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帝宠 >

第24部分

帝宠-第24部分

小说: 帝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婼哦了一声:“皇上似乎,很高兴?”

    “不错。”皇上瞧着她轻笑,“烧得好。”

    君婼瞪着他:“如此说来,皇上盼着妾也抑郁而死,好册封别人做皇上的皇后,选谁呢?青梅竹马的芙蓉?一心痴爱的那位夫人?流云阁中的婉娘子,或者蓉娘子,皇上可册封之人,很多,对了,宫外还有个夏姑娘……”

    “闭嘴。”皇上喝了一声,“你又如何?与那齐世晟又哭又笑,让他为你拭泪,拉着手眉目传情,朕瞧得一清二楚。”

    “那又怎样?”君婼理直气壮,“皇上若与故友重逢,说不定还搂搂抱抱……”

    还想搂搂抱抱?皇上原地转个圈,指指君婼道:“亲蚕宫之事,知道内情者甚少,容易下手处置,今日坤宁殿失火,废墟乃是物证,一二品外命妇在亲蚕宫养蚕,都亲眼瞧见,是为人证,人证物证俱在,你,你,你别再想着依靠朕。”

    君婼闻听紧咬了唇,低了头忍着伤心道:“皇上,果真不做妾的依靠了吗?”

    听到她嗓音发颤,果真二字堵在喉中,怎么也吐不出,默然着紧抿了唇。

    互相瞪视着,谁也不说话,谁也不走……

    铭恩疾步跑了过来,看一眼垂头丧气的君婼,再看看脸色铁青的皇上,小心说道:“皇上,坤宁殿失火了。”

    皇上冷声道:“烧了好,宫中没有皇后,反正也无人去住。”

    铭恩忙道:“内寺所正带着宫人灭火,在一处枯井中发现了婉娘子,有些失魂落魄的。”

    皇上嗯了一声,铭恩又道:“内寺所卫上了刑,婉娘子只说是路过坤宁殿,瞧见花团锦簇装饰一新,进去逛了逛,要离去的时候,火从殿门外窜了进来……”

    皇上又嗯一声,只看着君婼,似心不在焉,铭恩又唤一声皇上,皇上不耐烦道:“不是婉婉纵的火,让内寺所放了她。”

    铭恩说声明白,一溜小跑去了。

    君婼心中沸腾开来,他叫她婉婉?她出现在坤宁殿,明明诸多疑点,可他下令放了她?

    你就如此相信她如此护着她?君婼心中浪涛汹涌,气愤唤一声皇上,无人应声,抬头已不见皇上踪影。

    君婼心中憋闷不已,坐在芙蓉花旁石凳上怔忡出神,他盼着我死,他不肯再做我的依靠了,要做别人的依靠,君婼眼泪滴了下来。

    他大概去流云阁探望婉娘子去了,婉娘子受了刑,他心疼了。

    他夜里可会宿在流云阁?君婼眼前浮现一副画面,一张阔大的床榻上,皇上仰面躺着,左边是婉娘子,右边是蓉娘子,一都面冲着皇上,三个人亲密笑谈。

    君婼咬了牙,哼,且等着,这就回去治香,用香迷惑皇上,一旦册封为后,就将那二人赶出宫去,可是,赶走这二人,还有一个芙蓉,算了,芙蓉只是个小姑娘,不追究了,可皇上痴爱的那位夫人怎么办?住在皇上心里,是赶不走的。

    君婼沮丧着又愤恨起来,这一切不能怪几名女子,要怪就怪皇上,愤恨之下不由自言自语:“就是,都怪皇上,招惹那么多女子,将本公主变得更加邪恶,真正可恶。都说大昭是化外之境,殷朝是礼仪之邦,可大昭是一夫一妻啊,殷朝男子凭什么三妻四妾,皇帝更过分,三宫六院诸多妃嫔,你忙得过来吗?不嫌累吗?哼,既如此,女子何不三夫四郎,再豢养许多美男,这样才公平……”

    就听耳边有人说道:“想得美……”

    抬起头,皇上不知何时去而复返,负手站着,默然看着她。

    刚刚所说被他听了去,君婼两颊飞红,脸上挂着泪珠,恨恨起身往沉香阁而去。

    皇上看着她的身影,低低叹气,忍着要追上去的冲动,早朝时想着她的香气,罕见的走了神,害得宰辅将奏对说了第二遍,为了定下心神,打定主意日后每夜宿沉香阁,想到夜里有她陪伴,又走了神,宰辅只得又说第三遍。

    在众位大臣疑惑的目光中暗自咬牙,都是你害的,身上那么香。

    正尴尬的时候,鸿胪寺卿出列奏报,说大昭国遣使探望公主,想都没想说一声准,给铭恩使个眼色,只为让君婼早些见到来使,纾解思乡之情。

    谁知来使竟是齐世晟,怎么偏偏是他?

