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医匡九合 >

第307部分

医匡九合-第307部分

小说: 医匡九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尚可喜在多尔衮身旁,正等着睿亲王发号施令,大军开拔呢,却突然发现多尔衮脸上神情数变。不由得也疑惑了起来。

    尚可喜上前两步,小声地问道:“王爷,怎么了咱们是不是”

    “斥候”多尔衮一声惊呼,旋即神色大变

    前面那两个字刚出口,多尔衮连珠炮一般地急着对尚可喜道:“本王派出去的斥候没有回来”

    嘶尚可喜倒吸一口凉气,先前他在安排两万汉军旗渡河,确实也没有注意斥候的事儿,现在多尔衮这么一说,他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多尔衮不愧是大清国中少有的“有头脑”的将才,他死死地压住自己的震惊。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

    自从发现有身着“草绿色”军装的敌军探马之后,多尔衮便派了好几队斥候快马追了出去,然则已经过了这么久了,竟然没有一队人马回来禀报情况。

    事出反常必有妖

    难道真的是

    此刻,张力带着五千骑兵,埋伏在了清州城北的一处树木茂盛的小山岗上。

    五千骑兵尽数都潜伏在密林之中,每一匹战马都上了嘴套,防止因战马嘶鸣而暴露行踪。而马匹本身,尽数都卧倒在地,马旁的团山军骑兵静静地安抚着战马的情绪。

    张力对眼下这五千骑兵的潜伏满意极了。不由得瞥了一眼不远处的朝鲁,心中暗暗给他点了个赞。

    团山军的骑兵编制一直没有大规模的扩充,一则是受制于团山堡的牧场战马还没有形成规模,而以牛羊居多。骑兵所需的马匹多数都是找商队购买。二则么,在张力的意识中,骑兵并不是往后战争的胜负手这倒不是说骑兵没用,而是以团山军目前有限的资源,自然还是发展火枪和火炮更为划算一些。

    朝鲁带的这五千骑兵,基本都是由内附团山堡的蒙古人组成。不得不承认蒙古确实是马背上的民族。别的不说,就这五千人现在将战马安抚得服服帖贴,长时间一动不动的功夫,一般人就做不到。

    张力很快将目光收了回来,转头看向了不远处山岗下的道路现在路上什么也没有,然则要不了多久,清军便会出现在那里。

    清州城在群山港的东北方向,在汉城的东南方向。若是张力的骑兵直奔清州而去的话,先不说能不能赶到清军的前面,这五千骑兵就算赶到了,骑兵又要怎么守城

    清军汉八旗可是有大炮的,朝鲁的骑兵根本守不住清州,除非等高元良带着步兵、炮兵赶到才行

    所以,张力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并没有往东北的清州城而去,而是带着朝鲁的五千骑兵往正北方向的锦河而来,抄近路先行抵达清军南下的必经之路上设伏

    就在多尔衮搭建浮桥渡河的时候,张力总算是提前赶到了这个叫“锦山”的地方。锦山只是一群丘陵而已,并不是高山,所以张力便将骑兵埋伏在了此处,等着鞑子到来以后,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

    能够做出这一安排,原因正是张力将多尔衮派来打探消息的那几队斥候,尽数剿灭。从鞑子斥候俘虏的口中,张力知道多尔衮正在渡河,很快便要经过此处。

    兵法有言“半渡而击”,原本趁着鞑子渡河的时候攻击他们是最佳的选择,奈何先前骑兵部队飞驰而来,战马到了此处已经力尽,无法再前行了。

    说是埋伏,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必须让战马休息一下,争取尽快恢复体力才是。

    张力现在所在的地方视野很开阔,周围数里地都是一览无余

    鞑子还没来呢

    张力的心情不免有些忐忑起来,在异国他乡作战,一切都充满了未知,多尔衮的大军会不会如期而来未完待续。

    。。。

第459章 疑兵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就算没有钟表,张力也知道起码过去了一两个钟头。可是,清军仍然连影子都没出现。

    在一旁等得心焦的朝鲁几次前来请示张力,可是张力却一直没有下达新的命令。

    根据随军的朝鲜翻译所说,这条道路乃是清军渡过锦河后南下到清州城最近的一条道路,现在清军迟迟不来,那就一定生出了什么变故。

    张力忽然感觉背脊上一阵冰凉,若是清军真的放着大路不走,而绕道自己骑兵背后的话

    很快,张力便否决了这个可能。自己骑兵队来势迅猛,没有任何可能让清军提前得知消息,他们派出的好几队斥候也都被朝鲁尽数剿灭。

    “斥候”

