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

第13部分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第13部分

小说: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1 。 

( Robert Wright )所解释的:

牛顿的地心引力理论也有些地方不尽人意……然而,究竟
〃在超距作用〃这一构念是否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呢?··
牛顿回避了这样的问题……从牛顿开始,物理学家们都以此为

榜样……不再试图去解释为什么物体会遵循电磁学或地心引力
法则( 
Wright ; 1988 ; p。61 )。

同样地,如果那些希望寻求关于人类本性的本质主义问题
的人,想求助于心理学,也必定要失望的。心理学不是宗
教,它是追求用科学的方法来理解行为各方面的一门宽广的学
科。因此,心理学目前对行为所提出来的解释还只是一些暂
时比起其他理论来说,是更贴切的理论构想。将来这些理论
构想肯定会被更接近真理的构念所替代。

操作主义与l山理学

操作性定义的方法对评估心理学理论的可证伪性,是一个
非常有用的工具。概念是否以直接或间接的可观测操作为基
础,是判别理论有无可证伪性的重要线索。那些没有这种基础
的概念通常是为了配合收集后的数据,而刻意构造出来的,为
的是要避免该理论遭到否定。因此,对待那些理论家不能给出
直接或间接操作性联系的不严谨概念,我们应抱有怀疑态度。

这与科学家们称之为〃7t约〃 
(parsimony )法则有关。
节约法则认为,当两套理论拥有同等解释力时,更简单的那
套理论(含有较少概念和概念之间关联的那套)更可取。原
因是,含有较少概念性关联的理论,在以后的测试中会更具


。 82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有可证伪性。

对操作主义原则的深人理解有助于我们找到或辨别出哪些
是没有什么科学意义的问题。例如,在我的文件夹中有一篇
来自合众国际社(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名为〃动物
可以思考吗?〃的文章。它报道了最近对动物行为所进行的

→些实验。文章所述的研究没有任何不妥,但很显然的,这
个题目却是在耍花腔。除非可以指明〃思考〃这一术语的操
作性标准,否则题目中所问的问题就毫无科学意义的。但
是,在该文中并没有提到操作性定义这个问题。许多最近的
报纸刊文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计算机能思考吗?〃。同样
地,没有对席考定出操作性标准,这类问题就元科学意义可
言。不过,这些问题在鸡尾酒会上,倒是可以大派用场。
事实上,观察人们在最后一个问题上的争论很有些教育意
义,因为这种争论使我们有机会具体见证,先前讨论的那
种、对心理学所持有的〃预设偏见〃问题。大多数人都有

→个强烈的预设偏见,不想让计算机也能思考。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在于:大众对〃思考〃的想法,是与〃人类〃这
一概念,紧密纠缠在一起的,以至于许多人在情感上不能接
受〃非人〃的东西也能思考(例如计算机,或看起来不像
我们地球人的外星生命体)。
然而,尽管人们强烈抵触计算机能思考的想法,但是这
并不意味着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曾经仔细考虑清楚。对〃思
考〃的定义他们常常是稀里糊涂地把绝大多数人(如婴孩)
都拉了进去,而将所有计算机都排除在外。没有跟进目前人
工智能进展的人,对〃思考〃所提出的定义标准,有时听


第三章操作主义及本质主义。 
83 。 

来颇为滑稽,因为他们总是恰恰选择了那些计算机都能胜任的
事情作为他们的标准。例如,许多人提出思考是〃从经验中
学习的能力〃,那么我们只能告诉他们,用计算机运行的许
多人工智能系统都符合这一标准( 
Churchland ; 1995; Clark ; 
2001; Elman ; Bates ; Johnson ; Karmiloff…Smith ; Parisi & 
Plunkett ; 1996; Pfeifer & Scheier ; 1999)。然而,千万
不要小看〃预设偏见〃的力量呀!你可能以为人们接下来会
这样反应:〃噢,我不知道计算机能做这些事。既然计算机
符合我提出的‘思考'标准,那么我不得不说至少有些计算
机是能够思考的吧!〃哈!你错了,通常大家是不会做出这
样理智而诚实的反应的。更常见的反应是煞费苦心地去重新另
找一些标准,希望计算机这次不能达标。

