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南宋不咳嗽 >

第540部分

南宋不咳嗽-第540部分

小说: 南宋不咳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承诺,大部分人也不愿意离开,还有一些人开始关心起当兵的条件了。他们也想当这种兵,反正都是卖命,干嘛不卖个好价钱呢。

    当然了,洪涛不会收他们入伍,不过也没就此拒绝。在洪涛看来,利用当兵为诱饵,先把这些盗匪流民练一练,让他们知道知道规矩,对他们以后也是有帮助的。于是这一千来人就成了临时预备役营,也有了个单独的营地,由正式军人带领着,每天按时出操、训练、生火做饭、安营拔寨。

    凡事儿都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别看就是简单的每日训练,原本还以为当兵很容易的流民们只用了一天时间,就知道这碗饱饭不像预料中的那么好吃,光是负重越野跑就够绝大部分人叫苦不迭的。你说你身体素质好,能扛过去,那还有队列练习呢。而且这些东西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每天至少一次,就连生病了也得照常参加,除非你能得到那些军医的认可。

    最可怕的还不是累,而是烦。让流民们直接进入军营生活,无处不在的规矩就成了最大的障碍。吃饭、睡觉、起床、走路、说话都有规矩管着,连拉屎撒尿都不能随意,这让散漫惯了的流民很不适应。违规了就要受罚,轻则丢脸受训、重则受刑,预备役营成立的头三天,军营里从早到晚都是哭嚎声,听着那叫一个惨啊。

    此时大部分流民只能哀怨自己命不好,刚吃饱肚子又得吃苦受累挨管制。有少部分人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开始琢磨着如何逃走,宁可再去山林里饥一顿饱一顿,也不过这种非人的日子了。

    可惜没有任何一个逃兵能成功逃走,被抓回来的人会被绑在木桩上,由与他同一个帐篷的人亲手用刺刀刺成筛子眼。谁心眼软下不去手的话,旁边端着枪的士兵们也不会逼着你去刺。这些当兵的很讲理,他们会把你也绑上,然后让别人刺你。是杀人还是被杀,百分百由自己做主,谁也不干涉。

    当队伍进行到河北西路境内时,洪涛突然发现这里的情况又和刚过黄河时有很大不同。虽然人烟还是比较稀少,但这里的村庄、市镇都比较有秩序,盗匪基本见不到。

    “姑丈,我怎么觉得这里有点奇怪啊。您看啊,咱们这么大动静走了三天,凡是路过的村镇,就没一个出来迎接的。就算当地的老百姓不欢迎咱们,当地政府的官员呢?见到朝廷的旗号,他们怎么也得派人出来问问吧?”离开开封沿着运河向北走了三天,泊蛟对目前的状况又有了疑问。

    “如果你要是以前问我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法回答你。在大宋皇宫里待了几个月,我也算是涨见识了。你猜大宋朝廷把北方领土收回来之后,是如何进行管理的?”洪涛放下望远镜,没回答泊蛟的问题,而是出了一道题。

    “我哪儿知道啊……”泊蛟自幼长在海边,这次恐怕是走得最靠北的一次了,对这里真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清楚。

    “老孔,你说呢?”洪涛又把这个问题扔给了孔沛。

    “难不成还是交给地方豪族管理,朝廷不插手?”孔沛仔细想了想,给出一个不太明确的答案。

    “我就说嘛,地方上必须让熟悉的本地人来管理,外人来了不光没有责任感,还不了解本地民情。老孔说的没错,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依旧仿照蒙古人占领时期,交给各地豪族来管理。名义上这些地方是需要向朝廷每年交钱纳粮的,可实际上朝廷从来也没收到过他们的税。”洪涛冲孔沛伸出两根大拇指,极度肯定了他的猜测。

    “那还费了好几年时间,又花钱又死人的劳师远征,把这些地方收回来何用?这不是赔本的买卖嘛!”孔沛这个答案洪涛能理解,泊蛟却一点都想不明白。国家政府统治一片土地,要的不就是税收、人口和资源嘛。现在可好,连税都收不上来,人口和资源就可想而知了。

