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南宋不咳嗽 >

第539部分

南宋不咳嗽-第539部分

小说: 南宋不咳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滑膛的,射击距离不足。

    可惜他们找错了抢劫对象,碰上了全部装备了线膛枪、米涅弹的帝国陆军。二百多条步枪在不到百米的距离上射击威力很大,打到谁身上都是一个大血窟窿。面对这种情况,就算是大宋禁军也没辙,在经历了两轮射击之后,还没被打死的人不得不投降了。这也是最明智的选择,否则这百十口子人最终剩不下几个。他们要是再跑,身后飞过来的就不是子弹了,而是架在运输船上的陆战炮霰弹。

    “你是哪儿人?”洪涛下了马,走到跪着的人群边上,找了一个看起来和自己岁数差不多的老河匪面前蹲下。

    “……”连同这个老汉带附近的人都抬起头看着洪涛,没人吱声。

    “看清楚我的旗号,这是大宋新军,朝廷派来的!”洪涛觉得对方是不知道自己的来历,知道了就应该开口。

    “……军爷,我等不是匪盗,是实在活不下去了,才来此找些吃食,还请军爷饶命啊。”果然,这些人抬头看了看洪涛身后卫队举着的旗帜,立马说话了,还是哭嚎着说的,呼啦啦趴地上一大片。

    “咣!”洪涛伸手要过身边一名帝国陆军士兵的步枪,冲着天上开了一枪。这么多人一起哭嚎,还怎么聊天?

    “是不是匪盗,你说了不算,得我来判断。先告诉我你们的村子在何处,等雨停了,带我去看看。如果确实有村庄,有耕种、有渔猎,我饶你们不死。如果你们骗我,只是一个匪盗窝的话,我可警告你们,到时候我就把你们活着扔进去,和他们一样,烧死!”这些人到底是不是盗匪,洪涛也分辨不清楚。如果这是在别的国家,那就宁可信其有,是不是匪盗,只要你敢碰我东西,全崩了完事儿。可是这次不行了,这是自己的国家,处理起来就不能太简单,多少还得问一问、调查调查。

    “先给他们准备点热乎吃的,就算死也得做个饱死鬼,不能饿着走。”刚一转身,洪涛又想起一件事儿。这些人看上去个个都和饿死鬼一样,就算是匪盗,那也是生活所迫,不像作恶多端的惯匪,还有挽救的可能。

    (。)

056章 流民() 
♂,

    和洪涛想的差不多,这群人根本不是盗匪,连业余盗匪都算不上,充其量算刁民。他们的村子离洪涛的营地不太远,四公里左右,就在一条河边。村子不大,六七十户人家,最牛逼的一家人是用条破船倒扣过来当房子,半条船底已经破了,另外半条还算能挡风遮雨。衣服就更别提了,合算出来当劫匪的人还算穿得最体面的,留在家里的老弱病残只能用芦苇叶子、草席子和破布遮体。

    “要是有吃的,他们也不会铤而走险去抢官军的船。你看了嘛,咱们走过的这几家都有至少一天没起过火了,也就是说最少也都饿了一天。如果换做我,还剩三天粮食就得出去抢,和我比他们算是善良人。”洪涛下了马,背着手猫着腰钻了几家的小窝棚。窝棚里的人没一个敢出来的,倒不是怕赤身**不礼貌,而是怕刚刚焐热乎了的身体出来遭受寒风吹。死什么的他们已经不怕了,本来就快饿死了,你给他一刀,他到省了受罪。

    “我后半夜去审过那些人的头领,他们说村子里半个月前就断粮了。入冬之前他们还能去湖里挖些菱角、藕之类的吃,这一入冬,连嫩芦苇根都吃不上。十月份这里刚刚发过水,鱼也不好捕。南边的地方他们也不敢去,说是朝廷要抓流民充边,被抓住就得背井离乡去极北之地冻死。眼看全村都活不下去了,这才起了歹心,想趁夜到运河上抢劫过往的运粮船,先吃饱肚子再说。至于事后有官军来围剿什么的,他们也不太在意,带着家小、划着小船在湖里找个小岛躲些日子,官军也就撤了,他们的祖辈就是这么过来的。我本来以为当年我们家就算够穷的了,没想到这里还不如北地呢。”孔沛和泊蛟也跟在洪涛身边,泊蛟对内地的生活没啥概念,孔沛却深有感触,话里话外的替这些人求情,生怕洪涛哪根筋搭错了,这些人就都变骨灰了。

