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

第21部分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第21部分

小说: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微,红肿已消。共针8次,疖肿已愈。
  ◎喻喜春:用委中刺络放血治疗多种疾病有良效。成人急性胃肠炎放血10…20ml,每天放血1…2次,1…3次后可缓解或改善症状。轻度中暑者放血10…30ml后可缓解,重度中暑者每天放血1次,连续2…4次可消失或改善症状。癫痫于发作时放血,成人20…30ml,小儿3…5ml可停止发作。
  操作:选络脉明显外露之一侧或双侧,用橡皮带扎住膝关节上方,拍打局部数10下,使穴位上或周围之络脉更怒张,以细三棱针点刺出血10…30ml,小儿拔罐吸出血1…3ml。
  典型病例:刘XX,男,20岁。1986年9月12日就诊。诊断: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旅游途中因饮食不洁而致腹痛及吐泻,10小时内呕吐7次,腹泻稀水样大便5次。神疲口干,脉弱苔白。选右委中穴处怒张之络脉,以细三棱针点刺,出血约15ml,6小时后又放血1次,腹痛及吐泻皆止而愈。
  ◎翟兴明、翟润民:60余年来在临床上对急性吐泻患者,在委中部瘀阻的络脉上刺之放血,效果明显,多1…2次可愈。对跌仆扭闪而致气滞瘀阻性腰痛,取委中穴多1次取效。
  操作:在委中部消毒,用细三棱针在附近瘀阻的络脉上点刺出血,勿止,待血自止后用消毒棉球按压片刻即可,日1次或隔日1次。
  典型病例:王XX,男,41岁。1983年7月4日就诊。诊断:急性胃肠炎。患者因在田间劳动,口渴饮不洁之水引起腹痛、吐泻,随就诊于某诊所,给予抗菌素和输液治疗,未能控制,故求治于余。当即委中部放血,1次而吐泻止,痊愈而归。
  ◎邢克利:下肢胀痛,一般望诊腘窝处络脉充盈,有瘀血所见,触诊小腿患肢比健肢硬胀感,一般点刺出血后,当即胀感消失,疼痛大减。要掌握时机,必见下肢络脉充盈、胀感重者,效显。
  操作:取1。5至2寸毫针或三棱针,毫针直刺速出针出血,三棱针点刺出血。患者俯卧,膝关节下垫一物,使腘窝处绷紧。取委中穴或选络脉青筋充盈处,常规消毒后点刺出血,让血自止,压以干棉球屈膝少许。
  典型病例:赵xx,女,46岁。1989年9月10日就诊。自诉右腰腿痛多年,已治愈半年。近2天来右下肢胀痛难忍。望诊右下肢络脉充盈,小腿触诊硬胀感。取委中处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待血自止,压干棉球屈膝加压少许,痛减。次日复诊胀痛已消。
  ◎林迎春:委中放血治疗乳痈。
  操作:嘱患者直立,手扶椅背,暴露穴位,若委中穴处静脉不显,医者可用左手轻拍局部,见到静脉后,左手拇指压静脉向心端,常规消毒后,右手持7号注射针头直刺穴上静脉,待血流下15cm长,即用棉球压出血点,屈膝片刻即可止血,1周放血1次。
  典型病例:林XX,女,27岁。1971年9月25日就诊。诊断:乳痈(左)。左乳房红肿10天,近日破溃有多个脓头,肿痛发热。体温38。2℃,舌红无苔,脉弦滑。左乳晕上方有红肿浸淫肿块,破溃有5个脓头,如蜂窝状,左腋下淋巴结肿大。经委中穴放血1次后,次日脓液明显成少,6天后创口痊愈。
  20.膏肓俞
  【取法】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坐位或俯卧位取之。
  【主治】⑴暴厥(多由伤食外感而突然发病,见有寒热头痛,昏蒙似睡;或有胸憋气紧,肢体冷麻,或心烦喜呕,腹痛吐泻。脉象多现沉迟或沉伏) ⑵青光眼 ⑶久咳
  【机理】膏肓俞居魄户(肺主气藏魄)神堂(心主血藏神)两穴中间,在内为心肺气血之根存与交换之枢纽,又为中上两焦之关卡(心上膈下);在外属膀胱经,主一身之表,故能主治内停饮食、外感六淫之气,内外互结,气血逆乱、阴阳气不相顺接所致的厥证,具有通调心肺气机、行气活血、交通阴阳之功。
  【刺灸法】挑刺放血;温和灸
  【治疗经验】
  ◎赵永久:临床遇到心阳暴脱之休克危候,挑刺膏肓俞,可有起死回生之效;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冒,若骤见虚脱休克,挑刺膏肓俞,可拯救危急于顷刻;暴感风邪,剧烈头痛,打针服药其痛不止,挑刺膏肓俞,可获桴鼓之效。
