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天启风云 >

第84部分

天启风云-第84部分

小说: 天启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启点了点头说:“具体事情你们去讨论,朕只说一句,今后政务院下达任何政令时,要先咨询一下圣学院的相关机构,不是说必须听从但必须咨询到位,你们看怎么样?”

    信王高兴地说:“这就太好了,臣弟有时也觉得心里没底,这样一来就踏实多了。”

    刘宗周说:“皇上圣明,臣等一定尽心尽力。”

    天启这时突然想起一件事,就对朱延禧说:“前一阵朱大人叫朕下罪己诏,后来又叫朕抓住贴小报的人严惩,根据圣学院的综合模式,朕既不写罪己诏也不抓人,大家都不得不失,朱大人以为如何?”

    朱延禧说:“臣没有意见。”

    天启笑道:“朱大人既然这样说那就再综合一下,当两年后朱大人退休去圣学院时,朕要让内卫查你的家产。”

144 各有所为

    天启的话一说出来,顿时就让所有**吃一惊,这皇上怎么翻脸比翻书还要快呢?刚刚还和颜悦色谈交情,马上就要抄别人的家,你难道不知道这样做会让大家很不适应的吗?想到这里很多人立即就哑了口,心思灵动的就回想是不是朱延禧开始说错了什么话。

    朱延禧也很纳闷感到满头雾水,不过他见天启不像是很生气就问道:“皇上,这经济审察是官员上任时必须接受的一道程序,这退休了也要接受经济审察是怎么一说啊?不过臣家里是家徒四壁,恐怕皇上也搜不出什么。”

    天启说:“就是因为你朱大人是清官所以才要清查你的家产,不过你可以选择不接受清查,朕也不会怪你。”

    政务院协理大臣叶向高今年也六十八了,一听退休了也要进行经济审查但可以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心里奇怪就问天启:“请问皇上,这其中到底有何考虑能不能详细说说?臣也快七十了所以也很关心。”

    天启看了看叶向高然后说:“叶大人身家富足,恐怕用不上朕的照顾,所以叶大人还是不要操心了。朕的意思是朝中有很多像朱大人这样的人清廉了一辈子,到老了退休了却没攒下两个家当,在京也好回老家也好都会很没面子的。说句不好听的话,当你回到老家时儿孙们指着你帮扶一把你都没能力去帮,知道的说你清廉,不知道的会埋怨朝廷刻薄,还会埋怨朕寡恩。”

    协理大臣韩爌这时好像明白了,问道:“臣大概明白了皇上的意思,皇上清理退休老臣家产的用意就是给他们补助,不知道臣理解得对不对?”

    天启点头说:“这历朝历代的官员都有清有贪,朕不是神仙做不到让所有官员都遵守规矩成为清官,但朕可以做两件事,一是用制度去限制那些不守规矩的人不要太过分,二是想办法让那些遵守规矩的老实人不吃亏。这官员上任必须接受经济审查,不接受就走人哪怕你的能力比诸葛亮还强,目的就是让那些人做得不要太过分。这官员退休时也要接受经济审查,因为你告别官场了算是对你的一个定论,同时对那些家产太少的进行一次性补助。”

    户部尚书左光斗说:“皇上仁慈臣等钦佩,不过这补助的额度是多少?银子又从哪里出呢?”

    天启说:“补助多少政务院和户部还有圣学院分别衡量最后综合考虑,朕的意思是现在仅仅局限于三品以上退休官员,其他人朕现在是爱莫能助等以后条件好了再说。至于说银子的出处,朕考虑就把卖爵位的银子拿出来成立个基金会,朝廷所得的四成和朕所得的三成都拿出来,全部存到钱庄里去放贷,用每年产生的利息给清廉的退休官员发放补助。”

    朱延禧这时被天启的话感动得眼圈都红了,哽咽着声音说道:“皇上关心微臣让臣等感激莫名,臣等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报答皇上,不过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到这些事上的?”

