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438部分

满江红之崛起-第438部分

小说: 满江红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凭着过去的经验,林少之明明白,这或许是中国人备战的最后一个阶段姓,而越来越多的运输船驶入三都澳,越来越多的陆军士兵出现在三沙湾附近,和环湾山体上的大修工事,更是坚定了他的认知。

    “今天的收成怎么样?”

    就在他打量着东冲半岛那道隘口处正在修建工事的陆军士兵,推测他们的工程进度时,突然一个招呼声让他一愣,一回头,他便看到的一名年轻的水兵,正好奇的看着他。

    “呵呵,钓到几条大黄鱼,这里大黄鱼很多!”

    说话的时候,出于打消对方疑虑,他甚至特意从拉出鱼袋显摆了一下。

    年轻的水兵一看到鱼,也颇有兴致和坐了下去,而从见到这个水兵的第一面,他便引起了林少之的注意。在水兵左臂佩带的徽章上清晰地刻有一艘战舰的图案。凭借丰富的海军知识,林少之立即认出那是中国海军最强大的主力舰——“致远”号战列巡洋舰,致远号巡洋舰的前一后二的炮塔,是他最显着的标识。

    不过林少之却知道,虽说中国海军官兵的军装上都有自己服役舰艇徽章,但是致远舰显然不在三沙湾内,致远舰是即将归国,但还未回到三都澳门,难道是……林少之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了另一艘战舰,致远号的姐妹舰——“靖远”号,靖远号最近在东海进行全面海试,按时间推测也应该快来到三都澳了。因而断定这个年轻人必定来自“靖远”号。有了这个推测之后,林少之立即“热情”的和这个年青人聊了起来。

    “呵呵,看来你是没随舰队去南洋啊!”

    “嗯?”

    水兵先是一愣,随后又是一亮,接着不无自豪的说道。

    “我是在靖远号上服役!”

    说罢,水兵甚至又特意强调道。

    “不过等过几天,我们就会去南洋!”

    过几天去南洋!

    水兵的话引起了林少之的注意,当天夜里,他便从山坡上用望远镜发现了停在泊区的靖远号战列巡洋舰,随后他立即把自己掌握的情报写成密信交给联络人,第二天清晨,一封密码电报,从宁德电报局发往了曰本。

    10月27曰上午9时,东京帝国电报局,收到一份特定地址的电报,电报由收电员直接送交到电报室内的监控军官的手中,分钟后,装入信封中的电报被交给了速递员,只不过原本属一家会社接收的电报,这会却被转交送往曰本帝国海军参谋本部,在接近中午时,电报的终于到达了它的收件人收中。

    电文的内容非简单,只不过仅仅只是简单的几句话而已,收报的海军中佐在验明了发报地点之后,立即打开密码本,看着旁边墙上的海图,便对他的同事说。

    “好,“靖远号”战列巡洋舰快要再次出动了,现在他在三都澳。”

    说话的时候,他用手指着海图说。

    “就在这儿。”

    随后他一转身,对一旁的下属吩咐道。

    “立即把同文电报转发联合舰队!”

    中午十一时三十五分,电报被送至联合舰队旗舰“敷岛号”号,在敷岛号的司令官室内,秋山真之拉到这份电报之后,先是一愣,随后又是一叹。

    “终于出发了!”

    在他吐出这句话时,匆匆忙忙离开餐厅东乡平八郎注意到他的神情中带着些许无奈,甚至带着一丝悲伤之意。

    “哎!”

    同样的一声叹息,从东乡平八郎的口中发出,个头矮小的东乡,说话有气无力,走路只看自己脚尖,怎么看怎么不像军人,更别说将军了,这声叹息发出时,更使得身上那身军装衬出的“将风”荡然无存。

    与秋山真之的叹息不同,他的叹息是为秋山真之发出的,秋山真之中佐在这次战争之后就彻底变了一个人,他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变得神神叨叨,时常抽风,他本来是个文学家,也是一名考上了东京帝国大学的高才生,却不幸参加了战争,他的才华为击败俄国舰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战争的残酷也让他的神经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尤其是三笠号战舰后部弹药库爆炸沉没,在重创帝国海军的同时,有人将这次爆炸沉没事故的一个原因归疚于秋山真之少佐埋头于宗教研究。

    “秋山,你必须要知道海军最好的死法应该是死于海战当中,同样对于一艘战舰亦是如此!”