    想到齐世晟咬牙切齿,要不派人杀了他?可是蚕儿死了君婼都那样伤心,若她的竹马死了,她定会痛断肝肠。

    想到竹马二字,瞧着眼前芙蓉花哼了一声,捏造出一个芙蓉似乎不足以解气,以后再多说几个,芍药蔷薇牡丹腊梅,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可是,再多也是捏造出来的,齐世晟却是真实的存在。

    愤懑着回到福宁殿,金猊中香气清幽,皱眉不悦道:“此香,朕不喜欢。”

    铭恩忙哈腰道:“今日早起的时候,公主带过来的,叫做闻思香,言说夏日炎热,此香可清心安神。”

    皇上抿唇不语,铭恩觑着脸色道:“要不,换回龙涎香。”

    皇上摆摆手,铭恩又问:“明日庆寿殿之事,公主是否一同前往?”

    皇上拿过一册书:“明日之事,明日再说。”

    “可是。”铭恩小心翼翼道,“明日诸多大臣命妇到场,公主若以皇后身份前往,今夜做些准备才好。”

    皇上突有些暴躁,声音大了些:“再提起公主二字,罚你到坤宁殿当差。”

    想到那焦黑的断壁残垣,铭恩身子一抖,再不敢说话。悄悄退出殿门,打发小磨去给锦绣送信,公主去与不去,沉香阁都事先做好准备,免得到时慌乱。

第34章 清算() 
坤宁殿一场大火,上圣皇太后十分得意,早起站在庆寿殿丹樨上凭栏遥望,清风徐来朝阳初升,是个晴朗的好天气。

    一群人遥遥而来,上圣皇太后眯眼看去,天圣皇帝在前,其后是礼部官员并数名一二品外命妇。上圣皇太后得意笑了起来,唤一声杜鹃。

    杜鹃乃是郑司赞闺名,郑司赞躬身答应,上圣皇太后指向远处:“杜鹃不赞成老身的手段,说是会惹恼皇上,瞧瞧,都来了,老身身份在此,他再桀骜不驯,又敢如何?”

    郑司赞含糊附和着,新帝在朝堂上的雷霆手段,令人闻之心惊,俭太子旧部泰半归顺,顽抗的或告老或革职,或获罪抄家流放,朝臣中再无人肯与上圣皇太后联手,且上圣皇太后娘家势微,上次利用礼亲王,带进几位外命妇,本想着能做些文章,不想皇太后短短几句话,一切盘算付之东流。

    郑司赞苦苦思索,皇帝虽说对后宫淡漠,对两位王爷却极为关照,再看看修葺一新的延和殿,想想一无是处的铭恩,领着左班都知的虚衔,只是照顾皇上饮食起居,宫中事务都是右班都知掌管。

    想到皇上小时候的经历,缺疼少爱的,都说皇上冷酷绝情,也许,那只是对敌人,对皇上好的人,皇上也会加倍眷顾。

    郑司赞大着胆子揣度圣意,便劝上圣皇太后对皇上慈爱些,化干戈为玉帛,哄好了皇上,安享太后的尊贵与荣华,上圣皇太后不以为然:“不过一个野孩子,让老身去哄他?凭什么?当初帮他对付俭太子,只不过是觉着宸妃碍眼。”

    唉,这样的眼界,这样的胸襟,怪不得被宸妃压在头上多年。

    郑司赞看着俞行俞近的队伍,上圣皇太后在后宫花招迭出,今日只怕是清算来了。

    郑司赞心惊肉跳,看着一脸喜色的上圣皇太后,自己看走了眼跟错了主,却也不能坐以待毙。回头瞧一瞧殿中金兽,香气袅袅扑鼻而来,好在另有准备。

    上圣皇太后换了礼服端正而坐,等候众人前来拜见。

    突听殿外有中官的公鸭嗓响起:“昨夜,庆寿殿一名宫女突发疫病,为防时疫在宫中蔓延,关闭庆寿殿。”

    随着这一声呼喊,响起急而快的脚步声,上圣皇太后猛然站起向殿门冲去,殿门在她面前轰然关闭,大开的朱窗次第封上,上圣皇太后冲外大喝一声:“大胆元麟佑,你要对老身如何?”

