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论势--曹仁超创富启示录 >

第5部分

论势--曹仁超创富启示录-第5部分

小说: 论势--曹仁超创富启示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供求失衡、流通量不足的情况。“大小非”解禁虽改变供求关系,引发抛售,但真正理由却是因为企业纯利增长率放缓。

    其实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在GDP维持30年左右高增长后,都必然会出现GDP由高增长转向低增长;由资本积累转向扩大消费,令股市由高市盈(因资本大量积累结果)走向低市盈(进入扩大消费期)。再加上外围的金融海啸冲击,以及企业发展前景尚未明朗,股价自然大幅回落。

    中国股市由“大小非”流通走向全流通市场,是变身为成熟市场前期的阵痛。巨量的“大小非”流通股有如堰塞湖一样,随时有可能冲垮所有金融资本防堤的风险。透过有秩序的疏导,日后便不再是威胁。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只要能解决“大小非”的问题,中国股市便可考虑向海外市场开放而不会产生堰塞湖现象,最终令A股与国际股市接轨,结束过去的高市盈率时代。

    再进一步讨论,中国股市发展不够灵活完善,体系非常单一,例如不容许“抛空”、缺乏风险管理,对冲工具、股指期货等仍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很容易出现系统性风险(例如狂升或暴跌)。

    而且内地投资者表现不够成熟,2007年初遇跌市时还携手高歌“死了都不卖,不给我翻倍不痛快,我们散户只有这样才不被打败”,甚至大手接货。今天付出沉重代价后,他们应当明白到股市有牛熊之分。一旦熊市形成,应以保存购买力为主。

    股民成熟须付代价

    面对金融海啸,中国政府推出4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经济方案;面对股市急挫,却任由A股跌至合理水平,实在是明智之举。由于中国股市杠杆投资操作不算多,私人投资者也很少借钱,甚至大企业也未必需要在股市筹集资金。因此,除了少数投机买股的人士损失惨重之外,对整个社会的冲击实际不大。

    不轻易救市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了上市公司肆无忌惮的圈钱行为,也可藉以向不负责任的上市公司说“不”,间接增加中国证监会的稽查力量,让防止内幕交易成为主流,以及解决“大小非”减持压力。反正限售股与流通股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的问题,早晚都要解决,痛痛快快让市场跌一次,或许正好能解决问题。同时,中国股市既然要走向市场化,投资者也要面对现实。经历熊市洗礼,可迫使他们变得成熟。

    2009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应不比2008年同期,例如电力、钢铁、航空、化工、地产、纺织等股份盈利可能下降。我老曹相信,A股指数还需要一段日子才能稳定下来。

正文 第四章 行业随势起伏(1)

    

    第四章行业随势起伏

    股市七上八落,投资者心情也随之起起伏伏。如果某只股份的跌幅一直高于大市,而阁下一直持有,证明你非精明的投资者。例如2000年起科网股全面崩溃,但阁下仍对之不离不弃,便应该好好自我检讨。又如2008年起,阁下一直持有汇丰银行(00005。HK),情况也一样。

    如今股市进入精耕细研期,买入强势股、卖出弱势股乃普通常识。由于各行业都有自身的兴衰起伏,故分析个别股份发展才是正道。

    不要老说“没有机会”,机会要自己去找,不会从天而降。

    火热概念赚钱亮点

    中国曾经是一个全球最繁荣、最富强的国家,于西方工业革命开始后才慢慢落后。

    我们常言中国地大物博,其实中国除了人多、煤炭多之外,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及铝等重要矿产资源并不丰富,极度依赖进口,令国际间大部分基本原材料价格获得支持。获得支持并不是说这些原材料的价格不会下跌,而是当其价格跌至“不合理”(低于开采成本)的水平时,中国的需求可带动其价格回升。

    譬如说,中国为减轻手上美元的购买力损失,正大量购买“硬”资产,包括矿藏及石油资源,令近几个月铜价、油价大幅回升。资源股成为今年股市少数亮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1929年至1932年玉米价格回落80%后,到1937年玉米价格比1929年的最高点还要高出20%;1932年至1937年,玉米价格的累计升幅达5倍。上述情况会否发生在今后资源股身上?

