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

第47部分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第47部分

小说: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减轻,眩晕渐止。
  操作:剪去穴区头发约指甲大,选用合适大小的艾炷(艾炷大小依病情而定,最大黄豆大小,中炷如绿豆大小,小炷如麦粒大小)直接置于百会穴上,从炷顶燃烧至无烟为止(此刻最热),医者用右手持压舌板迅速将艾炷压熄,压的力量由轻到重,患者顿觉有热力从头皮渗入脑内的舒服感,一般灸40分钟后,热力已从头皮渗入脑向颈椎放射,眩晕渐止,90分钟,热力可放射上半身,直到全身发热,眩晕即可停止。一般灸至120分钟时为最佳。施术时应1壮1壮施灸,不得间断,如患者有烧灼痛,应鼓励坚持,灸后一般不化脓,不需处理,4…6周灸痂自行脱落,新发自生。灸痂脱落之后,洗头或梳头时勿撞伤处,以免感染,如有感染化脓应按外科常规处理。
  典型病例:傅XX,女,58岁。眩晕时发近7年,今晨又突然眩晕,视房屋转动,不能睁眼,伴有呕吐,头重如裹,耳鸣、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舌赤苔白微腻,脉弦细。按上法灸百会穴,1小时后晕止,诸症开始消除,灸至2小时,对答如常人,活动如常。
  注意事项:本病应在发作时治疗,灸治后,禁忌饮酒、浓茶、咖啡等。
  ◎文本超:灸百会穴用以治疗因气血亏虚、脑失奉养所致之眩晕效好。
  操作:第1次用直接灸:将穴处头发剪掉约1。5xl。5cm,取少量艾绒搓如莲米大小,置于穴位上点燃至尽,连续灸5壮。以后采用温和灸,每日1次,每次灸1…2小时。
  典型病例:杨XX,女,45岁。患者平素精神差,易疲劳。今日突觉眩晕,恶心欲吐,微汗出,随即到某医院就诊,诊为美尼尔氏综合征,入院治疗不效,自动要求出院。来时眩晕,头部转动或俯仰时加重,动则少气,耳鸣、心悸,声微,眼花,夜寐不安,乏力纳差,记忆力下降,二便、经带正常,舌淡红,脉细弱。证属气血不足,不能上奉于脑,滋养清窍所致。治疗先直接灸百会操作如上所述。次日改用温和灸。每日1次,每次灸2小时。治疗5次诸症明显减轻,共治疗15次愈。
  ◎喻喜春:此穴放血治疗头痛、美尼尔氏综合征、失眠效果甚好,如感冒发烧头痛,放血后可即愈,其它头痛放血3…5次之后能消失或减轻。美尼尔氏综合征放血3…5次之后症状多能显著减轻或消失。失眠放血3…5次之后,轻者消失,重者减轻。
  操作:此类病人头顶皮肤多有水肿、增厚、松软、压痛,以左手拇、食二指捏紧皮肤,右手用细三棱针皮厚者直刺,皮薄者由周围向穴位斜刺,针尖不达骨膜,避免弯曲,如血不自出或出不多,用左、右拇、食、中三指从周围1…1。5cm处向针孔挤压,使出血1。5~4ml。
  典型病例:张xx,男,23岁。1985年6月8日就诊。患者因感受风寒而头痛如裂,伴发热,全身不适,脉数,苔白。诊为感冒头痛,百会穴处压痛,以细三棱针斜刺,挤血约2ml,当即痛止,当夜热退,第2天又放血1次而愈。
  ◎廖柏成:艾灸百会穴治脑震荡后遗症及失眠症亦效佳。
  操作:针刺后重灸百会穴。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2ml。艾灸20…30分钟。
  典型病例:谭xx,女,38岁。1989年5月15日初诊。头痛5月余伴失眠,痛点不定,多在前额、巅顶和两颞处,经服药,只能暂时止痛。查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取百会穴,针尖斜向患处,然后重灸百会穴30分钟,1次头痛减轻,失眠好转,继续治疗5次后症状大减,15次后症状全部消失。
  高xx,女,69岁。1988年1月20日初诊。患者2天前因摔倒后枕部触地,当时昏迷15分钟,醒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不能坐立,记忆力减退,四肢无力。经X光片检查排除颅骨骨折,诊为脑震荡。予输液抗感染,镇静止痛治疗,效果不显。舌红苔薄黄,脉沉细。予艾灸百会治疗,每日1次,4次而愈。