    这是人都喜欢钱,但很多人碍于面子或者被小时候学的什么“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话所影响,不好意思伸出手去大大方方捞钱,这些人在其他人眼里就是中了流毒的傻子,朱延禧就是傻子中的一个。有时候夜半无人时想想自己这一辈子所得,再看看别人吃香的喝辣的也会觉得亏得慌,但在没有足够多的银子击穿他们的道德底线时,他们第二天依然会安贫乐道。

    不过现在听皇帝说平时不捞钱的傻子也能够发家致富,就好比不用拍马屁送大礼也可以升官一样,这让朝廷中很多比较干净的官员看到了曙光,一个个欣喜若狂的看着天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天启微微一笑说:“前一阵,有个在各地巡视的内卫回来跟朕说,说有个万历年间参加过去朝鲜打倭寇的老兵去年冬天冻死了,在这之前这个老兵因为生活没有着落讨了三年的饭,经内卫调查情况属实。这件事给了朕很大的震动,一个功臣少壮时为了保家卫国不惜与敌人浴血奋战,他没有死在敌人的刀下却冻死在他保卫的国土上,这是制度上的问题,如果不能避免这样的事发生,那么朕这个天子就是不合格的。”

    见大家都在听,有几个武将眼睛都有点红了,天启暗暗点头接着说道:“朕决定不能让保家卫国的将士继续流血又流泪,今后绝不能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过后来一想,武将是这样难道文官不是这样吗?那些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呕心沥血了一辈子像海瑞那样的老臣,如果朕不管他们即便他们不会凄惨地冻饿街头也会很凄凉,今后谁还会做清官呢?所以朕就有了这个考虑。”

    信王这时候也感动了,低声说:“皇兄,这是朝廷的事务,只需要把朝廷从全国官员卖爵位中得的四成拿出来就够了,皇兄的三成还是留在宫里用吧,一再跟皇兄借银子臣弟已经很惭愧了。”

    天启笑道:“现在卖爵位的生意还不是很好,光朝廷所得的那四成远远不够,况且是只能使用利息的基金,所以必须把七成全拿出来才够。而且为兄宫中所用还是朝廷所出,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的道理为兄还是懂的。再说那个小报上不是说朕卖爵位的举动跟汉灵帝卖官鬻爵相类似会让国家分裂吗?朕就要让他们看看这卖爵位的银子朕不私用,要用在功臣和廉吏身上,以此来产生凝聚力。”

    天启的话一说完,很多老臣都感动得热泪盈眶,尤其那几个武将出身的人,听天启把朝中官员一直视为蝼蚁一般的小兵都抬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更是感动得泣不成声,都一边流泪一边嚷嚷着要上前线去为皇上开疆拓土。

    其实天启这么做自有他的用意,他知道现在有很多人对他不满,这些不满的人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守旧之人,一部分为商人,也就是获得了巨大利益的既得利益者。

    守旧的人数量虽然多但并不足虑,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被忠君思想毒害得几乎失去了自我的人。他们成天幻想着如何让大明回到尧舜禹汤那时的淳朴时期,不明白或者说不想明白社会在不断进步需要与时俱进,只想着如何恢复到传说中的王道乐土。对这些脑袋里充斥着成人童话的人,天启觉得只需要顺着他们哄着他们就可以了,只要对他们身上凡人所共有的贪权、贪财等贪念加以约束和限制,他们就都是忠贞不二的依靠。

    而另一部分人也就是那些既得利益者就不简单了,他们无论是醒来还是梦里眼中只有银子,皇帝对他们来说只是个摆设,忠诚对他们来说更是个笑话,因为他们从朱元璋时代开始就没有从皇权那里得到任何好处,只有无穷无尽的限制和打压。这部分人数量虽然少但能量很足,如果不对他们加以防范这些人很可能成为皇权集团的掘墓人。

    对这些手里有银子却没有地位的人,天启不会像朱元璋那样视其为洪水猛兽,因为社会还离不开他们。只需要从三个方面限制他们,一是用封顶利润限制他们手中的银子数量,二是绝对限制他们跟权力扯上关系,军队更是商人的禁地。三是尽量把他们放到普通百姓的对立面去,没有权力和百姓的支持,又不能一夜暴富,这些商人只能是皇权上的附属品。

145 各有所为 (中)

    当天启宣布成立基金会专门对清廉的老臣和功臣进行补助后,朝中的文武官员对天启的忠诚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果说以前对天启的尊敬还有敷衍的成分在里面,那么现在他们很多人已经有了真心诚意的敬意。

