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流贼 >

第130部分

大明流贼-第130部分

小说: 大明流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可望沉声道。

    (本章完)

第209章 坑人() 
    江宗看着这阵势,再加上门外不断传来的明显不善的呐喊声,他叹了口气,对严锡命说道:“这……这还是容我再想想吧,我想去见见大王。”

    这几天的等待,让他着实十分被动。他派出的信使到现在还没有回信,估计何洛会那边不太好搞。现在又冒出这么一出,更是让人头大。

    长子权文寿一战未打便投降了隋军,尽管权桓下令封锁消息,但还是有小道消息在城内传播,有损权桓的威望。

    权桓走出了大门,外面人群更加激动起来,拼命向前涌动,不断叫喊,权桓摆了摆手,有士兵大喊:“安静,大人要发话了。”

    好一会儿,人群才渐渐安静下来,人人探着脖子望向权桓,权桓高声道:“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我会尽一切可能保住各位的身家性命,请大家放心,”

    一名老者激动地问道:“请问莫离支大人,我们一定要抵抗隋军攻城吗?难道就不能和谈?”

    权桓叹了口气,“是否和谈,我还要和大臣们商议,但恐怕和谈的代价很大。”

    人群又开始激动地叫喊起来,刚才的老者连忙回头对众人大声喊道:“大家安静,不要吵!不要吵!”

    众人再次安静下来,老者向权桓行一礼,“大人,没有谁愿意和谈,可是如果只能在屠城和和谈之间选择,那宁可和谈,代价虽大,但至少可以保住身家性命,人若死了,要钱还有什么用,大人说是不是?”

    权桓点点头,“你们的诉求我明白了,我会好好考虑,大家散去吧!”

    “我们不打扰大人了。”

    老者对众人道:“大家散了吧!各自回家。”

    众人三三两两各自走了,这时,等在下面的一名家人跑上前,低声对权桓道:“长公子派人送信来了。”

    权桓心中一惊,急问道:“送信人在哪里?”

    “现在在侧堂等候。”

    权桓也顾不得去王宫,转身便向侧堂走去,走到侧堂,权桓看见了一名文士,他立刻认出是长子权文寿的幕僚孙德艺,权桓心中一阵失望,他还以为是张铉派来的人,没想到是自己人,这其实是一种态度,如果是张铉派来的人,那就说明还有通融的余地,现在来的是自己人,他们面临的局面依然十分严峻,极可能将遭遇最后通牒。

    孙德艺连忙上前行一礼,呈上一封信,“这是长公子给大人的信。”

    “他现在怎么样?”权桓接过信问道。

    “长公子还好,只是被软禁,没有遭到虐待,大人先看信吧!”

    权桓打开信看了一遍,不出他的意料,儿子在信中恳求他投降,但这只是儿子的意思,不是张铉的意思,权桓难以掩饰脸上的失望之色,孙德艺看出了权桓的失望表情,便小心翼翼提醒道:“不过卑职能来送信,是经过齐王特批的。”

    权桓顿时醒悟,张铉既然肯答应让人来送信,这其实就已经表明了一种态度,自己刚才竟然钻了牛角尖。

    “张铉有没有暗示过什么?比如说过什么话,或者给了什么东西。”

    孙德艺苦笑一声道:“让卑职来送信其实就是一种暗示,大人应该主动派人去谈判,而不应该在这里等齐王使者,我想,不会有什么先礼后兵,如果大人迟迟不派人去,就会产生误判,攻城就难以避免了。”

    权桓叹了口气,“你说得对,应该是我们去求隋军,不能再犹豫了。”

    中午时分,高句丽的礼部侍郎武辄俊出现在隋军大营外,不多时,一名军士将他领进军营,一直来到一顶大帐前。

    “请稍坐,我去禀报!”

    武辄俊有些忐忑不安地在大帐内坐下,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样的结果,他并不是权桓的心腹,权桓之所以派他来,是因为他曾经出使过北海郡,和张铉打过交道。

    好一会儿,帐帘忽然被掀开,一阵风吹进大帐,武辄俊一回头,只见是军师房玄龄走了进来,武辄俊连忙起身行礼,“参见房军师。”

    “武侍郎,好久不见了。”

    房玄龄微微一笑,摆手道:“请坐!”

