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晋血 >

第71部分

晋血-第71部分

小说: 晋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将军。手艺高明地匠作比较难寻。即便被我们寻到也未必肯到南康去。而且就算我们有了匠作。制作农器兵器所需地精铁依然要到京师冶城购买。像我们这样地军队很难直接从冶城买到精铁。”范文俊朝何越解释道。

    “不错。确实有这样地难题。但是我们必须要能够自己制作兵器。不能受制于人。北伐大事所需兵器众多。若是我们不能自己开矿制造兵器。那么北伐等于空谈。兵在精不在多。但是精兵不是光靠训练就可以地。也需要兵器盔甲。若是我们能够像北府军一样装备精良。士兵稍加训练也敢跟多于自己地敌人正面交锋。士气除了人地原因之外。装备也非常重要。”

    6云不解地朝何越问道:“小越。如果我们需要像北府军一样地装备。可以花钱购买。这样比自己制作更加省钱省时。平日地维修只要稍微招几个人便可。”

    何越双手撑着桌子,扬起头想了一会。良久,摇头道:“不行,我们必须要能够自己制作兵器盔甲,要一批手艺高明的匠作,要能够自己开矿,虽然这样会支出一大笔钱财,但是这是必须具备的。我要让我们的士兵拥有最好的装备,只有自己能够制作兵器盔甲才可能让我们的装备比敌人更先进。所以我们需要自己的匠作。”

    “可是开矿的话,以我们现在的能力至少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才有可能,这不是努力与不努力的问题,而且我们目前还不具备这个条件。”6云听何越的话,感觉他有些头脑热,忙朝他着急地道。

    “不错,这事情要分步骤来办,先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招集一些匠作,必须要几个手艺高明的。自己尝试着制造各类用具,或者对现有的用具进行改良。设立匠作府之类负责招募此类的行家,在我们迁往南康之前要一支颇具规模的匠作队伍。同时尽可能从京师冶城购买精铁储存起来,以备后用,等梁津在南康站稳脚跟之后,就可以先将匠作和一些重要的东西运过去。若是没有匠作和工具,我们到了南康之后就是一群野人。至于开矿的事情之类的事情,没有行家,我们也只是纸上谈兵,先留意这方面的行家,若是条件许可将他们招募过来,或者跟他们建立关系。这些事情必须在离开嘉兴之前做好,到了南康之后,我们想要返回此地也没有落脚的地方。”

    范文俊见何越将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心里大喜,朝何越建议道:“何将军,还有水军的事情。”

    何越朝范文俊笑着问道:“范大人有何高见?”

    “属下认为晋安是我们必争之地,晋安东临大海。我们从嘉兴迁往南康走海路是最安全的也是最为便捷的。若我们能够得到闽江不仅可以方便我们迁移,而且还可以将武夷山的物产由海路运往京师牟利,再从京师购回精铁。一举两得。”

    “不错,这事情我会跟江大龙商议,日前我提出的条件是南康,晋安和建安三地,南康是必须占据的地方,所以我们先派人去。建安可有可无,若是他们跟我们讨价还价,此地可以舍弃,不过晋安我会努力争取,即便不能得到晋安,我也会将侯关和丰原要来。这两县近海,又处于闽江南北,若我们能够得到此地,便可直接用船只往返嘉兴与晋安两地,而且能够在那里驻扎水军,训练海运。一旦北方有事,不仅可以从内6前往北地,还能够经由海路前往。”

    范文俊沉吟了一会接着道:“海路虽然往返便利,但是大海上风浪很大,内6船只恐怕不便行海,而且海上行船不比内6,稍有差池便回船覆人亡。”

    “这个容易,现在孙恩海岛之上不是有很多人熟悉海路吗?有机会的话可以将他们招集一些来。虽然这些流寇不可能精通海运,但是只要在浅海行船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至于日后,我们再慢慢寻访此中能手。”

    何越说完之后,梁津笑道:“如今我们先思退步,只要能够在南康站稳脚跟,一旦京师等地稍有动乱,溯流而上。占据湘州,力图展,以湘州为基地大举北伐。”

    “不错,你先带鸣远与快刀胖子领五百人前往南康,主要是在罗霄山附近落脚,先在那里扎下大营,只要孙恩告破,我会使江大龙占据海岛,然后开始迁移。”

    “若是几家士族不愿让出南康晋安又该如何?”