    “不是朝廷不想管,而是朝廷管不了。当年朝廷南迁的时候,这些地方的百姓一部分跟着朝廷走了,但大多数还是留了下来。金人来了,当地的豪族出面与金人周旋,大致上也能保得一方平安。蒙古人来了,依旧还是这一套。没有这些地方豪族,蒙古人连粮草都征收不齐。现在大宋朝廷又回来了,可是时过境迁,里大宋占领这里的时间已经过去上百年了,当地人谁还记得大宋是谁?他们依旧要用这一招来对付大宋朝廷。你看着吧,这一路上保不齐还得出点什么事儿呢。前面离大名府不远了,让士兵提高警惕,按照战时情况对待。多一分小心是一分,你姑丈我也不是神仙,真不知道会遇上什么麻烦。”

    洪涛刚开始听说大宋朝廷把北方统一了,却一直没向黄河以北派遣地方官的情况时,也和泊蛟一个想法。后来经过丁大全和贾似道的一番讲解,才明白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大宋朝廷不是不想把黄河以北的地区收归中央政府领导,而是没这么大能力,只能先保持原状。

    “……如果是我,我也不太欢迎大宋回来。当年扔下我跑了,让我受外族统治这么多年,说回来就回来?我还得欢迎?我咋那么贱呢,谁知道下次他们会不会再扔下我跑路。”泊蛟大概听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站在他的角度上发表了一番言论,从精神上给予当地百姓严重支持。

    “所以啊,我当初一说要去直沽寨以北建造工厂,伊一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就算我和他说那里是我的老家,我想回去看看,估计他也不全信。你俩信不信,这支队伍里不光有你们俩这种明着的帝国观察员,隶属于帝国监察部和国防部的眼线也不会少。”洪涛没有反驳泊蛟的言论,也没法反驳,泊蛟这还是碍着自己的面子才没说得太难听。

    “那您到底是不是想回老家去看看?”一听洪涛说起这件事儿,泊蛟和孔沛几乎都是一个反应。洪涛想的没错,不光伊一不太信,泊蛟和孔沛估计也不全信。

    “百分之八十是。”洪涛没敢把话说满,自己想去这个年代的北京看看是实话,不过也没抱多大希望。现在北京那块地方说不定还是荒地,就算回去了,自己也很可能找不到后世的城市应该在哪儿。

    “那还有百分之二十呢?”泊蛟很执着,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你和伊一不是政敌嘛,这次他任期到了,你不打算上台再干几年?怎么这么上赶着为他出力,你老实和我说,他是不是许了你什么好处?”洪涛瞪着三角眼有点不耐烦了,自打穿越过来之后,他增加了一个怪毛病,就是不喜欢别人过多问自己的想法,尤其是比较私人的事情。

    (。)

058章 文武双全() 
♂,

    “……我和他敌对只局限于帝国之内,要是掺合到别的国家,我们还是战友……您不是一直提醒我金河帝国和大宋帝国还是两个国家嘛,我这也是……”洪涛这句话说得有点重,让泊蛟有点没面子了。要是别人这么说他早急眼了,洪涛淫威太重,他还不敢翻脸,但也有点不高兴。

    “嗯,你比我境界高,别听我的,我是在故意挑拨你们俩的关系呢。能让你们俩打起来,对我有利无害。成了,别闲扯淡了,赶路吧,过了大名府再休息,在人家家门口安营扎寨不太合适,我现在还不想搭理他们。”泊蛟的回答让洪涛有点自惭形秽,没想到这些帝国官员的公德心如此高尚,为了国家利益连政敌都可以暂时不顾。他们都是自己的学生,自己都没达到的境界,学生却达到了。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推理,自己的品德好像真不咋地啊。

    大名府这个地名后世人应该不陌生,水浒传里多次提到了这个地方,它也是北宋时期的一座名城,是北宋的陪都,号称北京,不是现代北京的意思,而是北方的京城。

    既然是京城,哪怕是陪都,建筑规模也不会太次。在洪涛眼里,这座陪都比临安城恐怕在建筑规制上还要讲究一些,光是城墙就比临安的高。

    其实这也不光是陪都的原因,北宋时期建造这座城市就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用的,所以大名府不光是陪都,还是北宋时期的一座军事重镇。再加上它地处北运河边,交通十分便利,很快又成了北方一座交通、商业枢纽,据说人口达到过百万。对于这个数字,洪涛觉得有点夸张,但四五十万人应该还是有的。