    武辄俊不安地坐下,他和隋军打过交道,知道张铉一般不会接见自己,房玄龄来接见就已经是非常重视了,武辄俊连忙欠身道:“我这次受莫离支大人的委托前来和贵军协商,看能不能和平解决目前的局面,找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房玄龄淡淡笑道:“方案是有,但要双方都能接受,恐怕就很困难了。”

    武辄俊沉默片刻道:“这次进攻辽东完全是渊太祚个人的强势决策,事实上,权大人是希望两国和解,不要再战,所以他一直持反对态度,但渊太祚掌握军权,权大人无法阻拦他,但为了高句丽的命运,权大人已冒险铲除了渊太祚,所有支持渊太祚的官员都被清除,请贵军理解我们的诚意。”

    房玄龄笑道:“齐王殿下也知道渊太祚被杀之事,他也知道权大人是主和派,所以才给你们一个机会,否则昨天就要大举攻城了,一旦城池被攻破,那就是屠城灭国,希望你们能抓住这个机会。”

    武辄俊知道隋军不太可能让步了,他心中暗暗叹一口气,鼓足勇气道:“我愿意把齐王的意见转交给权大人和其他大臣。”

    房玄龄取出一只卷轴,递给武辄俊,缓缓道:“我也是文人,不会说粗鲁之言,也习惯于含蓄表达,但这件事关系到高句丽生死,就请恕我直言了,高句丽只有接受和不接受的选择,如果接受,高句丽可以保留,如果不接受,那就是屠城灭国,请三天之内答复,逾期就视为拒绝。”

    武辄俊心里像灌满了铅一样沉重,他默默接过卷轴,又向房玄龄行一礼,“感谢房军师的宽容,在下告辞了!”

    房玄龄从袖子里取出一卷红色封门条递给他道:“看在两次打交道的份上,我个人送给武侍郎一件礼物,如果谈判破裂,请武侍郎务必将此封条贴在大门上,城破后可保家宅无恙。”

    武辄俊感激万分,接过封条连连施礼道:“多谢房军师之恩,武辄俊铭记于心。”

    武辄俊告辞走了,这时,张铉从大帐旁边慢慢走出,负手望着武辄俊远去的背影,房玄龄笑道:“殿下觉得他们会答应吗?”

    (本章完)

第210章 发怒() 
    张献忠笑道:“这话也是不错,我也想听听其他人的意见。我是个粗人,不习惯于含蓄表达,但这件事关系到我大西的生死,就请恕我直言了,我们并非只有接受和不接受的选择。按那满人所说,如果我们接受,大西可以保留,如果不接受,那就是屠城灭国,是吗?”

    “这当然不是,大王言重了。这几天我也在等着消息,虽不知上头人怎么说,但算算个中厉害,大西与大清合作自然是双赢的局面,我想他们也知道。大王稍安,容我得到消息后即刻告知。”江宗冷汗唰的一下出来了,但他还是强忍着恐惧说着。

    “江大人不必担心什么,本王不是那种不分是非的人。看在两次打交道的份上,我个人送给江大人一件礼物,如果谈判破裂,我们之间也还有些交情。”张献忠心道,老小子吓死了吧!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

    闻听此言,江宗顿时感激万分,连连施礼道:“大王厚爱,感激不尽!我定当努力促成此事!”

    说完,他又是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

    …………

    最终,帝尘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可阿巴泰刚一进城,就给了帝尘当头棒喝,指着帝尘鼻子骂道:“混账奴才,眼见我军在前线受挫,为何不赶来增援?”

    阿巴泰这话当然是无理至极。

    命帝尘部镇守扬州,乃多铎亲自下达的命令。建业之战又发生在晚上,扬州跟建业相隔百里之遥,帝尘就算想救援,也根本来不及啊。

    阿巴泰这是将战败的窝囊气,彻底发泄在帝尘身上了。

    帝尘也是有脾气的。对多铎,帝尘还算客气,但是面对阿巴泰,就没什么好脸色了,沉声说道:“嘴巴放干净一点。”

    “好奴才,还敢顶嘴?!”阿巴泰跟着也炸了。

    倘若帝尘忍气吞声,阿巴泰说不定就此揭过,嘴上发泄一通也就算了。可帝尘如此态度,彻底惹毛了阿巴泰。

    自清军入关始,还没有哪位汉人敢这么跟他们说话。

    阿巴泰下意识说道:“来人,将这狗奴才拖下去,赏他三十鞭子!”