  黄xx,女,42岁。1989年l月10日初诊。失眠2年多,用药治疗,症状时轻时重。经用百会穴重灸30分钟,7天后能入眠,继续治疗7次诸症消失,续治7次,随访1年未复发。
  ◎任宝琴
  典型病例:高xx,女,38岁。几年来经常彻夜难眠,头晕健忘,精神恍惚,日渐消瘦,服药无效。查舌淡红,苔薄黄,脉细略数。取百会穴,向后沿督脉斜刺进针1。5寸,得气后行雀啄刺,间歇刺激30分钟,针感传遍全头,然后留针6小时,当日下午起针,晚上安然入睡5小时,连针7次而愈。
  ◎文本超: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所致的不寐,用百会穴治之,多效。
  操作:用28号l寸针,针尖向前顶方向进针约0。5寸深,拇指向前捻转至得气,留针30分钟,每日1次,以下午治疗为好。
  典型病例:王xx,男,47岁。因用脑过度,入睡难1个多月,近10天加重,整夜不能入睡,白天头昏,精神恍惚,纳呆,二便正常,舌尖红,苔薄黄。证属思虑过度,心血耗损,血不荣心所致。取百会以上法治之,患者当即觉头部沉重。治疗2次后能入睡7小时,3次后痊愈。
  ◎于书庄、曹晶、于振中:灸百会对原发性老年性Ⅱ、Ⅲ期高血压(虚证,包括少数虚火证(阴虚阳亢))有近期疗效。
  操作:将点燃艾条从远处向百会穴接近,当患者由感觉烫到烫痛为1壮,然后将艾条提起,再从远端向百会穴接近灸,如此反复操作10次为10壮,两壮之间应间隔片刻,以免烫伤起泡。灸后根据血压波动情况,可1日灸1次或间日灸1次,或待血压升高后再灸。灸时火力应均匀。
  典型病例:陆XX,男,63岁。高血压病20年,有冠心病史。现腰膝痠软,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胸闷恶心,口渴便干。查面红,舌淡苔薄白,脉弦细结代。血压170/120mmHg。证系虚性高血压(阴虚阳亢证)。取百会以上法治之,灸后血压145/1O0mmHg。
  按语:灸有温补、温通之功。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故灸百会可以行阳气通人一身之脉,从而使脏腑气血相互协调,升降功能恢复,达到降压之目的。但在灸治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取穴要准,即从入前发际5分之神庭穴至枕骨粗隆脑户穴之间,凹陷处按之痛是穴。百会穴是高血压病的反应点,故血压高时按之必痛,按之不痛灸之不效。夜尿频、面黄、舌淡苔白、脉无力为辨别虚证的重要体征。
  ◎薛莲芝
  操作:医者左手拇、食指分开百会穴处的头发并固定之,右手持已点燃的线香采用雀啄灸7…15次(线香必须接触穴位的皮肤)。
  典型病例:谢xx,男,56岁。高血压病史已3年,近1周经常头晕、恶心。查血压160/110mmHg,取百会穴以上法治疗后,血压132/100mmHg。
  ◎王志平:用“指灸百会穴”治疗小儿脱肛有效。
  操作:医者用艾条1支,点燃用艾条烤医者手大指内侧,以医者能忍受为度,然后将手大指快速按压患儿百会穴,重复数10次,每次治疗30分钟。操作时须敏捷,快速,使百会穴处热力一致。
  典型病例:李xx,女,4岁。患儿2年前因患痢疾,迁延失治,以致食欲减退,精神倦怠,半年后出现脱肛。初时便时脱出,便后自行收回,经服用补中益气汤,腹泻及脱肛有所好转。后因感冒发烧,脱肛症状加重,每次便后不能自行回收,须用手推回,有时用力咳嗽、矢气、或走路时即自行脱出。患儿神疲乏力,身体消瘦,面色苍白无华,鼻部出冷汗,舌淡、脉细。证属脾气虚弱,中气下陷。取百会以上法治之,4次后症状明显好转,咳嗽走路时已不脱出,便后可自行回收。治疗7次后,脱肛消失。
  注意事项:一切实证、热证所致脱肛,均不能用本法治疗。
  按语:本法适用于小儿,因小儿不能与医者合作,本身皮肤又娇嫩,容易烫伤,采用此法可通过手指热力直接与穴位接触,收到升阳举陷之功。
  ◎张信:百会穴治疗脱肛、不寐、巅顶痛、眩晕等病每每奏效。
  操作:针尖向后或向前平刺1。5寸,深达帽状键膜至患者局部及头部有沉胀感,留针10…15分钟,期间运针1次。
  典型病例:于xx,男,8岁。代述,患儿因久坐寒湿之地玩耍,当夜即感腹痛,欲大便,随之出现脱肛,以热敷及以手纳回,多治无效。笔者用百会穴以上法治之,2次而愈。
  ◎廖柏成:百会穴治疗脱肛、子宫脱垂收到满意效果。