    张力猛地一声惊呼,刹那间明白了自己的破绽所在

    要想埋伏成功,那么敌人的斥候是一定要消灭的;可是,消灭了敌人的斥候,岂不是等同于告诉敌人,前方有情况吗

    这,根本就无解

    “朝鲁”电光火石之间,张力想到了一个应对的法子。

    朝鲁不敢怠慢,连声应道:“末将在”

    张力眼睛微眯,一字一句地道:“你和夜生的斥候队配合,将骑兵部队分作一千人一队,在建奴大军跟前晃悠若有机会,便消灭一部敌军;若没有机会,那就反复侵扰,让他们不得安宁”

    朝鲁连连点头,朗声道:“末将遵命”

    张力有些不放心,接着又交待了一句:“当然,首先是夜生发现敌军到底去了什么地方,而后便依我的策略行事,切记不可浪战,要保存好骑兵队的实力”

    “末将明白了”

    渡过锦河以后的多尔衮非常小心地选了一处地势平坦、利于骑兵冲锋的平地停了下来,并没有往清州方向行军。

    多尔衮以辎重马车结成一个圆阵,阵内则是两万多汉军旗凭借马车防御。而他正白旗的五千骑兵,则隐蔽在圆阵东北的一处小山岗之后。

    这是多尔衮嗅到一丝异常以后。采取的分兵之术。

    先以汉军旗的圆阵与敌军纠缠拼杀,待到双方筋疲力尽之时,五千骑兵作为生力军杀出,定然可以一举获得胜利。

    多尔衮不确定到底有没有所谓的“敌军”前来。可是他依然摆足了防御架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于此同时,他派出快马向亲弟弟镶白旗旗主豫亲王多铎通报情况,让他将镶白旗的军队带到此处与他的正白旗骑兵汇合。

    原本这次南下釜山,多尔衮只带了五千正白旗的骑兵外加两万多“炮灰”二鞑子汉军旗这已经是非常强大的军力了。朝鲜国绝无可能抵抗。当然,架桥开路,守卫新攻占的城池,运输劫掠的金银财宝这些“脏活累活”还是需要汉军旗做的否则,多尔衮甚至都想只带五千骑兵出阵。

    现在前面突然出现状况,斥候队没有及时回来,多尔衮便选择了一个最稳妥的策略等待弟弟多铎的大军前来会师。须知道,多铎手下不光有一万骑兵,还有正白旗、镶白旗剩下的三万女真八旗,这些真鞑子的战斗力远超孔有德、尚可喜麾下的汉奸部队。

    多铎还没有到来。多尔衮却等来了朝鲁和骑兵部队当一千多身穿草绿色军装的骑兵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多尔衮心里咯噔一下,敌人这种熟悉的气势让他非常确定,来者正是张力的团山军

    多尔衮先前布防的圆阵约摸有七八百步方圆,而圆阵正中的多尔衮心中飞快的盘算起来

    看来,那张力的团山军真的是前来救援朝鲜国了,这个消息必须立刻带给身处汉城的皇上黄台吉才是

    多尔衮立刻叫来几名传令兵,简单吩咐几句之后,便打发他们立刻回汉城。而第二拨催促多铎大军赶快前来的传令兵,也很快从圆阵中打马而出。

    安排完这两件事。多尔衮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低头看时,却发现手心中竟然全是汗水

    多尔衮不由得有些不满,自己这到底是怎么了远处那部团山军骑兵。约摸也就千人之数罢了,竟然让自己如此忌惮

    圆阵之中的汉军旗也发出嘈杂之声,显然这些兵士也都认出了团山军,不少人窃窃私语起来。多尔衮立刻下令,让尚可喜严厉弹压兵卒,切不可自乱阵脚。

    与此同时。朝鲁和夜生两人也在打量着满清军队的阵势,紧张地商讨着对策。

    先前斥候来报鞑子重兵屯于此处,朝鲁还有些不太相信。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也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鞑子为何在此结阵而守现在眼见为实,朝鲁和夜生便按张力交待的策略,想看一看有没有可乘之机。然则多尔衮布置的这圆阵乃是防御阵型中最为严密的,首尾相应,根本没有一丝的破绽可寻。

