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当代-2005年第1期 >

第44部分

当代-2005年第1期-第44部分

小说: 当代-2005年第1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长着就长到甲床里,很疼,经林双清这么一修,好多了。林双清便常来与杨平安修脚,他还专门整了一套修脚的工具,就放在杨平安家的电视橱下边。虽然舒服,但杨平安还是对林双清说:双清,你是一个副镇长,怎么来了就给我修脚,抱个臭脚丫子你也不觉得丢身份?林双清的回答让杨平安无话可说:什么镇长?这是小舅子给姐夫修脚,怕什么?不光如此,林双清还有一个绝活,那就是掏耳屎。修脚不用常修,林双清来到之后便给杨平安掏耳屎。这是一个让被掏者十分舒服的活,为了做得更好,林双清还学着成都茶馆里掏耳屎的人,专门做了一个鸡毛的小探子,把这一套工具也放在电视橱下,林双清来了便拿出来。这让杨平安感到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再加上林双月的耳边风,自己当了县委书记后的第一次调整乡镇领导的班子,便把林双清放到了镇党委书记的位置上。当然,杨平安从那之后再也没让林双清给自己修脚掏耳屎。但林双清也很明白,便常常带春光城的一个修脚师傅去杨平安那里去给他修脚。
  春光城是林双清上任之后由平阳镇政府出资开的一个集餐饮、洗沐、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宾馆。由于资金不足,除了沐浴还有一些特色外,别的也就是一般水平,也就没有吸引力。又加上是政府的,所以经营也不好。市里许多领导都去那里,谁也不会认真掏钱。春光城也就是勉强维持。本来,林双清就不想真的搞好,他是觉得乱一些才好,只有乱最后才有可能什么事都是不了了之。他办这个春光城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唐城市的一些领导才办的,说穿了也就是为了为杨平安修脚才办的。自己当了镇党委书记,不能再抱着个脚丫子修了,那样太丢身份,杨平安也看不起自己,所以才投资建起了这个春光城。
  林双清让杨平安来春光城,杨平安就过来。有一点很好,那就是林双清从来不给杨平安找小姐,这一点杨平安心里还是觉得比较安稳。他想要是小舅子给姐夫找小姐,那么这个小舅子可能就有点可怕了。有一次蒸桑拿时,杨平安问林双清:双清,你弄这个春光城一年往里赔多少呀?你别问老百姓多收钱,现在农民负担是个地雷,你小心点。林双清一边给杨平安身上抹浴盐一边说:也就是一二百万。没有事,我一分钱也没有问老百姓多要,只不过是把平阳水泥厂的钱贴在里面罢了。
  杨平安知道那个平阳水泥厂,光是欠唐城市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就一千两百万,加上这些年的利息,约有两千万。信用社主任张晓杰多次到平阳镇追缴贷款,林双清到底也没有给他。没有办法,张晓杰便起诉到法院。毫无疑问,平阳镇是败诉,法院便要拍卖平阳水泥厂。林双清多次找杨平安,让杨平安给法院的高院长打招呼,两次拍卖都没有卖成。虽然法院也把拍卖平阳水泥厂的布告贴了出去,最终都没有卖成。杨平安问林双清:信用社的张晓杰没有再找你?最近没有找,但我觉得他早晚还得要,这个事没有完。我的想法是拖一天是一天。没有办法,现在把那个厂卖了也不值他的贷款。
  现在杨平安听林双月说林双清想买水泥厂,知道张晓杰可能又去找法院了,这次可能真的要拍卖了。林双清没来找自己,而是给双月说要买下这个厂,不知是什么意思。第一次要拍卖的时候,法院高院长专门就这个事来找过他,他看过评估报告,大约值一千多万。现在林双清说是要双月出十万块钱,算是四分之一的股份,这可是个天大的便宜。可正是这样大的便宜让杨平安不安,于是便问林双月:双清到底怎么给你说的?
  林双月说:没怎么说,只是说那个水泥厂要卖,他想买下来,让我出十万,给算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
  杨平安心想:四个人才四十万,能买到一千多万的厂子。这算什么?自己不能去这浑水。便对林双月说:我给你说,你不能和林双清掺和。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我是要退了,现在有一种说法叫安全着陆,咱还是平平安安的好!咱们别沾这个光!