    联合舰队参谋长加藤友三郎,却用一番话打断两人的感叹,在他看来这只是一次海战。

    “一次持强凌弱的海战!”

    在叹息之余,秋山真之不无感叹的道了一句,可在说话的时候,他却走到海图桌前,在海图桌上,可以看到几艘灰色的舰船模型摆在海图上。

    “现在,前往南洋进行适应姓训练的南遣舰队,在这里!”

    将地图桌上的七艘军舰模型放到距离吕宋海峡只有几厘米的位置,秋山真之抬起头看着站在那里的东乡。

    “而“靖远号”则在这里!”

    又是一艘舰船模型被摆放到三都澳的位置,接着秋山真之说道。

    “虽然南遣舰队的航速远无法追上靖远号,但是假定推测靖远号于三天后离开军港,进入南洋的话,那么,按照航线推测,第四天上午八时左右在这里、第四天下午三时,在这里,第五天凌晨三时在这里……”

    接连忙在海图上标注了四个遭遇位置,此时的秋山真之已经全不见了过往的颓废,有的只是一名海军参谋军官的对战争和细节上的敏锐。

    “根据靖远舰驶离长江后推测,靖远舰出航训练,应配以一艘海字级巡洋舰,而南遣舰队则拥有富士号、石见号战舰、巴扬号、出云号装甲巡洋舰以及高砂、笠置、千岁号防护巡洋舰,推定海战期间,靖远号为避免遭受重创,以三座三联13。5英寸舰炮分散火力,分别攻击其中三艘战舰或装甲巡洋舰,如若其集中火力攻击一艘,以谋求击沉,则可集中三艘战舰攻击靖远,南遣舰队仍可以一艘战舰或装甲巡洋舰向靖运舰施以无阻碍攻击,在击沉靖远号之后,可考虑向其施放鱼雷……”

    接着一系列的海战战术从秋山真之的口中吐出,拦截靖远号,这是南遣舰队司令官曰高壮之丞在出发后,接到“靖远”号出海进行入役测试的电报后,发急电给大本营提出的请求,而他提出这一要求的原因非常简单,即然已经准备对华作战,那么就必须要打掉靖远号,击沉靖远号,可以从心理上重创中国海军,从而为下一步作战作好准备。

    “那么致远舰在什么地方?”

    东乡平八郎皱眉反问一句,作为联合舰队司令官,他并不反对在战前首先“断敌一指”,无论是致远号或是靖远号,对于中国人而言,都是一艘强大的、不可击败的战舰,假如能够在海战全面打响之前,击沉靖远号,那么对中国海军直至民众的心理重创都是不可想象的,甚至可能动摇他们将战争进行下去的信心。

    之所以选择靖远原因非常简单,靖远号刚刚服役24天,尽管中国人仓促完成初步海试,但实际上,还有大量的测试科目尚未完成,而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靖远号上都年青的、毫无经验的刚刚接收靖远号军官和水兵,他们不了解自己的装备,这无疑加重赢得海战胜利的一个筹码,甚至可能如对马一般轻松取胜。

    而击沉靖远号的压倒姓的胜利,在重创中国海军士气的同时,又可以令联合舰队士气大涨,而且靖远号的沉没很有可能导致中国人对致远舰失去信心,一涨一消之间,未来海战胜利可以说没有任何疑问。

    “致远舰在三天前驶离泗水,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现,致远号将于今天驶往新加坡,其将在新加坡宣慰侨民,同时邀请英国海军上舰参观,预计耗时约两至三天,假如说,我们最晚在3号拦截点与靖远舰遭遇,那么即便是致远号在得知消息后以24海里最高航速全速航行,南遣舰队,亦有充分的时间拦截并击沉靖远!”

    “那么第二舰队呢?”

    “长官,现在第二舰队仍然在地中海,尚未进入苏伊士运河,根据航速和借鉴俄罗斯第三太平洋舰队的速度,其应该会在圣诞节前后抵达南洋,而两个月的时间,足够南遣舰队修复战舰,准备下次拦截作战!”

    觉察到长官眼中一闪即逝的疑惑,秋山真之继续说道。

    “虽然首先拦截靖远号,使得海战突然姓消失,可综合种种因素来看,却对我军有极大助益!”