    这老朋友要施恩巩固友谊,新朋友也要继续拉拢增加感情,在天启这一年所设立或改造的部门中,圣学院、博学院、医学院还有都察院无疑是很得天启看重的。而且开始圣学院已经在群臣面前露了一小手,推出了一个综合施政理论,连天启自己都承认如果当初把退田和经商搭配着搞,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多反对声音。

    当然天启对刘宗周也不是完全没有看法,刘宗周开始发言时居然说什么奉承话就不多说了,多拍两句马屁你会死吗?难道你不知道有时候一句奉承话比几句真心话更有价值?就这种认识居然还想当什么大儒,恐怕到后来最多就像孔老二一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或许这个刘宗周心里就是以孔夫子为目标的,不但是他恐怕天下的儒生大多如此,想到这里天启也就释然了。

    再后来想到有功必赏这一原则,天启说:“这圣学院里有很多老臣,他们的家境如何朕不得而知,刘大人回去后了解一下,如果有以三品以上品级致仕的官员可以申请进行经济审察,待政务院和户部等定下一个额度后一并补助,这也算是对大家退休了还为国出力的奖励。这是朕的私人意思,如果这里的群臣没有不同看法就施行。”

    圣学院中的退休老臣都是现场之人的前辈,很多人还是老师和弟子的关系,开始刘宗周说的综合施政理论对大家的好处那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本着投桃报李还是尊师重道的原则大家都没有唱反调的理由。

    果然,天启的话音刚落就有人站出来大声赞同,紧接着又有数人出列一同附和,把圣学院中人包括刘宗周都挨个恭维了一番,当然到最后都顺理成章很自然地夸赞到天启的身上。有的说天启成立圣学院等举动属于开天辟地的创举,可以与仓颉造字和文王演八卦以及周公制礼乐等行为比肩,都属于传播文化的不朽之举。有的说天启让老臣在圣学院中发挥余热的同时,还让老臣们老有所为还老有所乐,跟孔圣人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说得天启是心花怒放喜笑颜开。

    就在群臣从不同角度对圣学院和天启大唱赞歌时,刘宗周被深深震撼住了,尽管大多数溢美之词都是冲着天启去的,但偶尔的连带夸赞也让刘宗周有些飘飘然。他深吸了一口气说:“皇上仁慈宽厚名不虚传,臣代圣学院中的老臣感谢皇上的厚爱,臣等定当尽心竭力替皇上办事,不负皇上创建圣学院时的厚望。”

    原来你也并不是不会说好听话的嘛!虽然拍马屁的手法比起老手来还略显稚嫩,但能够把原来说的为朝廷办事变成替皇上办事,说明你刘大人在认识上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见大家虽然很开心也很激动,但也有人露出了尴尬相,天启知道他们不是口渴就是肚涨,于是笑了一笑说:“难得跟大家聚一聚,今天有话就说个够,现在先休息一刻钟然后我们继续,中午饭朕全管了,吃完饭还有皇店里的特色小吃每人一份带回家去。”

    天启见大家都很高兴,到后殿吩咐谈敬去给每位大臣准备一份包装好的各色点心,让他们一会儿在酒足饭饱后拿回家去。这一来是让大家感受到皇店的好处,今后再有人说皇店是与民争利也不会有官员附和,毕竟吃了他们嘴软。二来是宣传需要,在皇城里这官员可是主要消费群体,汇聚了宫中特色和南北风味的各色小吃点心肯定能勾引一大批人来继续消费。三来也是因为昨天皇后错误地估计了当前形式,悍然决定增加产量最后有了很多存留。

    一刻种以后群臣继续开始朝会,不过已经没有早上那种惴惴不安的心情,当天启起了个头拉了两句家常后,大家自然而然地谈起了皇店里各色小吃点心的美味,还有如何用珠花首饰新衣服讨得自己老婆闺女欢心的心得体会,到最后将话题定在了新开的医院和新成立的医学院上面。

    武之望虽然已经年过七十,一来是他身体还好,二来是还没有找到年轻的官员主持医学院与朝廷沟通,所以朝会还是由他亲自来开。听大家都提到医学院,武之望不失时机提出要朝廷委派两个年轻人来主持医学院,他年纪大了想呆在医学院里安安心心做学问。

    天启首先问他:“武大人这一阵是不是很忙?听说你也在民间召集了一些名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