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晋血 >

第70部分

晋血-第70部分

小说: 晋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百铁骑轮番冲入五千流寇之中,虽然人数上有十倍之差,但是真正能够直接交锋的人并不多。在几个冲击之后,五千流寇也步上刚刚溃逃的同伴的后尘,朝后方退去。

    数千人退逃回来,让流寇领根本压不住阵脚,人心一乱,战斗也无法继续进行。

    逃,一万多人浩浩荡荡地后撤退逃形成极其壮观的场面,何越一边带着自己的手下前往追击,一边心里暗忖,要是都遇到这样的敌人,功成名就是相当容易的事情。

    因为自己的兵实在太少,何越跟刘裕都不敢分兵追击,骑兵在前步兵在后朝最多的流寇进行追击,他们要趁着这个机会将流寇尽可能多的杀伤,即便不能杀伤也要将这些人打散,只要流寇被打散想要再聚集起来那可就困难了。

    至于会稽郡城,不管是何越还是刘裕都没有心思去理会,若是真的有流寇去而复来就让他们占去好了。以自己这么些人,若是大群流寇重新聚集,在已经摸清楚自己实力的情况下,想要再守住会稽郡城简直比登天还难。

    所以刘裕和何越一门心思地追击着大群的流寇,朝远处而去。( )

第一章 偏僻之地

    追出十几里地,刘裕跟何越收兵回城,虽然城中只有几个士兵,但是溃败的流寇连逃都来不及,哪里还敢靠近会稽郡城?

    回到城中之后,刘裕跟何越将会稽郡城城门紧闭等待刘牢之凯旋而归,这次他们不打算再出城。一战之后流寇已经将他们的底细摸得清清楚楚,要是再出城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机会。

    天黑之前,刘牢之的大军得胜回到会稽郡城,刘裕同何越赶忙出城相迎。

    一身血腥味的刘牢之高踞马上,看着两人出城相迎哈哈大笑道:“你们能够以一千五百军马击溃两万流寇实属不易,且能够保存会稽郡城,战功不小。此次追击流寇斩敌三千余级,只是让孙恩逃归海岛,诚为可惜。”

    “将军虎威所到,流寇望风披靡。”何越朝刘牢之躬身地道。心里暗自诧异,虽然孙恩半夜遁逃,但是昨晚来虚张声势的流寇也不少,即便孙恩跑掉,这批流寇只要稍微追击便能够追上。斩三千余级,这也未免太少了。而且从会稽郡城逃亡浃口,若是没有马匹至少需要一个白天的时间,刘牢之应该是能够赶上流寇的大部队才对,如果是这样那就更加不可思议了。

    刘牢之哈哈大笑道:“入城,我尚有军情同你们交代。”

    何越跟着刘牢之回到几乎一片废墟的会稽郡城,虽然会稽郡城原本繁华,但是自从去年遭受孙恩之乱后,郡城内百姓远逃,财物被孙恩劫掠一空。之后虽然王家族人回来收拾乱局,可是不久之后又被孙恩洗劫,数次攻城破城给这个原本繁华的城市造成巨大的损失,这次孙恩逃回海岛所用的手法跟梁津当初在上虞一样,将之搬运一空。

    太守府已经残破不堪不过还好并没有被孙恩一把火烧毁,何越跟着刘牢之来到太守府。

    刘牢之朝何越刘裕道:“此次孙恩逃回海岛,虽然附近诸郡有所劫掠,不过所得不多,被我沿途追击,抛下不少钱财,因此流寇必然去而复返。为了防止孙恩再行登6,附近一带必须严加防御。”

    “请将军示下。”

    “孙恩逃回海岛想要再次登6,可从三个地方而来,一个便是上浃口,另外就是绕道临海,或者是从海盐登6骚扰三吴之地。何越。”

    “在。”

    刘牢之笑道:“你可带兵回海盐。以你那些太湖地水军严防海盐。勿使流寇有可趁之机。”

    “是。”

    刘牢之地话让何越松了口气。说实话他还真不想在刘牢之地帐下用命。原因是感觉不踏实。自己这一千步兵保不准什么时候就像这次一样被抛弃了。这样地功劳实在太不好拿了。

    而且刘牢之是有功劳自己拿。危险当然是留给别人。像这次守城便是如此。现在孙恩溃逃海岛。山阴大寨只要兵到便可平定。这样升官财地好机会就没有自己地份。

    刘牢之见何越利索地答应下来。点头朝刘裕道:“孙恩两次浮海而来尽是从浃口登6。浃口距离海岛最近。因此此番他退回海岛之后。要重新登6也必然是从浃口而来。浃口西面二十里外有一句章城。此城虽小。却扼守浃口。孙恩要入鄮县必然经过此城。因此我将此城交付于你。你可带五百人前往句章小城驻守。以挡孙恩。我屯兵上虞随时应援你。”

