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九重薇 >

第223部分

九重薇-第223部分

小说: 九重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与那些浅粉的瘴气令外人望而却步。

    纳兰皇后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康南皇帝的万寿宴上,步步生莲的歌妓弹唱间忽然扔掉琵琶,袖中执出软剑,直刺近在咫尺的君妃。

    幸亏贴身婢女是康南帝的暗卫,电光火石之间以身挡住那化做长练的一剑,解了生死危机。

    类似的事情举不胜举,纳兰家已到了狗急跳墙的地步。

    疯狗难挡,除去琴瑟宫和汩罗福地,君妃娘娘再不敢在旁的地方驻足。

    为了小儿子的安危,康南皇帝将顾晨箫亲自带在身边调教,给他找了最好的老师习文练武,早早册封他为宁王。

    顾晨箫打从很小便随着父皇参朝议政,康南帝更悄然无声地转移了一部分兵权和人脉到他手上。

    也曾私下想要求得苗疆大土司的谅解,康南皇帝一个人悄然去过一趟旧地,想要化解这对父女的矛盾。

    当年彪悍的大土司已老去,满头白发间憔悴而又稀疏。

    年老的父亲早已原谅了当年女儿任性的出走,他晓得女儿在康南宫内步步惊心,何曾愿意添她的烦忧,只要康南帝照顾好女儿与外孙,过往的一切尽如烟云。

    大土司弥留之际,也曾人带信给昔年的阿黎、如今的君妃,可惜那信辗转间被纳兰皇后截留,消息来得太迟,阿黎终于错失与父亲的最后一面。

    得知噩耗,君妃娘娘满腹歉疚。所谓近乡情怯,老父已然不在,又何须再踏上归程徒增伤悲,只能唯一的儿子回家乡奔丧。

    君妃娘娘对儿子细说着前情,提到老土司的过世,依旧湮灭在巨大的哀伤里。她紧紧握住儿子的手,切切说道:“晨箫,你父皇为了咱们母子殚精竭虑,你要好好争气,替他将纳兰家这些坏人一网打尽。”

    如今顾晨箫名声已起,手中又有军队在握,虽然算不得权倾朝野,却也不必将一个背着太子空壳的顾正诺放在眼里。

    朝中既有老臣的支持,背后又有康南帝这个最坚强的后盾,连纳兰皇后都已退避三舍,按说一切都已然步上正轨。

第四百五十八章 玉成

    便是公然废了顾正诺,改立顾晨箫入主东宫,纳兰家也不复当初与康南帝一较高下的底气,何以母妃言语间总有掩不住的伤痛和悲哀?

    顾晨箫脑中有万千思绪,纷乱的片段随着君妃娘娘的话渐渐连成长线,一条线索清晰而明了。

    琴瑟宫里一年四季都有君妃娘娘亲手配制的药丸,一粒粒朱红的丸药散发着清香,拿玉葫芦盛了,搁在君妃娘娘炕桌的抽屉里,父皇一日三餐不离。

    顾晨箫曾亲手侍候父皇用药,嗅着那药丸的香气,也曾关切地问起,父皇身康体健,何以一直要吃药?

    君妃娘娘不答,康南帝笑着对小儿子说:“你母妃手里有些秘方,这种药最是强身健体。父皇年逾半百,还要再活上半个世纪,护你和你母妃安然无忧。”

    再活半个世纪,康南皇帝便是早过了百岁高龄,世间哪有如此长寿之人?他自己哈哈大笑,母妃却是面无表情地望着外头榴花如火,闷闷地不吭声。

    顾晨箫深怪自己没有早早留意,只瞧着父皇身体孔武有力,没将他昔年的心肺受损放在心上。如今想来,是药三分毒,再好的东西也经不起长年累月的大补,何况父皇每日大把大把的吞咽,大概早就伤到了根本。

    顾晨箫抓着母妃那只白皙柔软、一如少女般的素手,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凝重地问道:“母妃还瞒着儿子什么?父皇究竟为什么一直对我们母子觉得歉疚?那并不是普通的心肺受损需要调养对不对?母妃亲手配制的那些个朱红药丸,究竟冶的什么?”

