一次出乎元帝及诸臣意料之外。哪有吃东西时上寿礼的?这太子在卖什么关子?

    元帝刚才确实有点不爽,但现在却变为好奇了,当下颔首道:“既如此,太子且退,济阳王近前。”

    太子这一古怪举动,令济阳王刘康也摸不着头脑,不过来不及多想,赶紧出列,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恭敬呈上:“儿臣新制一曲,为父皇祈寿,父皇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张放撇撇嘴,果然还是这一套。

    不过很显然,元帝就吃这一套,他将帛书曲谱铺于案前,边看边有节奏地叩击案面,频频点头:“济阳王此曲颇有新意,更有心意,朕心甚慰。”

    耳室内傅昭仪眉眼含笑。

    珠帘后王皇后一脸阴霾。

    刘康恭声道:“儿臣愿为父皇吹奏此曲。”

    元帝欣然道:“取我紫玉萧来。”

    随着一声婉转低沉的萧声响起,一众舞姬翩翩起舞,广袖轻舒,罗裙飞旋,飘飘如仙,美仑美奂。

    上至元帝,中到百官,下到侍者,无不露出陶醉之色,仿佛整个大殿都陷入天簌的旋律中……

    什么鬼!张放低低吐出一声。汉代音乐高古,曲风高雅,但对于来自音乐爆炸时代的张放来说,实在单调了些。而且这曲子也听不出多少欢快之意(祝寿啊),远不如后世一曲《金蛇狂舞》来得有感觉。

    一曲终了,击节赞叹如潮。

    元帝一高兴,张口就将紫玉萧赐与刘康。

    刘康再一次投其所好,力拔头筹。叩谢之后,刘康退回坐席,眼角快速扫了一眼皇兄,惊讶发现,皇兄居然没象去年那样沮丧,神色依然沉着。难不成,他真有什么好东西能打动父皇?不,不可能!父皇最喜曲乐,除非皇兄能拿得出比这再好的曲子,还得现场吹奏……呵呵,可能么?

    接下来是皇三子信都王刘兴献仪,这位最小的皇子还不满十三岁,乃冯昭仪所出。上面有两个兄长,怎么样都轮不到他,加上冯昭仪生性温婉,不喜争宠,所以这位小皇子是真正的献仪,没有什么私心。

    刘兴所献的是一块宝玉,其上刻着一个寿字。宝玉上品,寿字无奇,但这个字,却是刘兴在玉匠的指导下,亲手所刻,这份孝心就难得了。

    元帝显得很高兴,当即将宝玉悬于玉围之上。

    信都王刘兴之后是两位公主:平都公主,亦是傅昭仪所出;平阳公主,母卫婕妤。所献之仪,一为书,一为画,乃两位公主合力所作。画虽简约,书虽稚嫩,孝心亦然。

    元帝同样开心,让内侍收起,说要悬挂于后庭之内。

    献仪之后,下一道程序就是天子赐宴百官,君臣同乐了。

    所有目光,又齐刷刷投注到太子身上。

    太子站起,出列,向皇帝、太后、皇后各施一礼,退出大殿。就在殿门外,召来献食丞,亲手端过一黑漆食盘,趋行至丹墀下,高高举起:“鸦有反哺义,羊有跪乳恩,儿臣身受再造,百世难报万一。以此食,敬奉父皇,祝父皇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食物?太子居然进献食物?!

    下面诸臣大眼瞪小眼,一脸懵圈。

    元帝也有点懵,不过还是颔首示意内侍端上来。

    天子之食,必需进行严格审查、试箸。不过此食乃献食丞所进,表明已经过常规检测,天子可安心进食无虞。

    当内侍将玉碗置于食案,揭开玉盖时,元帝原本漫不经意的表情一下怔住。

    这是什么?细长如玉的粉条,盘成陀螺状,其上点缀着新鲜翠绿的蔬菜,还有一个煎焦香的荷包蛋,汤面浮着一层香油,浓香喷鼻。

    元帝的胃口一直不太好,食少事烦。今日赐宴群臣,他自个多半是没什么食欲的,但嗅到这碗面食,居然食指大动,不由惊奇:“这、这是何物?”

    太子刘骜一直提着心偷望父皇表情,此时终于宽心大放,压仰欢喜,尽量语气平和道:“禀父皇,此食名‘长寿面’,乃一种面食。面虽一碗,实为一根,绵延不断,一束而盈,寓意寿元久长,国祚绵延。”

    “恭贺吾皇,太子仁孝,以食蕴兆,心诚可表。”匡衡见机立即起身,加以赞颂。

    大司马车骑将军许嘉以下诸官员,也纷纷大赞。这种惠而不费的事,谁也不会错过。

    不过,对于元帝本人而言,好兆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碗面,当真好吃——当然,在下箸之前,先让内侍宣称“天子赐宴”。

    大家都吃上了,天子进食才不显得失仪。

    元帝用玉箸挑起一根面条,果然,这碗就只有一根面,无论拉多长都不断。元帝惊喜之下,尝了一口,软滑爽口,香气盈颊。元帝频频点头,他牙不好,吃不动硬食,这碗长寿面软糯爽脆,正合他口味。