通常,对〃思考〃所下的第二个定义标准是〃创造性〃 
( 〃想出人们认为有用,但先前没有其他人想到的东西〃

让我们暂不考虑去回答大多数人是否能够达到这→标准,
这一问题)。但即便大多数专家同意计算机符合这→标准 
( Boden ; 1990; Pfeifer & Scheier ; 1999),仍有人不肯承
认机器有能力思考的可能性。这时,他们往往不再求助另一
个操作性定义,而是直截了当地争辩:计算机不可能会思
考,因为〃是人发明了计算机,并且为它编写程序;计算
机只不过会执行程序而已〃。

尽管这种言辞早已成为攻击机器可以思考的陈词滥调 


( McCorduck ; 1979; Robinson ; 1992; Woolley ; 2000); 


但它仍具有骗人的本事。〃预设偏见〃使许多人意识不到这
些辩解与要讨论的问题毫不相关。几乎人人都会同意,思考



。 84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是自然界产生的一个过程。请注意我们在讨论其他自然界的过
程时,都没有涉及〃起源〃的问题。试想一下食物加热的
过程,并问这样一个问题:〃是炉子在加热吗?〃我们会不
会说:〃真正在加热的不是炉子,因为它是人造出来的。因
此只有说是人在加热食物才有道理〃?那么轮到起重机时,
我们又该怎么讲呢?〃是起重机在举重吗?〃我们的回答是
不是还是〃不是起重机在举重,因为它也是人造出来的,所
以我们只能说是人在举重〃呢?当然不能这样说。事物的起
源与其执行什么特定步骤的能力元关。思考的过程也是如此。

; 一个实体能否思考并不依赖于该实体是谁发明制造的。
针对人们无法理性地对待机器有可能会思考这一问题,计
算机专家艾伦·图灵( 
Alan Turing )设计了一个测试计算机
能否思考的著名实验。这一实验对于我们当前的讨论尤为重
要,主要是因为国灵所设计的测试属于操作性测试。图灵以
〃我提议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机器会思考吗?'〃为开场
白,开始了他那篇著名的论文…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 
( 1950 )。图灵对计算机能否思考的探研,不是鸡尾酒会上
的那种无聊闲扯,也不是本质主义对〃思考〃的词义作无休
止的争论,而是提出了一个严格的操作性测试:如果计算机
能够进行理智对话的话,那就可以说它是有思考能力的。
图灵这→提议的创造性在于它既提出了操作这个思考概念
的方法,同时又防止了〃预设偏见〃的干扰。他严格地明
确了测试的每一个环节,该测验并不是简单地把一个计算机终
端摆在屋里,让→个被试用鼠标和键盘与它对话,然后判断
计算机有没有和这个人进行理智对话。图灵的测试不是这样简


第三章操作主义及本质主义。 
85 。 

单,因为他很担心这一测试过程存在〃预设偏见〃的干扰。他
确信,如果让一个人坐在屏幕和键盘前一一这个人很显然地会
意识到这些设备都是机器,那么不管计算机是否真有思考的能
力,他(或她)都会否认机器会有这个能力。因此他建议,测
试应控制那些与思考能力无关的外在因素。他的著名实验设计
是,让被试同时与两个键盘对话,其中一个键盘的一端是一部
计算机,而另一个键盘的一端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当然被试
并不知道这两个键盘后面哪一个是人、哪一个是计算机在操作。
被试的任务是在通过键盘与之对话后,去判断哪一个键盘后是
计算机,哪一个是人。如果被试不能以大于机会概率的正确率
猜出哪一个是人,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推断计算机具有同人一样
的对话能力一一这正是〃思考〃的操作性定义。

图灵的设计〃与交响乐团选拔乐师的测昕面试之设置有异
曲同工之妙。试昕面试时,在评委与面试乐师间要放→个不
透明的屏幕,前者是要隔着这个屏幕来判断乐师演奏的好坏。
显然地,挑选演奏家,我们关心的应该只是他(或她)的
音乐能力,如此而已。诸如性别,头发长短,皮肤颜色,
体重等这些外在因素应该是毫不重要的,所以必须将它们摒除
在评判之外才好……图灵认识到人们对智力的判断,同样会因
对方是不是有柔软的皮肤、一腔热血、有面孔、手、眼,
而产生偏见,而这些特征显然都不是我们所构想的智力之基本
成分〃 
(Dennett ; 1998 ; p。5)。图灵的测试告诉我们:如
果我们要理性地讨论心理学概念,而不只是反映我们自己对某
个问题的偏见,那么操作性定义就是必要的。

