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官居超品 >

第139部分

官居超品-第139部分

小说: 官居超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

    她再也不是以前的贤妻良母了。

    皇帝不再向以往一样宠爱她,她也做不到像对待自己亲生儿子一样对待太子。

    人的心态一旦发生变化,她的行为就变得不可理喻起来。

    上次拥立藩王的事情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让她看到了另一种希望,她并非只有朱厚照一个选择,若真的到了皇帝大行的那一天,做为皇后,她才是最有选择权的人。

    想通了这些,她对太子的态度开始冷淡。

    太子觉得这一次见到的母后有些陌生,甚至他有些害怕对方。

    皇后的一番的话使他感到一阵心寒,这是要挑衅自己太子的地位吗?

    皇后管理皇宫多年,自然是有一股威严,她如今说出这样的话,太子和刘谨都不敢多言。

    “人的品性最是奇妙,往往学好需要三年的时间,想要学坏只需要三天就够了!太子乃国之储君,自然要早些教育的好,免得贻误了最佳时间,人品差些也没什么,最重要的是不能做一个口蜜腹剑的小人!”。众人沉默的时候李凌突然出言说道。

    皇帝忍让了皇后十几年,在家事上他是不会和皇后争吵的。

    李凌突然暗指皇后多管闲事,这让两位阁老大吃了惊,他不过是在翰林院领一份闲差而已,有何资格参于皇家的事情。

    两位老人开始替李凌担心,他们将目光转向了皇帝,希望他可以给李凌解围。

    这小子含沙射影,她在影射自己表里不一,皇后心中恨死了李凌。

    正当她思考着如何利用手中的权利铲除对方的时候,她突然看见了悬挂在他脖子上的玉片。

    传说这枚玉片可以通神,上次他能够帮助皇帝渡过难关就是凭借这块玉片。

    皇后有些迟疑了,皇权再大也斗不过神权,尤其是京城中的人亲眼目睹了李凌求雨成功。

    这种影响是巨大的。现在百姓们任何事情都站在李凌一边,要想动他很难。

    皇后暗中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对方调离京城才是。

    “父皇,我可不可以跟着李凌到他的田庄上去玩耍?”。太子觉得这里的气氛很烦闷,他想到皇宫外面玩几天。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七章关于学院的构想

    太子在东宫当中折实烦闷,再加上与皇后之间的隔阂,他想到宫外去散散心。

    出乎意料的是皇帝居然答应了他的请求。

    “到城外去放松一下也好!”有李凌看着太子,皇帝很放心儿子的安全。

    “太子殿下,还是让奴才跟着您一起出城吧!”。刘谨献媚似的说道。

    刘谨的日子也不好过,当日皇后针对太子的时候他这个近侍没有发声,反而是李凌这个外臣替太子解决了围。

    这几天太子对他都是爱搭不理的,对刘谨越来越生疏。

    “还是算了,我想单独一个人清净一下!”太子拒绝了刘谨,独自出了城。

    李凌真没有想到皇帝将太子放出了皇宫。

    他赶紧拿出了冰凉的美酒以及烧烤招待太子。

    太子是过来排解心中苦闷的,他根本不会在意李凌会用哪种食物来招待他。

    但是太子很快就发现了一件令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你是说,你那三种作物真有那么神奇?每种作物亩产都能够达到一千斤以上?”。

    他虽然五谷不分,但是也知道现在的作物产量都是几百斤而已,若是能够增加一倍的产量,天下只怕就没有饥荒了。

    “到佛郎机进行贸易的护卫们已经打听清楚,这三种作物确实产量很高,只是他们都是粗粮,只怕不能完全代替米面!”。李凌毫不隐瞒的将三种作物的优劣全部都说了出来,他相信要不了多久这些话就会传到皇帝的耳中。

    “如此神奇,我可要见识一下了!”。太子好奇的说道。

    他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说到做到,用过午饭之后就让李凌带他到地里看看。

    “太子要小心啊,这片土地太靠近和山林,时常有野兽出没,你一定要多加小心。”。

    太子也是一个玩兴十足的人,他向李凌提出了一个令人为难的事情,太子想要一个人去看看。

    这三种作物所在的地方到处都有佃户们看管,想来不会出现问题。

    李凌思考了片刻便答应了太子的请求。

    太子一个漫步在田间,这段时间的的确确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他真的要一个人清净一下了!