    看到皇帝一脸享受状,张放与刘骜远远碰了一眼,心下都大大松了口气。

    为了这碗面,张放与他的大厨们不知熬死多少脑细胞,最后弄出面筋,练出拉面手艺。虽然拉出的面丝远不及后世那种细如发丝感,而是如米粉粗细,但好歹有韧性、有嚼头,最重要的是不会夹断……

    一番苦心没白费,这碗长寿面终于打动了元帝。

    当然,张放费那么大的劲,可不是只打算弄出一碗面就算了,而是要以此带出一个拳头产品,成为张氏酒店业主打招牌食物。

    元帝三哧两溜,竟生生将一碗长寿面吃个底朝天。一旁侍候的石显眼睛溜圆,惊喜交集,不由得开腔:“陛下,此面……”

    “此面上佳。”元帝边漱口边眯眼,“彩头好,味道好,嗯,太子孝心也好……”

    听到这一句话,皇后与太子几乎要流泪,而傅昭仪与山阳王刘康同样也在流泪——只是这泪往心里流……

    这还没完,太子刘骜再道:“父皇,今日儿臣所献之仪,长寿面为其一,尚有其二。”

    还有?从傅昭仪、刘康,到一群大臣都盯住太子,竖起耳朵,看他还能变出什么令皇帝龙颜大悦的东西。

    刘骜抬手向那盛面的碗一指:“就是此物。”

    ~~~~~~~~~~~~~~~~~~~~~~~~~~~~~~

    (诚谢凤萌、菜猪、龙太子之魂魄、风微、余下一人、小胖、楠城以楠)(。)

第二百一十五章 【少女心愿】() 
很快,碗洗净送回,置于案上。

    元帝看了半天,再召来石显看半天,再召来丞相、大司马看半天。

    元帝:“诸卿怎么看?”

    石显:“非玉。”

    匡衡:“非陶。”

    许嘉:“似玉似陶。”

    元帝正要召太子来询问,身侧珠帘后却传来一个声音:“此物名‘青瓷’也。”

    是皇后。

    “此乃富平侯新制之器,天下无两。因与太子交好,转赠太子。此物精奇,太子不敢擅留,进献陛下。”

    “富平侯?”

    四双眼睛刷地射向某个方向。

    张放何等敏感,立刻有所感应,在察觉目光射来的方向后,他便装着没发现,自饮自酌。至于面前的吃食,除了少许点心,正菜动都没动。他早被养刁了嘴,这些低级料理,实在入不了口,还不如自家的家常便饭。

    “富平侯,陛下有请。”一位内侍来到张放跟前。

    张放一脸“惊讶”,然后跟着内侍,穿过席间,走向丹墀。

    人人皆坐,张放这一起来,并随内侍趋行,自然引人注目。认得他的含笑点头招呼,不认得的一脸惊异,向旁人打听,投注来的目光,基本都是友好,唯独一道阴沉目光紧紧追随张放背影,如附骨之蛆。

    王立。

    张放昂然上前,合袖推臂:“臣张放,叩见陛下。”

    对于已故皇妹之子,元帝还是很关爱的,他轻轻托起那淡青色的碗,温言道:“此物可是如皇后所言?”

    张放颔首,放下双臂,朗声道:“此物乃家中陶工妙手偶得,陶器表面刷上一层釉质,入炉锻烧,成之则其形如玉,触手温润,其色如水,叩之可发金玉之声,故名青瓷。”

    这时殿堂上一片安静,所有听闻之人无不心动,能将破陶烂瓦变成如此光洁如玉之器,这也太惊人了,倘此物大行其道,那利益何等惊人。

    “化腐朽为神奇,甚好。”元帝笑道,“朕亦不可白受子民供献,赐制器之匠万钱并绢帛一匹。”

    张放顿首:“臣代家匠谢陛下赏赐。”

    张放一回到席位,就有不少人凑过来,询问瓷碗的事。得知目前尚在研制中,尚无第二件,无不扫兴欲走,却被张放一句话,生生定住。

    “瓷器我没有,但我有上好面食。”

    皇帝吃的那碗长寿面,早已引起诸臣好奇,只是不好打听——你总不能问太子这面怎么煮的吧?

    想不到富平侯是知情人,于是张放又一次被围住。

    张放笑了,面也好,瓷也好,都是他打的广告,没有比皇宫更好的广告舞台。瓷器暂时还属于概念型广告,但美食却早已准备妥当,食材、配料、菜品、厨师、酒楼……所有软件硬件都已齐备,只欠东风(广告)了。

    “三日之后,东市、枊市、章台,诸家酒楼皆有新品问世,诸君大可前往品评。”张放笑眯眯的看着这些朝臣,就像看到一群群的肥羊。

    诸臣散去后,身后响起一个浑厚的声音:“富平侯今日之助,王氏铭记于心。”

    张放不用回头就知是谁,转身回礼:“阳平侯言重,此乃放份内之事。”

    身后之人,正是王凤。

    这一刻,王凤内心很是复杂。由于张王两家前一阵的冲突,间接造成王家一子侄丧命,两家结下仇怨。但说到底,这只是私怨,在关乎太子这桩大事上,两家的利益却又是一致的。

    别人不知道,但身为皇后之兄,太子之舅,王凤却一清二楚,今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