    此时的大名府已经有些残败了,好几处城墙都出现了倒坍的情况,当地的豪族肯定没这个经济实力来维护如此大的城市,就算有他们也不会修的。这些豪族都是墙头草,他们现在的算盘是谁来统治就吃谁,反正谁也不能长时间统治下去,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都换了三个朝代,谁敢说这次就能长治久安?城墙就是修的再好,战乱一起,光靠他们也保不住这里,与其费钱费力的修缮,还不如到时候把这些钱物当贡品献给征服者,以此来保全族群继续在这里生活的权利。

    “城墙上有人在观察咱们,我觉得像是望远镜。”孔沛一边走一边扭头观察着这座雄伟的城池,此时太阳正好偏西,城墙上时不时的有几缕反光,他凭借经验觉得那不是兵器,而是玻璃制品。能在城墙上出现的玻璃制品,可能性最大的就是望远镜。

    “爱看就看吧,用啥看是人家的自由。就算是望远镜,也怪不得别人,这玩意还不是你们卖出去的?为了赚钱,你们真是啥都敢买啊。我多问一句,陆军用的线膛枪你们不会也卖了吧?如果要是这样,我以后就多长一个心眼,免得哪天被人在百米之外取了性命。”泊蛟听到孔沛的话,特意端起自己胸前的望远镜向城墙上扫了扫,然后冲洪涛点了点头,肯定了孔沛的猜测。不过洪涛并没上心,他更喜欢说风凉话。

    “您放心,这种枪只限于帝国本土的军队使用,连海外领土驻军都没装备呢。我倒是觉得您这几把枪挺好的,尤其是腰上这两把短枪,要不您借我玩玩呗。”泊蛟拍着胸脯向洪涛保证线膛枪肯定没外传,然后顺着话风聊到了洪涛的转轮枪上。

    “你说你要是拿着我的转轮枪、猎枪、迫击炮回国给伊一看看,他会不会气吐血?当初和我讨价还价的时候,他觉得弄走我一艘船和几门炮就可以偷着乐了,殊不知我不光在海军舰炮上领先了皇家海军好几步,陆军装备也比帝国陆军强多了。你说要是让我的陆战队和你的帝国陆军正经打一场,最终结果会是啥?”一说起枪炮的问题,洪涛就忍不住要显摆显摆,反正自己的卫队和帝国陆军整天在一起行军,就算自己不说,人家也能看到。与其让他们憋着问自己,不如自己大方点,主动和他们聊聊,馋死算。

    “嗨!伊总理在国家管理上确实比我强一些,不过他也有缺点,就是对军事太生疏。这也不能怪他,谁让他是监察部出身,一天正经仗没打过呢。只要他当时带上我和老孔任何一个人,哪怕带着朗崖来呢,都不会让您这么容易得手。那艘船好是好,可惜帝国目前造不了,它的龙骨是钢的。那几门大炮我也看了,确实厉害,皇家海军的舰炮如果遇上它,只有挨揍的份儿。但这也是个水中月,好看用不上!那些铜壳炮弹里的火药还得慢慢试验,李尧夫说即使有了您给的配方,那东西也忙不得。因为太危险,整个生产工艺里有一点疏忽,半个化工厂就没了。用我姑姑的话讲,您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坏蛋,连自己儿子都蒙……嘿嘿嘿,您别和我瞪眼,这是我姑姑说的,我只是转达。”

    一说起金河帝国与大宋帝国达成的协议,泊蛟就一脑门子官司。在这件事儿上不用洪涛自己坦白,他也能感觉出来伊一和洪金河都被这位老皇帝忽悠了,拿了一个好看不中用的玩意当宝贝,真正能很快提升帝**事实力的干货却没搞到。比如说这种可以随身携带、还能连续发射的短枪;还有那种可以把炮弹打得很远、很准,又可以两个人背着满地跑的小炮。这两样东西连他这个海军出身的人都能看出光明的前景来,伊一和洪金河就是没看到。

    “废话,老子还没糊涂呢,能让自己儿子给算计喽?我当年就是听你姑姑的话听坏了,早就该带着金河多出去几次,让他也亲身体会一下啥叫打仗。可惜现在后悔也晚了啊,我这么一个身经百战的皇帝,却培养出来一个没亲手杀过人的儿子,你说可笑不?”洪涛对泊蛟说的话部分认同,洪金河和伊一把帝国治理得确实不错,但还是有不足之处,就是他俩都没有从军的背景,属于学术派的领导人。

    文人政府并没什么不好的,但不能一直由文人掌权,时不常的也得由武人上台折腾折腾,这样能给国家带来不同的气质。假如当初洪金河跟着自己四处征讨过,见过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