    “诺!”

    阿巴泰亲兵就要上前捉拿帝尘。

    “谁敢?!”

    站在帝尘身后的廉颇一声怒吼,“刷”的一下,立即冲进来一队队大周御林军。转眼之间,阿巴泰跟他的亲兵就被团团围住。

    双方立即剑拔弩张。

    阿巴泰见了,脸色一变,他这才想起,眼下扬州城可是驻扎着十万异人军团。反观清军,却只剩五万残兵剩将。

    真要打起来,清军怕是要完败。

    可如果就这么不了了之,阿巴泰面子上又有些过不去,一时进退两难,脸色涨的通红。跟多铎相比,阿巴泰还是太嫩了,也太冲动。

    自始至终,帝尘都面无表情,镇定非常。

    眼见阿巴泰神情尴尬,帝尘这才开口说道:“你要记住,我来,是跟贵军合作,不是你们的奴才。只要我想,今天你们没一个人可以走出扬州城。”

    “你想怎样?”阿巴泰还是嘴硬。

    帝尘好笑地摇了摇头,“不是我想怎样,而是敌人想怎样。眼看明军就要打过来了,我们还在内斗,有何意义?也不怕别人笑话。”

    阿巴泰见此,赶紧顺着台阶往下走,问道:“你的意思是?”

    “撤军!”

    帝尘言简意赅,“扬州城是守不住了,怎么决策,还得上报摄政王。”

    “好!”

    阿巴泰点头应下,心中的怨气并未真的消散。

    协调一致之后,帝尘部跟阿巴泰部根本不做停留,灰溜溜撤离扬州。不怪帝尘着急,一旦郭子仪部拦住他们的北上之路,那时就是想走都走不了了。

    …………

    随着清军撤离扬州城,整场战役迎来第二阶段。

    李靖倒是稳健,率部进驻扬州城之后,没有急着北上,而是协同郭子仪部,彻底荡平江淮流域,收复失地,拱卫建业安全。

    拿下江淮,明军才有跟清军全面开战的资本与根基。

    战役第十三天,得知南明军不仅收复扬州城,而且一举荡平江淮地域,歼灭清军主力部队,大西皇帝张献忠终于来了准信。

    双方约定:“三日之后,正式进军北上。”

    …………

    燕京。

    多铎部的溃败,给了多尔衮一个当头棒喝。

    跟历史不同,战役地图中,在扫灭大顺之后,除多铎部十万大军以及阿巴泰部的五万大军,清朝在整个北方地界,还有足足四十万大军驻扎。

    清军的成分相对比较复杂。

    最精锐的当属八旗军,又可划分为满八旗、蒙八旗以及汉八旗。满八旗以满族骑兵为主,大抵在五万人左右。蒙八旗则是蒙古骑兵,也在五万人左右。

    至于汉八旗,则包括吴三桂的军队,以及后续投降清朝的前大明军,大抵在十五万人上下。

    最后一部分则是清军扫荡北方,俘虏的伪军与战俘,其中就包括大顺军。

    除满八旗跟蒙八旗,其余三十万大军都有各自隐患,因而多尔衮没有安排此路大军南下,而是留在北方整编。

    眼下却是管不了这么多了。

    多尔衮还是看的很透彻的,他深知,清军以不到十五万的精锐,掌控着整个局势,实在是如履薄冰。

    战事顺利,那一切好说,清朝的根基只会越来越稳。

    可一旦战事不顺,让敌人窥探到清军的弱点,一个不好,就会引发连锁反应,葬送整个大清江山。

    多铎部的覆灭,很可能就是这么一个导火索。

    盖因多铎部乃清军绝对的主力,十万大军中就有五万是满八旗骑兵。

    就是这样一支精锐之师,却在建业城外碰的头破血流,被南明异人军团一击而溃,彻底暴露了清军的软肋。

    相比阵亡的十万大军,这才是最致命的。

    “难啊!”

    多尔衮一时之间竟有些一筹莫展。

    起先,多尔衮担心帝尘部先舍大清而去,那简直是致命的。

    异人军团的强悍已经在建业之战得到充分的印证,越是这种时候,帝尘麾下的十万大军就越显得弥足珍贵。

    好在接下来的消息,让多尔衮悄悄松了一口气。

    帝尘部没有放弃大清,更是以绝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