    何越闻言哈哈大笑起来,“好说便好,不好说就先斩后奏,只要在罗霄山立下大营还怕他们千里迢迢去剿灭我们?此次孙恩登6,刘牢之只带八千北府军前来,便能知晓司马元显在应付桓玄之后已经是捉襟见肘,哪里还有空闲来对付我们?最好是他们双方僵持不下,又不开战,只要能够给我们几年时间,我们就可以造出更好的船只,等桓玄跟司马元显战事一起,我们趁机入据长沙。不管事后谁胜谁负都不得不重用我们。”( )

第三章 坚守海盐

    何越的老谋深算让书房内的其他四人心里叫绝,这样的安排确实是无懈可击,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司马元显和桓玄能够对峙多少时间,假如能有一两年时间,他们就能够造好船只,只等战事一起兵袭湘州。

    若是在短时间内袭破长沙便可将船队驶入洞庭湖,让水军尽可能挥优势,桓玄跟司马元显大战之时不可能再来理会他们,只要两不相帮,严加防备附近各郡就能立足长沙。之后再配合南康慢慢收拾湘州南方各郡,建立一个北伐的基地。

    虽然湘州北面尚有荆州郢州,但是在洞庭大练水军,顺流而下收服江联帮尽据长江的话,便可北上汉水到达北地。当然这一切都在于能够建立庞大、战斗力极强的水军。至于如何建立这样的水军,目前尚未有很好的计划,只能见步行步。

    书房内的众人将何越提出的几个要做的事情详加讨论,使之更加完善。

    计划安排妥当后,梁津常鸣远离开嘉兴前往太湖带着快刀胖子跟他的五百手下化整为零前往南康郡,何越回玉龙山练兵,6云跟范文俊着手安排招募人手购买各类东西。

    战报定期从上虞传回,何越格外关注刘裕的情况,他所戌守的句章城原本是一个荒废的县城,据传还是越王勾践那个时候修筑的。年久失修,戌守颇为不易。不过这个未来的帝王真是勇猛绝伦,只带着几百北府军跟附近的一些百姓数次击退浃口登6的孙恩流寇。从暮春直到寒冬临近硬是不让孙恩越雷池一步。

    此时梁津所带的五百勇壮已经在罗霄山边立下大营,站稳脚跟,而且不断将山中所产之物送回嘉兴,又从嘉兴运送稻熟之后的粮食和各类工具器械以及一些匠作。

    6云多次组织起愿意前往南康的流民,这不仅解决了当地流民日益严重的问题,同时还充实了罗霄山营寨的人口。虽然孙恩的流寇还没有完全剿灭,但是何越地后路已经铺设完毕,嘉兴海盐两地除了6云、江大龙和两千多士兵之外,连范文俊也被何越派到了南康协助梁津处理一些地方上的事务。

    何越跟梁津在南康郡的行为最终还是引起了各大士族的注意。不过南康郡地理位置偏僻。不管是王谢司马三族还是桓周郗何这四个家族都睁只眼闭只眼,没有去理会。

    在各方默许之下,梁津在南康郡的势力越来越庞大,而且因为有大量从嘉兴跟海盐运来的财帛米粮,当地地百姓慢慢归附。不过大半年的时间半个南康郡已经处于梁津的控制之下。

    虽然势力膨胀很快,但是支出的也非常可观。近两年的积蓄完全被用在了南康,而且还不算从南康一次次运回来的山中特产。

    梁津在南康大肆展。刘裕在句章地情况也非常好。孙恩从退返海岛之后再没有登6地机会。直到天气转寒之前攻打句章越来越频繁。这让何越意识到孙恩海岛上地粮草差不多使用殆尽了。

    开春之后。何越将江大龙地一千多水军调回嘉兴。自己带着玉龙山地一千步兵前往海盐筑小城而守。经过几次战斗和大半年地训练。一千多步兵已经略有小成。虽然跟刘牢之地北府军不能相比。但已经是一流地精兵。

    冬寒尚未完全过去。饥馑了一个冬天地流寇开始集大兵攻打句章城。在句章城外跟刘裕连续大战半个月。之后刘牢之从上虞突袭流寇。孙恩大败而归。逃回海岛。

    暮春三月。孙恩从海盐登6。何越坚守小城。一连两天孙恩都没能攻下小城。之后江大龙从马场湖率水军直出钱塘江口。从后攻击孙恩地船队。击沉船只七十多艘。孙恩忙从海盐退兵被何越带兵追击至海边。杀敌数百被孙恩逃走。