    “泊蛟,你带人给他们分点粮食,顺便问问他们,愿意不愿意跟着咱们去北边安家落户。别的我不敢保证,凡是跟着咱们走的,给吃给喝给衣服穿,啥活儿也不用干,跟着走就成。到了地方,我按户分他们田地,帮他们盖房子,砖房!这是朝廷的圣旨,你问问他们里面有没有识字的,不信就让他们自己看。不愿意走的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吧,老天爷专坑瞎眼的鸟,人要是想活下去,首先得自己想明白。”洪涛对这些人也没什么好办法,而且他知道,既然这里有,那别处照样有,说不定这一片沼泽地区会藏着成千上万的流民。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不可能等在这里挨个村子救济。再说了,光靠救济顶个毛用,他们需要的不是一口粮食,而是一个活下去的方法。

    不知道是泊蛟长得比较让人相信啊,还是那张圣旨起作用了,或者是洪涛开出来的条件比较优厚?过了没多久,全村人就在几个老头的带领下开始拆窝棚,把草席、破布、烂罐子破碗啥的好一顿收敛,全都绑成了捆,由成年人背着,拖家带口的出现在洪涛眼前。

    “你就不怕他们把虱子和传染病一起带走?”洪涛对泊蛟的办事能力很看不上眼,前面还有几百里路要走,这些人体质本来就弱,还背着这么多东西,就算陆军放慢了行进速度,他们也跟不上啊。再说了,这些东西带着也没用,百分百是累赘。

    “不让他们带着就和要杀了他们一样,反正也没让您背着。等到了楚州,我和当地借点大锅,给他们烧水洗澡,然后再换上干净衣服。现在换上,不出一个小时,还得成破布,您看这个路……”泊蛟觉得洪涛才是棒槌,光为了看着舒服,一点不考虑实际情况。

    “陛下,还是让他们带着吧……这些东西对咱们来讲是累赘,对他们来讲是活下去的唯一依仗。他们不会完全相信咱们的,这种心情您可能不理解,但是我能明白。”孔沛也跟着泊蛟一起劝洪涛,话里话外的意思倒是洪涛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那也不成!救人是好事儿,我不能让好事儿变成坏事儿。士兵们的命也是命,染上病了也得死。先腾出一条船来,老人和孩子都上船,其余的跟着我们走。破烂必须扔掉,实在不成用鲸肉罐头去和他们换,我就不信人能那么糊涂。”洪涛理解孔沛的感受,但理解归理解,规矩还是规矩。自己可以尽可能的让这些流民好受点,但绝不会因为他们让自己冒生命危险。

    又折腾了一上午,部队终于算是可以开拔了,这次多了几十名步兵,已经换上帝**服的流民吃饱喝足穿暖和了,变成了开路先锋,仗着他们地形熟悉在前面开路,骑兵们则跟在他们后面,也免得被马蹄踩过之后的路无法通行。

    刚开始洪涛还觉得自己利用流民带路的办法挺聪明,可是走了不到十公里,就知道自己上当了。这十公里的路足足走到了傍晚,倒不是迷路,也不是流民们走不快,他们在这种路上行走非常矫健,和在官道上行走无异。问题是他们这一带路,就不断的碰上类似的小村子,少则三五户人、多则几十户。既然碰上了,那还得收留啊,结果到了傍晚扎营时,队伍里的流民已经增加到了小三百人。

    “看到了没,这些都是人精。让看守他们的士兵提高警惕性,脑子里别光装着同情。还是那句话,别让好事儿变成了坏事儿。”洪涛算是看明白了,也想好了,明天说什么也不能再让这些人带路,否则自己的队伍就得停止前进,回扬州去继续征集船只和粮食。

    “那要是我们自己走,也遇上这样的村子呢?”泊蛟提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救还是不救。

    “遇上就带着一起走,我已经让人拿着我的亲笔信返回临安告诉罗有德,让他征集运输船,沿着运河两岸再扫一遍,争取把招募垦荒的告示多贴一些。我们再从这些流民里选几个德高望重的留在楚州,到时候帮着一起寻找这里的流民,说服他们坐船回临安,然后用海船统一运到登州去。其它州县也一样,吃得上饭的不愿意背井离乡,那就先从吃不上饭的人下手,有多少凑多少,一律向沿海城市遣送,沿途各州县必须解决吃住问题。”