    一只野猪突然从山上俯冲而下,想是有佃户在山上狩猎的时候惊动了它。

    野猪直冲而下,转眼就到了太子的跟前。

    太子猛然间抬头的时候发现了这头野猪,受了很大的惊吓。他慌不择路,一脚踏进了红薯地里。

    此时野猪也发现了太子,它停了片刻便继续俯冲过来。

    情势紧急之下,太子突然想起了李凌说过的话,这些庄稼比人命还要贵重。

    他急忙又退回到大路上面。

    野猪距离太子越来越近,这个十三岁的小孩子心中害怕起来。

    “哞。。。。。。”。

    远处传来一声牛叫,一个小牧童赶着两只老黄牛走了过来。

    野猪受可惊吓,望了一眼太子身后两只体型巨大的黄牛之后转身就跑。

    “这位公子,这些庄稼可都是宝贝,李探花说过了,任何人都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损坏这些作物的!”。

    牧童的年纪比太子更小,他匆匆的和太子聊了两句之后就赶着黄牛去追逐野猪了。

    很显然,他并不想放过这头野猪。

    牧童在黄牛的后面吹着横笛子,两头黄牛跟着更紧了。

    笛声悠扬,在山野之间显得更加洪亮,不时有牵着黄牛的牧童走过来汇合。

    牧童们用笛声相互联系,有事情的时候可以相互帮助。

    野猪再次跑回山林之中的时候,却发现那里已经有几个牧童在等候它。

    每给牧童的手中都拿着一张小弓,他们瞄准了野猪就射击。

    山野当中经常有野兽出没,他们时常在野外放牛的自然要有防身的武器。

    不断有箭矢射中野猪的身体,野猪在人群当中横冲直撞,只是有黄牛阻挡着,它无论如何也跑不出包围圈。

    箭矢一只只的射到野猪的身上,它终于受到了至命的伤害,喷出几口鲜血之后倒在地上不动了!

    “太好了,今天我们有肉吃了!”。小伙伴们开始欢呼起来,这可是意外的收获,这么大的一头野猪,够他们几家人吃上好几天了。

    “你们整天都只在这里放牛不用去私塾上学吗?”。太子也走到了事发地,找到了最初给自己解围的牧童问道。

    “我们这些人家中贫穷,交不起束修,况且我们在这里放牛也能赚一些钱财补贴家用!”。小牧童想了想之后认真的回答道。

    科举之路十分的艰难,有些人十年寒窗都不一定会考到功名,他们这些寒门子弟还是不要凑热闹了。

    “大牛哥说的对,多少读书人里才出一个举人老爷,读书科举对我们这些放牛娃来说实在是太遥远了,我们还是安心的将这只野猪杀了吃肉实惠些!”。

    牧童们虽然不知道这位穿着华丽的公子来田间有何事情,但是牧童还是老实的回答了太子的问话。

    “若是我给资助你们的话,大家愿意到学堂读书吗?”。太子认真的问道。

    大凡穷人家的孩子想要出人头地,一般只有两个途径,要么读书考科举,要么到战场上拼杀。

    而这些牧童小小年纪就整日到田野里放牧,只怕于此生只能做一个牧童了。

    “多谢这位公子,我等还要用放牛所得的佣金补贴家用,只能有负公子好意了!”。大牛没有思考便拒绝了太子的提议。

    太子自然不甘心失败,他回去以后就和李凌商量,打算让他为佃户们的子弟聘请西席,找先生到这里教书。

    若是能够免费进学,这些人还能无动于衷吗?

