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

第16部分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第16部分

小说: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公里去买一张彩票时,
其死于交通事故的几率比其中奖的几率要高出 
16倍( 
Orkin ; 

2000) ! 

依据大众媒体所展示的鲜活形象,误导人的个人判断可谓


。 104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随处可见。一项研究报告( 
MacDonald ; 1990 ;也见 
Cole, 
1998 ),针对父母作了调查,要他们举出最担心孩子遭遇什
么危险。结果显示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遭绑架,而这一事件
的几率是 
1 
/7 
00, 
000。与之相对照,孩子在车祸中身亡的危
险,父母则不太担心。然而这种可能性比遭绑架的可能性要
高出 
100倍 
(Paulos, 
1988)。显然,遭绑架的担心大部
分是媒体渲染的结果。这项研究结果说明,由于鲜活性效
应,带来感知上的扭曲,〃美国父母所担心的竟是一些不大
可能发生的事〃 
(MacDonald ; 1990)。一个研究人员哀叹
道:将担心聚焦在〃当下流行〃的事件上,必然会误导父
母的注意力,以致使他们〃忽视了更有可能造成坏影响的事
件,例如学业成绩、看电视的坏习惯、吸毒和驾车安全等〃 
( MacDonald ; 1990)。

作家彼得·博伊尔( 
Peter Boyer )曾描述维护带枪自由
的说客们如何以同样的方式助长美国人对危险的错误认识 
(Boyer ; 1999)。这些人试图让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非法人
侵者破门而入的鲜活案例上。他们的潜台词是:这时,如果
有一支枪来保护自己,你就没危险了。但博伊尔( 
1999 )指
出,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枪支工业的意图是去把焦点放在
〃坏人手中的枪〃上,而实际的统计数字显示:在现实生活
中,问题往往出现在〃好人手中的枪〃上。这是因为犯罪
并不是这个国家大多数的枪击死亡案的主要原因,事实上死于
用枪自杀的人要比死于枪杀案的人多得多。多数枪击死亡可归
因于枪支走火和自杀。这正是为什么这→研究的最终结论
是:把枪带回家反而增加了家庭的危险( 
Miller ; Azrael & 


第四章见证和个案证据。 
105 。 

Hemenway ; 2002)。





虽然人们有许多正确信息可以利用来帮助他们作判断,但
是他们往往不顾这些信息,单单要被一个单一的、突出的例子
所左右。对人们这一倾向,心理学家曾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威
尔逊和布瑞奇 
(Wilson 
& Brekke ; 1994)证实了鲜活性的危
害,以及它对消费者行为的实际影响。他们调查了两个不同品
牌避孕套(品牌 
A和品牌 
B)的两类信息对人们产生的不同影
响。一类信息是《消费者报告》杂志上的→次调查及分析。
另一类信息是由两名大学生叙述他们对某一品牌的偏爱。首
先,威尔逊和布瑞奇调查了一组被试:询问他们更愿意接受哪
一类信息的影响。超过 
85%的被试说,他们会选择《消费者
报告》所给出的信息,而不是那两名大学生所给出的观点。然
后,威尔逊和布瑞奇选择了另外一组与前一组相匹配的被试进
行实验,他们告诉被试可以免费得到自己选择的避孕套,而且
被试在选择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其中一类的信息,或两类都考
虑,亦即综合《消费者报告》杂志的调查分析和两名大学生
有关他们偏爱的叙述。尽管先前只有不到 
15%的相类似的被试
愿意接受两名学生之偏爱的影响,但是这一次, 
77%的被试都
选择两类信息都要。很明显地,即使被试不认为他们应当受见
证叙述的影响,但是他们最终还是难以抵挡见证信息的诱惑。
并且,他们也的确受到了见证信息的影响。当被试选择同时看
两类信息,而两类信息所推荐的避孕套又不同时, 
31%的被试
选择了大学生见证叙述中所推荐的那种,而不是《消费者报


。 106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告》所推荐的。

另一个人们对鲜活轶闻做出特别反应的例证,是关于上世
纪 
60年代中后期,媒体对越南战争的报道。随着战争没完没
了的持续,士兵死亡名单仿佛永无尽头地增长,媒体不得不
采取每周汇报上周战死的美军人数。周复一周,这个数字大
致总在 
200 
…300人之间,渐渐公众似乎也习以为常了。然
而,有一周,一个重要杂志用连续几页的篇幅,将上一周战
死人员的照片全部刊登出来。这时公众非常具体地看到的是,
大约 
250位活生生的人在过去一周内死去。结果,对这场战
争所造成的损失之强烈抗议爆发了。 
250张照片所产生的影响
是每周数字所远远不及的。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我们
应该克服这种不相信数字,而必须亲眼目暗才相信的习惯。