    国际油价从历史高位147美元一直暴跌至每桶35美元左右,但2008年底至2009年3月已迅速反弹(短期美元汇价下跌令原材料价上升),如能企稳50美元一桶之上,2009年底上有望回升至60美元。从油价回升角度来看,中石油(601857。SH)等石油股份是否有吸纳价值?

正文 第四章 行业随势起伏(2)

    

    石油处于低价,正是中国增强能源来源的上好时机。中国政府宣布为海外石油投资企业提供19500亿美元低息贷款,估计2011年以前,不少国外的石油公司将成为中国石油巨头的收购对象。勘探方面,估计未来3年中国可觅得新原油储备7亿吨、天然气10。2万立方米。另新建年产量4。4亿吨的炼油设施(现每年产量3。95亿吨),在青岛、宁波、唐山、珠海等地加建天然气入口港,并加速炼油方面的投资。上述方案为投资界提供不少赚钱机会。换言之,这次西方的次贷“危”机,对中国却是“机”会。

    新兴能源大有可为

    虽然油价现处低价,但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格局不变,使新兴能源业仍大有可为。

    再深入一点看,全球并非缺乏能源,而是缺乏清洁的能源。如长期依赖以煤发电,将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如煤变油的技术能够有所突破并正式投产,中国煤存量可应付100年的能源需要,世界便不会有能源危机这回事。

    进入21世纪,人类已知道矿物能源不但污染地球,而且并非取之不尽。未来人类的重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再生能源等,具有远见的中国政府也因而大力支持新兴能源产业。

    以生物再生能源为例,中国政府为避免刺激粮食价格上升而影响民生,故向来反对使用玉米、小麦等生产乙醇,而鼓励使用非粮食原料如木薯、甜高粱、禾秆等来生产能源,并提供优惠政策及财政补贴。

    政府也大力支持发展风力发电,中国自1996年起在蒙古草原上建成百多台风力发电机,每年可产1。3亿度电,足够供应30万人一年的用电量。不过,中国风力发电的成本价为每度0。42元人民币,没有什么利润空间,但如日后成本下降、电价上升,或获国家在税收、信贷、投资、补贴及奖励等方面的扶持,便能继续发展下去。

    投资新兴能源业,政策风险很高,是龙是蛇还看政府态度及支持力度。这是一场赌博。

正文 第四章 行业随势起伏(3)

    

    原材料否极泰来

    除了石油,2009年否极泰来的行业还真不少。例如2008年铜价跌势甚猛,由2008年5月每磅4。27美元回落至11月的1。571美元,12月更跌至1。3美元,跌幅相当大。情况近似1993、1997及2001年铜价的低位,只相当于当时生产成本的75%。不过,当市场走势与你相违时,不要感到惊讶(Neverbesurprisedwhenthemarketmovesagainstyou!)。

    2009年2月中国进口铜比2008年同期上升41。5%,共入口32。93万吨未经精炼的铜制成品或半制成品(2009年1月进口量为23。27万吨、2008年12月为1。15万吨)。由此观之,中国正趁低价大量进口铜。2009年3月23日,我老曹在报章专栏诚意向读者推介江西铜业H股(00358。HK),该股即在一星期内由6。7港元最高升至9。4港元。

    中国趁低吸纳原材料,从另一方面看,即代表制造业未来可免受原材料涨价的威胁。等一下,不是说中国工业正面临倒闭潮吗?是的,但倒闭的是身处恶性竞争、低档次、高污染的劣质企业。在公平竞争环境下,优胜劣汰无法避免,但当劣质企业倒闭后,生产资源将集中在生存下来、抓技改、重研发、做品牌的优质企业,让它们壮大起来,享有更大的议价能力,故反是利好因素!我老曹在2008年11月起已开始推介优质工业股。