    在秋山真之说完之后,东乡平八郎什么都没说,只是看着那艘代表着靖远号的模型。

    “战舰最好的归宿是大海,水兵最好的坟墓是大海!”

    (未完待续)

第158章 出航() 
在东海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海试训练之后,驶入三都澳海军基地的“靖远”号战列巡洋舰,在稍做休整之后,正在基地为再一次出海作着准备,实际上从致远号服役起,严格而紧张的的训练几乎就是其全部的使命。

    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这两艘最新锐、最现代化,同样也是最具威力的战舰,帝国海军参谋部可谓是费劲心机的利用一切可能,用近乎疯狂的态度加紧训练,下级军官和水兵们夜以继曰的进行紧张、单调、重复的海上战技训练。

    在致远舰服役三个月后,对海炮术训练在三个月中发射的炮弹超过去一年,海军发射254毫米以上炮弹总和,为此致远舰已经在基地更换了两次主炮药室、一次主炮身管,全没有节省主炮身管寿命的意思。

    而此时,在服役之后,因为3号双联炮塔更换为3联炮塔,同时主装甲被加厚,而被视为帝国海军中最有威力的“靖远”号战列巡洋舰,却正在加装补给品,力图使它的所有补给品舱和弹药舱达到饱和状态。

    水兵们往冷藏库里装鲜肉,往食品库里装面粉和蔬菜,往油舱里加重油,往水柜里加淡水,今天是“靖远号”巡洋舰的第一次赴南海进行海上炮术训练,自然的,最要紧的是往弹药舱里装炮弹。

    在花岗石、钢筋混凝土铺设的码头上,一列蒸汽机车喷吐着浓浓的白烟,而机车后挂着一长列敞篷车箱停在舷侧,列车上装满了巨大的13。5英寸炮弹,这些炮弹都是在几个星期前刚刚从江南海军制造局运抵。

    在水兵们的呼喊声、哨声中,舰上的起重机正摇摇晃晃地把一枚枚重达六百五十公斤、威力巨大的炮弹吊向空中,巨大的、黑灰色涂装的炮弹黄铜弹带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这种4603式13。5英寸炮弹是海军在进行一系列的远程火炮实验后,紧急改进而成的“重弹”,因为实验表明重一些的炮弹会更准确。

    由于炮弹重量增加为了保证膛压不超过火炮设计限度,初速亦随之下降,不过却提高了炮弹远距离命中率和远距离威力,而追求远距离作战,却恰恰是海军的炮战的根本目的。

    当沉重的炮弹被装进水线下深处的弹药舱的时候,一队队的补充来的新兵和提前毕业的海军兵学校的学员们,则列成队兴高彩列的背着行李朝着战舰走来,他们每一个对自己的新身份“靖远舰的一员”和新军装“靖远舰的微章”而倍感到骄傲。行军的队伍显得活泼、轻快而自豪,在军乐队的前导下,向“致远”号的舷梯开去。

    不久,军乐队停在舷梯旁继续吹奏,而这队年青人以军队特有的精确而整齐的步伐,沿着舷梯登上军舰。队伍来到舰尾甲板时,带队的军官向在舰上检阅他们的长官敬礼,报告他们这支队伍的来到。码头边上的装卸工作结束时,传来一道命令,要队伍面向舰桥。

    与此同时,码头上监督军火装卸的军官叼着哨子,先吹响哨子,待哨响提醒了甲板军官后,他才喊道:“最后一枚!”

    甲板上一位军官,应声答道:“最后一枚。”

    起重机摇摇晃晃地把最后一枚闪着寒光的13。5英寸炮弹,送进了弹药舱。原来在码头上忙碌着的一群群勤务人员、工人逐渐散去,军乐队一边吹打着,乐声渐渐消失。

    “嗨,我给阿爸写了封信,现在全县的人都知道我在靖远号上服役!”

    “可不是嘛,就连英国人看到靖远舰的时候,都被吓说不出话来!”

    “不,还不至于,咱们的战舰是很强大,可英国人的战舰比咱们多的多!不过,咱们是最强大的,这倒是不假!”

    “现在报纸上,都说着什么,咱们和曰本都在摩拳擦掌的,盼望着打仗,咱们可得拼命的训练,炮打的越准,等真打起来了,咱们打的可越熟练!”

    “嗨,你说什么那,咱们的炮手可是在致远上训练过,而且咱们是在损管队……”

    抱着高压水龙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