绝大多数影响我们社会的复杂因素都是只有靠数字才能捕捉
的。只有当公众学会重视以数字形式表达的抽象材料,如同
重视形象表达的材料一样时,公众自己的观点才不会随屏幕上
闪过的最新形象而左右摇摆。

不仅公众跳不出鲜活性这一因素的干扰,经验丰富的临床
心理学家和医生在做出判断时,也总要尽量抵制单一个案的压

性影响。作家法兰辛·拉索 
(Francine 
Russo)曾描述了
弗吉尼亚大学肿瘤学家威利·安德森( 
Willie Anderson )所
陷人的两难困境 
(Russo, 
1999)。安德森一直提倡用控制
实验法,并且时时招募及储备一些病人来做有控制的临床测
试。但是他知道在面对有些个别突出的病例时,情感因素会
影响他的判断。这时,他不得不与自己的这种对单一个案的
情感反应作斗争。尽管自己力求从科学角度出发,他还是承


第四章见证和个案证据。 
107 。 

认〃当一个真实的人眼巴巴地望着你时,你就会被他们的希
望,以及自己对他们希望的希望所围困,这的确是一个很困
难的时刻 
〃(p。36)。但安德森知道,有时对病人做的最好
的事,就是不去看〃望着你的那个真实的人〃,而是根据最
好的证据来做事。而所谓最好的证据是来自有控制的临床实验
(将在第六章中表述),而不是对眼巴巴望着你的那个人所做
出的情感反应。

评价证据时,鲜活性问题是我们要面对的→个难题。在
到处都渗透着媒体形象的环境中,要整个社会不受形象的影
响,而只依据可靠的证据来解决社会问题是越来越难了。作
家贝瑞·格拉斯纳( 
Barry Glassner )曾讲述过→个大家都非
常熟悉的例子( 
Glassner ; 1999)0 1995年在〃温佛瑞秀〃
的一次节目中,讨论是围绕着某一外科手术而展开的(为了
不替鲜活效应助纣为虐,这里不点出这种外科手术是什么),
这种手术曾经引起了一些争论,因为有人声称曾被它所伤害。
但是来自梅奥临床医院,哈佛大学和密西根大学的研究证据都
显示:这种手术程序总体上没有危险性一一然而,正在这
时,一名声称受到过这个手术伤害的妇女突然从观众席中跳出
来,大叫道〃我们就是证据。应该研究的是我们这些坐在这
里的受害者 
〃(Glassner, 
1999 ; p。164)。你认为数百万电
视观众会对什么东西记忆犹新呢?一一是梅奥临床医院的研究
呢?还是大叫着说自己受过伤害的妇女呢?

总之,由于依赖见证证据而产生的问题经常存在。这种证
据的鲜活性经常掩盖了更可靠的信息,从而混淆视听。但是心
理学教师们都担心,仅仅指出依赖见证证据的逻辑错误还是不


。 108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够的,它不足以令学生们深刻理解这类数据所造成的陷阱。那
么,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还有什么其他方式可以让公众了解
这一概念呢?所幸倒真还有一种方法一一→种略略不同于学术
研究的方法,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这一方法的重点就是用鲜
活性来对抗鲜活性。让见证叙述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让见
证方法自身的荒谬来毁灭它自己。这一方法的施用者之→,就
是我们独一无二、毋庸置疑的〃神奇兰迪〃。