  林双月说:这个我明白!
  杨平安说:就怕你不明白。记住,千万不能办这个事!说罢便转过身睡去。
  二
  由于晚上林双月的闹腾,杨平安比平常起得晚一些。他吃完早饭,司机小马早就在他家的大门外等着他了。
  其实唐城市委的常委宿舍楼就在市办公楼的后面,供暖供水供电都是从市委直接过去的。中间也有一个小小的后门,直通市委办公大院。平时杨平安是不会从小门走的,他总觉得那样不得劲,有点不光明正大的感觉。下班后总是由司机小马开车把自己送回来,早上也是由小马把自己接过去上班。开车走大道要转一圈才能到市委的前门,得几分钟。杨平安喜欢自己在市委大院里上下车的那种感觉,不论什么时候只要自己的车一到市委大院,院子里的所有的人都会停下来向他行注目礼。本来今天是星期六,按说该在家休息,可正好赶上植树节,市委要去市北郊山上去种树,市里的几个主要领导都去,市电视台要去拍什么录像。
  在市委大院下了车,杨平安看到市里的几个领导都来了,正站在院子里闲聊。还有一些市委工作人员都拿着铁锨在一边站着。他知道他们是在等自己,但他却谁也没有看见的样子,下车后便向办公室走。到办公室也没有什么事,但这是一个程序,自己不能在院子里停,那样太显随便。只有先到了办公室,然后再出来才像个样子。
  他走进办公室,市委办公室主任便走了进来说:杨书记,一切都安排好了。
  杨平安说:电视台的人来了没有?
  主任说:没有,他们直接去北山了,在那里等着。咱什么时候走?
  杨平安说:现在就走!说着便站了起来,主任急忙过去把杨平安的茶杯端了起来,跟在他后边。
  出了办公楼,杨平安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径直上了自己的车。停在大门口的那辆警车便打开警灯,鸣着警笛向市委大院外开去。
  杨平安一句话也不说,他还在为昨天晚上的事不高兴。主要是妻子突然而来的性欲让他有点吃不消,怎么她老了老了又来劲了,真是让人无可奈何。办公室主任见杨书记阴着个脸,便更不敢多说什么,只是小心翼翼地坐在前面。
  杨平安突然问道:山上准备得怎么样了?杨平安心想那个山上全是石头,别到时自己挖不动,电视台的又跟着,出笑话。
  办公室主任说:全准备好了,先是把那些石质松动的地方用炸药炸开,全市机关的人这几天陆续去挖坑,把坑全都挖出来了。有些挖不动的,准备还用炸药轰。
  杨平安说:要注意安全。不知是找的哪里的人施工放炮?
  主任说:这个事好像是建委那边安排的,我听说是平阳镇的放炮队。
  杨平安没有再说话,他知道这肯定又是林双清借着他的名义去建委找的活。这样的活很是好干,但钱不少挣。便也不说什么了,因为平阳镇是个一半是山一半是平地的镇,他们那边的人对放炮炸石还是有相当的经验的。
  不一会儿便到了北山脚下。警车先停了下来,警灯也熄了,警笛也停了,杨平安觉得自己心里一下子平静下来。他对主任说:以后出门不要警车,这是干什么,让百姓看了生气。这时司机小马也把车停了下来。主任急忙下来为杨平安拉开车门,然后伸一只手放在车门上方,生怕碰着杨平安的头。杨平安下来车,看见电视台的摄像机正对着自己,便摆了摆手说:这里不要拍。电视台的记者急忙放下摄像机,杨平安下了车一站,只见后边市长的车以及人大政协的车也相继停下,那几个主要领导也下了车,便往山上走去。
  在那一片早已栽上一些小松柏树的山坡上,早就有一些人把树坑挖好,并把一些松土堆在树坑边上,那绿绿的松树苗也早就放在坑里,就等着市里的领导来种了。
  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程序,在种树之前杨平安要先讲讲话,主要是说一下植树的重要性,意义什么的。在山坡上早就有人放好了简易的麦克风,主任把一张纸递给杨平安,摄像机什么的就都围了上来,对着杨平安拍个不停。杨平安清了一下嗓子,开始讲话。本来也就是五分钟的一个讲稿,但当杨平安念到一半的时候,突然从不远的山坡后面传来一声闷响。这让杨平安吃了一惊,他没有想到现在还有人放炮。但对着摄像机,他又不能表示什么,马上接着往下念。这时,那些听讲话的人群却骚动起来,有许多人往后山跑,也有人从后山往前跑。并有人高声喊叫:死人了,死人了!