    农庄里的适龄儿童确实有几十个,延请一个教书先生也就够了。

    但是李凌却想将事情再进一步,他想在自己的庄园里建造一个完整的学院。

    这学院并不仅仅只面向一心考科举的读书人,他还想增设农学、医学、商学甚至是开设军事学院。

    若是这件事情能够成功,必然会在科举一途之外为寒门子弟谋取各大的利益。

    “真是奇思妙想啊!就按照你说的做,若是能够在朝廷中为此学院毕业的学生谋取一些利益,想必会吸引更多的学生进入学院!”。太子也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他很快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所在。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趋时。何愁没有生源。

    只是两人太异想天开了,太子将这个想法上报给朝廷的时候却造到了几乎所有大臣的反对。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八章克服阻力

    在城外建立一个独立的书院,除了培养应试举子之外,还可以培养商、医、兵等其他方面的人才。

    这是太子和李凌两人商量过后一致定下来的意见,它代表着两个人的共同心声,他们想给天下寒门子弟多一种出路。

    太子第一次向朝廷提出自己的政/见,皇帝自然很重视,他拿到由李凌所做的计划书以后第一时间就将它拿到了朝会上商讨。

    “大家都看看这份计划吧,这是由太子提出来的,是否可行,还望众位各抒己见”。皇帝微笑着说道。

    他也读过这份计划书,拿到手的第一时间他也为计划书中所描绘的美好前景给打动了。

    若是这样的书院被朝廷认可并且传承下去,若干年后,大明必将人才济济。到时候国家收益匪浅。

    “皇帝,微臣不赞成太子的建议,依据祖制,只有在科举上脱颖而出的人才能够被授予官职,怎么可能将官职随便授予一个书院的毕业生呢!”。

    “陛下,科举来是本朝的根基,科举乱则天下危啊,皇上,太子的计划书中虽然只要求授予优秀的毕业生一些不如流的小官,但是千里之堤,溃之蚁穴,这是对科举制度的冲击,绝对不能开这个口子啊!”。

    “皇上,太子还年幼,还是要好好接受教育才是,朝廷上的大事就不劳太子操劳了吧!”。

    皇帝也没有想到大臣们竟然异口同声的反对太子的建议。

    不过皇帝毕竟是精明之辈,他稍微一思考明白了其中的厉害关系。

    自隋朝实行科举以来,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科举制度已经深入人心,若要当官必须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官员们都是从进士、举人当中选拔,若是现在突然又出现一种可以做官的捷径,官员们的优越感将荡然无存。

    “陛下,开设这些的书院自然是一件好事,至少他可以开启民智,使更多的百姓有机会读书,即便是以后再科考上失利,也会有一计傍身,只是要授予学生官职的事情就免了吧!”。

    内阁几人稍微交换了一下意见以后,最终结果由刘吉告诉了皇帝。

    这也是所有大臣们的意见。

    “好吧,既然各位意见一致,朕也同意你们的意见,书院可以开,但是朝廷不会拨款支持,更加不会授予书院学生任何的官职!”。皇帝最后将这件事情做了最后了解,朝廷对于新建书院的事情采取中立的态度,绝对不会给予书院任何的支持。

    皇帝心中暗叫了一声侥幸,幸亏他没有暴露李凌也有份参与这份计划,若不然的话,只怕这些大臣都要将自己心中的怒气都撒在李探花身上了。

    他们奈何不了太子,还收拾不了一个新晋的翰林?

    重位大臣摇头叹息了一声,看来太子殿下第一次用积极的态度所做的政事就要泡汤了。

    没有朝廷的支持,太子想要建立一座书院简直是比登天还难。

    自己递上去的计划就这样被拒绝了,太子心急火燎的去找了皇上。

    只是一向对太子宽厚仁慈的皇帝这次态度却是异常的坚定。

    “照儿啊,大臣们的态度很坚决,朕也无可奈何,不过事情也不是完全不可行,若你真想建造这么一座书院,可以找李凌商量一下,以大昌钱庄的财力,想必要建造书院也是很容易的吧!”。

    皇帝的意思很明白,朝廷不会为书院的建造买单,但是既然两位提议者都是大昌钱庄的东家,何不自掏腰包呢!

    太子眼睛一亮,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大昌钱庄决定要在城外建书院的消息当天就被让了出去。

    李凌亲自到农田当中丈量土地进行规划,面向所有城外的佃户招收劳工,每月一两银子。

    当地的佃户们闻风而动,现在正是农闲的时候,即便是到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