神奇兰迪:以其治

詹姆斯·兰迪( 
J ames Randi )是一名魔术师和一个什么
都会的人,曾经获得过麦克阿瑟基金会所颁发的一项〃天
才〃研究奖助金。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教育公众一些进行
批判思考所需的基本功夫。神奇兰迪(他的艺名)是用拆穿
许多自称有通灵能力之人的骗术,来教育群众的。虽然他曾
经揭发过无数假称自己有通灵能力的魔术师及大法师,不过最
有名的还是在 
20世纪 
70年代他揭露通灵超级巨星尤瑞·格勒 
(Uri Geller)诈术的那一次。格勒以即席表演的方式大事鼓
吹他自己的通灵力量,将全世界的媒体之焦点全部吸引过来
了。几大洲的报纸、电视和主要新闻杂志上无不针对他的奇
术争相报道。兰迪则察觉并披露出,格勒用以表演其通灵
〃绝技〃的秘诀竟然是一些非常普通,以及一些简单的让人
不好意思说出口的魔术小把戏,包括把钥匙或汤匙弯曲,启
动钟表等等。对一个优秀的魔术师来说,这些是再平凡不过
的手艺了。在格勒的骗术被拆穿并不停地被曝光之后,兰迪
继续不断地用他那非凡的才智,揭露了像超感官感知、生物


第四章见证和个案证据。 
109 。 

节律、通灵外科手术、外星人、空中漂浮及其他各式各样的
伪科学,从而维护了大众的知情权( 
Randi ; 1986 ; 1987 ; 
1995; Sagan ; 1996)。

兰迪的许多较次要兴趣之一是向公众展示,任何荒谬的事
情或无中生有的说法,都非常容易地可以收集到见证证据 
(Sagan ; 1996)。他的方法是让人们落人他们自己用见证所
设下的陷阱中。兰迪充分利用了美妙的美国文化窗口一…脱口
秀,经常隐藏自己的真实姓名,假扮他人出现在这类节目中作
嘉宾。在几年前纽约的一次节目上,他告诉观众,他那天早
上驾车经过新泽西州时,看到一个橙色的 
V形物体从北面飞过
头顶。几秒钟内,兰迪说:〃电视台的电话接收机灯就像→个
电子圣诞树→样的全亮了〃。节目播出后,不断有目击者打电
话进来证实他们也看到了这→奇异景象,并补充了许多兰迪在
节目中〃忽略〃了的细节,其中包括:其实当时有不只→个
〃飞碟〃经过,而是很多个。他们当然都没有想到,原来该
〃奇象〃只是兰迪编出来的东西。这个小把戏一下子就说明了
个人〃发生了某一件事〃的经历叙述是完全靠不住的。

还有一次在加拿大温尼佩克,兰迪以〃天文星相学家〃
的身份出现在一个电台节目上。一周前节目主持人曾邀请听众
将他们的笔迹和出生日期提供给兰迪,好让他从中选出 
3位,
并与他们保持联系,以便能够从他们的〃生辰八字〃中帮他
们看看他们的性格会是怎么样的。他取得了巨大成功。在一
个1 
…10分准确度量表上,这 
3位昕众对他的预测的准确度评
分是 
9、 
10和 
10。兰迪最终还是向昕众们抖出了他的预测秘
诀。原来,他只不过是→字不露地按照星相学家塞尼·奥摩


。 110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尔( 
Sydney Omarr )不久之前在一个电视节目中给 
3位观众
所作的〃预测〃之原文,重读了一遍而已。

在另外的→次电台节目上,兰迪演示了另一种非常盛行的
伪科学:生物节律 
(Hines, 
1998)。一位听众同意每天记
日记,以供将来与一个为她准备的、为期 
2个月的生物节律
图进行对照。 
2个月后,那位妇女打电话回来告诉昕众:应
该认真对待生物节律,因为她的图表准确地预测了她的实际行
止,正确率达 
90%以上。兰迪不得不告诉她,他的秘书犯了
一个愚蠢的错误,把另外一个人的图表给了她。之后,那位
妇女同意看一看她自己真实的图表是怎么样的。于是一份图表
很快又寄了给她,并要她再打电话来。几天后,那位妇女打
电话回来了,说她松了一口气。原来,真正属于她自己的图
表也相当准确。甚至,比原来那一张错的更准确!殊不知,在
接下来的一次节目中,兰迪发现又搞错了,第二次送给那位
妇女的竟然是兰迪秘书的图表,还不是她的!

兰迪的生物节律和天文星相学家诡计,实际上都是被称为
巴楠姆效应 
(P。 
T。 Barnum effect)的→类现象的例子(巴
楠姆是著名的狂欢节目和马戏团的团主,他曾发明了这样一句
话:〃每一秒就有一个容易上当受骗的人出生〃)。对这一效
应,心理学家曾进行了深人的研究(如 
Dickson 
& Kelly ; 
1985)。他们发现,绝大多数人认为泛化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