  操作:用硬币或瓷器蘸食油或醋在双侧膏肓俞处刮之,可发现大小不等的瘀血点,以针柄端压按其上,若不能升起,刺之不疼者为挑刺点。用酒精棉球消毒,左手捏起挑刺点,右手持三棱针挑刺。开始并不出血和疼痛,须一直挑到血外流疼不可忍为止。敷以消毒纱布。
  典型病例:任XX,男,52岁。1978年7月15日急诊。当日中午从风雨中回归室内,突然昏厥,冷汗淋漓,颜面苍白,四肢冰冷,六脉沉伏不见,舌质暗,苔薄白,两目上视,口鼻息微,不能言语,不时用手抓胸。查体:心音听不见,血压无法测得。证属风寒直中,脉道阻滞之厥证。针刺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公孙、灸关元、神阙,效仍不著。继在左侧膏肓俞挑刺放血,患者顿觉轻快,汗收神清,能低言相告,但仍觉胸前沉闷。当晚复诊,六脉和缓,舌变红润,仅心窝部微感不适。次晨三诊,患者已愈。
  武xx,女,63岁。1978年9月15日夜半急诊。患者素有高血压(180…200/100…l10mmHg)病。晚上在屋外,一阵风来,突然引发左侧头痛,服药无效,阵阵加剧。现症:患者抱头呻吟,痛如锥刺,涕泪交加,呕吐不止,左眼球结膜充血,角膜模糊,畏光流泪,六脉弦紧而涩,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证属风邪上犯,肺络瘀阻,不通则痛。毫针急刺大推、风府、风池、天柱不留针,于左太阳穴和十二井穴三棱针点刺出血,头痛缓解片刻,诸症复如故。继而挑刺双侧膏肓俞,其痛即止,诸症基本消失。患者次日到某驻军医院眼科检查,确诊为“暴发充血性青光眼”。迄今11年随访,未见复发,唯视力逐年低下。
  注意事项及禁忌:凡上述主治急症,有一个以上主症者,只要符合一刮(见瘀点)二刺(不疼)三挑(出恶血)之条件,即可得基本告愈或完全治愈之奇效。取穴可按男左女右找点,也可双侧同时找点。可以首选,也可以在其他疗法无效时再用。有出血性疾患之人慎用。
  按语:本疗法是在民间挑刺“羊毛疔”的启示下,参阅痧症专书《痧胀玉衡》和《医宗金鉴》等有关文献,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与历代医家对膏肓俞偏重补益气血之说存异。挑刺膏肓俞,泻中寓补,祛邪扶正,临床屡用确有实效。
  ◎邢克利:临床中对久治不愈的单纯性咳嗽一症,用艾条温和灸膏肓俞有效。温热感必传双肘尖处,效果为佳。一般隔日灸1次,3…5次显效或痊愈。
  操作:患者取坐位,暴露膏肓俞穴,医者左右手各持一根艾条,对准穴位,温和灸10…20分钟。
  典型病例:张xx,男,58岁。1989年9月28日转诊。内科诊为漫性气管炎。咳嗽多年,一直在内科诊治。每早咳嗽较甚。夜间咳醒,痰粘。反复发作,精神欠佳,食欲不振,治疗效果不显故转此求治。上症已月余,苔白腻,脉滑。久咳伤脾,脾失健运,痰湿侵肺。行膏肓俞温和灸20分钟。灸中自诉胸中畅快,热感传到胳膊。隔日复诊,诸症大减。同上法隔日1次,共灸治5次,久咳已愈。
  21.秩边
  【取法】骶管裂孔外侧,腰俞旁开3寸。
  【主治】⑴小便失禁 ⑵遗尿 ⑶排尿困难、癃闭 ⑷尿道炎 ⑸腰扭伤 ⑹坐骨神经痛 ⑺股外侧皮神经炎
  【机理】秩边穴为膀胱经穴,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故针刺秩边能治疗腰部及下肢疾患。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属局部取穴。
  【刺灸法】直刺;斜刺
  【治疗经验】
  ◎郭盛峰
  操作:采取针刺不同深度、不同角度、不同针感传导治疗不同疾病。如针尖向内侧斜刺2…3寸,针感达肛门部位,可治疗后阴疾患;针尖向内侧斜刺3…5寸,针感可达前阴部位,可治疗前阴疾患;针尖向外侧斜刺环跳,针感达下肢部位,可治疗下肢疾患。
  典型病例:冯xx,男。1982年4月28日就诊。主诉:近10多天来,出现尿频现象,有时竟难以控制。诊为功能性小便失禁。治疗取双侧秩边穴,使针感直达阴茎部位,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治疗1次痊愈。
  ◎张剑秋:运用秩边穴除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病症外,还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遗尿、尿失禁、排尿障碍、前列腺炎、阳萎等,收到满意效果。