    儿子总是这般冰雪聪明,简直一语中的。

    丈夫对自己母子的歉疚,自然是怕他命不久矣,留下这对孤儿寡母,不足以应付纳兰家这条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虫。

    君妃娘娘既将前事和盘托出,便是不忍心夫君再受那般的煎熬,有些担子迟早要挪到顾晨箫身上。儿子纵然优秀,却须再受磋磨,日后才能担起一国的重任。

    君妃娘娘依然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要顾晨箫稍安勿躁,只拍着儿子的手重重说道:“你父皇心肺受损是真,单靠调养已然无法压制。那些个药丸都是母妃亲手配制,能缓解病发的苦痛,却除不了根基。”

    果然被自己料中,父皇的病情已然危殆,母妃这番话半真半假,大约是在避重就轻。生怕自己的追问徒增母妃的伤心,顾晨箫强忍心中的痛楚,轻轻拥了拥母妃的臂膀。

    君妃娘娘盘膝而坐,从打开的轩窗处随手折了一枝开得正艳的菊花,将来时帝妃的对话一并转述给儿子听。

    离开康南的前夜,康南帝照例宿在琴瑟宫中,拉着君妃娘娘的手与她语重心长说着悄悄话:“人死如灯灭,不过一口气的功夫。这些年我的身子什么状况,你比我更为了解。”

    若不是偶遇阿黎,康南帝这一条命早葬身在十万大山里。如今他多活一天,便是多一天为这对母子打算。慕容的册封大典在即,接到西霞国书的那一刻,他心里就有了绝好的想法。

    康南帝君瞧过顾晨箫绘给君妃娘娘的山水长卷,更瞧过那不经意间添在画上的豆蔻女子,更知晓她的芳名和来历。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画卷上的女子这样绢秀而绝美,简直与他的阿黎不相上下。

    他与君妃娘娘一见钟情,自然不觉得一对年轻人心生爱意是犯了礼义廉耻的大忌。越过了公父母之命与媒妁之言又有什么关系,大胆的相爱本身便是一种幸福。

    难得儿子与她两情相悦,若是一举娶到这位西霞的公主,皇后母族一脉若想下狠手,必定投鼠忌器。

    康南帝早存了玉成之心。因此,前时顾晨箫请命调用采矿与锻造兵器的工匠,康南帝都命了最好的人支援西霞,牢牢帮儿子握住了夏钰之这个同盟。

    康南帝咳嗽两声,两个太阳穴又是钝钝的疼痛,牵动胃里一阵难受,他忍不住皱起眉头。

    怕君妃娘娘担心,康南帝阖着眼睛,缓缓说道:“去替我泡杯茶来,今日想喝你泡的金银花茶。”

    已经二十年的时光,君妃娘娘怎会不知道丈夫的痛楚。她佯装不见,轻快地转身,从柜子里绘着五美献寿的均窖瓷罐里取出夏日晒好的金银花,又多放了一朵活血化淤的玫瑰,泡好茶放到丈夫面前。

    五冬六夏,琴瑟宫象征幸福吉祥的红毡从未换下。君妃娘娘将鞋子踢落在地,赤脚踏过红毡,那满头乌发逶迤到地面,一如初见时的天真类烂漫,又如小鸟依人般偎在康南帝的怀里。

    这些日子,康南帝已经把自己的意思与君妃娘娘说的十分清楚。顾晨箫明里暗里已掌了半数的兵权,可说羽翼已丰,由他陪着母妃出行,该是万无一失。

    而这次西霞相邀,康南以君妃娘娘带着宁王殿下应约,显得十分有诚意。即是建安有意联姻,他康南帝又不是没有好儿子。

    那一夜康南帝频频嘱托,说康南会拿出十二万分的诚意,只要君妃娘娘替儿子娶回西霞的公主。

    他将嘴唇覆在君妃娘娘耳边,悄言悄语说着自己的打算。君妃娘娘先是愕然,然后是感动,从背后轻轻拥住了康南帝,将脸贴上他的脊背。

    君妃娘娘与儿子闲话着家常,思绪也不断飞扬。丈夫想助儿子问鼎那个至高无上的位子,为的未必都是权力。而是只有儿子坐在那个位置上,待他百年之后,他们母子才有真正的安全可言。

    纳兰一族把持朝政,丈夫一直在悄悄修剪着他们的羽翼,如今已然卓有成效。若是多给丈夫十年时光,未必不会完全根除胃口太大的纳兰一族。

    只是…一想到丈夫早年前留下的病痛,君妃娘娘的眉头就深深蹙起。当年的十万大山,她遇到康南帝时,他已深受瘴气之毒,她以妙手回春的秘药救得他的性命,却医不好已然落下的毛病。

第四百五十九章 倾国

    这些年,康南帝的头疼一日重似一日,在为他配制的丸药中,君妃娘娘已经不得不加了些古柯叶子。

    那是比罂粟更具有镇痛作用的一味草药,自然毒性也比罂粟更大。

    是药三分毒,君妃娘娘何曾忍心给丈夫用这些东西?可是若不用,那头疼一起,便是大罗神仙也止不住,君妃娘娘又如何能见死不救?