    刘裕对于句章小城一无所知,见刘牢之这么说满口答应下来。

    刘牢之给两人安排妥当之后接着道:“此番将孙恩赶回海岛也算是小功一件,你们二人守住会稽郡城的事情,我必然会据实上禀,你们可尽心尽责再建功勋。”

    虽然心里明知刘牢之的话不过是敷衍之词,但是何越跟刘裕还是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尤其是何越自从上回吃过刘牢之的亏之后,一直小心在意,不敢在这东晋有数的猛将跟前班门弄斧。

    领了刘牢之的将令之后,何越带着自己的手下士兵第二天便离开了会稽郡城返回玉龙山大寨。将手下的士兵交给玉龙山大寨的柳贺维之后,何越跟坐镇西洞庭山的6云一同前往嘉兴。

    这次刘牢之屯兵上虞让刘裕戌守句章是想将孙恩困死,一旦孙恩遭灭,王家自然会要重回会稽郡大力展,若那个时候自己还在嘉兴海盐的话,必然会受王家的压制,所以应该觑准时机离开嘉兴海盐另谋生路。

    既然要走就要先做好走的准备,有些东西需要带走的提前安排妥当,还要使人先往南康察看当地的情况如何,做出具体的安排,因此在这个非常时期就要敲定一些需要安排的事情。

    何越跟6云离开太湖之后,匆匆赶到嘉兴,得讯的梁津、范文俊和常鸣远从各处赶到嘉兴县城的府第内。

    “刘牢之屯兵上虞,孙恩被破在即。会稽郡为东南财赋之地,不论是朝廷还是王家都不会舍弃此地,三吴临近建康,豪门士族各怀争夺之心,我们以嘉兴海盐区区二县图谋展,力有未逮。若是长留在此,徒然被卷入朝政纷争的漩涡,且太湖之地虽然富庶,但是无险可守,不足以做北伐基地。因此我有意迁出嘉兴,另谋生路。”

    书房内何越的声音响起,6云、范文俊和常鸣远见何越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来,颇感意外。虽然他们现在只有嘉兴海盐二县,但是只要计划得当依然可以在此展。

    范文俊听完何越的话之后,抬头朝梁津望去,问道:“梁将军有何想法?”

    “北伐是我们众人的目的,如若要北伐必须有一稳定的根本,三吴之地虽然繁华,但是无险可守,一旦我们倾巢而出,必然有人窥逾。因此必须要有一易守难攻之根本,方能悠然北上,若是受制于他人,北伐毫无希望。”

    梁津的话说出之后,书房内的6云、范文俊和常鸣远知道他们两人先前一定已经商量过,既然两个主持大局的人都没有异议,三个人当然是无话可说。况且三吴之地虽然繁华,正如梁津所说的,此地无险可守,一旦倾巢而出,有人窥逾,北伐势必功败垂成。

    范文俊点头道:“三吴之地,纷争颇烈,不是长久之地,北伐一事非一朝一夕便能成功,若无深厚根基,必难成功。何将军要迁出嘉兴,我并不反对,只是手下兵员多是三吴之人岂愿离开?”

    上次何越已经同范文俊透露要拿湘州做为基地,所以对于何越现在要迁出嘉兴他并不感到意外,只是奇怪何越现在不管是手下还是财力都不足以入据湘州,因此在时间上他觉得有些不妥。

    范文俊的话让6云和常鸣远连连点头,虽然说另谋地方展确实是个不错的想法,但是手下的兵员都是在附近招来的,背井离乡的事未必有人愿意。

    梁津朝三人解释道:“我们手下三批人,一批是北方带来的黄牛坞的勇壮,要迁出此地,这些人应该不会有异议。一批是我们自行招募的人手,招募之时我们便尽量募集北方南逃而来的流民,因此要迁出此地反对的人并不会有多少。至于江大龙手下那批水军虽然长居太湖,不过也是从四处集聚而来,这事应该不会有太多的问题。”