    另一些身处谷底的行业,也开始出现转机,如中国的汽车业。2009年1月是美国汽车工业的灾难月,整月的汽车销售量只有65。69万辆,比2008年1月少37%,是1980年以来最差的一个月。其中克赖斯勒(Chrysler)销售情况最惨,跌幅达54。8%。

    同时间,中国却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国(仅次于日本)。2009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全文,提出中国汽车产业在2009年至2011年八大发展目标,并加以量化一、2009年汽车业销量力争1000万辆,保持年增长率10%;二、取消限购汽车不合理规定;三、结构得到优化,1。5升以下排量家用车占市场40%以上份额;四、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至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至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五、自主品牌汽车占市场份额40%以上等。

    成败全看中国汽车业未来能否抓住“此消彼长”的机会,为中国制造的汽车打开出口市场。

正文 第五章 留意形势 定买卖策略(1)

    

    第五章留意形势定买卖策略

    作为精明的投资者,我们首要项目是捕捉大趋势,即所谓“有智慧不如趁势”。至于中期趋势,可利走势工具协助走位,须明白形势不利自己时要忍、形势有利自己时要狠、看事物要准。而炒短线者,则必须先学会评估风险与回报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摆动指数,才能掌

    握股市一涨一落的韵律。

    投资最好分三路进军,利用循环周期、趋势及摆动指数,制定长、中、短期策略。“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做到进退有据,才可决胜千里。

    滚雪球不合时宜

    《易经》有云“亢龙有悔”,充分反映中国人的智慧。现实世界中任何事物不会永远向上,而是盛衰循环。

    回想2001年1月时,摩根士丹利两位著名分析员认为,美国在线(AOL)收购时代华纳后,股价估计可升50%至75美元。事实却是到了2007年8月,时代华纳的股价只剩下18美元。

    美国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MBA)或注册金融分析师(CFA)的训练,只教学生以过去推算未来,却没有告诉他们未来不一定是现在的延续。我老曹不是苛责分析员,因为根据当年175项数据显示,这次合并应该是会成功的,但问题是利用100项假设去寻求一个长远方向,命中率可能比导弹击中目标的机会更小。

    买入后持有与分散投资,是大部分所谓投资专家授之予投资者的方法。这些方法自2007年11月起皆遭遇滑铁卢。我老曹主张“势”,无论买股、买债、买贵金属或房地产,一切都要依市场形势来做决定。2001年买黄金,2008年3月离场;2003年第二季度开始进军港股,2007年10月大撤退;1995年至1997年投资伦敦物业,2006年至2008年大撤退,一切均以趋势为依据。

正文 第五章 留意形势 定买卖策略(2)

    

    投资有如上战场打仗,必须攻守有据。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刘备与孙权连手,以寡敌众,打败我老曹的老祖宗曹操,便是周瑜和孔明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有利形势,打败拥有数十万军队的曹操。因此说,战争成败不在人多而在策略运用,投资成败不在钱多而在乎攻守有据。

    在牛市中不少人都自以为是投资天才,但刹那光辉不代表永恒,一旦转为熊市,便满街都是眼镜碎。而在盘整市中,大部分投资者往往在接近高点时才大量入市,接近低点时却出货,做错大部分买卖决定。

    真正能长期跑赢大市者寥寥可数,就连投资天才巴菲特,成功将1963年的1万美元变成今日数千万美元,都是全靠长期持有优质股并乘上1982至2007年美股超级大牛市快车。过去股市是价值投资法的天堂(valuewaytoriches),但2008年起的巴郡也遭遇损失。这究竟代表今天的优质股份愈来愈少,还是现在并非适合的投资时刻?抑或是买入持有已非最佳投资策略?

    练就火中取栗的本领

    作为精明的投资者,我们首先要捕捉大趋势,即所谓“有智慧不如趁势”。例如香港地产商之所以成为巨富,正因赶上1967年至1997年香港楼市反复向上的大趋势。如此的大趋势,一生难得见一次。

    至于中期趋势,近年的例子有2002年至2008年的美元贬值潮、2001年9月开始的金价上升周期等。这些中期趋势,通常可维持三、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