  操作:艾条温和灸。
  典型病例:王xx,女,24岁。患者2天前分娩后脱肛,形体消瘦,神疲倦怠,少气懒言,纳差。查面色苍白,舌淡有瘀点,苔白,脉濡细。直肠脱出约2寸,触之呼痛。予艾条温和灸30分钟,每日1次,5次后,脱肛自行回收。
  用此穴重灸治疗遗尿症,每日1次,7次为1疗程,一般1…2次即愈,重者1…2个疗程可治愈。
  薛XX,男,15岁,学生。从小遗尿至今,每晚尿床1…2次,多方求医均无显效。经余用百会穴针刺加灸30分钟。1次告愈。
  ◎文本超:百会穴火针治疗小儿及青少年尿床无不奏效。一般1次见效,3…5次愈。
  操作:取14cm直式全齿止血钳1把,大头针1枚。酒精灯1盏点燃备用。用止血钳夹在大头针针尖后2/3与针柄下1/3交点处,患者坐位,助手持灯于患者右侧,术者立于患者背后,找准穴位后,分开穴位处头发,用左手食、中指叉开压住穴周头发,固定穴位,右手持止血钳将大头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对准穴位垂直刺入1…2mm深即出针。每针1下为l壮,3壮为1次,间隔3天治疗1次。
  典型病例:余xx,男,10岁。尿床8年。自述夜间梦见被人打一下即小便,醒后方知尿床,夏天因出汗多,尿床次数减少,冬天几乎每晚尿床。曾服药不效。查舌淡红,脉细。用百会上法治疗1次尿床停止,唯于第8日又做梦,立即醒来,仅尿湿一点。治疗4次后每晚能自行起床小便,即停止治疗。
  注意事项:治疗当天不可洗头,平时不可用手搔灸疮。灸痂20天左右自行脱落,不可用手强行揭去。
  ◎曾祥龙:子宫脱垂用百会隔姜灸,年轻及初患者1…2次即愈,重者5…8次可痊愈。灸治过程中,以患者小腹内有微热感效果为好。
  操作:生姜切成薄片,用针刺若干小孔,平放在此穴上,置拇指大小艾炷于姜片上燃之,每次7…8壮,皮肤微烫时即换姜片。每天1次。
  典型病例:蒲XX,女,24岁。3天前用力过猛而致子宫脱垂,患者神疲肢软,汗出,面色萎黄,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弱,此乃中气不足所致。取百会用上法治之,灸治过程中,患者小腹有微热感,1次即愈。
  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避免用力过猛及负重物。禁房事。
  ◎廖柏成:百会穴治癫痫,实证热证多用针刺法,虚证、寒证多用灸法取得一定效果。
  典型病例:王xx,男,38岁。癫痫时发时止18年,近几个月加重,次数增多,发作时,先觉心悸、胸闷,旋即神昏抽搐,口吐白沫,约10余分钟停止,即复常态。平时头昏多梦,否认外伤史。面色苍白,精神不宁,舌淡少苔,脉细无力。因突然发作用艾条温和灸百会穴,其立即清醒,经治疗2月余,未曾发作。
  注意事项:小儿囟门未合者慎用。凡灸头顶,不得过7壮,缘头顶皮薄,灸不宜多。故临床多用艾条温和灸。
  ◎文本超:百会治小儿急惊风每获良效,多于1…1。5分钟停止抽搐。
  操作:用28号1寸毫针,向前顶方向刺0。3寸,提插捻转强刺激至抽搐停止,留针6…12小时。
  典型病例:林xx,男,1岁4个月。1988年9月3日初诊。患儿平素每遇高烧即抽搐。3天前发烧40℃,到当地医院就诊,诊为中毒性痢疾,予以抗炎输液治疗,其间多次抽风,体温降至39。5℃,家长抱患儿回家,路途中又出现抽搐,家长急邀余诊。予上法刺百会穴,30秒钟抽搐即止。留针返回医院住院治疗,12小时后起针,其间虽体温仍39。5℃以上,但未出现抽搐。随访1年,高烧时未曾出现抽风。
  按语:督脉入络脑,百会为督脉穴又位于巅顶,故有苏厥熄风、开窍醒脑之功,故治小儿惊风效好。但止抽后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临床观察,慢惊风取百会穴针刺疗效不如治急惊风效好。
  ◎王继元:治疗各种足病(如脚底炎性肿物、足肿、足冷,足底痛、产后足跟痛、足跟滑囊炎、跟健炎、跟垫炎、跟骨骨折痛、单纯性足底痛)均有效。
  操作:以迎随补泻法平刺,刺入一针,病症迅速局限在一处或一点时,此时可在百会穴处,前后左右4个方位或8个方位进针,然后术者以左右两手各持一针柄,同时捻转行针,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