    瞧着母妃一直垂眸沉思,顾晨箫从侧面望去,只觉得母妃身上似乎有着凄婉的哀伤,他一直不知道,母妃为什么那么不快乐。

    君妃娘娘抬手,忽然抚摸了一下儿子的面颊,幽深的大眼睛里透出淡淡的哀伤:“晨箫,如果可以选择,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想要什么呢?顾晨箫思考片刻,便抬起头来回答母妃的问题:“就像父皇与母妃那般,遇到了对的人,不管前面是鲜花还是荆棘,都一起走下去,不回头。”

    君娘娘娘深湛湛的眼睛温柔地望着自己的儿子,问了一个顾晨箫没有想到的问题:“那么你是真心愿意娶西霞的大公主慕容薇,还是将她做为你与纳兰一族抗衡的资本?”

    顾晨箫一时楞住。心间从未想过要拿慕容薇做什么抗衡的资本,只是母妃的话却将康南的形势真切地摆在自己眼前。纳兰一族不除,自己娶回了慕容薇,身边也不会太平。

    母妃这样的问法,与其说是求证,不如说是给自己提醒。

    他眼中闪过幽静又自信的目光,望着母妃露出灿烂的笑容:“不管父皇遇到多少艰难险阻,您始终都站在他的一边。儿子相信,纵然天下人负我,慕容薇依旧会对我不离不弃。”

    君妃娘娘眼角的笑意有些莫测,嗔道:“八字没有一撇的事,从哪里来得负与不负,还不离不弃。”

    顾晨箫面上一红,却依然抬起俊俏的容颜,认真地问着母妃:“您信不信前世今生?儿子打从第一眼见到她,总觉得那不是初遇,而是重逢。”

    从初见慕容薇时心间一次次闪过的难言隐痛,还有她一瞬间苍白又无措的目光,顾晨箫相信那不是自己的错觉。

    “傻儿子,同母妃表白什么心际,留着你的话以后去向该说的人诉说。”君妃娘娘手里的丝帕不轻不重打在儿子头上,眼角的笑意越发如一朵盛绽的花,渐渐潋滟了开来。

    君妃娘娘回头打开一旁的锦匣,从里头取出一只缕刻精美的红木小匣,再将红木小匣打开,里面是一幅卷得工工整整的山水长卷,以鹅黄的丝带挽系。

    顾晨箫认得,正是自己从南疆回康南,一路绘给母亲的那一幅。

    君妃娘娘小心地取出长卷,在炕上摊开来,一山一水的抚摸过去,待寻到西霞澄园那棵古榕树,君妃娘娘指着树下那美人的侧影,深沉地望着顾晨箫:“难道是从这一天,她就入了我儿子的眼?”

    顾晨箫先是惊讶,继而释然,如山般朗润的俊颜一红,露出羞涩的笑容。

    一路上绘制的风景太多,顾晨箫自己也数不清究竟有多少河流山川入这长卷之中。因是父皇飞鸽传书,要自己留在西霞过年,他只能绘完之后,遣心腹小厮送回了康南,呈到母妃面前。

    他回国后,母妃只说是喜欢,并未当着他的面打开,竟不记得自己那一日是怎样的心情,把惊鸿一瞥的慕容薇绘进了画中。

    顾晨箫认得画面里慕容薇身着的紫裙,那一日便是她仓皇而去,这裙衫被小路上旁逸斜出的竹枝所勾,有那么一缕裙边被自己在草丛间发觉,一直收在贴身的荷包之内。

    顾晨箫白皙的面颊透出红霞,映入君妃娘娘幽深的双眸。他认真思索着,坦然回答道:“也许比那一天的初遇更早,我总觉得从前好似与她携手,走过了一段坎坷难行的道路。”

    “原来我儿子早有意中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君妃娘娘的汉文已学得极好,她轻轻呢喃着说道:“母妃不管她的身世地位,只要她对得起我儿子这一片深情,就是你父皇与母妃最想要的儿媳。”

    君妃娘娘波光潋滟的眼里并不全然是喜欢,还有深沉的担忧。顾晨箫揽住母妃娇小的臂膀,不安地问了一句:“母妃,您在担心什么?”

    君妃娘娘眼中的慕容薇太过单弱,眉眼盈盈处,是秋水湛湛的莹然,带着杏花烟润的气息,纤柔而出尘。

    不晓得这样的女子如何能给儿子那么大的信心,相信纵然天下人负他,慕容薇依然会不离不弃?她的儿子该有着睥睨天下的风姿,该有着琴瑟和谐的伴侣,该有着一生一世的幸福与安康。

    只怕儿子今日之爱怜换来他日之伤感,难免会步自己的后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