    洪涛不是不想带着这些人,而是这样带着没用。就算把这支二千多人的部队全分散开去找流民,能找到多少?又能说服多少?想彻底解决流民的问题,就得动用官府的力量,从全国范围内展开统一行动。反正洪涛是有地方安置他们,就看各级官府的执行力如何,这也是对目前大宋新政府的一个考验。如果连这个事情都做不了,那就真得动用武力再把地方政府扫一遍了,谁碍自己的事儿,谁就是敌人。

    北上的队伍到楚州休整了一天,然后从此处坐船渡过了黄河,这次就真的到了北方。在没打跑蒙古人之前,这里就是国外,不属于大宋。现在属于大宋了,可大宋朝廷的重建工作也没正式铺开,只有几个主要城市派驻了官府,大部分地区都属于无政府状态。

    在这个问题上,洪涛倒不怪大宋朝廷动作慢,谁让金河帝国暗中支持海峡公司国在南边折腾呢。为了应付南边的威胁,大宋朝廷不得不把主要精力和财力又转向了南方,北方一时半会顾不上了。

    过了黄河之后,道路倒是好走了,可是人也越来越少,路过的村镇要不就是已经被夷平,要不就是剩下残垣断壁,经常走半天时间看不到一处有人居住的村落。不过有一样东西倒是多了起来,那就是匪盗。这次可不是流民为了填饱肚子半夜来偷粮食了,是真的匪盗。多的时候上千人,少的时候十几个,不光晚上有,白天也有。

    由于这片地区经过了上百年大大小小几十次混战,一会儿金人来了、一会儿蒙古人来了、一会儿大宋开始北伐了。当地的百姓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处于什么朝代,更不清楚该归谁管。时间一长,当地的大家族就主动站了出来,承担起一部分政府该做的工作,按照家族的势力范围把当地百姓组织起来自己管自己,开荒种地、自给自足。

    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些地方慢慢出现了一种半民半匪的组织。他们平时也从事生产,还像官府一样收取钱粮做为发展军事力量的资金,组织当地百姓进行自保。碰上大部队来了打不过就和对方谈判,实在不成就往山沟子里钻。碰上打得过的,直接就变成了劫匪,什么都劫,没钱没物也没事儿,人也要,抓回去种地。

    (。)

057章 北方豪族() 
♂,

    洪涛的队伍用了一个月时间才走到开封,总人数已经接近三千了。中途遇到的打劫次数数不胜数,光天化日之下明抢明夺的就有四次,趁着夜色偷鸡摸狗的更多。当然了,别说千把人,就算后面加个零,也打不动装备了二十多门野战炮的帝国陆军,更别提这些军队都是骑兵。不过为了收留俘虏,洪涛不得不再向临安告急,要求沿河运河再增派运输船。

    这条运河并不是后世大家熟知的京杭大运河,而是隋炀帝时期修建的隋代运河。它的北端在涿郡,南端是杭州,可是中间要向西偏一些,中心点在洛阳,因为隋炀帝的国都在洛阳。从涿郡到洛阳这一段叫永济渠,从洛阳到淮水的一段叫通济渠,从淮水到杭州则叫邗沟。

    洪涛要想顺着这条河北上一直到涿郡,就得先沿着邗沟到淮水,然后继续沿着通济渠直奔开封,最后从开封转进永济渠才成,全程两千多公里,要走三个月左右,到开封的时候刚算走完了一多半儿。从临安出发的时候还是严冬,到了开封,柳枝上已经有发芽的迹象了。

    对于这小一千人的俘虏,洪涛没再派船往临安运,这些人都跟着走了一半路,不用再回去改走海路,干脆就一起走吧,再忍一个月就到地方了。如果沿途再有这么多俘虏也好办,把口粮减半,只要不饿死就成。想吃饱饭就别磨蹭,到了涿郡分房子分地,顿顿吃大鱼大肉,这是洪涛给他们画的大饼。

    这张大饼管用吗?真管用!这个时代的人太好骗了,只要见到当官的他们就不由自主的会信三分,再看到黄乎乎的绸缎圣旨和沿途官员对洪涛毕恭毕敬的态度,虽然他们也不清楚总理是个啥官职,但心里却信了七八分。

    另外跟着洪涛的这支军队走,基本不用干什么重活儿,每天还能吃上三顿饭,妇孺还能坐着船不用费劲走路,待遇太好了。就算没有以后的承诺,大部分人也不愿意离开,还有一些人开始关心起当兵的条件了。他们也想当这种兵,反正都是卖命,干嘛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