    元麟佑是皇帝的名字,乳名阿麟。

    门外众人伏身下拜,口称给上圣皇太后请安,愿上圣皇天后吉祥安康。整齐而洪亮的声音,压住上圣皇太后的怒喝,上圣皇太后怒声喝骂:“废物,一群废物……”

    郑司赞恭敬扶着气得身子乱颤的太后,心里暗暗叹气。

    众人请安罢,一个温煦的声音响起:“母后莫要惊慌,只是为着母后安康,暂时关闭庆寿殿,待时疫一过,定设宴为母后压惊。”

    上圣皇太后怒喝道,“混账,你安得什么心……”皇帝的声音比她更大,带着怒气道,“瞧瞧,你们出的好主意,吓着了太后……”话音一转又和煦许多,“母后莫慌,臣这就进去作陪。”

    外面有人大声劝阻,“皇上万万不可,保重龙体要紧。”还有的说,“皇上孝心惟天可表,可是时疫凶险。”有妇人的声音响起,“皇上牵挂太后,白布蒙了口鼻再进去。”

    殿门吱扭一声开了,皇帝的身影从光影中迈步走进,没有蒙口鼻,一脸关切望了过来,身后众臣命妇宫人跪了一地,都带着哭腔:“皇上孝感动天,乃是殷朝之福天下表率。”

    上圣皇天后呸了一口,皇上身后的殿门迅速合拢,皇帝没有行礼径直向前,拖一把椅子与上圣皇太后面对面坐了,看着她笑了一笑。

    上圣皇太后龙头拐咚咚杵在地上:“元麟佑,你居心不良,其心当诛。”

    皇帝摇摇头,夺过她手中龙头拐递给郑司赞,笑说道:“事到如今,母后依然毫无悔改之意,也好,这些日子在后宫兴风作浪,朕烦不胜烦,今日一并清算了,还宫中安宁。”

    上圣皇太后紧绷着脸,皇帝低声说道:“母后,懿和皇后,就是兰太妃先前的住处,海棠树下埋一只御赐莲花银碗,前些日子松土的时候挖了出来,银碗漆黑,内寺所查验过了,银碗中有番木蟹与柳叶桃,因是先帝所赐,兰太妃十分珍爱,生前常用来盛参汤。”

    上圣皇太后脸色一变,皇帝声音更低:“前些日子君娘子亲蚕,蚕吃了带露水的桑叶,死去大半,挑唆摘星的小宫女找着了,招供是方允指使。”

    上圣皇太后身子往后仰了仰,抖着手嘶声道:“方允,方允呢?”

    皇帝看着她:“方允正在内寺所受刑,还有,母后,昨日坤宁殿失火,母后指使之人遗落了火石,火石上面刻着庆寿殿字样。”

    上圣皇太后两腮的肌肉颤了起来,指一指皇帝大叫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皇帝笑笑:“臣为母后想好了出路,其一,认罪被囚,为天下臣民耻笑,将来不得与先帝合葬。其二,到徽州行宫去避时疫,过些日子以徽州气候适宜为由,不再回到东都,一辈子都以太后之尊奉养,薨逝后葬入昭陵。”

    上圣皇太后怒瞪着皇帝,皇帝摇摇头:“母后识时务些,朕可就这会儿有些耐心。外面史官正在记录,朕不避时疫探望母后,天家母子情深,这样两相受益,母后不想在史书上留下恶名吧?因毒杀太妃被罢黜的皇太后,世人如何评价不说,胡氏一族蒙羞,后代子孙永无出头之日。”

    皇帝看一眼漏壶:“朕很忙,给母后一刻钟,好好想想。”

    殿中静谧,漏壶中滴水之声清晰可闻,滴答滴答,皇帝靠坐着,似笑非笑看着皇太后,半刻钟后,皇太后颓丧闭了双目,缓缓伸出两根手指。

    皇帝点点头站起身,往门口而去,身后郑司赞弯腰在耳边一句低语,太后睁开眼,唤一声皇帝。

    皇帝回过头,太后颤着手道:“老身近来头晕目线,既有太医跟着,就给老身瞧瞧。”

    四位白布蒙了口鼻的太医走了进来,太医院提点凝神为太后把脉,副提点突然说道:“此处气味有异。”

    皇上一挑眉,副提点扯下面上白布,几步来到熏香的金兽旁,揭开来看向里面塔香,颤着手对郑司赞言道:“这样的塔香,可还有吗?”

    郑司赞忙说有,从搁架上取下一个漆盒,打开来递到副提点面前,副提点拈一颗闻了闻变了脸色,颤声喊提点大人,捧了塔香过去:“提点大人瞧瞧,这其中……”

    提点大人掰开闻了闻,又递给另外两名太医,四人头碰头商量几句,提点大人朝皇帝躬下身去:“启禀皇上,此燃香中掺了阿芙蓉,阿芙蓉乃是毒物,久嗅成瘾,或神智昏聩或狂性大发。”

    上圣皇太后哀叹一声:“难怪老身常感头晕眼花心浮气躁,上回说是老身在庆寿殿外拿拐杖打人,老身一点也不记得,随侍的这几个人也越来越不听话,在宫中一再惹事。”

    皇帝吩咐道,“找两位尚宫来。”

    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