  操作:用28号3…4寸毫针针刺。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或下肢瘫痪时垂直进针,直刺3…4寸,行提插法,以针感放射到足底为度,留针20…30分钟。治泌尿、生殖系统病症时,针尖要向内下方倾斜45度进针3…4寸,行提插法,以针感放射至前阴部为度,留针20…30分钟。
  典型病例:胡XX,女,22岁。1982年9月6日就诊。诊断:遗尿。患者自幼患遗尿症,每夜尿床l…2次,历经多方治疗均无效,曾针刺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等常规治疗,仅能取得暂时效果。于1982年9月6日起,改用针刺双侧秩边穴,如法操作,使针感放射至前阴部,留针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针后疗效显著,在1个疗程中只尿床1次,疗程结束后未再遗尿。随访2年疗效巩固。
  邹xx,男,26岁。1982年8月5日就诊。诊断:排尿障碍。患者于1975年4月间因坐车途中憋尿时间过长,即出现排尿困难,小便仅能点滴而下,每次排尿需历时3…5小时方能排尽。自感心烦懊憹,周身不适,夜不成寐,痛苦万分。曾至多处医院针灸(均取腹部及下肢穴位)和中西药物治疗6…7年之久,症状虽有减轻,但每次小便仍需1…2小时,影响工作。1982年8月来本院针灸治疗,用常法治疗未效。后改刺秩边穴,针感放射至外生殖器,针后顿觉症状减轻,排尿顺利。1个疗程结束后,排尿障碍症状基本消失,随访7年,疗效巩固。
  ◎师怀堂:用秩边穴治疗下肢疾患、泌尿、生殖、妇科疾患、直肠肛门疾病,疗效显著,有些甚至具有奇效。许多病例经1…2次治疗,即获痊愈。
  操作:在临床治疗中,因所用针具不同,对秩边穴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刺激方法。①毫针刺法:取28号3。5…5寸毫针,垂直刺入3…4寸,针感可达下肢、足趾,用于治疗下肢疾患,针身向前倾斜10度刺入3寸,针感可达少腹、阴器、会阴部,用于治疗泌尿、生殖、妇科疾病;针身向后倾斜10度刺入3寸,针感可达肛肠部,并有便意感。经轻微提插捻转得气后,迅速施用滞针手法,使针感速达病所,留针1…2分钟即出针,起针时只要轻轻倒捻几转,再往下刺,即可顺利出针。滞针手法的关键是医者有意识地使用指上内力使针尖与周围组织缠住滞紧,但决不能让针体与其周围的组织及表皮缠住,特别是不能让表皮与针根滞住。②火针的操作方法:选用细、中、粗三种规格的单头、三头火针,医者右手持针,左手持酒精灯,待针尖部烧至白亮时,垂直刺入,然后急速出针(寒痹可留针1…2分钟)。出针后,立即用力按压针孔,以防出血感染,也可减轻痛苦。注意:必须将针烧至白亮(约800度),浅刺可烧至通红;深度一般2…2。5寸,应视病人体形、体质、病情而定,必须垂直刺入。
  典型病例:史xx,女,48岁。1988年2月18日就诊。诊断:尿道炎。患者10余天来自觉尿频、尿急、尿道灼痛,18日病情加重。发病初曾服抗生素、中药,并在尿道放置抗菌优片,症状未减,痛苦难忍。舌质红,苔薄黄,两脉浮数。当即以毫针刺秩边穴,施用“滞针”手法,留针30分钟,起针后症状明显减轻,精神好转,1年后随访无复发。
  薛xx,女,24岁。1958年9月5日就诊。诊断:坐骨神经痛(寒痹)。患者右臀部及下肢麻凉困痛1年余。经x医院诊断为坐骨神经痛,经多方诊治效果不佳。近日困痛更甚。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先以火针点刺秩边穴,针刺2次后疼痛明显减轻,后用毫针、火针配合施治(即先用火针点刺,后施以毫针,留针20分钟)。1疗程后(14天);疼痛完全消失,仅有麻木感,又针数次,临床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武X,男,72岁。1985年10月20日就诊。诊断:单纯性前列腺增生症(癃闭)。患者于1985年9月19日因咳嗽半月、发烧伴尿潴留1日入职工医院,予抗感染对症处理,烧退,但腹坠胀、尿潴留不减,遂请外科会诊,直肠指诊:前列腺中度肥大,中央沟变平浅。印象:单纯性前列腺增生症。经治未效,拒绝手术。当即针秩边(双),留针20分钟,施“滞针”手法,使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