    孙恩被何越在海盐击退之后。刘牢之命刘裕带兵前往海盐。何越跟刘裕两人故识。相见之下自有一番寒暄。经年未见。原本沙场上地战友此刻显得格外亲切。

    海盐小城之外。刘裕看着前方地小城朝何越笑道:“此城虽小却是扼守要地。难怪孙恩万人之众也攻不下。还被你地水军从后袭击。损兵折将而去。”

    何越笑道:“参军大人过奖了,孙恩是已经败习惯了,因此稍有失利便退回海岛,小将哪有什么功劳。只是参军大人以数百人坚守句章不让孙恩越雷池一步,那才是功劳呢。”

    两人相互捧拍,说罢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刘裕朝身后的一名亲兵护卫长笑道:“道济,这位便是你仰慕何将军。三吴之地最心狠手辣的人。”

    何越见刘裕这么说颇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参军大人,似乎我跟心狠手辣还没有多少关系吧?你这么夸奖小将,实在愧不敢当。”

    刘裕大笑道:“不战则已。战必见血。自从破孙恩。北上杀胡,你好像都没有留过任何俘虏。若生于七国之时。必然是另外一个白起。”

    何越苦笑道:“参军大人实在是太抬举我了。白起当时国与国兼并,不是你死便是我死,杀敌降俘是为减少敌人人口。长平一战坑赵卒四十万,赵国一蹶不振,就此衰弱不能与秦争胜,白起一道命令使赵国再非秦国敌手,使秦面对三晋称雄数十年,以致三晋割让土地,最后亡国。杀人有时候也是必须地。再说小将又非杀戮成性之人,没有目的没有好处杀人有何意义?”

    “檀道济原本对将军杀戮众多颇有些腹议,不过现在听将军所言,令人茅塞顿开。刘参军如此推崇将军,盛名之下无虚士,诚然。”刘裕身后的护卫长朝正在带他们入城的何越道。

    “什么?”何越停下脚步,转身诧异地看着刘裕身后的护卫长,惊愕地问道:“你说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檀道济。”

    何越嘴巴半张,半晌没有吭声,弄得刘裕等人一头雾水,接着他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名字,以后你一定会成为一世名将。”

    “呃……”看着何越这个样子,周围的人更加愕然,完全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檀道济,刘宋时期的名将,以一句“乃坏汝万里长城!”而闻名后世,在刘裕过世之后,成为刘宋最有名的将领,军事爱好者无不知道这万里长城。只是何越不知道他居然还是跟自己是同时期地人物,原本以为他还没出生呢。

    檀道济被何越一句话说的愣了好半天,接着问道:“何将军为何要这么说?”

    何越带着一行人继续前行,哈哈笑道:“这是个好名字。”

    看着何越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刘裕等人无不面面相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肯定。

    强撑着将这个小插曲跨过去,何越带着刘裕来到城内。

    落坐之后,何越朝刘裕问道:“参军大人,孙恩败逃之后,上虞那边的情况现在如何?”

    刘裕有些怪异地看了看何越,接着不解地道:“何将军不是对上虞那边很了解吗?我在句章戌守之时,经常看到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在附近出没,那些人应该是何将军刺探战情的明探吧?”

    何越被刘裕这么一说,心里虚十分尴尬,脸上却不显山露水地哈哈笑道:“参军大人眼睛还真是锐利。不错,我确实经常派人前往句章打探消息。不过这些打探消息的人也只能探到一些表面的东西,因此小将才想从参军大人这里多了解一些前方的情况。”

    刘裕看着何越笑着点头,“句章城虽小,但是流寇数次没有能够攻下,已经对句章产生畏惧,再加上上虞有刘将军大军屯守,流寇想要从句章登6恐怕很难。南方临海虽然守兵不多,但是只要能够守上两日,上虞地铁骑就可驰援领海。而且临海距离海岛较远,流寇若是大队人马前往临海,必然被察觉,因此也无需在意。”

    “如此说来流寇下次可能登6地地方依然是海盐?”何越朝刘裕问道。

    “不错,海盐距离海岛较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