  杨平安正好把讲话稿念完,也顾不上什么了,对着办公室主任说:怎么回事,快去看看。不一会儿便有人过来对杨平安说:是施工队放炮,出现了哑炮,有一个人去看看,结果又响了,死了一人。
  杨平安说:有没有伤的?快送医院。然后他对走过来的办公室主任说:走,回去!
  办公室主任说:杨书记,还没有栽树呢!
  杨平安说:栽什么栽?走!说罢便阴着脸往山下走,那些来的市主要领导一看杨平安往山下走,便也跟着下了山。就这样一场早就准备好的植树节的活动便散了。
  在车里杨平安很不高兴地对办公室主任说:怎么弄的?这个活动是早就准备的,到时却出了岔子。
  办公室主任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说:早知道不让建委那边管这个事了,这个石磊真是的。
  回到办公室,杨平安便对办公室主任说:今天上午还安排了什么活动?
  办公室主任把笔记本打开看了看说:还有一个会,是金融系统的会,是在人行的小会议室。
  到了十点正,办公室主任过来对杨平安说:杨书记,去人行吧?
  杨平安说:走。
  到了人行的小会议室,杨平安发现人早就到齐了,都是唐城市各个银行的行长。是人行传达上级行的有关指示,分配有关贷款额度的会。本来这是一个业务会,不该让唐城市的领导参加。但人行的负责同志认为这样可以提高会议的档次,也是向唐城市领导一次表功的机会,说明银行系统对唐城市的经济发展是有功的。
  人行的行长毛东风主持会议。先让杨平安讲话,杨平安也不客气,先是说了这些年来银行系统对唐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希望下一步能继续努力,为唐城市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接下来的便是分管的市长、人行的主要领导讲话,大都是一样的套话。最后是让各行的行长讲讲,工行、农行、建行、中行几个行长大都是说的好话,说是这些年来唐城市的贷款环境越来越好。说原来不好,假破产的太多,让银行损失了好多等等。对这些,杨平安也不往心里去,反正就是这么回事。现在银行还是大锅饭,这里破产了,是全国来补。要是不破,别的地方破了,这里便吃亏了。更重要的是唐城市的一些企业如果得不到银行的支持,便会支持不住,会有更多的工人下岗,唐城会更不稳定。所以杨平安反复要求银行支持。
  接下来的是农村信用社主任张晓杰讲话,却让杨平安心里十分不舒服。
  张晓杰是一个刚刚从外地调入唐城市的信用社主任,他发现唐城市在前一段时间里搞什么破产,关了不少企业,特别是在一些乡镇,让信用社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因为别的银行在乡镇的贷款不是很多,所以也不怎么关心。张晓杰却对此十分敏感,因为他的贷款大部分在乡镇。杨平安讲话,张晓杰越听越不对,整个讲话就是一个意思:你们在唐城市,要为唐城市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唐城市虽然是一个经济强市,但还需金融部门的支持。张晓杰怎么听也是让把贷款放松一点,收贷放松一点,不要把一些单位逼得太紧,要放水养鱼而不是竭泽而渔。银行系统是全国一家,这里亏一点是全国担着,而要是唐城市的企业亏一点就是自己担着了,这对于全市的经济发展不利。
  张晓杰心里十分别扭。心想你唐城市搞经济不能指望坑银行的钱呀。哪有这样的市委领导,不把心思放在管理上,而是放在银行上,那责任谁负?再说了银行是有钱,但钱是全体储户的,也不是国家的,我们不能不为储户负责。他看了一眼所有到会的银行干部,明显的不满意,却没有一个人敢说话,谁都知道自己在唐城市工作,与地方的关系弄不好以后干什么工作都别扭。张晓杰看了看人行的行长,他希望人行的行长能出来说几句,即便是不能反驳杨书记的话,起码要强调一下自己的难处与责任。可人行的行长毛东风低着头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