    梁津的解释让书房中的三人连连点头,若果真如梁津所说,那么在兵员上面应该不会有太多的问题。

    6云接着问道:“虽然我们可以迁出嘉兴,但是必须得先有一个好地方落脚,不然的话时间一长恐怕会变成流寇。”

    何越点点头道:“此事已经有些眉目,我们要前往的地方是江州的南康,晋安,建安三地。不过这是我们提出的条件,对方必然落地还钱。”

    “南康,晋安,建安三地都是古夷人所居之处,尤其南康更是如此。虽然说晋安建安由于北方士族南下有些人进入当地,但是依然十分贫瘠。”范文俊朝何越诧异地道,一脸的茫然不解。

    何越笑道:“不错,不过晋安建安并非是我想要的地方,我真正想要的是南康。南康郡处于罗霄山与武夷山之南,东有湖汉水,西有豫章水,两江汇流北注成赣水,经庐陵、临川、豫章至彭蠡泽,若是有船队便可从南康沿赣水直入浔阳。且罗霄山一带人烟稀少,我们尽可以占据罗霄山南麓,大造船只。罗霄山以西有洣水可直通湘东郡,再经湘水就能直入长沙。南康郡为江湘二州源头,且处于两山之间,虽然是偏僻之地,却占尽地利。”( )

第二章 计划未来

    何越将南康郡的情况介绍过之后,6云等人明白过来他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人烟稀少的偏僻之地。南康郡两条大江可直通江州与湘州,只要两州稍有动乱,便可沿江而下入据。

    而且南康郡人烟稀少,往来不便,即便他们将罗霄山和武夷山的林木砍伐殆尽,外面的人也很难知道,因此藏兵于此不会引人注目。

    众人见何越将南康郡的情况打听这么清楚知道他心里肯定早有计划,现在只要等他说出来便可。

    何越看众人的目光集中在自己的身上,笑道:“要迁往南康,先就必须了解南康的形势,不过现在孙恩被破在即,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再等候下去,因此我的想法是在短时间内派驻一部分人前往南康。只要我们在南康落脚,就可以先斩后奏,令他们无可奈何。”

    梁津接过话茬道:“派人前往南康,数量一定要控制好,不能太多人,免得引起南康地面的恐慌,也不能太少以免被人赶出来。南康是我们日后落脚之处,由我亲自领兵前往南康,你看如何?”

    梁津朝何越望来。

    “你们有什么意见?”何越反朝6云等人问道。

    虽然说现在自己的实力还小,大多数事情都是由自己跟梁津说了算,但是一概独断专行,不仅让这些人养成完全依赖自己的习惯,而且还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因此何越虽然心里早已经定好计划,但是还是朝书房中的几个人问道。

    常鸣远沉吟了一会之后道:“如果是要前往南康,我认为可以将西洞庭湖的五百士兵带去,这些人实力强悍,虽然人数不多,但是战斗力十分可观,而且南康郡丛林较多,让他们熟悉丛林战斗。若是两位将军允许,我也想跟随梁将军前往南康。”

    常鸣远说完,6云接着道:“若是想要在南康先行展,就需要改善当地的情况,那里地广人稀,可以从此地诸郡招集流民以充实南康人口。开山辟田,只要繁荣起来,四处的人便会逐渐聚拢,让南康成为南方大郡。”

    何越点头道:“不错,若是想要入据湘州或者江州就必须有足够的兵力,否则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要想兵力充足,人口是必须的,不管是招募兵员还是财赋收入都需要人口。因此如何将此地流离失所的流民弄到南康郡,这是一个关键,必须要有一定的方案,要让流民有利可图才行。大叔,这件事情就拜托你了,这方面你跟文俊比较在行。”

    6云跟范文俊见何越这么说。当仁不让。确实现在这群人中能够安排这些事情地也就自己两人。

    何越见6云跟范文俊答应下来。心里松了口气。继续道:“除了人口问题之外。还有一件重要地事情。南康郡虽然地处两山两水之间。物产丰富。但是器械落后。依然刀耕火种。因此要迁往南康。就必须要一帮手艺高明地匠作。这是必须条件。”

    何越地话令书房内地几个人面面相觑。这事情他们还真地不是很在行。目前玉龙山士兵所用地兵器都是从吴兴郡购买地。虽然大营中有几个匠作但是这些匠作只能算是普通。根本说不上手艺高明。

    “何将军。手艺高明地匠作比较难寻。即便被我们寻到也未必肯到南康去。而且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