人们在讨论人工智能问题时,所使用的思维方式,很好地


。 86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说明了科学与非科学思考方法之间的差异。科学的方法是先发
展出一个合理的操作性定义,然后再看,不管是从〃计算机〃或
是〃人〃那里,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关〃思考〃的结论。然而,
预设偏见却左右了一般大众的思维方式。这些人早已对这一问
题有了先入为主的结论,所以对〃机器〃与〃人〃的真正差别
到底在哪里毫不感兴趣。一旦形成定势,他们就会绞尽脑汁拼
命地去找出各种理由,来稳固自己的这些想法,不让它们改变。
但是我们已经看到,正是这些预设偏见,加上非操作性的本质
主义的心态,滋长了人们认为无须任何必要的操作性标准,就
能〃知道〃思考〃真正〃是怎么一回事了。也正是这种心态使
得大多数人的〃直觉〃心理学理论无从被证伪,因·此是毫无价
值的。这种心态也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为什么我们需要为一门
科学的心理学!

小结


操作性定义是指,以可观察、可测量的操作给一个概念
下出来的定义。确保一个理论具有可证伪性的主要方法之一,
就是要弄清楚理论中的关键概念是否具有操作性定义,以及该
操作性定义是否具有良好的可重验性。操作性定义是科学知识
得以公开并接受检验的一个主要机制。通过这样定义下来的理
论概念被公布于众,可以任由所有人去重验一一不像直觉性定
义是一种非经验性的定义,只属于个别个体所特有,因此无
法公开地让其他人去验证。

由于心理学所使用的术语多源于日常话语,像智力、焦虑


第二章操作主义及本质主义。 
87 。 

等,因而许多人对这些术语的含义都会有预先d惯用的想法,所以
对这些术语进行操作性定义的必要性,常常得不到人们的认同,
认为是多此一举。其实,心理学跟其他科学一样,也是需要对其
术语进行操作性定义的。然而,人们往往不这么想,他们经常要
求心理学去回答→些本质主义式的问题(关于概念的绝对、根本
实质的问题),却对其他学科不作如此的要求。事实上,没有任
何一门科学能够回答这类一成不变的终极性问题。心理学与其他
科学一样,其操作性定义也是在不断地修改之中,以致使其理论


概念能更加精确地反映世界的本貌。

(峰铮铮)


第四章见证和个案证据。 
89 。 


第四章见证和个案证据


安慰剂效应和神奇兰;皂

在这里,让我们将电视频道切换到近十年来美国最受欢迎
的一个脱口秀节目〃温佛瑞秀〃 
(Oprah Winfrey Show)。今
天的嘉宾是阿尔弗雷德·庞提菲科特( 
Alfred Pontificate )博
士。他是俄狄浦斯人类潜能研究所所长。主持人走到观众中
间,要大家就博士刚刚提出的、目前尚存在不少争议的〃出
生顺序理论〃进行提问,这个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一个人的
生活历程早已在其与家人的互动中被定型,而与家人互动的型
式又是由其出生顺序所决定的。元一例外地,像这种讨论的
话题必然会从理论的探讨,转向对个别观众之重要个人事件的
解释上。对此,这位博士也欣然遵命了。

例如,有人问博士:〃我哥哥是个自我毁灭式的工作
狂,他不关心妻子,也不在乎家庭,只考虑与自己工作相关
的事情。他患有溃瘤,还有酬酒问题,但他拒绝承认。他
和他的家人已经两年没像样的一起度过假了。他逐渐在朝离婚
的悲剧走去,但是他好像根本不在乎他的婚姻。究竟为什么
他会选择这样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呢?〃

对这个问题,博士回应:〃请问,他排行第几?〃


〃哦,他是老大。〃

〃这就对了,〃博士说,〃这是很常见的。临床中我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