    没有破绽,那就侵扰

    很快,朝鲁和夜生的这一千多骑兵便呼啸而去,走了个一干二净

    多尔衮看着迅速离去的团山军骑兵,冷哼一声,嘴上浮现出了一丝冷蔑的笑容。

    尚可喜也是军中老将,此刻他在多尔衮身边提示道:“王爷,那团山军的张力向来狡诈,恐怕此乃疑兵之计”

    “诱敌么哼哼”多尔衮发出一声重重的鼻音,目送团山军离开之后,这才将眼光收了回来。

    多尔衮沉吟片刻,对尚可喜道:“下令兵士们严阵以待,做好战斗准备我倒要看看,那张力到底要弄什么幺蛾子”

    “有道是一力降十会,王爷如此安排,实在是英明之极呀咱们绝对不能追击团山军的这些诱兵”尚可喜谄媚地看着多尔衮,小心翼翼地一边拍着马屁,一边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多尔衮在满清的王公大臣当中,说“勇猛”绝对排不上号;可若是说心机,那真真是鹤立鸡群了。只见他微微一笑,神色自若地道:“咱们便在此防御,等候多铎的大军前来汇合即可。团山军想用这诱兵之计,本王又岂会上当”未完待续。

    。。。

第460章 虽远必诛

    眼见团山军骑兵闪人,虽然多尔衮命令大军严阵以待,不过汉八旗的兵士们还是松了一口气,先前临战的紧张感也弱了几分。

    哪曾想没过多久,远方又传来大片的马蹄声,团山军的骑兵居然去而复返

    汉军旗好一阵鸡飞狗跳,兵卒们人人都将心提到了嗓子眼上,然则这一队敌军骑兵竟然又只有千余人,这尼玛

    如此往复再三,将清国大军折腾得够呛敌人压根也没进攻,自己这边却累得跟狗一样。

    多尔衮也愈发坚信,团山军一定是在前方有重兵埋伏,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而是铁了心的等待多铎的援兵。

    张力所用的策略,从最开始的伏击,改成了现在的疑兵之计,很显然,效果不错,多尔衮一直在原地等了多铎一整天,会师之后才敢南下清州。

    多尔衮胆战心惊的这一整天的时间里,张力的团山军不急不慢地进入了清州城。清州城中的朝鲜百姓并不多,因为在他们得知清军南下的消息之后,超过七成的人都逃往别处。

    四万团山军进驻城池之后,整座城才渐渐恢复了一些生气,不过这种生气却带着一丝紧张大战即将来临的紧张。

    张力“征用”了先前清州城的官衙,这朝鲜国的衙门与大明并无不同,都是前堂办公,后面住人。张力甚至都怀疑,他们这衙门没准是“剽窃”我大明的建筑风格

    入夜之后,张力派人通知在外面侵扰了多尔衮一整天的朝鲁的骑兵队回城休整,只留下少量斥候远远地监视多尔衮,以掌握清军的动向。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张力便将所有团山军所有高级将领召集到了官衙议事。

    这清州城的规模约摸只等同于大明的一个小县城罢了,官衙自然就是县衙级别的,只有一个正堂和一个二堂,连专门的会客室都没有。

    没办法。军议大会便有如升堂审案一样,在官衙的大堂召开了。

    首先是夜生向大家通报了昨夜鞑子的情况,那正白旗的多尔衮终于等到了他弟弟多铎,两人大军汇合之后。女真骑兵有一万五千,真奴步兵有两万,汉八旗超过三万。

    也就是说,敌人总兵力将近七万,其中半数都是女真人。这一点与以往团山军的历次战斗都不一样。先前与鞑子作战,几乎都是炮灰汉军旗占到了七成以上

    没想到这入朝以后的第一战,便是如此大规模的战斗

    夜生介绍完敌情之后,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张力,等待着张大人说话。张力沉吟了片刻之后,终于开口了:“昨日咱们团山军抢在鞑子的前面占了清州城,总算是在朝鲜国有了立足之地。眼下多尔衮和多铎很快便会带着七万大军南下,我们这仗该如何打,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众将都习惯了张大人在团山军的军事会议上首先让大伙儿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后互相讨论。甚至是辩论,只是最终如何决断由张力一人拍板的议事风格。

    很快大家都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了看法,意见虽说五花八门,不过大的方向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